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管理自己》读后感
[德鲁克《管理自己》读后感]虽然这位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已经离我们远行了,但他的理念、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将永远伴随着我们,德鲁克《管理自己》读后感。
今天,当我阅读这篇《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时候,再一次被大师的管理思想深深折服。
德鲁克认为:“在现代组织中,每个知识工作者都可以成为一名管理者,他可能会被推上负责的岗位,凭借着自己的地位或知识,为真正改善组织的运作能力并获得成果做出自己的贡献。
” 德鲁克认为,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
与目标管理紧密相关的是绩效考核,在某种程度上,绩效考核完全可以视为目标管理的一部分。
如果光有目标而没有每阶段的绩效考核,那么这个目标可能永远不会有实现的一天。
要真正实施目标管理,就必须以绩效考核为后盾。
通过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对管理,也有了清晰的概念和认知。
尤其是在管理的目的和责任方面。
我觉得,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的动力,使他们有工作激情,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自信,找到自我,让他们爱上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为组织作出贡献,这就是管理者对大的目的和责任,读后感《德鲁克《管理自己》读后感》。
我认为管理者不仅要为自己、为组织负责,更要为我们所处的社会以及我们身边的社会人负责。
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人,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到外圆内方。
通过我对德鲁克有关资料的查询,深刻的了解到德鲁克对世界管理学的贡献。
很多资料对德鲁克的评价是非常高的,比如说,不错过德鲁克的三大理由:1.他是对全球管理者影响最大的大师;2.他是真正影响世界管理趋势的大师;3.他是格外值得中国管理者学习的大师。
不错过此书的三大理由:1.这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华本,让您在最短时间掌握大师的核心智慧;2.生动的分析与表述方式,让您掌握大师智慧更加轻松;3.大量中国式管理案例,将大师智慧与您的管理实践更紧密地相结合。
通过德鲁克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描述,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还要培养一种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养成不急不躁的心理,这样才能考虑长远利益;其次,要有一颗包容心,这样才能不至于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全局利益,有一颗包容心,才能让他人充分发挥他人的长处,容他人之短处;坚持才是卓越之道。
其实,这本书留给我们待以挖掘的东西还有太多,以上所讲的这些不过冰山一角。
认真去读、去身体力行,必定会有收获。
陈春花的《管理与常识》读后感怎么写?
在总公司的三天培训过程中,我只是粗略的把教授通读了一下,回家的10多个小时的路上,我又重新的读了一次,心中的感慨又深了一步,陈教授厉害之处在于,他把管理总结的就像生活中的小常识一样,就像数学中的公式和定理一样,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用到我们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现将从书中学到的一点小皮毛总结如下 :一、 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管理是一种决策,管理所要求的合格决策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管理中最怕的就是下属去揣摩领导的意图,这说明领导的指令不清,往往忙了半天,工作结果却不一定符合标准。
好的管理是靠指令去做更多的事。
只有上下岗位都做相同的事,说明这个单位的管理是合格的,但现在很多公司都是做不到的,所谓的没有执行力和效率就是这个原因。
领导有时喜欢把自己变得复杂和不易理解,以显示自己卓尔不群,真正的管理只能凭指令做事,不能凭经验、做事。
二、 管理没有对与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管理是以结果评价,不是以对错评价,一定要追根到底能否解决问题、获得结果,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喜欢评判对错。
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取得绩效,如果让企业亏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
不管有什么委屈,有多大约束,有多少无奈,这个责任给了你,你就得承担。
在我们的管理中,为什么效率非常低,陈教授认为,原因在于,很多人做出决定,不是马上去执行,而是去评判对错。
人会犯错误,但对错在管理中不是最重要的,即使你证明自己是正确的,领导是错误的,也于事无补,最重要的是做事情的结果。
三、 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管理的重点是管事,同时也要理解人和尊重人。
管理不是管人,如果你不懂得理解人和尊重人,那么你一定不懂得管理。
很多管理的问题就出在管理者只关心人们的态度和表现,并没有地界定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标准。
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他们并没有清晰的指引应该做什么事情,所以只有凭着兴趣、情绪或者感情做事,这样的做事方法一定是无法评级以及结果的。
界定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管理。
四、 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管理没有对错,但有好坏。
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是否合二为一,两者是否一致,是管理中最大的挑战。
中国企业大都把忠诚看得很重要,其根本原因是管理水平不够。
企业需要关注个人目标的变化,在目标不断实现的同时,个人目标也不断实现和提升,管理的挑战在于,让优秀人才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达成一致。
五、 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企业资源管理的关键在于,要让企业的一线员工得到企业资源并有权力运用这些资源,要把所有的资源放在一线,并尊重每一个人。
中国企业管理中最大的浪费是资源集中在二线管理者手中。
通过读书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争取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之余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充实自己,培养能力,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是一种艺术的话,那么激励就是这门艺术的核心。
营销部门作为企业的龙头部门,如何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首先绩效激励是比较有效的措施。
企业最终的竞争力来自员工,在的经营时代只有通过有效的,才能使营销发挥出卓越的竞争力。
谁知道如何做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读后感
作为企业经营者,每个人都希望按照240公里\\\/小时、甚至更快的速度行驶。
最终轿车能以多快的速度行驶:一是取决于企业家自己所确定的目标,二是取决于轿车本身的能力。
企业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人、财、物。
财、物是死的,需要由人来运筹。
所以,企业能力的核心是人的能力,以及对人的组织和管理。
这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核心,也是本书所阐述的重点。
难度在于,公司战略可以根据公司内外部经营的情况随时调整,当然更多的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但公司内部能力的建设却没有战略调整的速度快。
谁能快速调整自己的组织能力跟随战略的变化,谁就能赢得竞争的胜利。
杨国安教授给出了经营业绩的公式: 经营业绩 = 战略 * 组织能力 这个公式深刻揭示了经营管理的难度和内涵。
为什么是乘的关系,不是加的关系
如果组织能力等于零,战略即使再强,经营结果也是零。
这个公式给我们的启发是:我们必须平衡发展公司的战略能力和组织能力,让这两方面都强。
其实这个公式还略显粗糙和简单,战略和组织能力并非独立的两个事物,而是彼此关联。
按基于能力的战略的观点,组织能力的建设本身就是战略的一部分。
按战略内生性的观点,组织能力建设的过程也有助于公司发现新的战略机会。
比如,比亚迪擅长的电池生产能力,让王传福发现自己可以进入电动汽车行业。
因为比亚迪的组织能力是他有一大批进行生产线、生产工艺开发的工程师,这些工程师为比亚迪设计了全球独一无二的电池生产线,使得比亚迪的生产过程成本只有日本公司的1\\\/10。
而电池的成本,50%是原材料成本,50%是生产线折旧的资金成本,而比亚迪依靠低廉的生产线折旧,就可以迅速打败日本企业,在短短的5年内成为全球电池大王。
而今天电动汽车生产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比亚迪能进入电动汽车领域,战略实施、战略选择的关键是比亚迪已经具备的组织能力:即拥有大量的能低成本建造生产线的工程师。
除了上述对组织能力引人入胜的阐述之外,本文还提出了“核心员工能力”这个概念。
核心员工能力是指针对公司全体员工,围绕公司的战略和文化,影响到组织能力的相关行为和素质。
例如:客户导向、团队合作、速度、灵活性等。
这个提法很新颖,虽然关于核心价值观的提法由来已久,但如何把价值观转变成员工行为,却是在实践当中很难的一件事情。
杨国安在这里提出的观点重要之处不是“核心员工能力”这个概念,而是他清晰地指出核心员工能力的识别、培训、培养是建设组织能力的关键所在。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组织能力培养难,但难在哪里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
杨教授一语帮我们点破这个薄薄的迷障,让我们一下子抓住事物的本质。
这个观点背后的理论依据是“群体动力学”。
我们知道,“群体心理一致”时会产生非常强大的爆发力,会把群体中的个体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在那种集体催眠的状态下,即使最柔弱的人都会变成“暴民”。
人类历史上无数大革命的经验一次一次验证了这个基本理论。
群体心理学也是管理学最新的研究前沿。
实际上,这是一本长者所写的书:内容浅显易懂,又满了谆谆教诲。
比如,作者特别提到规划人才培养时,要注意平衡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速度: 如果企业发展速度持续超过人才发展速度,员工的能力始终跟不上,就会造成管理混乱或者丧失商机;反之,如果超前培养人才,人才有更高的眼界和能力,却在目前的企业找不到用武之地,他就有可能流向更能让他发挥能力的企业,这样,企业就等于是为别人做嫁衣。
(P114) 这本书其实要讲的内容很简单,作者并没有把这本书作为一个学术性的图书来写作,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为中国的企业家提供一种工具。
所以,书中举了大量的实例,给出了很多实用性的经验建议。
从字里行间也能够看出作者不时迸发出的“实业救国”的呐喊和热情。
这些呐喊既是作者的心声,也是正在苦苦探求崛起之路的中国企业家的心声,让双方彼此产生心的共鸣。
这大约也是这本书广受企业家和EMBA学员欢迎的一个原因。
中国的企业家也正在经历转型,从关注市场营销、到关注经营战略、再到对人才、企业文化和组织能力的关注,杨教授这本书的出现适逢其时。
对人充满深切关怀的企业家才是真正优秀的企业家,对人充满深切关怀的企业才能成就基业长青的事业。
东方传统文化一直注重对“人”的关怀,这和西方文化重于“理性”、对“器”的关怀是完全不同的。
相信21世纪管理学对“人”的回归,东方应该能孕育出自己独特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这本书是杨国安教授的一种尝试,日本稻盛和夫的《活法》也是另一个成功的尝试。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读后感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台州电大·林翰 日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开展浙江电大数字图书馆应用服务月活。
新建的数字图书馆里面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为了体验一下这个崭新的数字图书馆,找了一本经典著作——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温习一遍。
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
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之源来自于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出版的《管理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书。
《管理的实践》是德鲁克先生在1954年写成的一本具有经典意义的管理学著作,也就是这本著作奠定了德鲁克在现代管理学学术史上的奠基人地位,现在还有人把它作为至宝来阅读。
《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整体的管理书籍。
更具创新意义的是,德鲁克视社会和企业为有机体。
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
”管理作为企业的具体器官,具有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员工和工作三个功能。
该书具有思想一脉相承、高度洞察性、前瞻性和启发性的优点。
现代大部分流行的管理思想和实践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根源。
无论是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客户导向的营销、业绩考核、职业生涯管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还是最近非常流行的平衡记分卡,我们都可以在该书中论述中找到源头。
更重要的是,《管理的实践》这本书更突出了“人”,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的光辉。
企业是什么
是盈利能力
还是利润最大化
盈利不是企业和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的一种约束因素。
利润是对企业活动的检验。
企业的主要职能一是营销,创造顾客;二是创新。
企业存在的目的不能从自身寻找,只能从外部,从对社会的贡献中寻找,从客户那里寻找。
要满足客户的要求,简单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只有依靠企业的创新。
如何实现创新,只有依靠管理者的管理和员工主动性的发挥。
管理不是一件由许多体力劳动者从事的工作,而是一件需要由具有想象力和受过教育的人员进行理性分析和概念思考的工作。
我们习惯上将管理者和员工看成根据指示行事、没有责任、不作出决策的人,这只能消除企业的精神和创新。
如何检验管理和创新的成果
不是知识,而只能是业绩和成就。
那种试图向管理人员颁发许可证,没有专门学历的人员不能从事管理工作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科学和专业。
任何热衷于将管理科学化或专业化的尝试,试图消除所有的波动、风险和不可知的措施也就是在消除自由、创新和成长。
管理本质上是依据目标、业绩和责任进行的管理。
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
员工的权利不是来自于管理者授权,而是来自所承担的责任。
区分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唯一纬度在于时间。
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员工的目标引向组织目标。
管理者需要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
因为管理能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因而越是高层管理者越是应该集中与组织长远目标。
管理者必须在多种目标、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
管理是什么
管理是一个有着多重目的机制,即管理企业、有管理人员,同时也管理工人和目的。
同时,《管理的实践》也强调了责任。
有个故事我们所有人耳熟能详了。
故事说的是上帝和一群想成为天使的小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
上帝给每一个想成为天使的小孩一个灯,要求就是这些人必须每天擦拭这个灯,确保这个灯处于清洁状态。
之后,上帝离开了这群小孩。
开始时,大伙很是热情地对待这个灯。
但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上帝总是没有再次出现。
大多数小孩逐渐放弃了,而且不断地嘲弄一个小男孩,因为他还坚持每天擦拭他的灯。
终于有一天,上帝出现了。
除了小男孩的灯,所有其它的灯全是厚厚的灰尘。
于是这个小男孩成为了天使,剩下的其他人还是在那里唉声叹气:说早知道这个结果,我们也天天擦试自己的灯了。
试问:如果上帝再给这些小孩一次同样的机会,他们会怎样
可能会有人坚持到底,但还会有人放弃。
责任,是一个很简单的词汇。
但是要能够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实践下来,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有多人人可以有小男孩的责任心呢
如何管理一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呢
在《管理的实践》的结语中,德鲁克给我们带来了一缕思想的清风,他说:“公司不能自称(绝对不可自称)是员工的家、归宿、信仰、生命或命运。
公司也不可以干预员工个人的私生活或者员工的公民权。
将员工与公司联在一起的,只是一份自愿的、随时可以被取消的聘用合同,那可并不是一条神秘的、不可撤销的纽带。
”正确地定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可以为组织和个人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那么,个人与组织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所需的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
”德鲁克用清晰和简单的语言帮助我们理清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
我们要重新审视曼德维尔的那句“私利邪恶成了公共利益”的格言。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把社会利益变成企业的自身利益。
管理者必须将这一基本信念落实到每一个决策和行为之中。
这是管理者最最重要的终极责任。
而管理的终极之善是改变他人的生活,这里同时包含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本优秀的著作就是一座挖不尽的宝藏,可以陪伴人的终生。
这样的著作一旦诞生,就已经独立于作者、独立于时代,属于每个读者自己。
这样的书是永恒的、跨越时空的。
我想,“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的彼得·德鲁克先生的《管理的实践》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管理会计那点事》读后感
会计基础(BasicAccountancy)是指会计事项的记帐基础,是会计确认的某种标准方式,是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的确认的标准.对会计基础的不同选择,决定单位取得收入和发生支出在会计期间的配比,并直接影响到单位工作业绩和财务成果。
会计基础是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特别是为了确定收入和费用所归属的会计期间、确定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金额,为运用适合于有关交易和项目的重大概念而提供的方法。
会计基础是一种计量标准,它不可能脱离会计体系整体而发挥作用,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只有在有效的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框架下才有实际意义。
会计基础是现代会计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会计学的根本问题,阐明会计基本理论、基本办法和基本技能。
是会计从业资格的课程内容。
学科关系会计学与高等数学关系密切。
各种会计方法和技术都离不开数学。
会计学与统计的关系,都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数量化描述。
会计学按其研究内容,主要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学等重要分支。
基础会计阐明会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术。
财务会计阐明会计处理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财务管理研究资金的筹措、管理、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方法。
成本会计阐明成本的预测、计划、计算、分析、控制和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管理会计阐明如何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综合地利用企业会计信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审计学阐明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效益性进行检查监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根据使用资料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根据会计主体的性质不同,分为营利组织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根据会计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宏观会计与微观会计。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读后感
如何做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读后感 人力资源管理最新研究前沿,就是如何使得人力资源和公司战略统合起来,使得人力资源为战略做贡献。
我经常想到一个比喻,企业就是一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轿车,如果我们按照12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轿车能够平稳行驶;但如果我们按照24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则只有20%的轿车能够承载如此快的速度而不出问题。
作为企业经营者,每个人都希望按照240公里\\\/小时、甚至更快的速度行驶。
最终轿车能以多快的速度行驶:一是取决于企业家自己所确定的目标,二是取决于轿车本身的能力。
企业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人、财、物。
财、物是死的,需要由人来运筹。
所以,企业能力的核心是人的能力,以及对人的组织和管理。
这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核心,也是本书所阐述的重点。
本书的中心论点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根据公司战略的要求,如何分阶段地去建设公司的人才储备、能力结构、以及找到忠心、合用的人;第二,如何根据公司战略的变化,调整公司人力资源的构成。
难度在于,公司战略可以根据公司内外部经营的情况随时调整,当然更多的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但公司内部能力的建设却没有战略调整的速度快。
谁能快速调整自己的组织能力跟随战略的变化,谁就能赢得竞争的胜利。
杨国安教授给出了经营业绩的公式: 经营业绩 = 战略 * 组织能力 这个公式深刻揭示了经营管理的难度和内涵。
为什么是乘的关系,不是加的关系
如果组织能力等于零,战略即使再强,经营结果也是零。
这个公式给我们的启发是:我们必须平衡发展公司的战略能力和组织能力,让这两方面都强。
其实这个公式还略显粗糙和简单,战略和组织能力并非独立的两个事物,而是彼此关联。
按基于能力的战略的观点,组织能力的建设本身就是战略的一部分。
按战略内生性的观点,组织能力建设的过程也有助于公司发现新的战略机会。
比如,比亚迪擅长的电池生产能力,让王传福发现自己可以进入电动汽车行业。
因为比亚迪的组织能力是他有一大批进行生产线、生产工艺开发的工程师,这些工程师为比亚迪设计了全球独一无二的电池生产线,使得比亚迪的生产过程成本只有日本公司的1\\\/10。
而电池的成本,50%是原材料成本,50%是生产线折旧的资金成本,而比亚迪依靠低廉的生产线折旧,就可以迅速打败日本企业,在短短的5年内成为全球电池大王。
而今天电动汽车生产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比亚迪能进入电动汽车领域,战略实施、战略选择的关键是比亚迪已经具备的组织能力:即拥有大量的能低成本建造生产线的工程师。
除了上述对组织能力引人入胜的阐述之外,本文还提出了“核心员工能力”这个概念。
核心员工能力是指针对公司全体员工,围绕公司的战略和文化,影响到组织能力的相关行为和素质。
例如:客户导向、团队合作、速度、灵活性等。
这个提法很新颖,虽然关于核心价值观的提法由来已久,但如何把价值观转变成员工行为,却是在实践当中很难的一件事情。
杨国安在这里提出的观点重要之处不是“核心员工能力”这个概念,而是他清晰地指出核心员工能力的识别、培训、培养是建设组织能力的关键所在。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组织能力培养难,但难在哪里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
杨教授一语帮我们点破这个薄薄的迷障,让我们一下子抓住事物的本质。
这个观点背后的理论依据是“群体动力学”。
我们知道,“群体心理一致”时会产生非常强大的爆发力,会把群体中的个体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在那种集体催眠的状态下,即使最柔弱的人都会变成“暴民”。
人类历史上无数大革命的经验一次一次验证了这个基本理论。
群体心理学也是管理学最新的研究前沿。
实际上,这是一本长者所写的书:内容浅显易懂,又满了谆谆教诲。
比如,作者特别提到规划人才培养时,要注意平衡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速度: 如果企业发展速度持续超过人才发展速度,员工的能力始终跟不上,就会造成管理混乱或者丧失商机;反之,如果超前培养人才,人才有更高的眼界和能力,却在目前的企业找不到用武之地,他就有可能流向更能让他发挥能力的企业,这样,企业就等于是为别人做嫁衣。
这本书其实要讲的内容很简单,作者并没有把这本书作为一个学术性的图书来写作,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为中国的企业家提供一种工具。
所以,书中举了大量的实例,给出了很多实用性的经验建议。
从字里行间也能够看出作者不时迸发出的“实业救国”的呐喊和热情。
这些呐喊既是作者的心声,也是正在苦苦探求崛起之路的中国企业家的心声,让双方彼此产生心的共鸣。
这大约也是这本书广受企业家和EMBA学员欢迎的一个原因。
中国的企业家也正在经历转型,从关注市场营销、到关注经营战略、再到对人才、企业文化和组织能力的关注,杨教授这本书的出现适逢其时。
对人充满深切关怀的企业家才是真正优秀的企业家,对人充满深切关怀的企业才能成就基业长青的事业。
东方传统文化一直注重对“人”的关怀,这和西方文化重于“理性”、对“器”的关怀是完全不同的。
相信21世纪管理学对“人”的回归,东方应该能孕育出自己独特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这本书是杨国安教授的一种尝试,日本稻盛和夫的《活法》也是另一个成功的尝试。
21世纪管理学上,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突破,必然来自于东方文化的孕育,对此,我深信不疑。
《中层干部管理》读后感
处在一个企业的中让我些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有很多的的憧憬。
读完吴和邓老师共同编著的这本《做最好的中层》让我受益匪浅。
“不要省略走向成功的每一个步骤”。
尽管有时候我们处在一个很高的起点,能力能及时的被领导认可从而委以重用.但从最基本的东西做起,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我们熟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这对于我们以后工作的开展、管理、决策都是相当有用的。
西点军校的教学理念一直让我很钦佩。
曾拜读过其著名的一些书籍,如《没有任何借口》等.结合我们的生活现状,去掉自我,更好的融入我们的团队,是每一个员工的最高境界,如果能真正让每个人都能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那不管是中层管理者还是高层管理者的工作都能很轻松的开展了。
的确,对于那些桀骜不驯,傲慢专横而又才华横溢的下属,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甚至于想到尽快把他辞掉。
这个时候,千万别忘了我们是一个身兼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如果连自己都要一味地强调个性,不服从管理,那么又如何让自己带领的团队齐心协力,听从指挥呢
作为一名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在工作中,我们肯定经常碰到各种“钉子”,这就需要我们用一个非常健康的心态去对待了,甚至我们有时候还要自己去找“钉子”碰。
对于本的单位的基层员工来说,中层的位置是在高处,员工对中层当然很敬畏,听到的职责声也会大大减少,同时也减少了我们倾听问题的机会,如果我们能会放下自己的架子,主动深入基层,既能看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也能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责任心铸造高品质”这是一句很普通的广告语,但它却道出了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不敷衍、不推卸责任的中层管理者将是一个企业团队的栋梁干部。
当我们的下属犯了错的时候,如果我们的中层能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视责任如生命,就不会存在“三拍”现象,对集体负责、对工作负责,对上级和下属负责,其实真的恰恰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能为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如果我们能对自己工作范畴之内的事情尽职尽责以外还主动承担额外的工作,这种承担力,会让我们获得更快速的发展机会。
在古代,许多皇帝认为最忠的臣子就能得到他们的器重和奖赏。
但读罢此书,奥康集团的选才标准:“有德有才,提拔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忠”无疑是一流的品格,要忠,但不能要愚忠
我们忠不是忠于领导,而是忠于组织,从组织目标出发,只做有利于组织的事,这样一来就可避免一味顺从领导所带的危害。
当领导的决策出现失误或偏差时,我们能站出来指出症结,为领导和组织保驾护航。
但也应该注意选择适当的方式、时间、地点。
只有敬上、尊上、助上,才会有优势,才会有机会活跃在事业的大舞台上。
中层管理者,绝不是“死干活”、流血流汗、老黄牛似的干部,我们更要懂得运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勤于实践,终生学习,做智慧型中层,就不是什么难事。
善于总结,善于汇报,重点突出,抓关键点,条理清晰,与组织决定和领导的想法保持一致。
主动创新,不逃避责任,也不盲目改革。
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高绩效越来越被组织和领导者所重视,那么管理层只能以其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自己存在的必要与权威性。
一位中层管理者,更多的是承担着一个团队的成败荣辱。
在关键时刻,中层的状态往往决定全局的成败。
有效地制定工作目标,积极地与上级领导沟通,得到其支持与帮助,了解团队内每一位成员的优势与劣势,把目标细分,分派合适的人负责具体的任务,这样我们的中层管理者将不会感到自己很孤立,很辛苦了。
根据问题制定战术,作好战略管理与战略规划,运用赞美、认可、指导和荣誉激励法,激发各员工内在的最大能量。
关心所有的人,但一定要关注最优秀的、最落后的和想成长但又处于瓶颈的员工。
企业要想健康、正常的运转,不但要有严格的奖罚制度,而且还要有能够严肃执行奖罚制度的中层管理者。
这样做的话不但让下级有制度可依,还能树立自己的威信。
沟通是管理的最大问题。
对于我们而言,沟通牵涉到上级、下级、同级、客户及其他有关方面的沟通。
在工作中出现摩擦和误会是常有的事,而且它会出现在各级之间。
主动与上级沟通,很多问题很可能就会被上级淡化甚至忘记。
读懂上级,有一双善于发现领导优点的眼睛,不在意上级的“傻”,只在意自己的工作是否到位。
理解万岁:先理解上级的不理解。
想成功,一定要懂得先付出;要才高八斗,但又不能傲气冲天,拉近与上级的距离,将会使我们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许多看似不起眼,漫不经心的安排,或许就蕴藏着我们发展的最大机会。
着眼全局看问题,避免提过于理想化的意见,注意语气缓和,切忌掺杂个人情感,提出问题的同时,一定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
不轻言放弃,不急于申辩,通过实际行动做出业绩。
这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沟通方式。
我们必须时刻谨记“把事情办好才是硬道理
”一流执行力决定一流竞争力,有条件要执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执行,抓住完成任务的“关键点”,善于借用多种力量,掌握科学做事的程序,不但严格按制度做事,更应该主动制订、完善对工作有效的各种制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应与安逸文化彻底道别。
科瓦洛夫的故事让我发出叹息的同时也决定着与“差不多”说不。
毫无疑问对于一名中层管理者来说能力的体现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分析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迅速、有力的执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问题在我们的手中转化为生产力时,便会创造效益。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先别说难,先问自己是否已尽全力;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每次至少要拿出三种解决方案,多角度思考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设想更多的可能性,寻求共赢或多赢点,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善于突破,善于找到常规外的解决方法,善于变阻力为助力,删除、合并、替代,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就不难了。
球队的最大实力,来自每一位球员,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要清醒的认识到:团队的高效是从每一位成员的高效而来的。
影响团队高效运行的因素有很多,发挥团队成员间相互帮助的精神,形成共同成长的机制,巧妙的完成从承担自己到承担他人的转换,以红军的精神塑造团队,“因才施管”才能激发最大潜力,知人善任是一种艺术。
“上下齐心,其利断金”使团队成员精诚合作,才能打造高绩效的团队。
巧妙运用“DASS”影响法代替生硬的指导,能有效提高团队绩效。
站在中层管理者位置的我们,应该怎样超越我们自己呢
首先必须要超越我们的优秀,拥有“归零心态”。
善于从自己的错误中反省,善于从别人的错误中反省,借鉴别人的优点,抽出固定的时间反省。
“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住它,否则将一事无成”。
超越“好人”,成为一名负责任的管理者。
顽石成“佛”的过程,就是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超越“敲打”,不断成功的过程。
然后就是超越我们的部门:培养好看环境的“第三只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把握分寸和尺度,在稳健中不断发展和超越。
作多部门领导不要陷自己的部门于孤立,做事要谨慎,思考要周全,给部门创造良好的工作空间。
部门与部门之间都是唇齿相依的。
我们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兼顾其他部门。
把部门发展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创造出最大 的利益。
其次就是超越我们的位置“能站在上级的高度去考虑问题,站在下级的位置去解决问题,不断向上走才有新的高度,甘于平凡才能超越平凡,垫高别人,放低自己才能有更大的超越。
上一篇:企业发展史的读后感
下一篇: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一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