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论》读后感1500字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目的 服务于经济目的,战争即政治暴力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 段,它决定于经济。
然而杜林却认为,“政治关系的形式 是历史上基础性的东西,而经济的依存不过是一种作用或 特殊情形,因而总是第二等的事实”,“这些第二等的作用 本身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在目前是最能使人感到的;但是本 原的东西必须从直接的政治暴力中去寻找,而不应先从间 接的经济力量去寻找。
”他还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 即用利剑迫使星期五成为奴隶,从而印证出私有制 的产生基于暴力,政治暴力在历史的发展中是基础性的东 西,从而推出“一切经济现象都应当从直接的政治暴力中 去寻找本质的东西”,并声称“只要人们把政治分派看作 不是达到自己目的的出发点,而仅仅把它当作达到糊口目 的的手段,那么,不管这些人看来是多么激进社会主义的 和革命的,他们总是包藏着一部分隐蔽的反动性。
” 很显然,杜林在论述时把政治和经济的全部关系都弄 颠倒了。
2 对于杜林的错误观点,在中用了 三章的篇幅进行了驳斥。
首先,从分析杜林的“典型”例子—— 奴役星期五入手,对奴役星期五的目的作了论述。
认为,星期五既然是被迫作为奴隶或单纯的工具去 从事经济的服役,而且也只是作为工具被养活,那么,鲁 滨逊必须能够使星期五以他的劳动所生产的东西,多于鲁 滨逊为维持他的劳动力所不得不给他的以外还要有剩余。
这样,鲁滨逊才能从对星期五的奴役中得到好处,也只有 这样,鲁滨逊才会去奴役星期五;如果鲁滨逊从对星期五 的奴役中得不到任何好处,甚至于他还不得不为维持星期 五的劳动而付给星期五生活资料,那么,鲁滨逊是绝对不 会去奴役星期五的。
也就是说,鲁滨逊奴役星期五的根本 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
如此,鲁滨逊奴役星期五造成了一 种把“政治分派看作不是达到目的的出发点,而仅仅把它 当作达到糊口目的的手段”,按杜林的逻辑,这是一种隐 蔽的反动性,逻辑的起点与结论相矛盾。
因此,恩格斯认 为,这则例子说明“暴力仅仅是手段,相反地,经济利益 3 是目的。
”目的比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要基础的多,因而 在历史上,经济关系的方面要比政治关系的方面基础的 多。
一句话,经济是基础,政治包括政治暴力是手段,为 经济服务。
其次,恩格斯认为,鲁滨逊之所以能“手持利剑”把 星期五变为自己的奴仆,除了“利剑”之外,他还必须具 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星期五劳动所需的工具和对象; 第二,维持星期五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产生这两个条 件的前提都是生产力的发展。
如果是在生产力条 件极其低下的情况下,星期五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不足以维 持其生存或除维持其生存以外无任何剩余,那么星期五是 不可能成为奴隶的。
只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人的生产 除了满足其基本的生存条件之外还有所剩余,也就是说, 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而且这种剩余产品还必须是私有 的,分配不平等的,只有这样,奴隶制的出现才会成为可 能。
但要使奴隶制在整个社会得到推广,成为一种占统治 地位的生产关系,则还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恩格斯指 出,使用奴隶所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即拥有当时超过平 4 均水平的剩余产品,也许可以通过暴力掠夺来实现,但在 被掠夺之前,这些财产首先是必须存在的,也就是说,必 须先生产出来,因为暴力并不能制造财产,它只能改变财 产的占有状况。
由此,恩格斯得出结论,只有当经济发展 到一定水平时,劳动力才获得了价值,奴隶制才有可能产 生,奴隶制出现的全部过程都是由纯经济原因引起的,与 政治暴力无关。
再次,恩格斯作了一个假设,如果有朝一日星期五手 握装有实弹的手枪站在鲁滨逊的面前,那么暴力关系就应 当被颠倒过来,不是鲁滨逊奴役星期五,而是星期五奴役 鲁滨逊。
在这里,恩格斯指出,暴力不是单纯的意志行为, 不是谁想用就用的,它要求有促使意志行为实现的十分现 实的前提,特别是工具,而在这其中,较完善的战胜较不 完善的。
那么工具从何而来呢
很显然,生产出来的。
所 以恩格斯得出结论:“较完善的暴力工具即一般所说的武 器的生产者,战胜较不完善的暴力工具的生产者;一句话, 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 以整个生产为基础的,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状况, 5 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资资料为基础的。
”一句话,政治暴力 决定于经济基础。
第四,恩格斯通过对“目前的暴力”的发展历史的分 析,认为“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胜 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取决于人和武器这两种 材料,也就是取决于居民的质与量和取决于技术。
”从而 再一次指出暴力的本原是经济力量,“在任何地方和任何 时候,都是经济的条件和资源帮助暴力取得胜利,没有它 们,暴力就不成其为暴力。
”再一次证明了经济决定政治 暴力。
第五,恩格斯通过论述私有财产在历史上的产生,深 刻地驳斥了杜林“对自然界的统治,是以对人的统治为前 提的”的错误观点。
私有财产和阶级并非是历史上一开始 就有的,它们都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的。
随着生产 力的发展,先是出现了剩余产品,剩余产品的出现促进了 商品交换,随着子女继承财产的父权制的出现,财产开始 向家庭集中,使家庭逐渐成为一种与氏族相对立的因素, 随着家庭显贵的出现,王权萌芽的出现和氏族内部贫富差 6 距的扩大,阶级也就随之而产生了。
很显然,私有制、阶 级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前提。
第六,针对政治暴力的历史作用问题,恩格斯反驳了 杜林的“暴力无益论”,指出暴力在历史上起到非常革命 的作用,“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
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的心得体会
一种理论的创立,都有其衍生的脉络,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或思想都有放的体系,包括其史的批判继承和对未来的科学预见。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说明了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通过阅读这篇著作,我深刻地理解到,任何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开始就朝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的。
相反,每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并且是在不断地冲突和修正中形成的。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出版于1880年,是恩格斯应保·拉法格的请求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引论》的第1章、第3编的第1章和第2章)改写成为一篇独立的通俗的著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是一部全面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恩格斯的这些论断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阅读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系统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下面,我将就这篇著作的主要内容及我的认识进行阐述。
任何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学说,都有其赖以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来源,现代社会主义学说也不例外。
恩格斯在文章的开头就说:“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统治于现代社会中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统治于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
”在第一章中,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高级阶段。
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表现。
这三种空想社会主义分别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
恩格斯在本章集中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着重分析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积极的思想成果及其历史局限性,说明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必须摆脱历史唯心主义,使它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在本章中,恩格斯详细介绍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既阐述了他们的学说中的积极地、先进的因素,也指出了其学说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个人的学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性暴露不完全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道德观念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他们开始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演化是一个不断进步、逐步前进的过程,并试图用经济基础来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他们提出了对未来新社会构想,这些构想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和实现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他们进行了实践。
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与实践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其中仍有理论缺陷。
他们仍和启蒙学者一样,没有能够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去发现历史必然性;他们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是实现破旧创新的社会力量;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
这些理论上的缺陷是由唯心史观造成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则是历史条件的局限。
因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很发展,基本矛盾尚未充分暴露,无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在1800年左右,新的社会制度所产生的冲突还只是开始形成,解决这些冲突的手段就更是这样了。
”然而,在当时刚刚作为新阶级的胚胎从这些无财产的群众中分离出来的无产阶级,还完全无力采取独立的政治行动,它表现为一个无力帮助自己,最多只能从外面、从上面取得帮助的受压迫的受苦的等级。
倒是处处突破幻想的外壳而显露出来的天才的思想萌芽和天才的思想,使得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充实发展。
恩格斯在文中说到: “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
”因此,“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由此可以看出,三大社会主义学说从它们产生开始就注定了只是空想。
但是,正是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
同时,恩格斯也强调,三大空想家的思想长期支配着19世纪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者,产生了种种“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
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科学分析基础上。
在第二章中,恩格斯主要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有关问题。
马恩之前的历史观都是唯心的,形而上学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重新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从而将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历史观中剥离了出去。
唯物史观认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不是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是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
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唯物史观是“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
唯物史观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有其必然性,而它的灭亡也是必然的。
于此同时,还必须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性质,因此,剩余价值理论被创立出来。
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的剥削的基本形式;即使资本家按照劳动力作为商品在商品市场上所具有的全部价值来购买他的工人的劳动力,他从这种劳动力榨取的价值仍然比他为这种劳动力付出的多;这种剩余价值归根到底构成了有产阶级手中日益增加的资本量由以积累起来的价值量。
这样就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生产的过程。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撕下了资产阶级的遮羞布,指出了社会发展的动因,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从而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第三章中,恩格斯介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过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预测了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任务。
这一章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这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拥有了占有无产阶级的剩余劳动的权利,即所有权向占有权的转变,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所在。
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的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具体表现,这个矛盾“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恩格斯顺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分析,对资本主义社会进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简单地概述为三个阶段,即:(1)中世纪社会:(2)个体的小生产;资本主义革命:起初是工业通过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实现的变革;(3)无产阶级革命,矛盾的解决: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
通过分析,恩格斯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公有制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的相对缩小,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和经常性的比例失调,从而产生经济危机。
买力的相对缩小,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和经常性的比例失调,从而产生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正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恶性循环的结果。
危机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和痛苦,促使阶级斗争尖锐化。
经济危机的发生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
”因此,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便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深刻分析,以及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走向科学,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论断,虽然是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但是对我们今天科学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恩格斯的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了依据和方法论。
从这篇著作中可以看出,恩格斯首先是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中分析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通过深层次地剖析,揭露出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本质,这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方法和步骤。
我们在对目前资本主义进行分析时,不能拘泥于表面现象,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今天来说,仍然有用。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它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了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然而,剩余价值理论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适用于其他社会,不仅可解释、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更加完善,大大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看,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开和集中表现,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科技进步,以国际金融资本为主导资本形态,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媒介,逐步发展和形成世界市场的过程。
因此,只有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出发,用生产力发展和资本关系扩张两条思维坐标来分析科技进步和三大资本的发展路径,才能达到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科学认识。
最后,坚信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必将实现
通过恩格斯科学深入地分析,我坚信,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不可逆转的,这是由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决定的。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资本主义现在还很有市场,资产阶级现在还在大行其道;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与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
因此,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实事求是的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现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直到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
通过阅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我对继续我的研究生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是经过了十分曲折和漫长的过程的,我也从中学到许多不论是学习知识,进行科学研究,还是发明创新,甚至创立新的理论,都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这将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同时,我们必须懂得有选择地学习和研究现有的知识理论,因为,前人的研究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相适应的,某些在当时看来是正确的理论,用在当代可能已经不合适,甚至是错误的了,所以,在学习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地运用。
论文《数学在经济方面的应用》
可参考:1 模糊数学在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兼论综合评价经济效益的数学模型 许兆铭 ; 陈家强 财经研究 1985-05-01 期刊 0 8 2 浅谈数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并议财经类院校的数学课程设置 钱阿丹 2003-08-30 期刊 0 33 3 经济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刘玉红 山西统计 2002-05-26 期刊 1 114 4 大学数学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案例浅析 盛晓玲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09-20 期刊 1 23 5 在经济分析中的运用 褚衍彪 枣庄学院学报 2007-10-01 期刊 0 97 6 模糊数学在经济开发区概念性规划评审中的应用 夏朝阳; 曾真 (下半月) 2007-10-15 期刊 0 35 7 浅议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 黄智斌 职业时空 2007-12-20 期刊 0 75 8 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王建蓉 青海师专学报 2002-09-25 期刊 2 273 9 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王宇超 宿州师专学报 2002-02-15 期刊 1 102 10 未确知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李琪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 2000-10-18 期刊 2 40 11 从社会科学的定量研究谈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王秀兰 经济经纬 1994-03-20 期刊 0 37 12 模糊数学在经济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孙一啸 预测 1994-05-27 期刊 9 78 13 浅淡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程灵芝 河南电大 1997-09-25 期刊 0 56 14 模糊数学在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何中书 1990-08-29 期刊 0 5 文献检索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指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有关文献集合中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
。
一般的论文资料检索集合包括了期刊,书籍,会议,报纸,硕博论文等等。
另外一些做广告的你不要相信,都是骗钱的或者百度随便搞一些给你我可以帮助你查找资料,但论文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的。
保护宗教圣地的必要性
的实验米勒模拟实验(Miller’s simulated experiment)一种模拟在原球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能产生有机物(特别是氨基酸),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
1953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S.L.Miller)在其导师尤利(H.C.Urey)指导下完成,故名。
指导思想(1)现在远离太阳、历史上可能变化较小的巨行星(如木星和土星),它们的大气都是没有游离氧(O2)的还原性大气,其主要成分是氢(H2)、氦(He)、甲烷(CH4)和氨(NH3);由此推测原始地球的大气,大概也是这样的还原性大气。
(2) 据测定,现在能作用于地球大气层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雷电和宇宙射线等。
其中宇宙射线不足以合成有,还原性气体仅吸收短波紫外线,但短波紫外线(波长<1500埃)在太阳辐射紫外线中仅占极微量,可作有机合成能源的量极少;而每年雷电次数较多,可作有机合成的能量较大,又在靠近海洋表面处释放,这样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合成的产物就很容易溶于原始海洋之中。
基于上述考虑,米勒在实验室内进行了模拟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雷鸣闪电的实验,看看能否合成有机物,特别是氨基酸、核糖、嘧啶、嘌呤等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小分子。
实验步骤和结果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将水注入左下方的500毫升烧瓶内。
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
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CH4、NH3和H2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
再将500毫升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H2O)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
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如表1所示)。
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
以后,米勒认为,设想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的成分是CH4、N2、微量的NH3和H2O的混合气体更为合理,因为NH3不可能在大气中大量存在,它会溶于海水中。
他和他的合作者于1972年在上述混合气体中进行火花放电,结果得到35种有机物,其中有10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即甘氨酸(440微克分子,以下均同此单位)、丙氨酸(790)、缬氨酸(19.5)、亮氨酸(11.3)、异亮氨酸(4.8)、脯氨酸(1.5)、天冬氨酸(34)、谷氨酸(7.7)、丝氨酸(5.0)和苏氨酸(~0.8)。
若在分析之前进行水解,还可生成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
若增加H2S,则可生成甲硫氨酸。
在CH4、NH3、H2O和H2S混合气体中进行光解作用,可以找到半胱氨酸。
对CH4及其它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下进行热解,可以得到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
到目前为止,用米勒模拟实验和其它类似实验,已能合成出20种天然氨基酸中的17种;其余三种(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相信在改进技术之后,不久亦能合成。
氨基酸生成的可能机理 米勒在火花放电的头125小时内,不断打开“U”形管的活塞抽样,进行分析,发现首先合成了大量的氰化物和醛类;以后它们的合成速度逐渐下降,而在整个实验期间,均以近乎恒定的速度合成氨基酸,其反应过程大致如下: 就是说,首先甲烷与氨作用生成氰,甲烷与水作用生成醛类;然后氰、醛类与氨作用生成氨基腈(aminoni- trile);氨基腈水解就生成氨基酸。
星际分子和陨石资料的佐证 上述过程现今在宇宙和其他天体还在发生,星际分子和陨石中有机物的发现可以证明。
据我国天文工作者统计,到1985年为止,已发现星际分子66种,其中除氨、氰等十几种无机分子外,大都是含C的有机化合物如甲醛、甲醇、甲酸、乙醇、丙炔腈(N≡C-C≡CH)等。
星际分子中甲醛和氰的量很大,与米勒放电实验中最初的中间产物相同。
当它们与氨反应再经水解就能生成氨基酸。
1969年9月28日,一颗碳质球粒陨石(carbonaceous chon- drite)堕落在澳大利亚的麦启逊(Murchison)镇,经克文沃尔登(K.A.Kvenvolden)等化验,发现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6种(甘、丙、缬、脯、谷、天冬)是生物所含有的,其种类与含量同米勒放电实验生成的颇为相似(见表2)。
此外,1971年沃森(G.Wat-son)用紫外线照射含有NH3、CH2OH和HCHO的混合气体25天,结果获得了甘氨酸、谷氨酸与少量的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
这个实验没有水,原料都是已知的星际分子。
以上种种事实表明,原始大气由无机物生成生物小分子不但是可能的,而且这种过程现在宇宙间仍在发生。
科学意义 生命起源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难以研究的问题。
虽然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指出:“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20世纪20年代奥巴林和霍尔丹也相继提出生 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观点,即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演变出原始的生命体;但这些都只是理论的推测,还缺乏令人信服的实验证据。
米勒首次在实验室内模拟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的雷鸣闪电,结果从无机物合成出有机物,特别是多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这是生命起源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
后来,科学家们仿效米勒的模拟实验,已合成出大量 表2麦启逊陨石中检测到的与模拟放电 实验中生成的氨基酸之比较 对甘氨酸的克分子(=100)之比:*0.05~5;**0.5~5;***5~50;****>50 与生命有关的有机分子。
例如,有人用紫外线或γ射线照射稀释的甲醛(HCHO)溶液获得了核糖和脱氧核糖(1966);用紫外线照射HCN获得了腺嘌呤和鸟嘌呤;用丙炔腈(N≡C-C≡CH)、KCN和H2O,在100℃下加热一天得到了胞嘧啶(1966);将NH3、CH4、H2O与聚磷酸加热到100~140℃获得了尿嘧啶(1961);将腺嘌呤和核糖的稀溶液与磷酸或乙基偏磷酸盐(ethyl- metaphosphate)放在一起,用紫外线照射,可生成腺苷(1977);将腺苷、乙基偏磷酸盐封入石英玻璃管中用紫外线照射,可产生腺苷酸(A)(1966)。
此外,长链脂肪酸也可通过在高压下用γ射线照射乙烯和CO2而获得。
可以说,几乎全部的生物小分子,现在都可以通过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在实验室内合成了。
对米勒实验的质疑: (1)米勒试验提供持续的电能,但是原始时代的地球不一定 (2)不能完全确定米勒试验各物质浓度的配比 (3)氨基酸很可能是宇宙流星和彗星在撞击地球的时候带出的,因为当时这种现象十分普遍,科学证明氨基酸可以在宇宙的恶劣环境中存在。
关于考研数学史的问题,急待高手回答,万分感谢。
我是学数学的师范生,我们这里有学一点数学史的课程
数学史是一门很不错的课程哦
呵呵~~最近我在看《世界数学通史(上)》觉得挺不错的
这本书是在学校图书馆借的,不知道外面有没有了
祝你考研加油喽
说明能量守恒原理的科学渊源
能量守恒和能量转化定律与细胞学说,进化论合称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而其中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却是和一个“疯子”医生联系起来的。
这个被称为“疯子”的医生名叫迈尔(1814~1878),德国人,1840年开始在汉堡独立行医。
他对万事总要问个为什么,而且必亲自观察,研究,实验。
1840年2月22日,他作为一名随船医生跟着一支船队来到。
一日,船队在加尔各达登陆,船员因水土不服都生起病来,于是迈尔依老办法给船员们放血治疗。
在德国,医治这种病时只需在病人静脉血管上扎一针,就会放出一股黑红的血来,可是在这里,从静脉里流出的仍然是鲜红的血。
于是,迈尔开始思考:人的血液所以是红的是因为里面含有氧,氧在人体内燃烧产生热量,维持人的体温。
这里天气炎热,人要维持体温不需要燃烧那么多氧了,所以静脉里的血仍然是鲜红的。
那么,人身上的热量到底是从哪来的
顶多500克的心脏,它的运动根本无法产生如此多的热,无法光靠它维持人的体温。
那体温是靠全身血肉维持的了,而这又靠人吃的食物而来,不论吃肉吃菜,都一定是由植物而来,植物是靠太阳的光热而生长的。
太阳的光热呢
太阳如果是一块煤,那么它能烧4600年,这当然不可能,那一定是别的原因了,是我们未知的能量了。
他大胆地推出,太阳中心约2750万度(现在我们知道是1500万度)。
迈尔越想越多,最后归结到一点:能量如何转化(转移)
他一回到汉堡就写了一篇,并用自己的方法测得热功当量为365千克米\\\/千卡。
他将论文投到,却得不到发表,只好发表在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医学杂志上。
他到处演说:“你们看,太阳挥洒着光与热,地球上的植物吸收了它们,并生出化学物质……”可是即使物理学家们也无法相信他的话,很不尊敬地称他为“疯子”,而迈尔的家人也怀疑他疯了,竟要请医生来医治他。
他因不被人理解,终于跳楼自杀了。
和迈尔同时期研究能量守恒的还有一个英国人——焦耳(1818~1889),他自幼在道尔顿门下学习化学、数学、物理,他一边经营父亲留下的啤酒厂,一边搞科学研究。
1840年,他发现将通电的金属丝放入水中,水会发热,通过精密的测试,他发现:通电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这就是焦耳定律。
1841年10月,他的论文在上刊出。
随后,他又发现无论化学能,电能所产生的热都相当于一定功,即460千克米\\\/千卡。
1845年,他带上自己的实验仪器及报告,参加在剑桥举行的学术会议。
他当场做完实验,并宣布:自然界的力(能)是不能毁灭的,哪里消耗了机械力(能),总得到相当的热。
可台下那些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对这种新理论都摇头,连法拉第也说:“这不太可能吧。
”更有一个叫威廉·汤姆孙(1824~1907)的数学教授,他8岁随父亲去大学听课,10岁正式考入该大学,乃是一位奇才,而今天听到一个啤酒匠在这里乱嚷一些奇怪的理论,就非常不礼貌地当场退出会场。
焦耳不把人们的不理解放在心上,他回家继续做着实验,这样一直做了40年,他把热功当量精确到了423.9千克米\\\/千卡。
1847年,他带着自己新设计的实验又来到英国科学协会的会议现场。
在他极力恳求下,会议主席才给他很少的时间让他只做实验,不做报告。
焦耳一边当众演示他的新实验,一边解释:“你们看,机械能是可以定量地转化为热的,反之一千卡的热也可以转化为423.9千克米的功……”突然,台下有人大叫道:“胡说,热是一种物质,是热素,他与功毫无关系”这人正是汤姆孙。
焦耳冷静地回答到:“热不能做功,那蒸汽机的活塞为什么会动
能量要是不守恒,永动机为什么总也造不成
”焦耳平淡的几句话顿时使全场鸦雀无声。
台下的教授们不由得认真思考起来,有的对焦耳的仪器左看右看,有的就开始争论起来。
汤姆孙碰了钉子后,也开始思考,他自己开始做试验,找资料,没想到竟发现了迈尔几年前发表的那篇文章,其思想与焦耳的完全一致
他带上自己的试验成果和迈尔的论文去找焦耳,他抱定负荆请罪的决心,要请焦耳共同探讨这个发现。
在啤酒厂里汤姆孙见到了焦耳,看着焦耳的试验室里各种自制的仪器,他深深为焦耳的坚韧不拔而感动。
汤姆孙拿出迈尔的论文,说道:“焦耳先生,看来您是对的,我今天是专程来认错的。
您看,我是看了这篇论文后,才感到您是对的。
”焦耳看到论文,脸上顿时喜色全失:“汤姆孙教授,可惜您再也不能和他讨论问题了。
这样一个天才因为不被人理解,已经跳楼自杀了,虽然没摔死,但已经神经错乱了。
” 汤姆孙低下头,半天无语。
一会儿,他抬起头,说道:“真的对不起,我这才知道我的罪过。
过去,我们这些人给了您多大的压力呀。
请您原谅,一个科学家在新观点面前有时也会表现得很无知的。
”一切都变得光明了,两人并肩而坐,开始研究起实验来。
1853年,两人终于共同完成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精确表述。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三种表述:永动机不能造成,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及。
这三种表述在文献中是这样叙述的:“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所谓永动机是一定造不成的。
反过来,由永动机的造不成也可导出能量守恒定律。
”这里不难看出,三种表述是完全等价的。
但笔者认为,这种等价是现代人赋予它们的现代价值,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查就会发现,三种表述另有它连续性的一面,但还有差异性的一面。
这种差异反映了人类认识定律的不同阶段。
1定律的经验性表述——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1475~1824) 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利用自然力为自己服务,大约到了十三世纪,开始萌发了制造永动机的愿望。
到了十五世纪,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Leonard·do·Vinci 1452~1519),也投入了永动机的研究工作。
他曾设计过一台非常巧妙的水动机,但造出来后它并没永动下去。
1475年,认真总结了历史上的和自己的失败教训,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在工作中他还认识到,机器之所以不能永动下去,应与摩擦有关。
于是,他对摩擦进行了深入而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始终没有,也不可能对摩擦为什么会阻碍机器运动作出科学解释,即他不可能意识到摩擦(机械运动)与热现象之间转化的本质联系。
此后,虽然人们还是致力于永动机的研制,但也有一部分科学工作者相继得出了“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结论,并把它作为一条重要原理用于科学研究之中。
荷兰的数学力学家斯台文(SimonStevin 1548~1620),于1586年运用这一原理通过对“斯台文链”的分析,率先引出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伽俐略在论证惯性定律时也应用过这一原理。
尽管原理的运用已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绩,但人们研制永动机的热情不减。
惠更斯(C·Huygens1629~1695) 在他1673年出版的一书中就反映了这种观点。
书中,他把伽俐略关于斜面运动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曲线运动,从而得出结论:在重力作用下,物体绕水平轴转动时,其质心不会上升到它下落时的高度之上。
因而,他得出用力学方法不可能制成永动机的结论;但他却认为用磁石大概还是能造出永动机来的。
针对这种情况,1775年,巴黎科学院不得不宣布:不再受理关于永动机的发明。
历史上,运用“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这一原理在科研上取得最辉煌成就的是法国青年科学家卡诺(sadi Carnot 1796~1832)。
1824年,他将该原理与热质说结合推出了著名的“卡诺定理”。
定理为提高热机效率指明了方向,也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但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卡诺虽然将永动机不能造成的原理运用于热机,但他的思想方法还是“机械的”。
他在论证时将热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的流动同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类比,认为热推动热机作功就像水推动水轮机作功一样,水和热在流动中并无任何损失。
可见,从1475年达·芬奇提出“水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起到1824年卡诺推出“卡诺定理”止,原理只能在机械运动和“热质”流动中运用,它远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它只能是机械运动中的能量守恒的经验总结,是定律的原始形态。
1891年,亥姆霍兹(H·Helmloltz1821~1894)400) 在回顾他研究力的守恒律的起因时说:“如果永动机是不可能的话,那么在自然条件下的不同的力之间应该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而且,这些关系实际上是否真正存在呢
”可见,“永动机是不能造成的”还很肤浅,要认识它的深刻的内涵,还须人们付出艰苦的劳动。
2定律的初期表述——力的守恒(1824~1850) “能量的转比和守恒定律”的提出必须建立在134三个基础之上:对热的本质的正确认识;对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之间的转化的发现;相应的科学思想。
到十九世纪,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了。
1798年,伦福特(C· Rumford 1753~1814)向提交了由炮筒实验得出的热的运动说的实验报告。
1800年,戴维(D·H·Davy 1778~1829) 用真空中摩擦冰块使之溶化的实验支持了伦福特的报告。
1801年,托马斯·杨(ThomasYoung 1773~1829)在中,称光和热有相同的性质,强调了热是一种运动。
从此,热的运动说开始逐步取代热质说。
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之交,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转化又相继发现:在热向功的转化和光的化学效应发现之后,1800年发现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电池刚发明,就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和电解现象。
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21年发现热电现象,1834年发现其逆现象。
等等。
世纪之交,把自然看成是“活力”的思想在德国发展成为“自然哲学”。
这种哲学把整个宇宙视为某种根源性的力的发现而引起的历史发展的产物。
由这种观点看来,一切自然力都可以看作是一种东西。
当时,这种哲学思想在德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占有支配地位。
这时,力的守恒原理的提出就势在必行了。
历史上,最早提出热功转换的是卡诺。
他认为:“热无非是一种动力,或者索性是转换形式的运动。
热是一种运动。
对物体的小部份来说,假如发生了动力的消灭,那么与此同时,必然产生与消灭的动力量严格成正比的热量。
相反地,在热消灭之处,就一定产生动力。
因此可以建立这样的命题:动力的量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更确切地说,动力的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
”同时他还给出了热功当量的粗略值。
可惜,卡诺的这一思想是在他死了46年以后的1878年才被人们发现的。
而这之前的1842年,德国的迈耳(J·R·Mayer 1814~1878)400) 最先发表了比较全面的《力的守恒》的论文《论无机界的力》。
文中他从“自然哲学”出发,以思辩的方式,由“原因等于结果”的因果链演释出二十五种力的转化形式。
1845年,他还用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差:Cp-Cv=R,计算出热功当量值为1卡等于365g·m。
1843年,英国实验物理学家焦耳(J·P·Joule 1818~1889)400)this.style.width=400;> 在《哲学杂志》上发表了他测量热功当量的实验报告。
此后,他还进行了更多更细的工作,测定了更精确的当量值。
1850年,他发表的结果是:“要产生一磅水(在真空中称量,其温度在55°和60°之间)增加华氏1°的热量,需要消耗772英磅下落一英尺所表示的机械功。
”焦耳的工作,为“力的守恒”原理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德国科学家亥姆霍兹于1847年发表了他的著作《论力的守恒》。
文中,他提出了一切自然现象都应用中心力相互作用的质点的运动来解释 由此证明了活力与张力之和对中心力守恒的结论。
进面,他还讨论了热现象、电现象、化学现象与机械力的关系,并指出了把“力的守恒”原理运用到生命机体中去的可能性。
由于亥姆霍兹的论述方式很有物理特色,故他的影响要比迈耳和焦耳大。
虽然,到此为止,定律的发现者们还是把能量称作“力”;而且定律的表述也不够准确,但实质上他们已发现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了。
将两种表述比较,可以看出:“力的守恒”比“永动机不能造成”要深刻得多。
“力的守恒”涉及的是当已认识到的物质的一切运动形式;同时,它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迈耳),在实验的基础上(焦耳),用公理化结构(亥姆霍兹)建立起的理论。
如果现在仍用“永动机不能造成”来表述定律的话,那已赋予它新的内涵了,即现在的机器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热的,电磁的、化学的,甚至可以是生物的了;同时,永动机不能永动的原因也得到揭示。
另外,也要看到,“力的守恒”原理虽然有焦耳的热功当量和电热当量的关系式,还有亥姆霍兹推出的各种关系式,但它们都是各自独立的,还没能用一个统一的解析式来表述。
因此“力的守恒”还是不够成熟的。
3定律的解析表述——热力学第一定律(1850~1875) 要对定律进行解析表述,只有对“热量”、“功”、“能量”和“内能”这些概念的准确定义才行。
“热量”的慨念早在十八世纪就给出了,就是热质的量。
1829年,蓬斯莱(J·V· Poncelet 1788~1867)在研究蒸汽机的过程中,明确定义了功为力和距离之积。
而“能量”的概念则是1717年,J·伯努力(J·Bernoulli 1667~1748)在论述虚位移时就采用过了的。
托马斯·扬于1805年就把力称为能量,用过了的。
托马斯·扬于1805年就把力称为能量,由此定义了扬氏模量。
但他们的定义一直未被人们接受,难怪迈耳、焦耳和亥姆霍兹还用“力”来称为能量。
这对定律的表述极不利,再加上热质说的影响还远未肃清,因此“力的守恒”原理一直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当然,也有一批有识之士认识到定律的重大意义并为它的完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的W·汤姆孙(W·Thomson1824~1907)和德国的克劳修斯(R·Clausius 1822~1888)正是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由此建立了热力学理论体系的大厦。
1850年,克劳修斯在德文版《物理学和化学年报》第79卷上,发表了《论热的动力和能由此推出的关于热学本身的定律》的论文。
文中指出:卡诺定理是正确的,但要用热运动说并加上另外的方法证明才行。
他认为,单一的原理即“在一切由热产生功的情况,有一个和产生功成正比的热量被消耗掉,反之,通过消耗同样数量的功也能产生这样数量的热。
”是不够的;还得加上一个原理即“没有任何力的消耗或其它变化的情况下,就把任意多的热量从一个冷体移到热体,这与热素来的行为相矛盾。
”来论证。
他说,只有这佯,才能把热看成一种状态量。
接下来他作了以下的十分重要的工作: 对于永久气体,下式成立: pV=R(273+t) (1) P是压力,V是单位质量的体积,t是摄氏温度。
再考虑微小的卡诺循环,可由(1)式得出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为: 同时也可计算这一过程消耗的热量: 设热功当量的系数为A,应用焦耳原理,由(2)和(3)得: 这时克劳修斯引进了一个新的态函数U,(4)式变为: 对于这个新的态函数,他指出“其性质有如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假定它为总热量,是一个V和t的函数,由变化的过程的初态和终态完全确定。
” U=U(V,t) (6) 就这样,他得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解析式: dQ=dU=dW (7) 我们知道,一个知识领域只有发展到了揭示和把握对象的规定和量的联系时,也就是当用上了数学工具时,它才真正成为了一门科学。
因此,只有到了这个时候,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才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的表述一起构成了热力学的理论体系的基础。
1853年,W·汤姆孙重新提出了能量的定义。
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把给定状态中的物质系统的能量表示为:当它从这个给定状态无论以什么方式过渡到任意一个固定的零态时,在系统外所产生的用机械功单位来量度的各种作用之和。
”他还把态函数U称为内能。
直到这时,人们才开始把牛顿的“力”和表征物质运动的“能量”区别开来,并广泛使用。
在此基础上,苏格兰的物理学家兰金*(W·J·M·Rankine 1820~1872)才把“力的守恒”原理改称为“能量守恒”原理。
热力学理论建立之后,很多人还是觉得不好理解,尤其是第二定律。
为此,从1854年起,克劳修斯作了大量的工作,努力寻找一种为人们容易接受的证明方法来解释这两条原理(当时还是叫原理),并多次用通俗的语言进行宣讲。
这样,直到1860年左右,能量原理才被人们普遍承认。
4定律的准确表述——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1875~1909) 1860年后,能量定律“很快成为全部自然科学的基石。
特别是在物理学中,每一种新的理论首先要检验它是否跟能量守恒原理相符合。
”但是,时至那时,原理的发现者们还只是着重从量的守恒上去概括定律的名称,而没强调运动的转比。
那到底是什么时候原理才被概括成“能量的转比和守恒定律”的呢
从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一段论述中,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
恩格斯说:“如果说,新发现的、伟大的运动基本规律,十年前还仅仅慨括为能量守恒定律,仅仅概括为运动不生不灭这种表述,就是说,仅仅从量方面概括它,那么这种狭隘的、消极的表述日益被那种关于能量的转化的积极表述所代替,在这里过程的质的内容第一次获得了自己的权利,……”恩格斯这段话发表于1885年,他说十年前消极表述日益被积极表述所代替,由此判断,“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这一准确而完善的表述应形成于1875年或稍后一点。
到此为止,似乎有关定律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其实不然。
我们知道,直到二十世纪初,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基本概念——热量还是沿用的十八世纪的定义,而这个定义是以热质说为基础的。
也就是说,在热力学大厦的基石中还有一块是不牢固的。
因此,1909年,喀喇氏(C·Caratheeodory)对内能进行了重新定义:“任何一个物体或物体系在平衡态有一个态函数U,叫做它的内能,当这个物体从第一态经过一个绝热过程到第二态后,它的内能的增加等于在过程中外界对它所做的功W。
” U2-U1=W (8) 这样定义的内能就与热量毫不相关了,它只与机械能和电磁能有关。
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反过来定义热量: Q=U2-U1-W (9) 直到这个时候,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第二定律及整个热力学理论才同热质说实行了最彻底的决裂。
综观全文,可知“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述反映了人类认识这一自然规律的历程。
这三种表述一种比一种更深刻,一种比一种更接近客观真理。
人类正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认识物质世界的。
上一篇:领导说的企业文化的读后感
下一篇:干法不断树立高目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