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wenku.com

安顺高荡古寨导游词

yiyyy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的资料和内容讲解

急呀

《黄果树瀑布》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 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中优美、传神的字、词、句,能够用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黄果树瀑布》,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的是作者在黄果树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今天我们将要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也来领略一下壮美的黄果树瀑布。

打开课本,迅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抓住了瀑布的哪两个方面来写

二:精读课文2——7节(一)1、指名回答:板书 声 形 2、动手画一画:波浪线画出描写声音的句子 横线画出描写形态的句子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二)交流描写声音的句子 1、出示:第二节 (1)指多名同学朗读,随机问,你为什么这么读

你轻读了哪些字眼,重读了哪些字眼 “哗哗、飘、拂”轻读 “涌、喧嚣”重读(2)再指名读,齐读。

你觉得瀑布之声有什么特点

板书 声 大(3)反思:第一句明明是写的瀑布声音之小的,为什么你认为是写瀑布声音之大的呢

学生回答 2、刚才我们通过读,以及扣住字眼的方法就能感受瀑布的特点,那你还能从别的描写声音的句子也来感受一下瀑布之声还有什么特点吗

请你读读其他的句子,在书旁写下来,还能看出什么特点

(1)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巡视 (2)指名回答:师生总结 板书 奇 (说说理由)3、教师小结:黄果树瀑布声音如此之大,如此之奇,真可谓是与众不同、气势磅礴,那么形态又如何

(二)交流形态的句子 1、出示形态的句子 出示第三节 指导朗读,你觉得怎么读

注意哪些字眼

再读,多名同学朗读 说说形态的特点是什么

板书 宽 反思:“泻”换成“流”为什么,讨论 2、第二句形态的句子 指导朗读,说说黄果树瀑布的形成 课件出示 “银雨洒金街”奇景 你还觉得形态什么特点

板书 美三、整体回归课文同学们,和作者一起饱览了黄果树瀑布,在你心中,瀑布是什么样子的,你可以用书中的文字描述,也可自己描述

1、学生自己描述四、拓展课文1、老师补充资料,(黄果树瀑布在夏季的时候,洪峰汇成巨瀑,宽81米,落差74米,直泻到犀牛潭,其势如万马奔腾,汹涌澎湃,极为壮美,它堪称亚洲最大的瀑布。

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这样称赞次瀑布:“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无瀑布能与次相比。

这样壮美的景象也只有谁创作,引读总结第一节。

板书 大自然的杰作2、大家还记得四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特殊的葬礼》,说的是哪条瀑布,可是现在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我想,如果我们在不行动起来,也许黄果树瀑布会…也许世界上的所有瀑布…也许地球…3、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的心中一定是汹涌澎湃,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畅所欲言五、结束全文最后,我们来用一首歌曲结束《地球,你好吗

》 声 大 奇板书 黄果树瀑布 大自然的杰作 形 宽 美六、《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也是一篇游记,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

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学时,我充分地放手让学生去读,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即“写瀑布声响和形态”的句子重点品悟,品味瀑布的特点,感受作者的用词之精、之美。

文中描写瀑布声响和形态的句子写得很形象,学生理解时并不是很困难。

但在感受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金街”的情景时,学生很难体会到那种意境。

后来,我无意中看到一位学生有一本拓展阅读上对这情景进行了描述,于是,我把这制成课件,一边让学生观看,一边把这一段描述读给学生听,这下,“金街”是怎么回事,学生清楚了。

当他们再读课文时,对这一景象就有了印象。

在学生充分领悟课文后,我还安排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瀑布,学生兴趣盎然。

这时,我适时提出了要求:不能光介绍书上的内容,要加上自己的想象,要注意导游的用词,要礼貌。

学生在讲解时虽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对课文的印象更深刻了。

《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的资料和内容讲解

急呀

《黄果树瀑布》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 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中优美、传神的字、词、句,能够用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黄果树瀑布》,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的是作者在黄果树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今天我们将要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也来领略一下壮美的黄果树瀑布。

打开课本,迅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抓住了瀑布的哪两个方面来写

二:精读课文2——7节(一)1、指名回答:板书 声 形 2、动手画一画:波浪线画出描写声音的句子 横线画出描写形态的句子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二)交流描写声音的句子 1、出示:第二节 (1)指多名同学朗读,随机问,你为什么这么读

你轻读了哪些字眼,重读了哪些字眼 “哗哗、飘、拂”轻读 “涌、喧嚣”重读(2)再指名读,齐读。

你觉得瀑布之声有什么特点

板书 声 大(3)反思:第一句明明是写的瀑布声音之小的,为什么你认为是写瀑布声音之大的呢

学生回答 2、刚才我们通过读,以及扣住字眼的方法就能感受瀑布的特点,那你还能从别的描写声音的句子也来感受一下瀑布之声还有什么特点吗

请你读读其他的句子,在书旁写下来,还能看出什么特点

(1)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巡视 (2)指名回答:师生总结 板书 奇 (说说理由)3、教师小结:黄果树瀑布声音如此之大,如此之奇,真可谓是与众不同、气势磅礴,那么形态又如何

(二)交流形态的句子 1、出示形态的句子 出示第三节 指导朗读,你觉得怎么读

注意哪些字眼

再读,多名同学朗读 说说形态的特点是什么

板书 宽 反思:“泻”换成“流”为什么,讨论 2、第二句形态的句子 指导朗读,说说黄果树瀑布的形成 课件出示 “银雨洒金街”奇景 你还觉得形态什么特点

板书 美三、整体回归课文同学们,和作者一起饱览了黄果树瀑布,在你心中,瀑布是什么样子的,你可以用书中的文字描述,也可自己描述

1、学生自己描述四、拓展课文1、老师补充资料,(黄果树瀑布在夏季的时候,洪峰汇成巨瀑,宽81米,落差74米,直泻到犀牛潭,其势如万马奔腾,汹涌澎湃,极为壮美,它堪称亚洲最大的瀑布。

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这样称赞次瀑布:“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无瀑布能与次相比。

这样壮美的景象也只有谁创作,引读总结第一节。

板书 大自然的杰作2、大家还记得四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特殊的葬礼》,说的是哪条瀑布,可是现在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我想,如果我们在不行动起来,也许黄果树瀑布会…也许世界上的所有瀑布…也许地球…3、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的心中一定是汹涌澎湃,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畅所欲言五、结束全文最后,我们来用一首歌曲结束《地球,你好吗

》 声 大 奇板书 黄果树瀑布 大自然的杰作 形 宽 美六、《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也是一篇游记,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

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学时,我充分地放手让学生去读,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即“写瀑布声响和形态”的句子重点品悟,品味瀑布的特点,感受作者的用词之精、之美。

文中描写瀑布声响和形态的句子写得很形象,学生理解时并不是很困难。

但在感受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金街”的情景时,学生很难体会到那种意境。

后来,我无意中看到一位学生有一本拓展阅读上对这情景进行了描述,于是,我把这制成课件,一边让学生观看,一边把这一段描述读给学生听,这下,“金街”是怎么回事,学生清楚了。

当他们再读课文时,对这一景象就有了印象。

在学生充分领悟课文后,我还安排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瀑布,学生兴趣盎然。

这时,我适时提出了要求:不能光介绍书上的内容,要加上自己的想象,要注意导游的用词,要礼貌。

学生在讲解时虽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对课文的印象更深刻了。

介绍一处贵州的名胜(人文古迹)

贵州天台山天龙屯堡  在今天的贵州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  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

这里的居民由于都是古时屯堡军户的后裔...  电话:0853-4295548  贵州黔灵公园  黔灵山位于贵阳市西北约1.5公里处,集贵州高原灵气于一身。

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称。

由象王岭、檀山、白  象山、大罗岭等群山连结而成,面积达300多公顷,解放后辟为公园。

山上古树参天、泉石奇特。

有1500多...  电话:0851-6823039  遵义海龙屯景区  遵义海龙屯位于遵义市北30公里的遵义县高坪区太平乡白沙村。

海龙屯众山簇拥,峡谷幽深,龙岩山高耸入  云,峡谷中有白沙水,方圆约5公里,四周有铜柱关、铁柱关、飞龙关、飞风关、朝天关、飞虎关、万安关、西关...  娄山关  以全国文化名城遵义为中心,景区以人文景观取胜,文物古迹众多,既有举世闻名的遵义会址,又有300多年前  播州土司杨民的各类城堡古建筑。

由乌江渡、播雅天池、红花岗区、凤凰山、海龙囤、娄山关、天门洞、夜郎镇等...  贵州翠微阁  翠微阁与城南甲秀楼相毗邻,是一组较大规模的古建筑群,占地4000多平方米,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  年一1505年),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园内拱南阁造型敦朴生动,翠微园端庄秀丽,淡花空翠园修竹婆...  贵州阳明祠  阳明祠,位于市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此祠是为纪念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1  472年一1528年)而建。

以后几度重修,现为省、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合院结构,主体建筑为享堂(大...  贵州福泉洒金谷  福泉洒金谷位于福泉市城郊,是鱼梁江、诸梁江、沙河三道峡谷和三江汇合后形成的麻哈江的总称,得名于诸梁江  上游的一座古石拱桥——洒金桥。

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总面积10余平方公里。

...  贵州贵阳观凤台  观凤台下临南明河,又名观象台。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建寺庙、亭阁在山上,登阁可览贵阳全景。

相传蜀  汉诸葛亮南征时,大将马忠曾在山上驻兵。

清代贵阳文人阮仲明题有一副对联:“河上此高台,樽酒谈兵,汉武乡...  贵州贵阳乌当  乌当地处贵阳市东北部,区内有巴喇谷风景区、情人谷风景区、渔洞峡风景区和香纸沟风景区,风景迷人,是贵阳  人周末旅游度假的去处,对于外地人来说,乌当的依旧保持的原始景观是最具吸引的地方。

...  贵州贵阳环城林带  贵阳市已经建成了长70公里,宽17公里,总面积13.6万亩的第一环城林带,形成了全国省会城市中独有的  森林景观.省城五年内再添绿腰带第二环城林带工程已经启动。

...  贵州黄平飞云崖  飞云崖座落在黄平县城东南12公里处的黄平至镇远的公路干线旁边。

这里古村参天,楼群典雅秀丽,是贵州省著  名的风景名胜。

清代雍正年间,鄂尔泰至此,曾手书黔东第一胜景。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民族英雄林...  贵州岜沙苗寨  别的寨子要看女人,到了岜沙则要看男人。

岜沙是南部侗族风情区中为数不多的苗族风情景点之一。

  黔东南少数民族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除了重大节日之外,平时只有女子一身本民族装扮,而男人...  贵州黎平天生桥  黎平天生桥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黎平县境内,在黎平县城德凤镇东北16公里处,距贵州省会贵阳460公里,清水  江支流福禄江穿流而过。

天生桥与八舟河景区和黎平城关人文景区(历史文化名城)紧密相连,是黎平侗乡风景名...  贵州下司古镇  嘉庆13年(公元1808年),下司被辟为商埠,到民国时发展为闹市,有水陆码头,是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  。

当时镇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巷,彻夜营业,被誉为“小上海”...  贵州高增侗寨  有六百多年历史的高增侗寨有三座鼓楼,分属上寨、下寨和坝寨三座寨子。

其中两座17层,高近30米,另一座  13层,高20多米。

三座鼓楼都有醒目的攒金宝顶,全部用柱枋凿穿,相互交插而成,不用一钉一铆,工艺精湛...  贵州小黄侗寨  小黄包括小黄、高黄、新黔三个寨子,有600多户、3000多人。

小黄的侗歌在侗乡中很有名,侗语称之为“  嘎小黄”,即“小黄的歌”。

“侗歌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清泉闪光”,无论这些名号...  贵州增冲鼓楼  1997年6月,国家邮电部曾发行《侗族建筑》一套四枚邮票,其中有一枚就是增冲鼓楼。

由此可见增冲鼓楼在  由数不清的鼓楼、花桥、戏台和吊脚楼构筑的五彩缤纷的侗乡建筑中所占的地位。

增冲鼓楼是侗乡最...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

世居者均为苗族,自称“嘎闹”。

  外人来到西江,尚未进到寨内,无不为其巨大的规模与恢宏气势所震撼:与其说这是个村寨,不如说是一片森林...  贵州隆里古城(隆里生态博物馆)  隆里古城因为极其古朴的风貌,成为黔东南地区除堂安以外的又一个生态博物馆,也是贵州四个生态博物馆之一。

  明洪武年间,明朝廷在这里设“隆里千户所”并屯集重兵、建造城亘,迅速形成了“城内三千七,城...  贵州朗德苗寨  郎德位于凯里市东南27公里的苗岭腹地,分上下两自然寨。

对外开放的是上郎德,因此正规一点的叫法应该是“  朗德上寨”。

作为全国第一个民俗风情村寨游览地这里是有名有实:吊脚楼、芦笙堂、风雨桥一个都不少。

节日期...  贵州丰登、宰荡侗寨  这两个都是风景非常美的寨子。

宰荡的侗族属于榕江侗族六大支系中的苗兰宰洞族支系。

深处大山之  中的宰荡,四周林木葱茏,景色十分秀丽。

寨中有建于清代的古楼和花桥,巷道则用青石板拼砌,十分古朴。

更为...  贵州地坪风雨楼  这是贵州省最大、造型最美的风雨桥。

长达50多米的地坪风雨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即公元189  4年,1959年毁于火灾,1964年重建。

整座桥不用一钉一铆,而运用杠杆力学原理,将大小不一的柱、枋...  贵州旧州古镇  距黄平县城25公里,原是黄平县城所在地。

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汉且兰国  邑,在今贵州黄平县西之老黄平,系贵州东部最大之一湖迹平原,农业发展在黔东南地区为最早,故秦汉时已能建...  贵州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  博物馆的建筑形式颇有民族特色,中央塔楼采用侗族鼓楼重檐形式,东西塔楼采用苗族吊脚楼形式,以外观来强调  黔东南是“苗侗之乡”。

一楼作了家具城,陈列馆在二楼和三楼,由“黔东南概貌馆”、“少数民族风情馆”、“...  贵州民族风景区  贵州的民族风情,以凯里市的苗族、侗族风情更具特色。

凯里市附近的青曼、翁顶、麻塘、上郎德、西江、施洞、  报京、反排、铜鼓9个苗、侗等民族风情的主要游览点。

这里各少数民族服饰绚丽多彩,民族节日名目繁多,吊脚...  贵州排卡苗寨  这里是芦笙制作之乡,排卡的芦笙做工精湛,音色素雅,音质圆润,远近闻名。

80户人家中有12户是芦笙制作  的“专业户”。

在这里可以看到芦笙的整个制作过程。

如何前往:排卡距离雷山县城大约3公里,在...  贵州苏元春公馆  在县城北40公里的施洞镇。

苏元春(1844-1908),号子熙,广西永安(今蒙山县)人。

单武出身,同  治六年(1867年),随席宝田率湘军人黔镇压张秀眉领导的苗族农民起义。

时任总兵,后升提督,驻防施洞修...  贵州翁项苗寨  这里的女子们无论是平时还是节日,都穿传统的服饰,而且身上的衣服大多出自自己的手,制作衣服的工艺十分精  细,远近闻名:她们自种、自纺、自织、自染,然后自制、自绣,经反复捶打、晾晒、绣制,历三年两载才成就一...  贵州铜鼓苗寨  铜鼓苗寨的女子心灵手巧,其他苗寨常见的纺织、刺绣她们样样能行,而别个苗寨无法模仿的,便是这里精彩绝伦  的苗族农民画。

或朴素,或豪放,或细腻,或粗犷,无拘无束的笔法与技法叫人惊叹;有田间耕作,有吹笙跳月,...  贵州舟溪苗寨  这最有名的是苗族女孩的节日盛装和黔东南最大的芦笙堂,舟溪芦笙节场面很壮观,时间固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  六至二十日。

此外,这里制作的芦笙和织锦花背带也非常有名,人称“舟溪二宝”。

...  贵州青曼苗寨  这里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随意到一户苗家做客,都有可能亲眼目睹苗族传统服装从生产到制作的整个过程。

传统  服装的衣料以自种、自纺、自织、自染的家织布为主。

当地流传的《棉花歌》,唱述了找棉种、选种、开荒、播种...  贵州重安江铁索桥(三朝桥)  在重安镇口,有全国独一无二的“三朝桥”,可以说是桥梁发展史的实证。

在相距不到50米的距离内,分别建  于三个朝代的三座桥梁平行横跨于重安江上。

第一座是清代的铁索桥,桥长36.5米;第二座是抗战时期的石墩...  电话:0855-2351069  贵州金泉公园  金泉公园位于市区东南面的小高山脚下,主要景点有金泉湖,面积达130多公顷,是凯里最大的公园,由金泉湖  、鼓楼、芦笙厂、峡谷森林、水上乐园、民族度假村、烈士陵园等组成。

园中茶山之顶高耸的侗家鼓楼,...  贵州反排苗寨  反排也称“方白”,意为“高山上的方姓苗族支系”。

正是这些深处苗岭大山中的苗民,带着他们世代相传的木鼓  舞,出现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出现在远隔重洋的异国他乡。

反排木鼓舞有着鼓声节奏强烈、舞...  贵州掌坳苗寨  掌坳在苗语中意为“生长八月竹的地方”。

掌坳最负盛名的是这里的铜鼓舞(这里是铜鼓舞的发源地)。

  舞蹈风格古朴、奔放热烈,男子跳舞强悍、豪迈,女子舞步则轻曼、明练。

跳铜鼓舞已成为这里的风俗,无论...  贵州从江侗寨风雨桥  风雨桥也叫花桥,分为亭阁式和鼓楼式两种。

亭阁式风雨桥,桥面上亭阁秀立,雅致玲珑。

鼓楼式风  雨桥建在较宽的河面上,大桥长廊之上,加盖几座鼓楼式建筑,十分美丽壮观。

侗寨风雨桥,桥身全...  贵州麻塘革寨  麻塘最吸引人的,是有着鲜艳色彩与精致图案的亻革家蜡染。

当地的女子从八、九岁就开始学着点花,十五六岁时  已成为点蜡能手,从身上的衣裙、背带、围腰到家中的窗帘、被面、桌布无一不以蜡染装点,因此来到麻塘,也就...  贵州施洞苗族风情  施洞又名施洞口,位于清水江畔、台江与施秉两县交界处。

施洞古来便是苗家人烟鼎盛的福地,沿江蜿蜒密布着数  不清的苗族吊脚木楼。

当地人称施洞为“展响”,意思是贸易集市,由此不难想象这里商业的发达。

旧时清水江航...  贵州南花苗寨  在这里主要看苗族女子的服饰。

南花苗寨的女子多穿长裙,被称作“长裙苗”。

这里的百褶裙长达80厘米。

节日  时的牛角银饰是另一个特色,“大牛角”长达1米左右。

因为交通方便,距离凯里比较近,这里的旅...  贵州黎平县城  黎平县城所在的德凤镇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可算是数百年的古镇,因此县城虽然大多已被钢筋水泥建筑物所占领,  但仍不难寻觅古镇的踪迹。

...  贵州晚寨侗寨  到晚寨一趟非常辛苦。

好不容易走完几公里曲折不平的山路,紧跟着便是上上下下的千级石阶,体力不太好的,  此时就只能望着对面山腰上的一片吊脚木楼哀叹了。

然而待到真的进到寨中,你的耳朵就会告诉你实在不虚此行。

...  贵州茅贡侗乡、高近侗寨  茅贡乡腊洞村的吴文彩是侗戏的鼻祖。

茅贡乡共有侗戏队19个,仅腊洞村就有5个,全乡侗戏师傅演员加在一起  有400多人,真是个庞大的戏班子。

演出的剧目通常有《秦娘美》、《李旦凤姣》等几十个。

这里...  贵州报京侗寨  报京大寨是报京乡的中心寨,周围有松柏、极有、白岩、龙奔等十几个侗族村寨。

报京侗族属北部侗  族的一个分支。

因为这里的交通闭塞,所以保留了较为古老而独立的生活方式:有独特的侗语,独特的服饰和独特...  贵州红二、六方面军纪念碑  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左侧的将军山腰,前临横河。

1934年5月,贺龙、关向应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  军由四川彭水西渡乌江,迅速攻占沿河、德江、印江、松桃、酉阳、秀山等6县的广大毗连地域,建立黔东特区政...  贵州遵义他山  在余庆县西南松烟铺的蒲村。

明末永历年间(1647—1661),右金都御史钱邦芑(字开少),因拒绝与孙  可望共事,长期隐居于此。

曾辟百亩柳湖以自娱。

中有72泉,时涌连珠粒粒而上,堤柳数百章,大可合抱;春夏...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  遵义会议旧址位于遵义市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

会址是一座坐北朝南的  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

上盖小灰瓦,歇山式屋顶上开一“老虎窗”,有抱厦。

整个建筑分主楼、...  贵州遵义飞鸽林场  在习水县内。

是一个人工营造的杉树林场。

林场风光秀丽,未入林便可先听到林涛澎湃的声音。

进入林中,只见曲  径回环,步步通幽,的确是一个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  贵州遵义陈公祠  陈公祠位于新城风朝门东侧(今健生路口),始建于清嘉庆初年,原为蚕神庙,供祭西陵螺祖。

清乾隆三年(17  38年)山东历城人陈玉臀来守遵义,从山东引种柞蚕,教民养织,三次往返,终获成功。

于是,遵义府绸争价中...  贵州遵义仁怀国酒门  贵州仁怀县茅台镇是国酒茅台的产地,这里的镇大门叫国酒门,主干道叫国酒路,仁怀镇还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酒  文化博物馆——国酒文化城和一个也许是世界最大的国酒酒瓶雕塑。

茅台酒厂就在著名的红军三渡赤...  贵州遵义桃溪寺  桃溪寺原为播州土司杨氏庄园中之家庙,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战乱中被焚毁,随后重建,该寺距今  已有400多年历史。

桃溪寺为木结构四合院式建筑,山门两侧为八字墙,门上匾额横书“桃溪寺”...  贵州遵义夜郎镇  ...  贵州遵义郑莫祠  郑莫祠位于市区老城现在的十一中学校内。

建于1930年,座落在校舍左侧荷花池畔。

郑莫祠是清  代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贵州最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文学家和书法家郑珍、莫友芝的祠堂。

他俩不仅在学术上...  贵州铜仁太子石  在梵净山老金顶南麓,牛尾河源头处,耸立着一座海拔1748.2米,如剑劈斧砍成的石山,远远望去,俨然一  巨人正在仰望,相传为皇太子所化,故名太子石。

太子石是梵净山一个奇特的景点。

牛尾河从脚...  贵州六洞岚光  六洞是靠近县城的第一泉,其味甜而透凉,其水可供百亩田的灌溉。

那地方树木成荫,水雾弥漫,并建有一亭子用  来祭祀泉神,在那里祷告求雨非常灵验。

其处石头上刻的“天乳真源”四字,是清嘉庆年间的太守王湛恩留下的。

...  贵州万笏朝天  据府志载:沿锦江顺流东下,右岸有一座山,下面丰大,上面尖削,其山巅突兀地生出一石柱,高高地直插云霄,  四周已没有可陪衬的东西,其形其势就像上朝用的笏一样。

古时的“金茎承露”也不足以来形容它的奇特。

...  贵州两江春色  大、小两江流汇于城南,夹岸多有桃树、李树。

每当春天来临,和风拂煦,春水方起,花香柳绿,万紫千红,看上  去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样,春满人间。

铜仁春天的景色,两江春色是最美的。

...  贵州周逸群故居  周逸群烈士故居在铜仁市区共同路12号,原街名大公馆。

周逸群故居座北朝南,呈四合大院,总占  地面积1162平方米。

清道光年间,周逸群祖父始建后楼两幢。

左楼上下各三间,烈士在此楼出生和结婚。

右楼...  贵州镇远古城  镇远县位于贵州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从地图上看,东邻的湖南湘西中部有一凸出部分,恰像一个楔子  ,插入贵州东部凹处。

镇远县就处在这个凸凹结合部上。

不知哪朝哪代哪位先生称镇远为“湘黔门户”,确是慧眼...  贵州新桥聋子河大溶洞  在镇远县,距青龙洞约4公里。

洞长20公里左右,已开辟部分,有高2—20米的大厅3个。

钟乳石倒垂如冰凌  ,直立如石林,气象万千,烟霞缥缈。

举凡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山川田园,亭台楼阁,日用器皿,人物图像,琳...  贵州政治部旧址  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在遵义老城杨柳街的天主教堂里。

这座教堂由经堂和学堂两部分组成。

经堂在北端,是一座“罗  马式”建筑,空斗砖墙栗色木柱,穿斗屋架,伞状拱顶,由纵深四排32根7米以上的圆满4柱支撑,两列边柱承...  贵州遵义公园  ...  贵州中共负责人遵义寓所  中共中央负责人遵义寓所在遵义新城古式巷。

是一幢一楼一底洋房,距遵义会议会址约1公里。

1935年1月上  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占领遵义后,中共中央的部分负责人在这里住宿和办公。

楼上3间自左至右是...  贵州杨粲墓  杨粲墓位于遵义市东南部,北距遵义市约10公里。

四周群山拱卫,一水环绕,松篁茂密、风景绮丽。

是全国重  点保护文物。

该墓室南宋播州安抚使杨粲夫妇合葬的一座大型石室墓穴,墓内遍雕文官武士、人物花卉、龙床龙椅...  贵州遵义海龙囤  海龙囤又称龙岩囤。

在遵义县太平乡龙岩山东。

海龙国居群山之巅,四面陡绝,左右环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之势。

仅山后民径一线可以攀登。

播州土司杨应龙的祖先利用地形,在宽广约5公里的山顶上围筑土城、月城三重...  贵州香火岩  香火岩总面积35平方公里,位于开阳县境内,距贵阳60公里。

景区内峰峦垒嶂,怪石峥嵘、飞瀑流泉、蔚为壮  观。

峡谷由三段明谷和两段暗谷组成,分光明河、营河、香火岩瀑布群、香火岩等7个景区。

其中,香火岩瀑布群...  贵州贵阳甲秀楼  著名古楼阁甲秀楼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明万历年间(1573—1  620)巡抚江东之于此筑堤联结南岸,并建一楼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

天启元年(1...  贵州修文阳明洞  阳明洞在修文县城北1.5公里的龙岗山。

明正德元年(1506年)宦官刘瑾为排斥异己,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  铣等20余人下狱。

兵部主事王守仁(字阳明)挺身而出,抗章救援,被廷杖四十,滴为龙场驿丞(今修文县城即...  贵州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是贵州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形成于明洪武年间,历明清两代,迄今6百余年。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文化氛围极为浓郁。

因附近多青色岩峰而得名,古为屯田驻兵之地。

...  贵州龙图侗寨  龙图位于贵州省从江县东北部,距离县城从江40公里。

那里群山环绕,纵横交错,高低起伏,形如一条沸腾的苍  龙,龙图因此而得名。

这里是典型的侗族山村,村中大小道路全是水泥路,新式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和古老...  贵州渔洞溶洞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要去的游览点是渔洞溶洞。

该洞位于凯里西部龙场镇内的丛山峻岭之中。

洞前,一条清澈的小  溪流过,两岸林木茂繁,郁郁葱葱。

洞内总长700余米,分为6层5厅8段。

其中,暗溪纵横,流水潺潺,波光...  贵州占里侗寨  在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的从江县,有一个侗族的自然村落叫占里。

它隐身于海拔380米的都柳江沿岸四寨河口北  上的山谷间,距从江县城仅20公里,土地面积大约为15.97平方公里。

...  贵州苗王庙  榕江是苗侗文化的发源地,榕江县城里的这座苗王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供奉苗族始祖的庙宇,被称为  “苗族天下独一庙”。

在贵州省内外、在东南亚,甚至远至欧洲都有一定的影响,法国巴黎博物馆还有古州苗王庙...  贵州张秀眉塑像  张秀眉是苗族反清英雄,台江县翁岗掌就村人。

从清咸丰五年到同治十一年的18年间,带领苗族和侗族的军队转  战黔、川、湘,最后在长沙就义。

2000年4月18日,张秀眉的家乡台江为他树立了一座塑像,...  贵州枫香革寨  在重安江周围,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落,这个群落因人口少,装束别致,风俗习惯独特而著称,它就是革家人。

革  家聚族而居,多为一姓一寨。

有廖、罗、李、王、杨、兰、吴、高等20个姓氏,枫香寨就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支...  贵州大阁公园  大阁公园,位于凯里城北的龙山上。

龙山顶部建有魁星阁,又名文昌阁,俗称“大阁”,公园因此得名。

  大阁始建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曾为学宫、考殿,是培育选拔人才的地方。

1982年,凯里市人民...  贵州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  堂安完好地保留了侗族自然、原始的生活状态,在2002年10月第二届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上,堂安作为生态  博物馆被隆重推出。

堂安寨依山而建,民居绝大部分为吊脚楼,有三分之一民居的屋面仍用杉树皮覆...  贵州新桥苗寨  新桥的苗族女人通常穿一种仅长5—7寸的百褶裙,被人戏称为“超短裙”。

具体的穿法是,平时穿两条裙子,节  日盛装的时候穿三四条裙子,但不管穿多少裙子,长度总也不会增加;裙子里面穿窄腿长裤或打绑腿,裙子外面罩...  贵州苗族鼓楼  在台江县城东南方20公里的排羊乡九摆村上寨中间,楼旁古木参天,苍翠绿郁。

鼓楼为三重檐歇山顶屋面,木结  构建筑,覆盖小青瓦,其下层呈平面四方形,空间宽敞。

楼高11米,占地52平方米,整个建筑结构以中间独柱...  贵州加鸠乡苗族风情  这里至今还沿袭着古老的农耕方式,在荒山上开垦出层层梯田,以植水稻为生,从而保存了中国最古老的稻作文化  。

因此到这里来,就要看梯田,了解中国最古老的稻作文化。

每年逢谷雨后的第一寅日,由全村...  贵州望坝革寨  望坝亻革寨是了解亻革家民风民俗的重要地点,有上望坝与下望坝之分。

上望坝建在山上,下望坝建在山间谷地  。

下望坝规模要大的多,有280户,重大事情都在下望坝商议解决。

望坝的祖鼓依俗在寨中村民家里轮流祭拜,...  贵州何腾蛟墓  在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黎平县德凤镇,有许多与何腾蛟有关的文物古迹,最为重要的是神鱼井、南泉山、  玉带桥、何公祠及何腾蛟墓等。

何腾蛟(1592—1649),字云从,黎平人。

明天启元年(162...  贵州纪堂鼓楼  纪堂鼓楼是侗乡造型最美的鼓楼之一。

纪堂分上寨下寨,各有一座鼓楼,由十二根大杉树原木支撑而  起。

塔身分八角,而顶层却变化为四角攒尖顶花重檐。

鼓楼周围的地面和民居的走道上都以卵石镶嵌成象征喜庆吉...

江苏版小学语文练习与测试五年级黄果树瀑布

来到贵州黔西南,您的必选目的地一定少不了安顺的黄果树大瀑布。

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其实是一个完整的生态景区。

而神秘的大瀑布,更是邀上了她身边的一群好朋友,先给我们洗了个养眼的森林浴。

据说在大瀑布的周边,有大大小小的瀑布18个,而这些形态万千的瀑布,更让人对大瀑布的期待心情层层叠加。

真正看到大瀑布,你才会相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绝不仅仅是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

而在壮观的大瀑布脚下,还有一道柔美的风景,这便是傍水而居的苗族姑娘。

温柔的苗家妹子告诉我们,在大瀑布的后面,还有一个神奇的水帘洞。

水帘洞中最让人震撼的是一棵棵与雷霆瀑布比邻而居的植物,那种弱与强,柔与刚的强烈对比,让你不能不对生命的顽强充满了敬意。

在大瀑布面前,几乎所有人都会张开双臂,面带笑容。

也许看到这么壮观的瀑布,让人的胸怀也变宽广了吧

如果你手中有记录影像的工具,只怕没人能挡得住把这流动的瞬间变为永恒的冲动。

黄果树大瀑布的旅游可能是会让你记忆一辈子的经历,如果不想留遗憾,您还需要注意一些小事情,听我们给你一一道来吧。

想看全大瀑布,您有两个选择,一条线路可以先看到大瀑布的全貌;另一条则能先深入大瀑布的内部。

我们给您推荐第一种选择。

除了这些小细节,有件最重要的事提醒你,5——9月份是大瀑布最 壮观的时候,您可要挑选好拜访它的最佳时机啊。

介绍一处贵州的名胜(人文古迹)

贵州天台山天龙屯堡  在今天的贵州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  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

这里的居民由于都是古时屯堡军户的后裔...  电话:0853-4295548  贵州黔灵公园  黔灵山位于贵阳市西北约1.5公里处,集贵州高原灵气于一身。

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称。

由象王岭、檀山、白  象山、大罗岭等群山连结而成,面积达300多公顷,解放后辟为公园。

山上古树参天、泉石奇特。

有1500多...  电话:0851-6823039  遵义海龙屯景区  遵义海龙屯位于遵义市北30公里的遵义县高坪区太平乡白沙村。

海龙屯众山簇拥,峡谷幽深,龙岩山高耸入  云,峡谷中有白沙水,方圆约5公里,四周有铜柱关、铁柱关、飞龙关、飞风关、朝天关、飞虎关、万安关、西关...  娄山关  以全国文化名城遵义为中心,景区以人文景观取胜,文物古迹众多,既有举世闻名的遵义会址,又有300多年前  播州土司杨民的各类城堡古建筑。

由乌江渡、播雅天池、红花岗区、凤凰山、海龙囤、娄山关、天门洞、夜郎镇等...  贵州翠微阁  翠微阁与城南甲秀楼相毗邻,是一组较大规模的古建筑群,占地4000多平方米,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  年一1505年),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园内拱南阁造型敦朴生动,翠微园端庄秀丽,淡花空翠园修竹婆...  贵州阳明祠  阳明祠,位于市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此祠是为纪念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1  472年一1528年)而建。

以后几度重修,现为省、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合院结构,主体建筑为享堂(大...  贵州福泉洒金谷  福泉洒金谷位于福泉市城郊,是鱼梁江、诸梁江、沙河三道峡谷和三江汇合后形成的麻哈江的总称,得名于诸梁江  上游的一座古石拱桥——洒金桥。

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总面积10余平方公里。

...  贵州贵阳观凤台  观凤台下临南明河,又名观象台。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建寺庙、亭阁在山上,登阁可览贵阳全景。

相传蜀  汉诸葛亮南征时,大将马忠曾在山上驻兵。

清代贵阳文人阮仲明题有一副对联:“河上此高台,樽酒谈兵,汉武乡...  贵州贵阳乌当  乌当地处贵阳市东北部,区内有巴喇谷风景区、情人谷风景区、渔洞峡风景区和香纸沟风景区,风景迷人,是贵阳  人周末旅游度假的去处,对于外地人来说,乌当的依旧保持的原始景观是最具吸引的地方。

...  贵州贵阳环城林带  贵阳市已经建成了长70公里,宽17公里,总面积13.6万亩的第一环城林带,形成了全国省会城市中独有的  森林景观.省城五年内再添绿腰带第二环城林带工程已经启动。

...  贵州黄平飞云崖  飞云崖座落在黄平县城东南12公里处的黄平至镇远的公路干线旁边。

这里古村参天,楼群典雅秀丽,是贵州省著  名的风景名胜。

清代雍正年间,鄂尔泰至此,曾手书黔东第一胜景。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民族英雄林...  贵州岜沙苗寨  别的寨子要看女人,到了岜沙则要看男人。

岜沙是南部侗族风情区中为数不多的苗族风情景点之一。

  黔东南少数民族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除了重大节日之外,平时只有女子一身本民族装扮,而男人...  贵州黎平天生桥  黎平天生桥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黎平县境内,在黎平县城德凤镇东北16公里处,距贵州省会贵阳460公里,清水  江支流福禄江穿流而过。

天生桥与八舟河景区和黎平城关人文景区(历史文化名城)紧密相连,是黎平侗乡风景名...  贵州下司古镇  嘉庆13年(公元1808年),下司被辟为商埠,到民国时发展为闹市,有水陆码头,是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  。

当时镇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巷,彻夜营业,被誉为“小上海”...  贵州高增侗寨  有六百多年历史的高增侗寨有三座鼓楼,分属上寨、下寨和坝寨三座寨子。

其中两座17层,高近30米,另一座  13层,高20多米。

三座鼓楼都有醒目的攒金宝顶,全部用柱枋凿穿,相互交插而成,不用一钉一铆,工艺精湛...  贵州小黄侗寨  小黄包括小黄、高黄、新黔三个寨子,有600多户、3000多人。

小黄的侗歌在侗乡中很有名,侗语称之为“  嘎小黄”,即“小黄的歌”。

“侗歌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清泉闪光”,无论这些名号...  贵州增冲鼓楼  1997年6月,国家邮电部曾发行《侗族建筑》一套四枚邮票,其中有一枚就是增冲鼓楼。

由此可见增冲鼓楼在  由数不清的鼓楼、花桥、戏台和吊脚楼构筑的五彩缤纷的侗乡建筑中所占的地位。

增冲鼓楼是侗乡最...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

世居者均为苗族,自称“嘎闹”。

  外人来到西江,尚未进到寨内,无不为其巨大的规模与恢宏气势所震撼:与其说这是个村寨,不如说是一片森林...  贵州隆里古城(隆里生态博物馆)  隆里古城因为极其古朴的风貌,成为黔东南地区除堂安以外的又一个生态博物馆,也是贵州四个生态博物馆之一。

  明洪武年间,明朝廷在这里设“隆里千户所”并屯集重兵、建造城亘,迅速形成了“城内三千七,城...  贵州朗德苗寨  郎德位于凯里市东南27公里的苗岭腹地,分上下两自然寨。

对外开放的是上郎德,因此正规一点的叫法应该是“  朗德上寨”。

作为全国第一个民俗风情村寨游览地这里是有名有实:吊脚楼、芦笙堂、风雨桥一个都不少。

节日期...  贵州丰登、宰荡侗寨  这两个都是风景非常美的寨子。

宰荡的侗族属于榕江侗族六大支系中的苗兰宰洞族支系。

深处大山之  中的宰荡,四周林木葱茏,景色十分秀丽。

寨中有建于清代的古楼和花桥,巷道则用青石板拼砌,十分古朴。

更为...  贵州地坪风雨楼  这是贵州省最大、造型最美的风雨桥。

长达50多米的地坪风雨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即公元189  4年,1959年毁于火灾,1964年重建。

整座桥不用一钉一铆,而运用杠杆力学原理,将大小不一的柱、枋...  贵州旧州古镇  距黄平县城25公里,原是黄平县城所在地。

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汉且兰国  邑,在今贵州黄平县西之老黄平,系贵州东部最大之一湖迹平原,农业发展在黔东南地区为最早,故秦汉时已能建...  贵州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  博物馆的建筑形式颇有民族特色,中央塔楼采用侗族鼓楼重檐形式,东西塔楼采用苗族吊脚楼形式,以外观来强调  黔东南是“苗侗之乡”。

一楼作了家具城,陈列馆在二楼和三楼,由“黔东南概貌馆”、“少数民族风情馆”、“...  贵州民族风景区  贵州的民族风情,以凯里市的苗族、侗族风情更具特色。

凯里市附近的青曼、翁顶、麻塘、上郎德、西江、施洞、  报京、反排、铜鼓9个苗、侗等民族风情的主要游览点。

这里各少数民族服饰绚丽多彩,民族节日名目繁多,吊脚...  贵州排卡苗寨  这里是芦笙制作之乡,排卡的芦笙做工精湛,音色素雅,音质圆润,远近闻名。

80户人家中有12户是芦笙制作  的“专业户”。

在这里可以看到芦笙的整个制作过程。

如何前往:排卡距离雷山县城大约3公里,在...  贵州苏元春公馆  在县城北40公里的施洞镇。

苏元春(1844-1908),号子熙,广西永安(今蒙山县)人。

单武出身,同  治六年(1867年),随席宝田率湘军人黔镇压张秀眉领导的苗族农民起义。

时任总兵,后升提督,驻防施洞修...  贵州翁项苗寨  这里的女子们无论是平时还是节日,都穿传统的服饰,而且身上的衣服大多出自自己的手,制作衣服的工艺十分精  细,远近闻名:她们自种、自纺、自织、自染,然后自制、自绣,经反复捶打、晾晒、绣制,历三年两载才成就一...  贵州铜鼓苗寨  铜鼓苗寨的女子心灵手巧,其他苗寨常见的纺织、刺绣她们样样能行,而别个苗寨无法模仿的,便是这里精彩绝伦  的苗族农民画。

或朴素,或豪放,或细腻,或粗犷,无拘无束的笔法与技法叫人惊叹;有田间耕作,有吹笙跳月,...  贵州舟溪苗寨  这最有名的是苗族女孩的节日盛装和黔东南最大的芦笙堂,舟溪芦笙节场面很壮观,时间固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  六至二十日。

此外,这里制作的芦笙和织锦花背带也非常有名,人称“舟溪二宝”。

...  贵州青曼苗寨  这里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随意到一户苗家做客,都有可能亲眼目睹苗族传统服装从生产到制作的整个过程。

传统  服装的衣料以自种、自纺、自织、自染的家织布为主。

当地流传的《棉花歌》,唱述了找棉种、选种、开荒、播种...  贵州重安江铁索桥(三朝桥)  在重安镇口,有全国独一无二的“三朝桥”,可以说是桥梁发展史的实证。

在相距不到50米的距离内,分别建  于三个朝代的三座桥梁平行横跨于重安江上。

第一座是清代的铁索桥,桥长36.5米;第二座是抗战时期的石墩...  电话:0855-2351069  贵州金泉公园  金泉公园位于市区东南面的小高山脚下,主要景点有金泉湖,面积达130多公顷,是凯里最大的公园,由金泉湖  、鼓楼、芦笙厂、峡谷森林、水上乐园、民族度假村、烈士陵园等组成。

园中茶山之顶高耸的侗家鼓楼,...  贵州反排苗寨  反排也称“方白”,意为“高山上的方姓苗族支系”。

正是这些深处苗岭大山中的苗民,带着他们世代相传的木鼓  舞,出现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出现在远隔重洋的异国他乡。

反排木鼓舞有着鼓声节奏强烈、舞...  贵州掌坳苗寨  掌坳在苗语中意为“生长八月竹的地方”。

掌坳最负盛名的是这里的铜鼓舞(这里是铜鼓舞的发源地)。

  舞蹈风格古朴、奔放热烈,男子跳舞强悍、豪迈,女子舞步则轻曼、明练。

跳铜鼓舞已成为这里的风俗,无论...  贵州从江侗寨风雨桥  风雨桥也叫花桥,分为亭阁式和鼓楼式两种。

亭阁式风雨桥,桥面上亭阁秀立,雅致玲珑。

鼓楼式风  雨桥建在较宽的河面上,大桥长廊之上,加盖几座鼓楼式建筑,十分美丽壮观。

侗寨风雨桥,桥身全...  贵州麻塘革寨  麻塘最吸引人的,是有着鲜艳色彩与精致图案的亻革家蜡染。

当地的女子从八、九岁就开始学着点花,十五六岁时  已成为点蜡能手,从身上的衣裙、背带、围腰到家中的窗帘、被面、桌布无一不以蜡染装点,因此来到麻塘,也就...  贵州施洞苗族风情  施洞又名施洞口,位于清水江畔、台江与施秉两县交界处。

施洞古来便是苗家人烟鼎盛的福地,沿江蜿蜒密布着数  不清的苗族吊脚木楼。

当地人称施洞为“展响”,意思是贸易集市,由此不难想象这里商业的发达。

旧时清水江航...  贵州南花苗寨  在这里主要看苗族女子的服饰。

南花苗寨的女子多穿长裙,被称作“长裙苗”。

这里的百褶裙长达80厘米。

节日  时的牛角银饰是另一个特色,“大牛角”长达1米左右。

因为交通方便,距离凯里比较近,这里的旅...  贵州黎平县城  黎平县城所在的德凤镇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可算是数百年的古镇,因此县城虽然大多已被钢筋水泥建筑物所占领,  但仍不难寻觅古镇的踪迹。

...  贵州晚寨侗寨  到晚寨一趟非常辛苦。

好不容易走完几公里曲折不平的山路,紧跟着便是上上下下的千级石阶,体力不太好的,  此时就只能望着对面山腰上的一片吊脚木楼哀叹了。

然而待到真的进到寨中,你的耳朵就会告诉你实在不虚此行。

...  贵州茅贡侗乡、高近侗寨  茅贡乡腊洞村的吴文彩是侗戏的鼻祖。

茅贡乡共有侗戏队19个,仅腊洞村就有5个,全乡侗戏师傅演员加在一起  有400多人,真是个庞大的戏班子。

演出的剧目通常有《秦娘美》、《李旦凤姣》等几十个。

这里...  贵州报京侗寨  报京大寨是报京乡的中心寨,周围有松柏、极有、白岩、龙奔等十几个侗族村寨。

报京侗族属北部侗  族的一个分支。

因为这里的交通闭塞,所以保留了较为古老而独立的生活方式:有独特的侗语,独特的服饰和独特...  贵州红二、六方面军纪念碑  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左侧的将军山腰,前临横河。

1934年5月,贺龙、关向应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  军由四川彭水西渡乌江,迅速攻占沿河、德江、印江、松桃、酉阳、秀山等6县的广大毗连地域,建立黔东特区政...  贵州遵义他山  在余庆县西南松烟铺的蒲村。

明末永历年间(1647—1661),右金都御史钱邦芑(字开少),因拒绝与孙  可望共事,长期隐居于此。

曾辟百亩柳湖以自娱。

中有72泉,时涌连珠粒粒而上,堤柳数百章,大可合抱;春夏...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  遵义会议旧址位于遵义市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

会址是一座坐北朝南的  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

上盖小灰瓦,歇山式屋顶上开一“老虎窗”,有抱厦。

整个建筑分主楼、...  贵州遵义飞鸽林场  在习水县内。

是一个人工营造的杉树林场。

林场风光秀丽,未入林便可先听到林涛澎湃的声音。

进入林中,只见曲  径回环,步步通幽,的确是一个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  贵州遵义陈公祠  陈公祠位于新城风朝门东侧(今健生路口),始建于清嘉庆初年,原为蚕神庙,供祭西陵螺祖。

清乾隆三年(17  38年)山东历城人陈玉臀来守遵义,从山东引种柞蚕,教民养织,三次往返,终获成功。

于是,遵义府绸争价中...  贵州遵义仁怀国酒门  贵州仁怀县茅台镇是国酒茅台的产地,这里的镇大门叫国酒门,主干道叫国酒路,仁怀镇还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酒  文化博物馆——国酒文化城和一个也许是世界最大的国酒酒瓶雕塑。

茅台酒厂就在著名的红军三渡赤...  贵州遵义桃溪寺  桃溪寺原为播州土司杨氏庄园中之家庙,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战乱中被焚毁,随后重建,该寺距今  已有400多年历史。

桃溪寺为木结构四合院式建筑,山门两侧为八字墙,门上匾额横书“桃溪寺”...  贵州遵义夜郎镇  ...  贵州遵义郑莫祠  郑莫祠位于市区老城现在的十一中学校内。

建于1930年,座落在校舍左侧荷花池畔。

郑莫祠是清  代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贵州最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文学家和书法家郑珍、莫友芝的祠堂。

他俩不仅在学术上...  贵州铜仁太子石  在梵净山老金顶南麓,牛尾河源头处,耸立着一座海拔1748.2米,如剑劈斧砍成的石山,远远望去,俨然一  巨人正在仰望,相传为皇太子所化,故名太子石。

太子石是梵净山一个奇特的景点。

牛尾河从脚...  贵州六洞岚光  六洞是靠近县城的第一泉,其味甜而透凉,其水可供百亩田的灌溉。

那地方树木成荫,水雾弥漫,并建有一亭子用  来祭祀泉神,在那里祷告求雨非常灵验。

其处石头上刻的“天乳真源”四字,是清嘉庆年间的太守王湛恩留下的。

...  贵州万笏朝天  据府志载:沿锦江顺流东下,右岸有一座山,下面丰大,上面尖削,其山巅突兀地生出一石柱,高高地直插云霄,  四周已没有可陪衬的东西,其形其势就像上朝用的笏一样。

古时的“金茎承露”也不足以来形容它的奇特。

...  贵州两江春色  大、小两江流汇于城南,夹岸多有桃树、李树。

每当春天来临,和风拂煦,春水方起,花香柳绿,万紫千红,看上  去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样,春满人间。

铜仁春天的景色,两江春色是最美的。

...  贵州周逸群故居  周逸群烈士故居在铜仁市区共同路12号,原街名大公馆。

周逸群故居座北朝南,呈四合大院,总占  地面积1162平方米。

清道光年间,周逸群祖父始建后楼两幢。

左楼上下各三间,烈士在此楼出生和结婚。

右楼...  贵州镇远古城  镇远县位于贵州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从地图上看,东邻的湖南湘西中部有一凸出部分,恰像一个楔子  ,插入贵州东部凹处。

镇远县就处在这个凸凹结合部上。

不知哪朝哪代哪位先生称镇远为“湘黔门户”,确是慧眼...  贵州新桥聋子河大溶洞  在镇远县,距青龙洞约4公里。

洞长20公里左右,已开辟部分,有高2—20米的大厅3个。

钟乳石倒垂如冰凌  ,直立如石林,气象万千,烟霞缥缈。

举凡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山川田园,亭台楼阁,日用器皿,人物图像,琳...  贵州政治部旧址  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在遵义老城杨柳街的天主教堂里。

这座教堂由经堂和学堂两部分组成。

经堂在北端,是一座“罗  马式”建筑,空斗砖墙栗色木柱,穿斗屋架,伞状拱顶,由纵深四排32根7米以上的圆满4柱支撑,两列边柱承...  贵州遵义公园  ...  贵州中共负责人遵义寓所  中共中央负责人遵义寓所在遵义新城古式巷。

是一幢一楼一底洋房,距遵义会议会址约1公里。

1935年1月上  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占领遵义后,中共中央的部分负责人在这里住宿和办公。

楼上3间自左至右是...  贵州杨粲墓  杨粲墓位于遵义市东南部,北距遵义市约10公里。

四周群山拱卫,一水环绕,松篁茂密、风景绮丽。

是全国重  点保护文物。

该墓室南宋播州安抚使杨粲夫妇合葬的一座大型石室墓穴,墓内遍雕文官武士、人物花卉、龙床龙椅...  贵州遵义海龙囤  海龙囤又称龙岩囤。

在遵义县太平乡龙岩山东。

海龙国居群山之巅,四面陡绝,左右环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之势。

仅山后民径一线可以攀登。

播州土司杨应龙的祖先利用地形,在宽广约5公里的山顶上围筑土城、月城三重...  贵州香火岩  香火岩总面积35平方公里,位于开阳县境内,距贵阳60公里。

景区内峰峦垒嶂,怪石峥嵘、飞瀑流泉、蔚为壮  观。

峡谷由三段明谷和两段暗谷组成,分光明河、营河、香火岩瀑布群、香火岩等7个景区。

其中,香火岩瀑布群...  贵州贵阳甲秀楼  著名古楼阁甲秀楼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明万历年间(1573—1  620)巡抚江东之于此筑堤联结南岸,并建一楼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

天启元年(1...  贵州修文阳明洞  阳明洞在修文县城北1.5公里的龙岗山。

明正德元年(1506年)宦官刘瑾为排斥异己,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  铣等20余人下狱。

兵部主事王守仁(字阳明)挺身而出,抗章救援,被廷杖四十,滴为龙场驿丞(今修文县城即...  贵州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是贵州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形成于明洪武年间,历明清两代,迄今6百余年。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文化氛围极为浓郁。

因附近多青色岩峰而得名,古为屯田驻兵之地。

...  贵州龙图侗寨  龙图位于贵州省从江县东北部,距离县城从江40公里。

那里群山环绕,纵横交错,高低起伏,形如一条沸腾的苍  龙,龙图因此而得名。

这里是典型的侗族山村,村中大小道路全是水泥路,新式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和古老...  贵州渔洞溶洞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要去的游览点是渔洞溶洞。

该洞位于凯里西部龙场镇内的丛山峻岭之中。

洞前,一条清澈的小  溪流过,两岸林木茂繁,郁郁葱葱。

洞内总长700余米,分为6层5厅8段。

其中,暗溪纵横,流水潺潺,波光...  贵州占里侗寨  在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的从江县,有一个侗族的自然村落叫占里。

它隐身于海拔380米的都柳江沿岸四寨河口北  上的山谷间,距从江县城仅20公里,土地面积大约为15.97平方公里。

...  贵州苗王庙  榕江是苗侗文化的发源地,榕江县城里的这座苗王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供奉苗族始祖的庙宇,被称为  “苗族天下独一庙”。

在贵州省内外、在东南亚,甚至远至欧洲都有一定的影响,法国巴黎博物馆还有古州苗王庙...  贵州张秀眉塑像  张秀眉是苗族反清英雄,台江县翁岗掌就村人。

从清咸丰五年到同治十一年的18年间,带领苗族和侗族的军队转  战黔、川、湘,最后在长沙就义。

2000年4月18日,张秀眉的家乡台江为他树立了一座塑像,...  贵州枫香革寨  在重安江周围,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落,这个群落因人口少,装束别致,风俗习惯独特而著称,它就是革家人。

革  家聚族而居,多为一姓一寨。

有廖、罗、李、王、杨、兰、吴、高等20个姓氏,枫香寨就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支...  贵州大阁公园  大阁公园,位于凯里城北的龙山上。

龙山顶部建有魁星阁,又名文昌阁,俗称“大阁”,公园因此得名。

  大阁始建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曾为学宫、考殿,是培育选拔人才的地方。

1982年,凯里市人民...  贵州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  堂安完好地保留了侗族自然、原始的生活状态,在2002年10月第二届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上,堂安作为生态  博物馆被隆重推出。

堂安寨依山而建,民居绝大部分为吊脚楼,有三分之一民居的屋面仍用杉树皮覆...  贵州新桥苗寨  新桥的苗族女人通常穿一种仅长5—7寸的百褶裙,被人戏称为“超短裙”。

具体的穿法是,平时穿两条裙子,节  日盛装的时候穿三四条裙子,但不管穿多少裙子,长度总也不会增加;裙子里面穿窄腿长裤或打绑腿,裙子外面罩...  贵州苗族鼓楼  在台江县城东南方20公里的排羊乡九摆村上寨中间,楼旁古木参天,苍翠绿郁。

鼓楼为三重檐歇山顶屋面,木结  构建筑,覆盖小青瓦,其下层呈平面四方形,空间宽敞。

楼高11米,占地52平方米,整个建筑结构以中间独柱...  贵州加鸠乡苗族风情  这里至今还沿袭着古老的农耕方式,在荒山上开垦出层层梯田,以植水稻为生,从而保存了中国最古老的稻作文化  。

因此到这里来,就要看梯田,了解中国最古老的稻作文化。

每年逢谷雨后的第一寅日,由全村...  贵州望坝革寨  望坝亻革寨是了解亻革家民风民俗的重要地点,有上望坝与下望坝之分。

上望坝建在山上,下望坝建在山间谷地  。

下望坝规模要大的多,有280户,重大事情都在下望坝商议解决。

望坝的祖鼓依俗在寨中村民家里轮流祭拜,...  贵州何腾蛟墓  在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黎平县德凤镇,有许多与何腾蛟有关的文物古迹,最为重要的是神鱼井、南泉山、  玉带桥、何公祠及何腾蛟墓等。

何腾蛟(1592—1649),字云从,黎平人。

明天启元年(162...  贵州纪堂鼓楼  纪堂鼓楼是侗乡造型最美的鼓楼之一。

纪堂分上寨下寨,各有一座鼓楼,由十二根大杉树原木支撑而  起。

塔身分八角,而顶层却变化为四角攒尖顶花重檐。

鼓楼周围的地面和民居的走道上都以卵石镶嵌成象征喜庆吉...

安顺为什么有那么多溶洞,附一些图

喀斯特洞穴在我国分布广泛,数量多,是一种区域性的旅游资源。

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本文阐述喀斯特洞穴资源和旅游生命周期特点,划分出孤立的、组合的、镶嵌的、介入机会的4种类型,探讨喀斯特洞穴的旅游开发问题。

关键词: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类型 我国碳酸盐岩的分布面积大约130×l04km2,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

在湿热气候和长期地壳间断性上升作用等有利条件下,喀斯特洞穴十分发育。

8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开发大量洞穴发展旅游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开放的旅游洞穴总数达200个左右,其中大部分属喀斯特洞穴。

对洞穴旅游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1-4]。

已有的工作表明,洞穴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成因、演化等自然方面,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必须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洞穴的发展规律,促使旅游洞穴的持续发展。

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喀斯特洞穴的旅游开发问题。

1、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总体评价 1.1遍在性旅游资源 喀斯特洞穴是一种遍在性旅游资源,全世界凡是有碳酸盐岩分布的地区,大多有喀斯特洞穴发育。

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世界第一,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浙江发育有大量的喀斯特洞穴,仅云南省经调查有开放价值的喀斯特洞穴就达400多个,80年代初贵州喀斯特洞穴普查,上报给省有关部门的就有3 000个。

除了南方省分外,北方的北京、河北、辽宁等省市都发现并开发了喀斯特洞穴。

1.2共性大、独特性小,互游率低 从地貌学的角度,喀斯特洞穴有多种成因,可分为多种类型。

但作为一种旅游景观,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洞穴内不外乎都是由共性大、个性小的石钟乳、石柱、石笋、石慢等构成似人似兽似物的景观,甚至不同旅游洞穴所配的神化导游词都差不多。

所以总体而言,喀斯特洞穴是一种共性大、独特性小的旅游资源。

个别的洞穴,或由于洞穴保存着古代文化和艺术,如广东曲江的狮子岩洞是“马坝人”出土地和“石峡文化遗址”;或由于洞穴中有观赏动物形成的特殊景观,如云南建水燕子洞,春夏秋季可见成千上万只燕子早出晚归的壮观景象,可观看农民徒手攀岩采燕窝的惊险场面;或由于历史上道、佛教利用洞穴修建庙宇,开展宗教活动,如贵州镇远的清龙洞、昆明的观音洞等,使这些洞在共性之中具有独特性。

1.3空间竞争替代性强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引起的。

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出现此长彼缩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再组织。

喀斯特洞穴作为一种共性大、独特性小的旅游资源,当多个洞穴在同一地域出现时,他们之间往往产生替代性强的空间竞争,其结果是区位好、资源价值高、知名度大的洞穴替代区位差、资源价值低、知名度小的洞穴。

如贵州安顺郑家洞,在80年代初中期,游客很多,但由于附近龙宫洞的开发,龙宫洞资源条件比郑家洞优越,大量游客流向龙宫洞,从而使郑家洞游客大减,以至难以维持,时开时闭[1]。

又如云南弥勒白龙洞,与沪西阿庐古洞区位条件相似,两洞相距87km,距著名风景区石林分别为104km和98km,如图1所示。

从资源条件看,阿庐古洞既有旱洞又有水洞,稍优,白龙洞仅为一旱洞;从知名度考察,阿庐古洞比白龙洞名声大很多。

阿庐古洞1988年开放,白龙洞于次年1989年开放,两个洞都想分流石林的既有客源,但结果差异很大(参见图2、图3)。

阿庐古洞1988-1993年共接待332. 61万游客,平均每年55. 44万游客,旅游直接收入1 550. 32万元人民币,历年总投资1 000万元;白龙洞1989-1993年共接待56. 3万游客,平均每年11. 26万游客,旅游直接收入303万元,历年总投资316. 29万元,并且游客下降幅度很大,1993年仅5万游客,只有同期阿庐古洞的12%。

因此,在这种空间竞争替代性强的作用下,在同一地域上出现多个喀斯特洞穴时,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个开发。

1.4总体评价—区域性旅游资源 喀斯特洞穴风景区,虽然有的已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如贵州的龙宫洞、织金洞,云南的燕子洞、九乡溶洞。

但从旅游开发的角度,不论洞穴的规模多大,或景观多好,它们的吸引力和吸引范围都是区域性的,全国至今还没有哪一个已开发的洞穴具有象黄山、九寨沟、石林、张家界等那样的全国范围的吸引力。

以织金洞为例,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金关寨,距县城27km,到省会贵阳170km,织金洞长12. lkm,现开放段长3km,游览面积约30 X 100mZ。

织金洞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洞内景观来看,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是目前我国已开发的喀斯特洞穴之最[1]。

织金洞1985年开始接待游客,1985-1993年,织金洞共接待游客46. 23万人次,每年平均仅5. 41万人次,最高年分开业后的第三年(1988年)为9. 22万人次,最低年分1989年仅3. 36万人次,虽然1989年属特殊情况,但1993年也仅3. 58万人次。

1985-1987年经济收入不详,这3年因门票价低,以1988年人均消费4. 36元计算,这3年估计收入为86. 76万元,1988-1993年经济收入为298. 19万元,加上1985-1987的估算数为384. 95万元,而同期总投入为1 091. 02万元(资料据织金洞风景区管理处)。

织金洞仅仅能低水平维持,不可能还本付息,更谈不上赢利。

因此,织金洞从景观方面评价虽然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但从吸引力、吸引范围和游客规模方面看,它仅仅是区域性的旅游资源。

2、喀斯特洞穴的旅游生命周期特点 加拿大学者RW Bulter (1980)认为,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循环进化的过程,经过6个阶段,即: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5、6]喀斯特洞穴的旅游生命周期比较独特,往往没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发展阶段。

孤立的洞穴巩固阶段和停滞阶段都很短,很快就进入衰落阶段,衰落到一定程度后会稳定在某一个旅游规模水平上持续发展。

有些洞穴游客太少,不能维持正常的营运费用,就只有关闭洞穴。

如果洞穴在旅游热线上或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则其巩固、停滞阶段较长,不会很快衰落。

作为地下空间的喀斯特洞穴,在没有开发之前,由于黑暗和危险往往没有自发前往的游客,所以很少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或者有一个很短的发现洞穴后的本地居民的好奇探查阶段,这个阶段一般由地方政府很快采取保护措施后而结束。

而一旦开发,由于轰动效应会吸引大部分本地游客及部分外地游客前往游览,所以大部分喀斯特洞穴开放的第一年游客量达到最大,轰动效应一过,本地游客锐减,由于其吸引范围一般较小,所以很快进入衰落阶段。

在旅游热线上或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的喀斯特洞穴,借助于已形成的旅游市场分流游客,使其巩固和停滞阶段较长。

图2是广东英德宝晶宫、乐昌古佛岩洞、曲江狮子岩和云南弥勒白龙洞的游客量年增长曲线,属第一种情况;图3是贵州安顺龙宫洞和云南路西阿庐古洞的游客量增长曲线,属第二种情况。

3、喀斯特洞穴的开发类型 3. 1孤立的喀斯特洞穴开发 孤立的喀斯特洞穴指附近基本上没有与之吸引力相仿的其它类型旅游资源的洞穴,这类喀斯特洞穴的开发除了洞穴本身的质量要高以外,取决于交通条件以及是否靠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如果交通条件好,又靠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那么洞穴旅游开发容易成功,反之则容易失败。

以广东英德宝晶宫、贵州织金洞为例。

宝晶宫位于广东英德市,距市中心7km,英德与广州由京广铁路相连,相距137km,相对于织金洞,宝晶宫交通条件要好得多,区域经济也比织金洞要优越。

宝晶宫1984年开放后,除了第一年游客最高达32.24万,1990年最少为9.27万以外,其它年份稳定在14万左右,1984-1993年10年平均每年16.33万游客;织金洞开业3年平均每年5.41万游客(资料据宝晶宫、织金洞风景区管理处)。

再如浙江桐庐瑶琳洞(瑶琳仙境),距县城28km,到杭州84km,背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优越。

瑶琳洞1979年考察,1980年开放,1980-1992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 184万人次,境外游客10. 6万人次,1985年以来平均每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左右。

1979-1990年的11年中,用于开发建设的总投资为457万元,同期,瑶琳的旅游收入(不含瑶琳景区各社会单位的经营收入)达4 755万元,净创利1 244万元,仅税利一项,相当于瑶林洞累计投资总额的近3倍[4]。

3. 2组合的喀斯特洞穴开发 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在同一地区出现有助于延长游客的游玩时间,使该地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强,这就是正的近邻效应[7]。

如果能借助其它风景区已经形成的旅游市场,组合的喀斯特洞穴开发,易于成功。

但要注意,一是所借助的风景区的吸引力要大,已经形成的市场也较大;二是洞穴本身的质量要高,二者缺一不可。

这种正近邻效应的喀斯特洞穴开发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3.2.1借助的风景区著名,洞穴质量高 最成功的案例是贵州龙宫洞借助黄果树瀑布的开发和云南阿庐古洞借助石林的开发。

龙宫洞位于贵州安顺市,距黄果树瀑布39km,从贵(阳)黄(果树)公路叉路口到龙宫洞仅13km,龙宫洞与黄果树瀑布处于同一旅游路线上,龙宫洞主要为一水洞,有洞内瀑布,景观价值较高,由于开发早(1982年开放),在国内知名度高。

大部分去黄果树瀑布的游客都会顺道参观龙宫洞,反过来,龙宫洞的开发也对黄果树瀑布风景区有促进作用。

1984-1993年,龙宫洞共接待374. 67万游客,黄果树瀑布405.03万,龙宫接待的游客量相当于黄果树瀑布的92.5%(资料据贵州省旅游局)。

阿庐古洞位于云南省沪西县,距著名风景区石林98km,离昆明188km,处于昆明-石林旅游热线的延长线上(图1)。

阿庐古洞1988年开放,开放之前,石林1987年的游客已达95.30万。

开业之后,充分借助了昆明一石林旅游热线的延伸,1988-1993年6年来一直保持着比较高且相对稳定的游客量。

这6年阿庐古洞共接待游客332.61万,石林为624.13万,相当于石林的53%(资料据石林、阿庐古洞风景区管理处)。

3.2.2借助的风景区著名,洞穴质量不高 旅游者到达旅游目的地后选择旅游点的级别与旅游者到该目的地需要迁移的路程有关,长程旅游者,他们只游览目的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之后,如果资金和时间尚允许时,他们一般也不停在原地游览该地级别较低的旅游点,而是迁移到其它地方,游览该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5]。

因此,如果洞穴的质量不高,即使附近有著名的风景区可以借助,其开发也不能成功。

以广东曲江狮子岩洞为例。

狮子岩洞位于曲江县城西南1. 5km,狮子岩洞以出土“马坝人”头盖骨和“石峡文化遗址”而闻名,但洞内景观质量不高。

在县城东南距狮子岩洞7.5km处有著名的南华禅寺,该寺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宗教地位很高,每年游客达50万左右。

狮子岩洞从1985年开放,当年游客达到12.38万,以后几乎年年递减,到1992年只有6.58万,而同年南华禅寺的游客却达51.6万,狮子岩洞游客只有南华禅寺的12.75%。

狮子岩洞的游客还在下降,1993年比1992年又减了1万左右,只有5.66万(资料据南华寺、狮子岩洞风景区管理处),南华禅寺巨大的游客量对狮子岩洞影响很小。

3.2.3借助的风景区旅游容量小、洞穴质量高 这种类型也不易成功,即使洞穴质量高,它本身的吸引力也不会太高。

借助的风景区的旅游容量小,其市场规模不大,对洞穴的互补作用不强,难以推动洞穴的旅游发展。

以广东乐昌古佛岩洞为例,古佛岩洞位于乐昌市区西部5km处,是一个大型喀斯特洞穴,洞内景观较好。

1985年开放后,除第一年因轰动效应游客达23万以外,随后逐年递减,到1993年只有5. 1万人次,从1984年开发至1993年累欠债务460万元。

1988年,在乐昌市坪石镇至市区之间的60km长的武江河段上开发了“九龙十八滩”漂流项目,这个旅游项目很快在广东和港澳出名,但由于漂流项目季节性强,旅游容量较小,所以虽然游客量每年都递增近1万,但绝对量小,到1993年才5. 35万人次,它对古佛岩洞的促进作用不大(资料据乐昌市旅游局)。

3.3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的喀斯特洞穴开发 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的喀斯特洞穴,如果洞穴的质量很高,往往能与风景区形成群体优势,成为风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风景区的客源也就是洞穴的客源,但如果洞穴质量不高只会有少量游客分流到洞穴。

前者最典型的案例是桂林芦笛岩洞,芦笛岩洞景观质量高,以芦笛岩洞为中心建成了芦笛公园。

它与漓江、七星岩公园、滨江公园等共同组成了桂林山水,旅游者到桂林,一般都要去芦笛岩洞一游,1992年芦笛公园共接待游客166.86万人次,漓江接待173.00万人次,两者相差无几[8]。

后者如云南石林风景区内的芝云洞,由于洞内景观单调,虽然镶嵌在石林风景区内,但游客不多,1993年石林总游客量为133.82万人次,芝云洞仅10万多人次,只有石林的10%左右。

3.4利用介人机会的喀斯特洞穴开发 介入机会是指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由于去乙旅游地,在时间和费用的消耗上,比去甲旅游地更为节省而总体旅游效果近似,旅游者选择乙而不选择甲这样一种现象[9]。

当在客源地(或旅游中心城市)与已成功开发的喀斯特洞穴之间或距客源地较近的地方发现了新的喀斯特洞穴,而新的喀斯特洞穴景观价值又高,可以利用介入机会进行旅游开发。

实际上,这就是喀斯特洞穴空间竞争的结果,前述的龙宫洞的开发就是利用了介入机会。

以云南宜良九乡溶洞为例,如图1所示,九乡溶洞处于昆明与阿庐古洞之间,距昆明100km,距著名风景区石林68km,九乡溶洞景观质量很高,它有条件利用介入机会开发。

九乡溶洞1989年10月开放(比阿庐古洞晚1年零9个月),九乡溶洞开业后游客量相对较为稳定,每年维持在20万人次左右,1990-1993年每年的游客差不多相当于阿庐古洞同期的游客的1\\\/2, 4年多来共接待游客99.44万人次,门票收入617万元(资料据九乡溶洞管理处,游客量由门票收入计算)。

九乡溶洞是利用介入机会开发取得的初步成效,但由于它在知名度、管理和宣传推广方面与阿庐古洞有较大差距,因此目前效果尚不理想,但可预计,只要九乡溶洞在上述几方面有所改善,它与阿庐古洞游客量之比值会逐年增大。

综上所述,喀斯特洞穴分布广泛,其景观共性大,独特性小,游客重游率低,是一种区域性的旅游资源。

喀斯特洞穴的开发除了洞穴景观质量高以外,还必须交通条件好,靠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处于旅游热线上或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或利用介入机会,不然很难成功。

80年代之后,我国开发了数以百计的洞穴发展旅游业,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结其旅游发展规律、布局原理,有助于洞穴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

安顺为什么有那么多溶洞,附一些图

喀斯特洞穴在我国分布广泛,数量多,是一种区域性的旅游资源。

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本文阐述喀斯特洞穴资源和旅游生命周期特点,划分出孤立的、组合的、镶嵌的、介入机会的4种类型,探讨喀斯特洞穴的旅游开发问题。

关键词: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类型 我国碳酸盐岩的分布面积大约130×l04km2,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

在湿热气候和长期地壳间断性上升作用等有利条件下,喀斯特洞穴十分发育。

8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开发大量洞穴发展旅游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开放的旅游洞穴总数达200个左右,其中大部分属喀斯特洞穴。

对洞穴旅游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1-4]。

已有的工作表明,洞穴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成因、演化等自然方面,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必须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洞穴的发展规律,促使旅游洞穴的持续发展。

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喀斯特洞穴的旅游开发问题。

1、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总体评价 1.1遍在性旅游资源 喀斯特洞穴是一种遍在性旅游资源,全世界凡是有碳酸盐岩分布的地区,大多有喀斯特洞穴发育。

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世界第一,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浙江发育有大量的喀斯特洞穴,仅云南省经调查有开放价值的喀斯特洞穴就达400多个,80年代初贵州喀斯特洞穴普查,上报给省有关部门的就有3 000个。

除了南方省分外,北方的北京、河北、辽宁等省市都发现并开发了喀斯特洞穴。

1.2共性大、独特性小,互游率低 从地貌学的角度,喀斯特洞穴有多种成因,可分为多种类型。

但作为一种旅游景观,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洞穴内不外乎都是由共性大、个性小的石钟乳、石柱、石笋、石慢等构成似人似兽似物的景观,甚至不同旅游洞穴所配的神化导游词都差不多。

所以总体而言,喀斯特洞穴是一种共性大、独特性小的旅游资源。

个别的洞穴,或由于洞穴保存着古代文化和艺术,如广东曲江的狮子岩洞是“马坝人”出土地和“石峡文化遗址”;或由于洞穴中有观赏动物形成的特殊景观,如云南建水燕子洞,春夏秋季可见成千上万只燕子早出晚归的壮观景象,可观看农民徒手攀岩采燕窝的惊险场面;或由于历史上道、佛教利用洞穴修建庙宇,开展宗教活动,如贵州镇远的清龙洞、昆明的观音洞等,使这些洞在共性之中具有独特性。

1.3空间竞争替代性强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引起的。

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出现此长彼缩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再组织。

喀斯特洞穴作为一种共性大、独特性小的旅游资源,当多个洞穴在同一地域出现时,他们之间往往产生替代性强的空间竞争,其结果是区位好、资源价值高、知名度大的洞穴替代区位差、资源价值低、知名度小的洞穴。

如贵州安顺郑家洞,在80年代初中期,游客很多,但由于附近龙宫洞的开发,龙宫洞资源条件比郑家洞优越,大量游客流向龙宫洞,从而使郑家洞游客大减,以至难以维持,时开时闭[1]。

又如云南弥勒白龙洞,与沪西阿庐古洞区位条件相似,两洞相距87km,距著名风景区石林分别为104km和98km,如图1所示。

从资源条件看,阿庐古洞既有旱洞又有水洞,稍优,白龙洞仅为一旱洞;从知名度考察,阿庐古洞比白龙洞名声大很多。

阿庐古洞1988年开放,白龙洞于次年1989年开放,两个洞都想分流石林的既有客源,但结果差异很大(参见图2、图3)。

阿庐古洞1988-1993年共接待332. 61万游客,平均每年55. 44万游客,旅游直接收入1 550. 32万元人民币,历年总投资1 000万元;白龙洞1989-1993年共接待56. 3万游客,平均每年11. 26万游客,旅游直接收入303万元,历年总投资316. 29万元,并且游客下降幅度很大,1993年仅5万游客,只有同期阿庐古洞的12%。

因此,在这种空间竞争替代性强的作用下,在同一地域上出现多个喀斯特洞穴时,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个开发。

1.4总体评价—区域性旅游资源 喀斯特洞穴风景区,虽然有的已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如贵州的龙宫洞、织金洞,云南的燕子洞、九乡溶洞。

但从旅游开发的角度,不论洞穴的规模多大,或景观多好,它们的吸引力和吸引范围都是区域性的,全国至今还没有哪一个已开发的洞穴具有象黄山、九寨沟、石林、张家界等那样的全国范围的吸引力。

以织金洞为例,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金关寨,距县城27km,到省会贵阳170km,织金洞长12. lkm,现开放段长3km,游览面积约30 X 100mZ。

织金洞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洞内景观来看,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是目前我国已开发的喀斯特洞穴之最[1]。

织金洞1985年开始接待游客,1985-1993年,织金洞共接待游客46. 23万人次,每年平均仅5. 41万人次,最高年分开业后的第三年(1988年)为9. 22万人次,最低年分1989年仅3. 36万人次,虽然1989年属特殊情况,但1993年也仅3. 58万人次。

1985-1987年经济收入不详,这3年因门票价低,以1988年人均消费4. 36元计算,这3年估计收入为86. 76万元,1988-1993年经济收入为298. 19万元,加上1985-1987的估算数为384. 95万元,而同期总投入为1 091. 02万元(资料据织金洞风景区管理处)。

织金洞仅仅能低水平维持,不可能还本付息,更谈不上赢利。

因此,织金洞从景观方面评价虽然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但从吸引力、吸引范围和游客规模方面看,它仅仅是区域性的旅游资源。

2、喀斯特洞穴的旅游生命周期特点 加拿大学者RW Bulter (1980)认为,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循环进化的过程,经过6个阶段,即: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5、6]喀斯特洞穴的旅游生命周期比较独特,往往没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发展阶段。

孤立的洞穴巩固阶段和停滞阶段都很短,很快就进入衰落阶段,衰落到一定程度后会稳定在某一个旅游规模水平上持续发展。

有些洞穴游客太少,不能维持正常的营运费用,就只有关闭洞穴。

如果洞穴在旅游热线上或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则其巩固、停滞阶段较长,不会很快衰落。

作为地下空间的喀斯特洞穴,在没有开发之前,由于黑暗和危险往往没有自发前往的游客,所以很少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或者有一个很短的发现洞穴后的本地居民的好奇探查阶段,这个阶段一般由地方政府很快采取保护措施后而结束。

而一旦开发,由于轰动效应会吸引大部分本地游客及部分外地游客前往游览,所以大部分喀斯特洞穴开放的第一年游客量达到最大,轰动效应一过,本地游客锐减,由于其吸引范围一般较小,所以很快进入衰落阶段。

在旅游热线上或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的喀斯特洞穴,借助于已形成的旅游市场分流游客,使其巩固和停滞阶段较长。

图2是广东英德宝晶宫、乐昌古佛岩洞、曲江狮子岩和云南弥勒白龙洞的游客量年增长曲线,属第一种情况;图3是贵州安顺龙宫洞和云南路西阿庐古洞的游客量增长曲线,属第二种情况。

3、喀斯特洞穴的开发类型 3. 1孤立的喀斯特洞穴开发 孤立的喀斯特洞穴指附近基本上没有与之吸引力相仿的其它类型旅游资源的洞穴,这类喀斯特洞穴的开发除了洞穴本身的质量要高以外,取决于交通条件以及是否靠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如果交通条件好,又靠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那么洞穴旅游开发容易成功,反之则容易失败。

以广东英德宝晶宫、贵州织金洞为例。

宝晶宫位于广东英德市,距市中心7km,英德与广州由京广铁路相连,相距137km,相对于织金洞,宝晶宫交通条件要好得多,区域经济也比织金洞要优越。

宝晶宫1984年开放后,除了第一年游客最高达32.24万,1990年最少为9.27万以外,其它年份稳定在14万左右,1984-1993年10年平均每年16.33万游客;织金洞开业3年平均每年5.41万游客(资料据宝晶宫、织金洞风景区管理处)。

再如浙江桐庐瑶琳洞(瑶琳仙境),距县城28km,到杭州84km,背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优越。

瑶琳洞1979年考察,1980年开放,1980-1992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 184万人次,境外游客10. 6万人次,1985年以来平均每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左右。

1979-1990年的11年中,用于开发建设的总投资为457万元,同期,瑶琳的旅游收入(不含瑶琳景区各社会单位的经营收入)达4 755万元,净创利1 244万元,仅税利一项,相当于瑶林洞累计投资总额的近3倍[4]。

3. 2组合的喀斯特洞穴开发 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在同一地区出现有助于延长游客的游玩时间,使该地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强,这就是正的近邻效应[7]。

如果能借助其它风景区已经形成的旅游市场,组合的喀斯特洞穴开发,易于成功。

但要注意,一是所借助的风景区的吸引力要大,已经形成的市场也较大;二是洞穴本身的质量要高,二者缺一不可。

这种正近邻效应的喀斯特洞穴开发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3.2.1借助的风景区著名,洞穴质量高 最成功的案例是贵州龙宫洞借助黄果树瀑布的开发和云南阿庐古洞借助石林的开发。

龙宫洞位于贵州安顺市,距黄果树瀑布39km,从贵(阳)黄(果树)公路叉路口到龙宫洞仅13km,龙宫洞与黄果树瀑布处于同一旅游路线上,龙宫洞主要为一水洞,有洞内瀑布,景观价值较高,由于开发早(1982年开放),在国内知名度高。

大部分去黄果树瀑布的游客都会顺道参观龙宫洞,反过来,龙宫洞的开发也对黄果树瀑布风景区有促进作用。

1984-1993年,龙宫洞共接待374. 67万游客,黄果树瀑布405.03万,龙宫接待的游客量相当于黄果树瀑布的92.5%(资料据贵州省旅游局)。

阿庐古洞位于云南省沪西县,距著名风景区石林98km,离昆明188km,处于昆明-石林旅游热线的延长线上(图1)。

阿庐古洞1988年开放,开放之前,石林1987年的游客已达95.30万。

开业之后,充分借助了昆明一石林旅游热线的延伸,1988-1993年6年来一直保持着比较高且相对稳定的游客量。

这6年阿庐古洞共接待游客332.61万,石林为624.13万,相当于石林的53%(资料据石林、阿庐古洞风景区管理处)。

3.2.2借助的风景区著名,洞穴质量不高 旅游者到达旅游目的地后选择旅游点的级别与旅游者到该目的地需要迁移的路程有关,长程旅游者,他们只游览目的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之后,如果资金和时间尚允许时,他们一般也不停在原地游览该地级别较低的旅游点,而是迁移到其它地方,游览该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5]。

因此,如果洞穴的质量不高,即使附近有著名的风景区可以借助,其开发也不能成功。

以广东曲江狮子岩洞为例。

狮子岩洞位于曲江县城西南1. 5km,狮子岩洞以出土“马坝人”头盖骨和“石峡文化遗址”而闻名,但洞内景观质量不高。

在县城东南距狮子岩洞7.5km处有著名的南华禅寺,该寺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宗教地位很高,每年游客达50万左右。

狮子岩洞从1985年开放,当年游客达到12.38万,以后几乎年年递减,到1992年只有6.58万,而同年南华禅寺的游客却达51.6万,狮子岩洞游客只有南华禅寺的12.75%。

狮子岩洞的游客还在下降,1993年比1992年又减了1万左右,只有5.66万(资料据南华寺、狮子岩洞风景区管理处),南华禅寺巨大的游客量对狮子岩洞影响很小。

3.2.3借助的风景区旅游容量小、洞穴质量高 这种类型也不易成功,即使洞穴质量高,它本身的吸引力也不会太高。

借助的风景区的旅游容量小,其市场规模不大,对洞穴的互补作用不强,难以推动洞穴的旅游发展。

以广东乐昌古佛岩洞为例,古佛岩洞位于乐昌市区西部5km处,是一个大型喀斯特洞穴,洞内景观较好。

1985年开放后,除第一年因轰动效应游客达23万以外,随后逐年递减,到1993年只有5. 1万人次,从1984年开发至1993年累欠债务460万元。

1988年,在乐昌市坪石镇至市区之间的60km长的武江河段上开发了“九龙十八滩”漂流项目,这个旅游项目很快在广东和港澳出名,但由于漂流项目季节性强,旅游容量较小,所以虽然游客量每年都递增近1万,但绝对量小,到1993年才5. 35万人次,它对古佛岩洞的促进作用不大(资料据乐昌市旅游局)。

3.3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的喀斯特洞穴开发 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的喀斯特洞穴,如果洞穴的质量很高,往往能与风景区形成群体优势,成为风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风景区的客源也就是洞穴的客源,但如果洞穴质量不高只会有少量游客分流到洞穴。

前者最典型的案例是桂林芦笛岩洞,芦笛岩洞景观质量高,以芦笛岩洞为中心建成了芦笛公园。

它与漓江、七星岩公园、滨江公园等共同组成了桂林山水,旅游者到桂林,一般都要去芦笛岩洞一游,1992年芦笛公园共接待游客166.86万人次,漓江接待173.00万人次,两者相差无几[8]。

后者如云南石林风景区内的芝云洞,由于洞内景观单调,虽然镶嵌在石林风景区内,但游客不多,1993年石林总游客量为133.82万人次,芝云洞仅10万多人次,只有石林的10%左右。

3.4利用介人机会的喀斯特洞穴开发 介入机会是指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由于去乙旅游地,在时间和费用的消耗上,比去甲旅游地更为节省而总体旅游效果近似,旅游者选择乙而不选择甲这样一种现象[9]。

当在客源地(或旅游中心城市)与已成功开发的喀斯特洞穴之间或距客源地较近的地方发现了新的喀斯特洞穴,而新的喀斯特洞穴景观价值又高,可以利用介入机会进行旅游开发。

实际上,这就是喀斯特洞穴空间竞争的结果,前述的龙宫洞的开发就是利用了介入机会。

以云南宜良九乡溶洞为例,如图1所示,九乡溶洞处于昆明与阿庐古洞之间,距昆明100km,距著名风景区石林68km,九乡溶洞景观质量很高,它有条件利用介入机会开发。

九乡溶洞1989年10月开放(比阿庐古洞晚1年零9个月),九乡溶洞开业后游客量相对较为稳定,每年维持在20万人次左右,1990-1993年每年的游客差不多相当于阿庐古洞同期的游客的1\\\/2, 4年多来共接待游客99.44万人次,门票收入617万元(资料据九乡溶洞管理处,游客量由门票收入计算)。

九乡溶洞是利用介入机会开发取得的初步成效,但由于它在知名度、管理和宣传推广方面与阿庐古洞有较大差距,因此目前效果尚不理想,但可预计,只要九乡溶洞在上述几方面有所改善,它与阿庐古洞游客量之比值会逐年增大。

综上所述,喀斯特洞穴分布广泛,其景观共性大,独特性小,游客重游率低,是一种区域性的旅游资源。

喀斯特洞穴的开发除了洞穴景观质量高以外,还必须交通条件好,靠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处于旅游热线上或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或利用介入机会,不然很难成功。

80年代之后,我国开发了数以百计的洞穴发展旅游业,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结其旅游发展规律、布局原理,有助于洞穴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