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wenku.com

曾侯乙编钟心得体会三年级

yiyyy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曾侯乙编钟的观后感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

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的一座战国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

出土时,整套编钟耸立如故。

钟在我国商朝时就已出现,最初只有3到5枚,到周朝增到9至 13枚,战国时发展成 61 枚。

人们按钟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钟编成组,制成编钟,演奏悠扬悦耳的乐曲。

曾侯乙编钟共 65 枚,其中1 枚是战国时楚惠王赠送的镈。

编钟分八组,共分三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

包括钮钟十九件,甬钟四十五件及一件镈钟,共六十五件,总重量达2.5吨。

钟架全长10.79米,高2.73米,由六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着。

六十五枚编钟的总重量达3500千克,它的重量、体积在编钟中是罕见的。

钟上大多刻有铭文,上层十九枚钟的铭文较少,只标示着音名,中下层四十五枚钟上不权标着音名,还有较长的乐律铭文,详细地记载着该钟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等。

这些铭文,便于人们敲击演奏。

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有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只少一个八度。

钟的音色优美,音质纯正,基调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

考古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合作探索,用此钟演奏出各种中外名曲,无不惊叹。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个光辉成就,为今天古音律和编钟制造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最大的编钟 一九七八年发掘的举世闻名的我国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我国古代最庞大的乐器,它共六十四件,(计钮钟十九件,角钟四十五件),分三层悬挂在满饰彩绘花纹的铜木结构的钟架上,每层的立柱是一个青铜佩剑武士。

它们的形体和重量是上层最小,中层次之,下层最大。

最小的一件重二点四公斤,高二十点二厘米;最大的一件重二百零三点六公斤,高一百五十三点四厘米。

它们的总重量在二千五百公斤以上。

钟架通长十一点八三米;高达二点七三米。

气魄宏大,场面相当壮观。

这座墓的下葬年代为公元前四三三年,距今二千四百一十余年。

它的出土引起国内外的重视,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

读完曾侯乙编钟有什么感受,某题目,帮忙哦~

表达了作者对编钟的喜爱,赞美了我们先人聪明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

随能给我一篇关于曾侯乙编钟的作文急急急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

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

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铙演变而来,按其形制和悬挂方式又有甬钟、钮钟、镈钟等不同称呼。

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序成组悬挂在钟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之为编钟。

钟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关。

商代的钟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东周时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

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

这套编钟出自湖北随县的曾侯乙墓。

墓主是战国早期曾国的国王,同期出土的还有其它乐器近百件。

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

编钟共64枚,全部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

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字较少,只标注音名。

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有长柄,呈圆柱形,枚为柱状。

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

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

(在鼓中部和左面标出不同音高如宫、羽、宫曾等22个名称,另一面铸有律名、调式和高音名称以及曾国与楚、周、齐、晋的律名和音阶名称的对应关系。

另有一件镈钟,位于下层甬钟中间,形体硕大,钮呈双龙蛇形,龙体卷曲,回首后顾,蛇位于龙首之上,盘绕相对,动势跃然浮现。

器表亦作蟠虺装饰,枚扁平。

镈钟上有铭文,记述此钟乃楚惠王赠送的殉葬品。

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

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

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

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

以之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

这套编钟深埋地下二千余年,至今仍能演奏乐曲,音律准确,音色优美,是我们研究先秦音乐的重要资料。

春秋战国编钟气势恢宏,后世多有仿制。

宋徽宗崇古尚古,仿照当时出土的六件春秋时期宋成钟铸造了一组编钟,称“大晟”编钟。

钟为椭圆形,扁体双夔钮,饰多层蟠虺纹,其形制呆板,纹饰模糊,是典型的宋仿铜器。

后因战事,这套钟散落民间,至今可知有十余件流传于国内外,故宫博物院、河北省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都有收藏。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曾从废铜中挑选出一件宋代小钟,钟钮明显是后续的,乃“大晟”编钟之钮,此钟则可能是制假之人拼凑而成的一件伪器。

假如你正坐在音乐演奏大厅里,倾听着曾侯乙编钟演奏的千古绝唱,你会有什么感受

给合课文内容,简单写一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

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铙演变而来,按其形制和悬挂方式又有甬钟、钮钟、镈钟等不同称呼。

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序成组悬挂在钟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之为编钟。

钟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关。

商代的钟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东周时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

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

  这套编钟出自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

墓主是战国早期曾国的国君,同期出土的还有其它乐器近百件。

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

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

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呈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

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 纹,细密精致,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镈钟共65枚。

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

(在鼓中部和左面标出不同音高如宫、羽、宫曾等22个名称,另一面铸有律名、调式和高音名称以及曾国与楚、周、齐、晋的律名和音阶名称的对应关系。

另有一件镈钟,位于下层甬钟中间,形体硕大,钮呈双龙蛇形,龙体卷曲,回首后顾,蛇位于龙首之上,盘绕相对,动势跃然浮现。

器表亦作蟠虺装饰,枚扁平。

镈钟上有铭文,记述此镈钟乃楚惠王赠送的殉葬品)。

此外,更为神奇的是,一般的物体只能发出一个乐音,但是编钟的每件种都能发出两个乐音,并且互不干扰。

  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

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

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

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

以之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

  这套编钟深埋地下二千四百余年,至今仍能演奏乐曲,音律准确,音色优美,是我们研究先秦音乐的重要资料。

春秋战国编钟气势恢宏,后世多有仿制。

宋徽宗崇古尚古,仿照当时出土的六件春秋时期宋成钟铸造了一组编钟,称“大晟”编钟。

钟为椭圆形,扁体双夔钮,饰多层蟠虺纹,其形制呆板,纹饰模糊,是典型的宋仿铜器。

后因战事,这套钟散落民间,至今可知有十余件流传于国内外,故宫博物院、河北省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都有收藏。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曾从废铜中挑选出一件宋代小钟,钟钮明显是后续的,乃“大晟”编钟之钮,此钟则可能是制假之人拼凑而成的一件伪器

六年级下册《编钟》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的原始社创造出了最初的音乐,编钟就是其中重要的乐器,它可溯及殷商,而大盛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篇略读课文就从编钟的由来说起,用明白浅显的文字为我们介绍了曾侯乙编钟这一中国音乐史上的珍贵文物,赞美了我们的先人制作乐器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要讲述编钟的历史由来。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具体说明曾侯乙编钟的基本情况。

从三个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

第一方面(第2自然段):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

第二方面(第3、4自然段):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一是造型设计精巧(第3自然段)。

二是音乐性能良好(第4自然段)第三方面(第5、6自然段):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

课文编排有两幅插图。

一幅是曾侯乙编钟全套六十五件及钟架图,另一幅是曾侯乙编钟出土现场情景图。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把课堂还给学生,创造情境,调动学生人人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利用课文,提高学生从读学写的迁移、运用、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体会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家的创造才能。

2、帮助学生认识“椭、卸”;读读记记“悠扬动听、赞叹不已、泪水涟涟”等词语。

3、引导学生设计节目单,提高从读学写的迁移、运用、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体会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家的创造才能。

教学难点: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编钟以及曾侯乙编钟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知道哪些民族古乐器

2、课件出示编钟图片,问:这是什么

学生交流对编钟的了解。

二、设置情境,确定学习目标。

1、准备选拔最佳解说员。

请全体解说员研究要解说的材料——课文语句。

讨论解说稿的大致条理。

列一个小提纲。

2、学生默读课文。

了解课文脉络。

3、交流小提纲。

简要讲述编钟的历史由来。

具体说明曾侯乙编钟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1)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

(2)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一是造型设计精巧。

二是音乐性能良好(3)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

4、各解说员挑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琢磨一下,把认为应该介绍的内容整理整理,最好能够不看书向大家解说。

5、学生开始准备。

6、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展示。

教师随机参与,指导评价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高兴地忙碌,是主动学习的最好的诠释。

而主动学习的平台需要教师去随手搭建,情境需要老师去精心营造。

】三、交流展示各组选派能干的选手或有特色的选手全班展示自己的解说内容。

要求大家一起注意听,可以模拟观众随时提问。

相机指导学生1、理解生词。

2、理解重点语句。

如:“……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从四个“最”和后一句的四个“方面”体会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

关于曾侯乙编钟的特点,课文是怎样有条理介绍的……通过什么方法,介绍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

(举了俩例子。

)四、拓展练读。

1、用一句话赞美曾侯乙编钟。

2、设计一份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节目单。

3、有感情朗读《编钟赋》编钟赋历史的浓烟淡了淡化为氤氲的白烟袅袅有雷霆从地平线滚过华夏一缕民族的精魂从土地里掘起永恒时光静默流逝流逝成震动着的编钟棒……敲……响了龙的信念直了龙的脊梁有思绪从亘古反馈而至古城踏歌起舞了练习设计:1. 组词。

椭( ) 卸( )随( ) 御( )奏( )( )(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气势 ( )的铸造工艺( )的纹饰 ( )的乐声( )的掌声 ( )的编钟 3.为课文的编钟照片配一段说明性文字,把曾侯乙编钟的造型设计叙述清楚。

补充建议1、引导抓住3、4小节自读,明白曾侯乙编钟在造型设计和音乐性能两方面各是什么样的。

认识它的造型设计精巧这一特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观察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找到相应的语句。

认识它的音乐性能良好这一特点时,应该让学生注意第四自然酸的第一句话与2、3、4句之间的关系。

(总分关系。

)2、课后拓展练习,可以鼓励学生去完成。

评改时,一看内容上是否把音乐的时间、地点、节目名称及演出顺序写清楚,是否有简明而吸引眼球的宣传词;二看形式上是否生动活泼,可不拘一格。

保存最好的编钟出自哪里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