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400字读后感
近日在家闷着甚觉无聊,于是随手拿起了几年前读过的一本书,叫《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在十几年前的作品。
还记得几年前买下次书后草草地读完后[因为那时正上高中,时间比较紧],只有一个想法:余先生的目光太犀利,嗅觉太敏锐,思想太独特,竟能写出如此佳作
但近日读后,深感余先生的不容易,因为他带着我走过了一段很沉重,很空白,也很沧桑的历史长路,正如余先生在该书的自序中写到的那样:“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
” 于是,我也跟随余先生一起聆听下去,欣赏下去,哀叹下去。
跟随余先生的脚步,一路逼近莫高窟,当我的一只脚刚刚踏进去时,便感觉到了一股强劲的冲击力深深地刺进了我的心里,我的灵魂
从一开始的青褐深厚的色流一直到很难再找到红色的色流,我们走过了北魏,走过可隋,直到元代,直到永远。
这立体的,极富生命力的艺术,让人不得不感叹人类的伟大
莫高窟壁画艺术固然精美绝伦,但它的背后,则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兴衰荣辱。
我们说艺术的诞生,必然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吻合。
用莫高窟壁画艺术来诠释这句话是再好不过的了。
然而,比莫高窟壁画艺术更让人惊魂不定,更让人感慨,更让人叹息的是洞窟里的一个隐藏洞穴。
因为在这个洞穴里,藏着无法计数的古物,更藏着中国人的荣耀和耻辱,以及今生后世无数学者的心血
让人痛心的是,洞穴所藏古物十之八九都已流失到国外。
造成这一切的,是源于一个道士,一个愚昧无知的道士
但是,比那个道士更让人痛恨的是那些用花言巧语,小手段骗取中国古物的外国人。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当时的中国官员是有能力去保护那些古物的,可他们没有,这是因为几千年积累下的劣根性所致,更是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在作祟。
余秋雨先生在文中写到:“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地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了
” 我对次话是十二分的赞成。
那些古物固然源自中国,但从整个人类的大环境讲,它却应该是整个人类发展的结晶。
再者,从当时中国的大环境考虑,那些古物留在中国,我想,到现在还能够给我们的学者拿来作研究的,应该是少只又少了,更不用提什么“敦煌学”的诞生了。
我一直认为,作为古物,要么就让它永久地封存于地下,要么就必须做到有能力去很好的保护它
如果没有那个能力,而它却又重见了天日,倒不如把它让给那些有能力保护它的人。
所以,对于所谓的那场敦煌文物的灾难,是福是祸还不一定呢,最起码我认为,不是最好坏的那种。
不管怎么说,敦煌莫高窟的里里外外,都是一段很沉重的历史,要我们的任何一代人去承受,都是有点力不从心的,所以,它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去肩负,并重新创造魅力奇迹
敦煌壁画读后感二百字
中国传统壁画是中国文化灿烂辉煌的宝库,它们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诸如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山西大同永乐宫壁画等,其中尤以甘肃敦煌壁画的发现惊诧了世界。
敦煌莫高窟彩绘壁画始于北魏,历经隋、唐、宋、元,各代俱有添修,保存有极其丰富珍贵的资料。
读画,是进入临摹的基础。
临摹者要详加研究分析画面的内容,并辨识原作的用笔、用色、造型等特点。
这是从学习的角度对艺术经典进行形式上的把握,而后进入技法训练的提升。
我们在临摹和创作之前,曾到榆林石窟、敦煌莫高窟现场观摩和感受,我就被感染和震撼着,是吓的,是激动的,是震撼的,是敬佩的,是渴望的。
在学习和临摹中我们借鉴名家的做法分为五步: 第一步是描线稿。
为达到形象准确的目的,用照像底片在幻灯机上放大到与原壁一样的尺寸,描出形象的外轮廓线,然后对照着原壁进行修稿是最好的起稿,因为比较准确。
原壁有的破损了,修稿时一定要搞清楚线的来龙去脉,最后把线描稿拷贝到要临摹的纸面上。
而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这一步因为条件所限,只能在参观完敦煌壁画后,在艺术市场买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复制品带回,将其复印扩大到原作,再进行起稿定稿。
这样就有许多问题,起行不是那么的标准,很可能走样。
第二步是作底。
一幅壁画的地色是此画色调风格的基础。
第一遍地色要有一定的浓度,不要用太细的颜料。
第二遍地色要清亮一点,不能用粗颜料。
然后再用皮胶淡淡地刷一遍,最后再用细而淡的泥巴色罩一遍,下面的起稿线隐约可见即可。
如果用手擦一擦稍有掉色,则说明用胶适度。
这一步在我们的学习当中运用得比较少,一般都是在画面上铺上一层相似的底色,从而达到与其相似的地面和圆滑颜色。
第三步是勾线。
不管画面多么破旧,也要勾线和上色,气韵要贯通。
线的破损变化,要进行作旧处理。
线的力度和变化,是临慕壁画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
“临摹古画,是中国民族绘画传统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课题。
临摹不但要求客观地再现作品的形态与色彩,更重要的是在于展示作品的神态笔墨气韵。
”这是对临摹的深刻体悟和透彻的解释,敦煌的美术工作者们就是以此作为临摹的最高目标而长期坚持。
线稿问题是壁画临摹中的首要问题,也是决定临摹质量的重要因素,它需要临摹者的认真调查、反复辨识,将那些斑驳残破、漫漶不清的画面形象尽最大可能完整化。
这一步在壁画的临摹和操作中是比较重要的,线的运用也是绘画者在其画画功底上的一个印证。
第四步是临摹上色。
先上近于地色的淡色,逐渐到浓色,这种过程可将前面的淡色覆盖。
先上的淡色,运笔要放得开,使画面总体有一种流畅感。
地色的胶不太大,先后上的色才能互相融合渗透,并与地色浑然一体,最终成品的色泽才会柔和厚重。
所调石色要有一定的浓度,每一块色最好一遍完成,方能使色块的色彩具有饱和性。
这样既保持了色彩的饱和、润泽,又自然地互相融合,形成了丰富、厚重的艺术感觉。
脱落、干燥的色块,最难画自然的块色,这就只好反复地涂描了。
第五步是作旧。
作旧是临摹最难的一步,它决定着临摹品的最终成败。
这就要求全面把握处理画面的总体效果,既要保持画面的干净、利落和装饰效果,又要使画面保持诸种美的因素,并统一而形成整体。
临摹不是依葫芦画飘,而是总体把握后对历史作品的艺术再现。
还要了解画面的内容及其所表现的呼应、含蓄、轻松、自然、润泽、饱和、干湿、佛学思想。
课文敦煌壁画的读后感
敦煌壁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的象征。
与飞天共舞,领略敦煌的神秘。
拓展阅读 敦煌壁画读后感300字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乃至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
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
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
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
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
还被称为千佛洞。
也是我国四大古窟之一,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
关于敦煌壁画的读后感
敦煌壁画在吸收外来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佛教艺术表现形式。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敦煌壁画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敦煌壁画的观后感篇1 初次来西北,对于这里的风土人情很是陌生,只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很纯朴,大气而不张扬。
而对于敦煌,对于莫高窟,更是让我神游已久。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从敦煌市出发,赶到河西走廊西端,鸣沙山东麓,岩泉西岸的莫高窟。
路上听导游介绍,对莫高窟已有了大致的了解:在我国的三大名窟中,莫高窟最为著名,它气势宏伟,内容丰富。
石窟群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多米,创建于公元366年,由于自然风化和人为的破坏,迄今保存多种类型洞窟735个,历时1600多年。
走入景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郭沫若的“莫高窟”匾额,没有夸张的宣传,没有刻意的造作,莫高窟在无声无息中给人带来了震憾和冲击。
进入每一个洞窟细细品味每尊佛象和雕塑的韵味,仿佛展现在面前的不是那冰冷的山石,而是活生生的历史。
我更惊叹这鬼斧神工,俨然置身于美伦美奂的世界中,置身于“飞天”、“反弹琵琶”的丝路花雨中。
莫高窟的规模看似并不是很大,但是要想品味到它一点一滴的内涵,不仅要花费许多的时间,更要倾注些许精力。
初到这里,虽然是“浅尝辄止”
敦煌莫高窟美的全貌1500字观后感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
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动荡的社会以及腐败的明清政府,加上道士王圆箓的疏于管理,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
现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还有其价值体现在:历史价值敦煌石窟营造及其历史过程,敦煌的悠久历史,当地有影响的世族与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围民族与西域的关系,在历史中没有或很少记载。
敦煌石窟有成千上万个供养人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
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
本生、佛传、福田经变、弥勒经变、宝雨经变、楞伽经变及供养人题记,可帮助了解古代经济生活的状况。
法华经变、涅盘经变提供了古代军队操练、出征、征伐、攻守的作战图,及兵器装备的宝贵形象资料。
敦煌壁画中保存有属于体育属性的资料,如骑射、射靶、马技、跃马、相扑、角力、举重(举象、举钟)、奕棋、投壶、武术、游泳、马球、蹴踘等。
敦煌石窟的彩塑和壁画,大都是佛教内容:如彩塑和壁画的尊像,释迦牟尼的本生、因缘、佛传故事画,各类经变画,众多的佛教东传故事画,神话人物画等,每一类都有大量、丰富、系统的材料。
还涉及到印度、西亚、中亚、新疆等地区,可帮助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宗派、信仰、传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河西走廊观后感800字
“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仍在继续。
”这部纪录片的最后,给出了这样的结尾。
这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是什么使这样的故事成为永恒
看完了这个记录片,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河西走廊的名字,早有耳闻,只感觉这是一个遥远的神秘的名字。
央视《河西走廊》记录片,以史诗般的表现形式,再现了两千年以来,河西走廊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发展演变史。
我惊叹于编剧的巧妙构思,悠悠千年,用10集的篇子展现的恰到好处。
我也感叹于河西走廊的精彩故事,每一个人物、事件,让人印象深刻,更加加深了对这片土地的向往。
河西走廊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① 张骞通西域的故事,家喻户晓。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张骞是一位勇者,他有勇气,担负开拓西域的使命,有毅力,在逆境中不改变气节,终于完成使命,封博望侯,名垂史册。
他是河西走廊的开辟者,他作为中华文明的使者,第一次将中国和中亚的一些国家联系起来,河西走廊的故事,也从这里,满满的开始。
② 还记那个叱咤疆场,横扫千军的骠骑将军吗
还记的他为汉朝,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作出的杰出贡献吗
他是霍去病,一代军师奇才。
在那个匈奴肆虐的时代,他以少胜多,出奇制胜,马踏匈奴,建立了一代功勋。
是他,真正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的通道。
③ 常惠,西汉著名外交家,我的老本家,曾经多次出使西域,经过河西走廊。
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他违反皇帝命令,出兵攻打曾经杀死汉朝使者的一个国家(地区),扬我大汉尊严。
④ 中原战火纷飞的岁月,河西走廊成为了儒家文化的保存站。
郭瑀是在这样的时代中的一个大儒,他的学生刘昞后来成为了河西士林领袖。
河西走廊为战火中的中华文化提供了传承的载体,为战乱之后儒学的复兴奠定了了希望。
⑤ 鸠摩罗什,曾经被软禁17年,命运之神眷顾他,最后被救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这是一个外国人。
正是他,翻译佛经,为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⑥ 敦煌翟氏家族,他们是著名的莫高窟的修建家族。
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被称为敦煌壁画艺术的极品。
飞天的形象,美轮美奂,拥有很高的审美和历史价值。
最早认识这个是从认识樊诗锦开始的,她曾是敦煌博物馆馆长,有机会一定要到莫高窟看看。
很遗憾我不是历史学家,没有能力为写这篇文章提供信手拈来的素材。
或者也可以说故事太多,简略的笔触似乎更加合适,在这里,隋炀帝举行了盛大的万国集会,阔端(元朝河西地区领袖)和萨班(藏族领袖)通过会谈实现了蒙古帝国对西藏的管辖;在这里欧洲使者鄂本笃争取去北京大使的资格,最后遗憾的一病不起;在这里,明长城一直从嘉峪关延伸到了山海关,闭关锁国的政策也慢慢开始;在这里林则徐颠簸在流放的路上,但心中对于天下,从未忘记在这里;在这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现了石油、镍矿等宝贵的资源…… 这里是河西走廊,这不仅是一个地理标记,更是一种历史、文化和使命——绵延不绝的中国历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和继承发展弘扬的光荣使命,也正是因为这些,这里的故事,有足够的理由,成为永恒。
再次重复片尾的那句话,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仍在继续。
河西走廊加油,中国加油。
上一篇:儿童读物读后感400字
下一篇:对自己人生负责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