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读后感300字
早就听说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人才。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真可谓智勇双全。
今天,我看到一本书上有《空城计》这个故事是写诸葛亮的,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读了起来。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诸葛亮自失了街亭之后,准备撤离西城县。
司马懿带领十万兵马,气势汹汹地向县城逼近。
诸葛亮此时手下只有两千多老弱残兵,可是诸葛亮临危不惧,眼看魏军正向县城蜂拥而来,他却叫人大开城门,在门旁安排了二十来个士兵扮作老百姓扫街,然后他自己衣冠楚楚地在城楼上燃香抚琴。
司马懿的部队赶到城门下,只见城门大开,百姓只管扫地,诸葛亮却坐在城头旁若无人、香烟袅袅,琴声悠悠。
司马懿深知诸葛亮行事谨慎,他认定必有重兵埋伏,于是立刻就把全部兵马撤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诸葛亮手下无兵却敢大胆地设了这样一个“空城计”,让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上了当。
我想,我也要像诸葛亮一样,机智勇敢,遇事不慌,碰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所以,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千万不要手足无措、慌慌张张,应该沉着冷静、不慌不忙、机智有谋。
空城计运用的是一种心理战术。
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
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
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
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
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
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
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十分清楚明了的道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要有勇气,临危不惧,有时就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
空城计读后感300字
早就听说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人才。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真可谓智勇双全。
今天,我看到一本书上有《空城计》这个故事是写诸葛亮的,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读了起来。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诸葛亮自失了街亭之后,准备撤离西城县。
司马懿带领十万兵马,气势汹汹地向县城逼近。
诸葛亮此时手下只有两千多老弱残兵,可是诸葛亮临危不惧,眼看魏军正向县城蜂拥而来,他却叫人大开城门,在门旁安排了二十来个士兵扮作老百姓扫街,然后他自己衣冠楚楚地在城楼上燃香抚琴。
司马懿的部队赶到城门下,只见城门大开,百姓只管扫地,诸葛亮却坐在城头旁若无人、香烟袅袅,琴声悠悠。
司马懿深知诸葛亮行事谨慎,他认定必有重兵埋伏,于是立刻就把全部兵马撤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诸葛亮手下无兵却敢大胆地设了这样一个“空城计”,让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上了当。
我想,我也要像诸葛亮一样,机智勇敢,遇事不慌,碰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所以,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千万不要手足无措、慌慌张张,应该沉着冷静、不慌不忙、机智有谋。
空城计运用的是一种心理战术。
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
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
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
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
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
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
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十分清楚明了的道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要有勇气,临危不惧,有时就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
空城计读后感400字
我喜欢话般的《西游记》,精彩而优势哭啼的《红楼梦》,更喜欢看《三国演义》,信《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每个同学都知道的,什么桃园三结义还有黄巾起义等等有趣而惊心动魄的故事,最让我感到受益匪浅的故事就是《空城计》。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天,诸葛亮得知司马懿带领十万大兵要来攻打他带领的大兵,但是他却让20个士兵们穿上老百姓的衣服,让这些士兵们打开城门在城门前扫地,把旗帜全拿走,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坐在城楼上,不紧不慢的弹起琴,司马懿见状,以为有埋伏就命令军队撤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十分吃惊,难道诸葛亮用几个小兵就可以赶走老谋深算而且还带着十万大兵的司马懿?不是,诸葛亮是用自己的智慧来打败敌人,不是死博硬拼,不是现出自己的生命来打败敌人,就算有十万大军,没有智慧和和策略.策划,你有十万百万大军你叶赢不了有智慧有策略和策划的小军队,诸葛亮就是深读书和勤奋好学才会这么伟大这么有智慧,如果你深读好书,学到智慧才能赢,你要学会笨鸟先飞,要超前学习才能赢,才能超过别人
空城计读后感400字
我喜欢话般的《西游记》,精彩而优势哭啼的《红楼梦》,更喜欢看《三国演义》,信《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每个同学都知道的,什么桃园三结义还有黄巾起义等等有趣而惊心动魄的故事,最让我感到受益匪浅的故事就是《空城计》。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天,诸葛亮得知司马懿带领十万大兵要来攻打他带领的大兵,但是他却让20个士兵们穿上老百姓的衣服,让这些士兵们打开城门在城门前扫地,把旗帜全拿走,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坐在城楼上,不紧不慢的弹起琴,司马懿见状,以为有埋伏就命令军队撤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十分吃惊,难道诸葛亮用几个小兵就可以赶走老谋深算而且还带着十万大兵的司马懿?不是,诸葛亮是用自己的智慧来打败敌人,不是死博硬拼,不是现出自己的生命来打败敌人,就算有十万大军,没有智慧和和策略.策划,你有十万百万大军你叶赢不了有智慧有策略和策划的小军队,诸葛亮就是深读书和勤奋好学才会这么伟大这么有智慧,如果你深读好书,学到智慧才能赢,你要学会笨鸟先飞,要超前学习才能赢,才能超过别人
《空城计》故事300--400字
2019-12-22聊聊三国时期,派司马懿挂帅抵御蜀国进攻,诸因错用马谡而失略要地街亭,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亮身边既无大将又无士兵。
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
诸葛亮沉着冷静。
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不准私自外出及大声喧哗。
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
司马懿听后不信,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
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
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担心有埋伏,便令大军撤退。
查看全部13个回答【下载百度app】百度APP_官方下载「下载百度app 」极速搜索,头条新闻,热点视频,全网正版小说 7亿用户的选择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广告 小孩故事-买玩具,上淘宝,应有尽有小孩故事-玩具让宝宝童年更精彩 来淘宝,选择一款好玩具, 培养聪明宝宝杭州易宏广告有限公司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空城计》故事300--400字。
急急急!!!“空城计”的故事 在中国,诸葛亮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如果说一个人像诸葛亮一样,那是对他的高度赞赏。
下面就是一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中国的国土上并列存在着三个主要的国家:魏国 、蜀国和吴国。
当时被称为“三国时期”。
三个国家相互间经常发生战争,但是谁也消灭不掉谁。
诸葛亮是蜀国的军师,素以善于指挥战争而著称。
有一次,魏国得知蜀国的战略要地西城兵力薄弱,只有不到一万士兵,就派大将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军队前去攻打。
蜀国得知魏国的军队正迅速向西城赶来后,非常紧张。
以一万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以卵击石,必败无疑。
可是调集军队增援又来不及。
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身上。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全部撤出,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敌人的到来。
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一个老头在城门前扫地。
正在他大惑不解的时候,看到城楼上出现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
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架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音乐从城楼上传下来。
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却弹起了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滑的将军司马懿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
这时,只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
司马懿越听越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撤退 。
魏军迅速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没有用一兵一卒得以保全。
这就是诸葛亮有名的“空城计”。
44 浏览6152017-03-20空城计故事梗概400字左右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
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
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
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
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
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
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
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
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
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57 浏览121442020-02-08三国故事--《空城计》要300--400字。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事实上,这只是郭冲在注解里编出的小故事,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攻克孟达后回驻宛城,和发生地点相隔千里[4] ,和诸葛亮对战的是张郃[5] ,孔明见街亭败绩,迅速撤回汉中[6] 。
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虚构的。
(且当时就有人质疑:司马懿如果真得到这样的机会,麾下十余万大军,把他围住不就完了
派几个神射手过去射诸葛亮,或者派一个小队过去火力侦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诸葛亮的把戏,一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再怎样也不至愚蠢胆怯到“扭头就跑”的地步。
)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2] 而“郭冲三事”并未说明诸葛亮是在街亭之战时用的空城计,以司马懿在街亭之战时的所在地来否定“郭冲三事”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
另外,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空城计成功的例子,如果“神射手”、“火力侦察”的质疑成立,那历史上其他人的空城计岂不是都无法成立
故而不宜盲目否定“郭冲三事”的真实性。
5 浏览2442017-03-20空城计复述300字左右三国时期,魏蜀之战,魏平西都督司马懿夺取了要塞街亭。
诸葛亮因马谡大意失街亭正自责用人不当。
此时司马懿大军逼近西城,不巧诸葛亮已将兵马调遣在外,一时难以回来,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
危机之中,诸葛亮自坐城头饮酒抚琴,一副悠闲自在的样貌。
司马懿兵临城下,见城门大开,几个老兵在扫地,耳听诸葛亮琴声镇定不乱,心中疑惑,不敢贸然进城,自退二十里路观察。
及至探明实情回到时,赵云率大军已到,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空城之计。
在实际战略中,风险往往与机遇、利益和成功共存,“不入虎穴,焉得虎仔”,空城计的奇巧之处在于:要善于正确、及时地把握对方的战略背景、心理状态、性格特性等,因时、因地、因人地以奇异的谋略解除自己的危机。
三国时,诸葛亮之所以能大胆地以“空城”退敌,就是他能准确地惴摸到了司马懿谨慎、多疑而心虚的心理状态,而诸葛亮独出心裁、奇异的思维方式,使他成功地化解了一时的危局。
扩展资料 李广空城计退匈奴: 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
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皇帝派到上郡的宦官带人外出打猎,遇到三个匈奴兵的袭击,宦官受伤逃回。
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
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杀了两名,活捉一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也向这里开来。
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贸然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的骑兵非常恐慌。
李广沉着地稳住队伍,巧用空城计。
李广下令:“全体下马休息。
”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着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
李广立即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那个军官。
然后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
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
匈奴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突袭,慌慌张张引兵逃跑了。
李广的百余骑安全返回大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城计25 浏览33892019-08-20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的内容(400字)诸葛孔明大出祁山,不想先锋官马谡误失街亭,致使前线大军节节受困。
情急之下,孔明决意退守汉中。
大军尽去,时孔明身边只剩五千兵马驻守西城县。
一日,忽接探马飞报,说魏国大将军司马懿引十五万大军正望西城蜂拥而来。
这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驻城的五千兵马也已分出一半运粮去了。
众官听罢尽皆失色,唯孔明镇定自若,当即下令将旌旗藏匿起来,城门四开,每门分派二十军校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其余士兵不得妄出,不得擅自高声喊叫。
一切准备就绪,孔明引二童携琴登上高楼,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司马懿元见此情景,心生疑惑,犹疑不定,思虑再三,最后决定撤兵。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
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5 浏览12052019-09-12评论两句36
《空城计》故事300--400字
2019-12-22聊聊三国时期,派司马懿挂帅抵御蜀国进攻,诸因错用马谡而失略要地街亭,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亮身边既无大将又无士兵。
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
诸葛亮沉着冷静。
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不准私自外出及大声喧哗。
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
司马懿听后不信,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
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
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担心有埋伏,便令大军撤退。
查看全部13个回答【下载百度app】百度APP_官方下载「下载百度app 」极速搜索,头条新闻,热点视频,全网正版小说 7亿用户的选择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广告 小孩故事-买玩具,上淘宝,应有尽有小孩故事-玩具让宝宝童年更精彩 来淘宝,选择一款好玩具, 培养聪明宝宝杭州易宏广告有限公司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空城计》故事300--400字。
急急急!!!“空城计”的故事 在中国,诸葛亮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如果说一个人像诸葛亮一样,那是对他的高度赞赏。
下面就是一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中国的国土上并列存在着三个主要的国家:魏国 、蜀国和吴国。
当时被称为“三国时期”。
三个国家相互间经常发生战争,但是谁也消灭不掉谁。
诸葛亮是蜀国的军师,素以善于指挥战争而著称。
有一次,魏国得知蜀国的战略要地西城兵力薄弱,只有不到一万士兵,就派大将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军队前去攻打。
蜀国得知魏国的军队正迅速向西城赶来后,非常紧张。
以一万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以卵击石,必败无疑。
可是调集军队增援又来不及。
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身上。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全部撤出,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敌人的到来。
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一个老头在城门前扫地。
正在他大惑不解的时候,看到城楼上出现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
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架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音乐从城楼上传下来。
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却弹起了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滑的将军司马懿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
这时,只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
司马懿越听越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撤退 。
魏军迅速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没有用一兵一卒得以保全。
这就是诸葛亮有名的“空城计”。
44 浏览6152017-03-20空城计故事梗概400字左右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
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
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
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
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
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
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
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
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
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57 浏览121442020-02-08三国故事--《空城计》要300--400字。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事实上,这只是郭冲在注解里编出的小故事,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攻克孟达后回驻宛城,和发生地点相隔千里[4] ,和诸葛亮对战的是张郃[5] ,孔明见街亭败绩,迅速撤回汉中[6] 。
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虚构的。
(且当时就有人质疑:司马懿如果真得到这样的机会,麾下十余万大军,把他围住不就完了
派几个神射手过去射诸葛亮,或者派一个小队过去火力侦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诸葛亮的把戏,一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再怎样也不至愚蠢胆怯到“扭头就跑”的地步。
)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2] 而“郭冲三事”并未说明诸葛亮是在街亭之战时用的空城计,以司马懿在街亭之战时的所在地来否定“郭冲三事”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
另外,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空城计成功的例子,如果“神射手”、“火力侦察”的质疑成立,那历史上其他人的空城计岂不是都无法成立
故而不宜盲目否定“郭冲三事”的真实性。
5 浏览2442017-03-20空城计复述300字左右三国时期,魏蜀之战,魏平西都督司马懿夺取了要塞街亭。
诸葛亮因马谡大意失街亭正自责用人不当。
此时司马懿大军逼近西城,不巧诸葛亮已将兵马调遣在外,一时难以回来,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
危机之中,诸葛亮自坐城头饮酒抚琴,一副悠闲自在的样貌。
司马懿兵临城下,见城门大开,几个老兵在扫地,耳听诸葛亮琴声镇定不乱,心中疑惑,不敢贸然进城,自退二十里路观察。
及至探明实情回到时,赵云率大军已到,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空城之计。
在实际战略中,风险往往与机遇、利益和成功共存,“不入虎穴,焉得虎仔”,空城计的奇巧之处在于:要善于正确、及时地把握对方的战略背景、心理状态、性格特性等,因时、因地、因人地以奇异的谋略解除自己的危机。
三国时,诸葛亮之所以能大胆地以“空城”退敌,就是他能准确地惴摸到了司马懿谨慎、多疑而心虚的心理状态,而诸葛亮独出心裁、奇异的思维方式,使他成功地化解了一时的危局。
扩展资料 李广空城计退匈奴: 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
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皇帝派到上郡的宦官带人外出打猎,遇到三个匈奴兵的袭击,宦官受伤逃回。
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
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杀了两名,活捉一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也向这里开来。
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贸然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的骑兵非常恐慌。
李广沉着地稳住队伍,巧用空城计。
李广下令:“全体下马休息。
”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着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
李广立即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那个军官。
然后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
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
匈奴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突袭,慌慌张张引兵逃跑了。
李广的百余骑安全返回大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城计25 浏览33892019-08-20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的内容(400字)诸葛孔明大出祁山,不想先锋官马谡误失街亭,致使前线大军节节受困。
情急之下,孔明决意退守汉中。
大军尽去,时孔明身边只剩五千兵马驻守西城县。
一日,忽接探马飞报,说魏国大将军司马懿引十五万大军正望西城蜂拥而来。
这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驻城的五千兵马也已分出一半运粮去了。
众官听罢尽皆失色,唯孔明镇定自若,当即下令将旌旗藏匿起来,城门四开,每门分派二十军校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其余士兵不得妄出,不得擅自高声喊叫。
一切准备就绪,孔明引二童携琴登上高楼,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司马懿元见此情景,心生疑惑,犹疑不定,思虑再三,最后决定撤兵。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
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5 浏览12052019-09-12评论两句36
读<三国演义>有感(空城计)
《三国演义》 空城计读后感 今日,我看见一本书上有《空城计》这个故事是写诸葛亮的,就急不可待地敞开书,读了起来。
这个故事主要讲评了诸葛亮自失了街亭在这以久已听说诸葛亮是我国古代人杰才。
他上知天体,下知地理,真可以说智勇双全。
今日,我看见一本书上有《空城计》这个故事是写诸葛亮的,就急不可待地敞开书,读了起来。
这个故事主要讲评了诸葛亮自失了街亭在这以后,准备离开西城县。
司徒懿带领十万兵马,气焰汹汹地向县城迫临。
诸葛亮此时手底下只有两千多枯木朽株,可是诸葛亮大义凛然,眼看魏军正向县城蜂拥而来,他却叫人民代表大会开城门,在门旁安置了二十来个军人扮作百姓扫街,而后他自个儿衣冠楚楚地在城楼上燃香弹琴。
司徒懿的部队赶赴城门下,只见城门大开,老百姓只管扫地,诸葛亮却坐在城头旁若无人、烟卷儿袅袅,琴声悠悠。
司徒懿深知诸葛亮做事小心,他确定地认为必有重兵埋伏,于是马上就把所有兵马撤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对诸葛亮钦佩得五体投地,诸葛亮手底下无兵却敢胆量大地设了这么一个“空城计”,让老奸巨猾的司徒懿上了当。
我想,我也要像诸葛亮同样,机灵勇敢,遇事不慌,遇到艰难自个儿设法解决。
所以,当碰到危险的时刻,务必不要手足无措、慌手慌脚,应当冷静沉着、慢条斯理、机灵有谋。
空城计使用的是一种心理战术。
在己方无力守城的事情状况下,故意图敌人显露我城内不充实,就是所说的“虚者虚之”。
敌方生疑,更会犹疑不前,就是所说的“疑中产生怀疑”。
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包围圈内。
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
运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明白地理解并掌握敌正要帅的心理状态和性情特点标志。
诸葛亮运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理解司徒懿小心多心的性情独特的地方才敢出此险策。
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实际上,早在春秋一段时间,就显露出来过用空城计的特别好战例。
故事奉告了我们一个非常显明的道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要有勇气,大义凛然,有时候就能够置之死境然后生。
上一篇:七彩阅读五年级下册读后感
下一篇:哈利波特读后感小学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