陆羽的故事读后感
陆羽(755年-804年)字鸿渐;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竞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出生于唐时复州竟陵,就是现在的湖北天门,可竟陵这个地方留给陆羽的只是难以言说的辛酸。
你只要翻开陆羽写的自传——《陆文学自传》,就能迎面闻到这一浓郁的伤感气息。
他写道:“(陆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
”虽然用语诙谐,但其实也属事出无奈。
貌丑和结巴也就罢了,可“不知何许人也”一句,实在让人无限同情。
陆羽是一个弃婴,《唐国史补》、《新唐书》和《唐才子传》里,对此都毫不隐讳。
公元733年深秋的一个清晨,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西郊一座小桥,忽闻桥下群雁哀鸣之声,走近一看,只见一群大雁正用翅膀护卫着一个男婴,男婴让严霜冻得瑟瑟发抖,智积把他抱回寺中收养。
这座石桥后来就被人们称为“古雁桥”,附近的街道称“雁叫街”,遗迹至今犹在。
积公是唐朝著名高僧,而附近的寺西村里那时正卜居着一位饱学儒士李公。
李公曾为幕府官吏,动乱时弃职,在景色秀丽的龙盖山麓开学馆教授村童,与积公感情深厚。
积公就请李公夫妇哺育拾得的弃婴,当时,李氏夫妇的女儿李季兰刚满周岁,就依着季兰的名字取名季疵,视作亲生一般。
季兰季疵同一张桌子吃饭,同一块草甸上玩耍,一晃长到七八岁光景,李公夫妇年事渐高,思乡之情日笃,一家人千里迢迢返回了故乡湖州。
季疵回到龙盖寺,在积公身边煮茶奉水。
积公有意栽培他,煞费苦心地为他占卦取名,以《易》占得“渐”卦,卦辞上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意思是鸿雁飞于天空,羽翼翩翩,雁阵齐整,四方皆为通途。
于是定姓为“陆”,取名“羽”字,以鸿渐为字。
积公还煮得一手好茶,让陆羽自幼学得了艺茶之术。
十二岁那年,陆羽终于离开了龙盖寺。
此后,陆羽在当地的戏班子里当过丑角演员,兼做编剧和作曲;受谪守竟陵的名臣李齐物赏识,去火门山邹老夫子门下受业七年,直到十九岁那年才学成下山。
陆羽生活的年代正是“安史之乱”前后,中国文化史上儒释道三家并行,南方则儒禅汇流。
陆羽随关中难民南下,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茶叶产制资料,并积累了丰富的品泉鉴水的经验,撰下《水品》一篇,可惜今已失传。
但同代文人张又新在《煎茶水记》里,曾详细地开列出一张陆羽品评过的江河井泉及雪水等共二十品的水单。
如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
而把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列为第七品。
有意思的是张又新还记下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州刺史李季卿在扬子江畔,遇见了在此考察茶事的陆羽,便相邀同船而行。
李季卿闻说附近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煮茶极佳,即令士卒驾小舟前去汲水。
不料士卒于半路上将一瓶水泼洒过半,偷偷舀了岸边的江水充兑。
陆羽舀尝一口,立即指出“此为近岸江中之水,非南零水。
”李季卿令士卒再去取水,陆羽品尝后,才微笑道:“此乃江中心南零水也。
”取水的士卒不得不服,跪在陆羽面前,告诉了实情,陆羽的名气随后也就越发被传扬得神乎其神了。
明清时的一些茶艺专家认为,南零水和临岸江水,一清一浊,一轻一重,对茶圣陆羽来说是不难分辨的。
织梦好,好织梦陆羽初到江南,结识了时任无锡县尉的皇甫冉,皇甫冉是状元出身,当世名士,为陆羽的茶事活动提供了许多帮助。
但对陆羽茶事活动帮助最大而且情谊最深的还是诗僧皎然。
皎然俗姓谢,是南朝谢灵运的十世孙。
皎陆相识之后,竟能结为忘年之交,结谊凡四十余年,直至相继去世,其情谊经《唐才子传》的铺排渲染,为后人所深深钦佩。
皎然长年隐居湖州杼山妙喜寺,但“隐心不隐迹”,与当时的名僧高士、权贵显要有着广泛的联系,这自然拓展了陆羽的交友范围和视野思路。
陆羽在妙喜寺内居住多年,收集整理茶事资料,后又是在皎然的帮助下,“结庐苕溪之滨,闭门对书”,开始了《茶经》的写作。
陈师道在《茶经序》里这样写道:“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
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于前。
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
”也就是说,陆羽是天下第一个写茶书的人,对茶事人事功不可没。
因为有了一部《茶经》,陆羽从唐代起,就开始被人尊称为“茶圣”,这可是亘古未有的巨大荣誉。
而陆羽为之付出的心血,是常人难以估量的。
从火门山上下来之后,年仅十九岁的少年陆羽便心无旁骛,立志于对茶事的研究考察工作。
全唐诗里收录了他著名的《六羡歌》:“不羡黄金盏,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安史之乱”后,陆羽一路考察茶事,辗转来到江南的湖州,当时年仅二十四岁,从此定居于此,起早贪黑,跋山涉水,以茶民为友,以茶叶为伴,用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充实《茶经》的写作。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读后感100字左右
《小蝌蚪妈》读后感 我看了有趣事,叫小蝌妈妈,里面的故事是: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长着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每天都在水草中快活的嬉戏着。
一天,他们开始找他们的妈妈了。
他们第一次见到了鸭妈妈就问:“你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
”鸭妈妈就说:“你们的妈妈有一双大眼睛你们去找找吧。
”小蝌蚪游着游着。
他们看见一条长着大眼睛的鲤鱼,连忙喊:“妈妈妈妈。
”鲤鱼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脚和一个大大的白肚子,你们应该到有荷叶和荷花的地方去找。
”小蝌蚪们又开始往前游,他们看见一只青蛙长着大眼还有四条脚和一个白肚子它们游上去说:“你是我们的妈妈了,为什么长得和我们不一样。
”青蛙妈妈笑着说:“你们长大后也就和我一样了。
” 读了这个童话我感到小蝌蚪找妈妈这坚定的心情。
虽然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可是它们还是不停得在找,小蝌蚪真有自信心、真坚强。
有哪些令人浑身发抖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我的一个朋友的身上。
我朋友是一名寄宿生,在某个假期室友全都回家了,她依然留在宿舍中。
当晚,朋友在睡眠中感到尿急,可是由于厕所距离房间有一段距离,四周又黑漆漆的,朋友感到害怕便叫醒睡在她身边的室友陪她一同去厕所,当他进入厕所后,却在也不敢出去了....(舍友都走了,但她身边有人)今天在公司又被上司给骂了,就是那个连在公司女同事之间风评也差到爆的老秃驴。
“唉唉,该不会最近老觉得有人追踪我的犯人也是那老贼秃吧
”我一面这样想着,一面抵达家门口。
虽然说是家,但其实也是个只有两个房间的老旧公寓,就只有起居室厨房和寝室,也只有 今天在公司又被上司给骂了,就是那个连在公司女同事之间风评也差到爆的老秃驴。
“唉唉,该不会最近老觉得有人追踪我的犯人也是那老贼秃吧
”我一面这样想着,一面抵达家门口。
虽然说是家,但其实也是个只有两个房间的老旧公寓,就只有起居室厨房和寝室,也只有起居室才有窗户,虽说是真的很便宜啦。
打开门锁进了房间,吓了一大跳,起居室的衣橱被翻乱了
想起来了,今早吃完早餐出门时忘了锁门,就这样去上班……啊啊……窗户都有锁上,也就是说一定是从玄关侵入的
感觉好差劲
真让人不爽
好想去死
算了,今天已经这么累了,晚饭也别吃了,明天再报警吧
(起居室有窗,那东西在里面)小明因为杀人而被判了无期徒刑,关进了世上最森严的监狱,唯一逃出的方式,就是买通监狱的人员,协助他逃狱,于是他买通了即将退休的狱医,与狱医准备逃狱的计划,狱医说:「后天晚上,我会安排一具尸体下葬,棺木会放在太平间中,你就趁没人注意的时候溜进太平间,躲在棺木里,JC一早会抬着棺木去下葬,等到JC走了以后,我会去把棺木给挖出来,这样你就可以逃离这里了,只是要辛苦你跟尸体待一晚.....」这真是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小明暗自高兴的这样想着……到了约定的那天晚上,小明溜进了太平间,果然看到了一口棺木,于是他急急忙忙的躲了进去,虽然很害怕身旁的尸体,但想到明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也就克服了恐惧躲了进去……一早,JC们果然抬着棺木下葬了,透过棺木,小明听到厚厚的黄土,逐渐覆盖在棺木上,小明躲在棺木里不敢出声,**走了之后,小明在棺木里暗自窃喜着,等待狱医的到来,时间慢慢的过去,坟墓上却一点动静也没有,小明不禁开始紧张起来,狱医呢?!不会是拿了我的钱却不来救我吧………紧张的小明,已经顾不得对尸体的恐惧了,拿起了预先准备的打火机,想要在棺木找到东西逃出去,可是,当他看清楚身旁的尸体,那张恐怖的脸孔,却不禁嘶喊出最凄厉的叫声~~~但,深埋在土里的棺木所发出的惨叫,地面上却是一点声音都听不见……(尸体是狱医)搜内涵恐怖故事,还有很多类似的。
名人故事的读后感
我看的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是描述了海伦凯勒的情况 以下是正文 生命·奇迹 在这个地球上,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 ——题记 活着,是对生命的珍惜;坚强地活在痛苦中,更是一种对生命地依恋、不舍。
然而能使人支撑这个生命地是一股庞大的,震撼人心地力量——生命地力量。
虽然生命的脆弱就如同一颗小草,任人践踏,任风吹摆,任雨潮打。
但只要有求生的意识和信念,为自己而努力奋斗,为自己的一生而活着,我相信终有一天,它能历经狂澜,变薄弱为力量;更能顽强自己的意志,创造生命的奇迹
从古至今,这股生命的力量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为生命奋斗拼搏。
在冥冥中,我真真正正地看到了一个奇迹的诞生——海伦·凯勒。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是海伦·凯勒。
”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
她不仅能在黑暗中为自己寻找光明,更为无望的世界带来了希望……她让为生命绝望的人类相信命运可以用双手去改变;她让为生命叹息的人类坚信命运无法掌握人的生死;她更让为生命而自暴自弃的人明白生命的可贵
海伦,是世界上所有人类的精神楷模;海伦,她更是世界的一个奇迹
当我翻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心里是三分惊喜七分好奇。
然而当我翻完这本书中每珍贵的一页,我心中是汹涌彭湃的,又是惆怅万千的。
它带给我的是惊讶,是感动,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震撼着我。
在整整的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里,竟磨练出一个如此勇敢、坚强,有着顽强的求生意志的非凡女子。
对于一个常人来说,三天——也就是72个小时,能办成的事根本就寥寥无几。
但是对于海伦来说,三天似三十年。
如果她能拥有三天的光明,她的心里满足和快乐…… 谁能想象年幼的海伦面对自己又聋又哑又瞎的现实曾经也堕落过,暴躁过,为上帝的无情而忿忿不平,但正是因为她在老师,莎利文的帮助下,正确了自己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并依靠着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光明的追求,竟奇迹般的重新振作起来,用那仅有的却又蕴藏着不可思议的力量的精神去创造更多的奇迹
日复一日,海伦成功了,她终于成功了
她借助了自己的双手看到了美丽的世界,听到了绚彩的世界。
海伦终于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海伦的不幸与生活在黑暗中的痛苦是我一辈子都无法体会的,但她对生命的永不放弃是令世人刻骨铭心的。
可能在一百年、一千年后,还会有人提到海伦·凯勒,还会回忆起这个创造生命奇迹的女士,诉说生命的珍贵与短暂…… 海伦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同时也是一种可惜。
而我们这些花样年华的青少年有着青春美好的时光,难道就让它白白流逝吗
海伦·凯勒说过:“假如我有三天光明,我将把这三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
第三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
”海伦的三天就如此仅仅有条,可我们的时间和机遇还很多,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
光明对我们来说不是奢望,声音也不是可欲而不可求。
对我们来说,并不缺乏身体上的组织结构,我们需要的是意志上的顽强,不向命运投降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积极、乐观、敢于创造奇迹的心
为善为恶在一念之间,生命中的奇迹出现与否也是一念之差。
上天赐予我们眼睛,是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上天赐予我们思想,是让我们改变世俗,让精神世界更美好;而上天赐予我们双手,是为了让我们拥抱未来,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张钰哲》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200多年前,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律。
” 100多年后,在中国,有一个人,为了他头顶的星空,追寻一生。
他将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中华”星,开创了中国人命名小行星的先河;他组织拍摄了中国境内的第一张日全食照片;他第一次提出从研究哈雷彗星的回归,来解决“武王伐纣”究竟发生在哪一年的历史悬案…… 他,就是我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
芙蓉弄的娃娃“遇”彗星 走进福州朱紫坊,穿过花园弄,一座低矮破旧的老宅院就“藏”在昏暗弄堂的尽头,这就是位于芙蓉弄7号的张钰哲故居。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福建闽侯县一古旧宅院的空旷处,每到晚上,总有个瘦弱的小孩子仰望星空,辨认着北斗七星和闪烁着神秘光芒的星座,孜孜不倦,兴趣十足。
河塘蛙声和小伙伴们捉迷藏的喧闹都无法让他分神,他就是自小爱好观察天象,迷上天文学的张钰哲。
1902年2月16日,张钰哲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一个职员家庭,是五兄弟中最小的。
两岁时父亲逝世,跟随母亲艰苦度日。
1910年5月,张钰哲八岁了,当举世瞩目的哈雷彗星出现在天空,那拖着长尾巴在夜幕中璀璨划过的景象 从此深深地印在了小张钰哲的心中。
不忍中国古学消亡 转学天文系 1941年日全食的西北观测队。
资料图 “天文学乃中国古学,在我国启昌独早,其研究规模,千年前即已灿然大备,惜后中落……近百年复受晚清腐败政治之影响和军阀的摧残,天文古学更日就消亡,几成绝响。
诸君关心国粹,扶翼文明,想亦深同愤惜也。
” 读到这里,张钰哲的心微微颤抖了一下,难道中国真的要沉沦下去
难道天文古学在中国从此就要消亡了吗
的哥的故事读后感800字
之前言:开学初,我们班的同学就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开始了课外阅读。
我们选择的读本是爷爷的。
一个个吸引了我们,我们也开始学着思考,从故事中学习分辨真与假、善与恶
之中的傻子虽然很“傻”,虽然很“笨”,虽然连银元是什么也不知道,但他的心是善良的:他捡到了一大袋银元觉得应该还给失主,于是就在漆黑的夜里等了很久......虽然他很“傻”,很“笨”,但他懂得爱和照顾,在一个很冷的夜晚,帮师兄锯木头,顾不上睡觉仍然坚持着......虽然他很“傻”,他很“笨”,但他有正义感,国王被邻国打败了悲痛欲绝,但傻子愿用自己的生命换取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为此,国王让傻子雕一个楼牌做纪念,于是傻子雕了一个精致的楼牌,老百姓都说:“这是傻子的杰作”。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学习傻子的“傻”。
《学习发抖》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愿意学习发抖》是八〇后作者 郭爽 由外及内探索心灵和童年的旅程,从童年记忆中的《格林童话》起程,最终深入普通德国人的家庭和童年故事。
教育孩子的10个精彩励志故事读后感怎么写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2道题目在2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但青年发现今天导师给他多布置了一道题。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
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力。
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
青年绞尽脑汁,感到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没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
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
他的声音都颤抖了,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是的,但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做出来。
” 导师让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这道题。
青年很快就解开了这道题。
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牛顿也没有解出来,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啊!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后来,每当这个青年回忆这件事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就无法解开它。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点评:孩子大都少有循规蹈矩思想,少有畏惧心理。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孩子往往能够做得更好。
其实,畏难情绪害怕的不是困难,而是害怕自身,对自己没有信心。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以自己的眼光把畏难情绪也灌输给孩子;应该鼓励孩子敢想敢做,建立自信。
上一篇:学会尊重孩子的读后感
下一篇:写一篇读后感水浒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