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wenku.com

同心下马关明长城遗址导游词

yiyyy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求林则徐诗词全集

一、名胜联:  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

  --涌泉寺山门联,佚名撰  这副山门对联,平白如话,意蕴深刻,在华夏众多名刹的山门联中称为奇特。

净地、空门:含意双关。

净地指佛教净土',本来就干净无垢,何须打扫?空门即佛门,四大皆空,如去如来,无遮无碍 ,关它做啥

使人称绝的,这副对联还是一副藏头联,分别取净、空两字;纪念当时已逝的净空方文丈。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有甚么来由。

  --涌泉寺弥勒佛联,王廷珍撰  王廷珍,洁朝福建按察使。

在全国古寺名刹中,弥勒佛联众多。

但如此通俗风趣的,却不多见。

这上下联都是设问句。

弥勒佛又称布袋佛,以常携带一个大布袋得名。

那空空的袋子,看上去米也没有,钱也没有。

但他袒胸敞怀,腆着个大肚皮, 不知道那些浇香拜佛的善男信女,用什么东西供养的?这乐不可支的佛爷偏偏坐在威严神武的四大天王当中,长年累月地陪着笑脸,迎接每一位来客。

张三也好,李四也好;有人也罢,无人也罢,他都悠然笑对。

究竟是什么事值得这么高兴?  作者提出的这两个问题,看来每个游客的回答都不会相同。

也许还是北京谭柘寺的对联答得最好: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 事;开口就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正是因为天下难容之事太多了,才有如此宽肠大肚;正是因为世上可笑之人层出不穷,弥勒才始终笑口大开。

  旧址阅沧桑,世界法轮归一转;  良缘结香火,朝班禁漏证三生。

  --西禅寺大雄宝殿联,陈景亮撰  这副对联刻在大维宝殿石柱上,奇就奇在三代同联,这是清代名宦陈景亮率儿子陈承裘、孙子陈宝琛,祖孙三代同署一联。

上联讲古寺沧桑、世界的变化;下联讲一家数代为官的殊荣。

旧址阅沧桑:西禅建寺已上千年,多次重修,数经沧桑。

法轮:佛教的别称。

朝班:朝会。

禁:指宫中禁地。

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朝班禁漏证三生。

指陈景亮的祖孙三四代均为朝延命官。

父亲陈若霖是清邢部上书,儿子陈承裘是刑部郎中,孙子陈 宝琛位居输林院传学士,后来为太子太傅。

这陈家原藉福州郊区螺洲,是有名的官宦世家。

  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

  --开元寺铁佛殿联,曾异撰  这副对联涉及到铁佛的由来。

明代中叶以前,人们普追认为这尊佛是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所铸的3万斤铜佛。

所以,凡夫但说是金身--铜的。

后来,有人发现这佛不是铜佛,而是铁铸的,铸于北宋年间;重量也不止3万厅,而是达到10万斤,为国内罕见。

曾异据此做了翻案文章,说这阿弥佗佛本来就是铁 汉,你们搞错了。

对佛祖称铁汉虽然不大恭敬,但也是实话实说,道出实情。

  但也有人从佛教的原理上解说:古佛由来是铁汉--古代能成佛的都经过了一番艰苦磨练,都是铮铮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一般的人,未有深究佛学,不明五蕴皆空、佛在心中的真谛。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撰  这是林则徐少年时的巧对佳话。

有一回,老师带学童们游鼓山,爬上鼓山绝顶峰时,一派天风海涛,令学童们兴奋不已。

老师以海为题,出一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让学童们对下联。

没多久,有位学童首先对出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

他就是林则徐。

  上联写站在鼓山上,可以望见无边的大海,海的尽头,就是天了,海天相连,气魄可够大的。

寓学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林别徐的下联则以脚踏绝顶峰,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一览天下小!抒发了凌云壮志。

上下联平厌、对仗都很工整、和谐,意境更佳。

此联后来刻在马尾罗星公园内。

  长空有月明两岸,秋水不波行一舟。

  ――福州西湖宛在堂联 林则徐撰  翁所乐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

  --青芝寺联,于新集句  连江青芝寺有一副刻在楠木上的对联,是集欧阳修、苏东坡句意。

欧阳修《醉翁亭记》日:醉岔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苏东坡《前赤壁赋》云: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因为下联已有水,所以上联的山水改用山林。

  祖塔卵开花,泉可应潮云似海;  禅庭柽扫地,池能蘸月树藏碑。

  --雪峰寺联,梵辉撰  此副对联用典自然、恰当,主要描绘了雪蜂寺秀丽的景色。

祖塔:义存祖师墓塔。

义存祖师,唐高僧:曾草创枯木庵、兴建雪蜂寺。

唐僖宗赐法号真觉大师及紫袈裟以示褒奖。

义存享年86岁圆寂。

其弟子神晏创建鼓山涌泉寺,弟子文偃等创云门宗;法 眼宗,各支脉香火绵延,远播海内外。

义存墓塔为钟形,乃祖师生前自绘塔样,共由200余粒卵石镌成.王审知题名为难提塔。

应潮:应潮泉,在雪蜂山顶附近。

怪:寺山门外有四株古柽,据说其中大的两棵,西株为王审知手植,东株为义存所植。

树大十周,古干垂枝,风吹之时,犹如扫地。

池:山门附近有蘸月池,即放生池。

碑:树腹碑。

相传开山祖师义存圆寂之前曾说:双柽扫地竹木成林,石卵开花我会再来。

  中原士气扬旗鼓;左海文章射斗牛。

  --正谊书院联,林鸿年撰  左海:古代地理方位,以东为左。

福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故称左海。

旗鼓:可指旗、军鼓;也指旗山、鼓山.斗牛:二 十八宿中的牛宿、斗宿.王勃《滕王阁序》:龙光射牛斗之墟。

  爵比郭令公,历中书二十四考;  寿同广成子,住崆峒千三百年。

  --鼓山摩崖联,佚名撰  摩崖题联比较少见。

这是鼓山喝水岩之侧,深涧峭壁中的摩崖大字联。

每字高宽将及二尺。

梁章矩自述喜爱其联其书,曾拓摹回家,但家中却没地方挂得下。

这联写出了古代文人的追求。

上联写当官要位极人臣,并得到众人尊崇。

郭令公:即郭子仪,唐 时任中书令,曾主持官吏考绩二十四次。

后人常把二十四考喻为德高任久的望臣。

下联写寿命要类似神仙,长生不老。

广成子:传说中的神仙,居崆峒山中。

寿命长达千三百年是神仙长寿的意思。

  石室云开,见大地山河,三千世界;  水帘风卷,露半天楼阁,十二栏干。

  --方广岩联,林泉生撰  此联用典自然,气势磅磺,虽涉传说,却不迷信。

石空:方广岩有巨石突出,如一片瓦,遮地近两亩。

三千世界:佛家语。

佛教认为一千年为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合 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

总称三千世界。

木帘:方广岩旁有水帘飞瀑。

半天楼阁:方广岩天泉阁,背依绝壁,下临深谷,用百余根大杉木架构。

十二栏干:宋朱淑真《渴金门》词:十二栏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存心邪恶,任你烧香无益;  为人正直,见吾不拜何妨。

  --连江县粗芦岛观音殿联,佚名撰  此联平白如话,对奸诈之徒、迷信之人无疑是当头棒喝。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乌山琵琶亭联,佚名撰  集句联,联意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上联集卢仝诗句,下联 集杜甫诗句。

江西九江琵琶亭联与此联相同。

弹:指弹琵琶。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 匆,下马相逢各西东。

  --荼亭联,佚名撰  这是福州南门外古茶亭联。

联语自然活泼,形容深刻,妙在上下联各押其韵,朗朗顺口如民歌。

  平生最爱说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  天下几人学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双骖园联,龚霭仁撰  这是一副集句联。

双骖园在乌石山,为古代园林,今已不存。

日啖句:苏拭《食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啖,吃。

天下句: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天下几人学 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

安得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雪国耻在四百年前,公不愧曰武;  绍兵法于十三篇 后,吾曾读其书。

  --戚公祠联,吴佩孚撰  据说此联于1923年吴佩竿五十大寺时亲自手书后送到福州。

吴佩孚,北洋直系军阀首领,秀才出身。

此联颂扬了戚继光的丰功伟绩,但也包含了作者的自夸。

武:戚继光死后谥武毅。

十三篇:春秋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

戚继光也曾著有《练兵实纪》、《在戎要略》、《武备新书》等书。

  平地起楼台,恰双塔雄标,三山秀拱;  披襟起霄汉,看中天霞起,大海澜回。

  --长乐三峰寺联,梁章矩撰。

  三峰寺在长乐城西南山顶。

宋崇宁年间,有僧在山顶筑台讲 经,并建佛庵。

后建七级三峰塔。

明初郑和下西洋驻泊长乐,曾三 次修茸三峰寺。

今寺祀塔存。

拱:卫护。

双塔:福州特有标志。

三山:指福州。

三蜂塔上可望福州及闽江口。

另,在福州于山亦有此联。

  苔壑泉流松荫境,龙峰山抱水环腰。

  ――苔泉联 蔡襄撰  此联是时任太守蔡襄在龙腰苔泉井后壁的一方石碑上题作。

  藏书岂为儿孙计,有志都教馆阁登。

  ――北后街环碧轩藏书楼联 龚易图撰  山川寄迹原非我,天地为庐亦借人。

  ――洪塘金山寺联 林兆恩撰  十里湖光比西子,千秋事业忆南朝。

  ――西湖李纲祠堂联 许世英撰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沧浪亭联,梁章钜集句  沦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游览胜地之一。

曾为北宋诗人苏舜钦家园,后为韩世忠宅园。

苏舜钦因感于沧浪之水清今,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词而命名此亭。

本联为集句联。

上联集欧阳修诗句,下联集苏舜钦诗句。

梁章钜巧集妙采,如 同出自己手笔,天造地设,工丽无比,堪称佳联。

  行路最难,才数起水驿山程,少安毋躁;  入关不远, 莫忙逐车尘马足,且隹为佳。

  --福州祭酒岭联,林亭桐撰  祭酒岭:在福州西门外,古时进出福州的行人常在此小憩。

后唐时,国子监祭酒湛温在此自杀,故名。

上下联分别对出城、进城的人而言,请他们歇歇脚再走。

  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

  --鼓山联,林世壁撰  林世壁,明嘉靖年问福州才子。

此联是他游鼓山五律诗中的一个联句。

因其描写尽致,造意新奇,后人曾将此联镌于绝顶峰临沧亭的亭柱上。

--临沧亭的亭拄上。

明万历年间,福州名士徐勃游鼓山对,见林世 壁题诗,不禁感慨万千,遂作一诗:闲随老衲叩禅关,墨迹淋漓满上方;一自题诗人去后,白云沧海两茫茫。

表达了世事苍茫、人事沧桑之感。

林联与徐诗一直为后人所传诵。

  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  乾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

  --金山寺联,佚名撰  手上只一金元,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给谁是好;  心中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  --涌泉寺天王殿联,佚名撰  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

  --李纲祠联,林则徐撰  李纲祠,在福州西湖桂斋。

社稷:指国家。

  碧涧生潮朝自暮;青山如画古犹今。

  --西禅寺山门联,朱熹撰  宝塔镇怡山,溯当年初辟荆榛,七井泉源通斗极;  法轮转云海,喜此日重装龙象,上方钟梵应迦陵  --西禅寺大殿对联,林维源撰  林维源是清代台湾巨富,居淡水县,光绪八年题此联。

  江水长流,想见高风终古在;  云山如画,依然诗思逼人来。

  --鼓山联,佚名撰  流连不尽登临兴;俯仰犹思去往情。

  --鼓山联,佚名撰  坐坐好留登顶力;闲闲且缓出山心。

  --青芝山半山亭联,佚名撰  藏名诗酒间,竹屋纸窗清不俗;  养拙江湖外,风台月榭悄无言。

·  --长乐百一峰左楼联,梁章钜撰  能度众生,岂独潭龙知听讲;  愿闻一喝,长教海水不扬波。

  --涌泉寺大门联,陈宝琛撰  鸟识天机,衔得春来花上弄;  鱼穿地脉,挹将月向水中吞。

  --开化寺联 朱熹撰  犄汉角秦,逐鹿中原余旧址;  封闽霸越,钓龙干古有高台。

  --无诸庙联 陈振狂撰  这是咏汉初无诸逐鹿中原,在大庙山封闽遗事,无诸庙遗址在今福州第四中学内。

  人行柳色花光里;;  身在荷香水影中。

  --西湖荷亭联 林则徐撰  这副对联是林则徐集宋人句而撰的,非常贴切荷亭的柳影荷姿的自然景观。

  朝朝朝朝朝朝夕;  长长长长长长消。

  --罗星塔联 佚名  联句选自清梁章钜《楹联续话》,据一道人解释:此联出语第一、第二朝字,上平声;第三朝字下平声,通作潮字;第四朝字亦下平声;第五朝字上平声;第六朝字又下平声。

对语第一;第二长字平声;第三长字上声;第四长字是平声;第五长字是上声;第六长字又是平声。

如此读之自不烦言而解,不过是言潮汐长消而已。

按这释法,应是:  朝朝潮朝潮朝夕;  长长涨长涨长消。

  莲岫耸奇观,喜百洞垒垒,从此振衣绝顶;  虎门留战绩,叹大江滚滚,更谁击揖中流。

  --青芝半山亭联 佚名  青芝半山亭,是30年代重建青芝寺大殿时建的,联句出自林焕章等诗社成员掇作。

莲岫,指百洞山莲花峰。

虎门,五虎门,闽江口五虎礁组成。

战绩,指1884年中法海战时,金牌炮台杨金宝开炮击中法国侵略军舰,叹,清廷腐败,竟然追究杨金宝开炮违令,一时民众愤怒,伸张正义。

  细看洞中景;  方知眼界广。

  --永泰方广岩联 林素园撰  方广岩,在永泰葛岭镇,岩为洞穴,内建一寺,奇险而幽静。

联中解释方广的来由。

洞中景必须揣摩石钟乳上各种图象,才会逼真。

认识了这些景致,才能开阔眼界。

  神灵在帝旁,遥祝天风海涛,远此浪淘沙,一洗九十年肮脏世界;  典型怀夙昔,共除洪水猛兽,管它鬼泣血,再造千万里乾净河山。

  --林文忠公祠联 王景岐撰  林文忠公词,即林则徐纪念馆原址。

民国18年(1929年)为虎门禁烟90周年,作者撰联纪念。

  衔远山,吞长江,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风雨之际枕簟生凉。

  -- 大庙山榕阴山馆联 白让卿撰  衔远山,指馆立山势,远抱群山。

吞长江,指俯瞰闽江东流。

  且漫道见所未见,闻所末闻,即此是格致关头,认真下手处;  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须从鬼神屋漏,仔细扪心来。

  --马尾船政局头门联 沈葆桢撰  兴办船政局,当时列为非常之举,为了完成创办使命,特在头门撰联,以儒家格物致知学说,抵制保守派非议,提出精益求精,力求成效的要求,做人进出振作。

  一声天为晨鸡白,万里秋随别雁南  -- 沈葆桢撰  沈葆桢在担任船政大臣期间,工作之余,常常集下属中文人雅士比赛诗钟,传说有一次,以白南嵌第七字,沈一夜苦思,得不到佳句,直到雄鸡报晓,突然来了灵感,作出以上诗句。

沈的名句,最为人们传诵的“雪天裘被偕朋辈,平地楼台待子孙”。

上句颇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之意,下句则希望子孙创业。

  二、赠答联: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撰  这副对联是林则徐在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禁烟失败,被遣戍伊犁,在离开西安时,留给家人一首诗中的对联. 它表达了林则徐在逆境中义无反顾、舍身报国的激烈壮志和坦荡胸怀。

1990年,江泽民视察广东,曾手录此联题于虎门镇林则徐销姻之处。

  笔老诗新疑有物,水清石瘦亦能奇。

  --梁章钜赠余小霞(集东坡句)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客官寓宦宅,富室宽容。

  --叶向高、陈达公联对  明朝宰相叶向高与陈达公交谊颇厚。

陈达公是闽县大义乡人,曾任山西巡抚和雁门三关提督等职。

有一回,叶向高回老家福清省亲,途中顺便去拜访已告老还乡的陈达公。

陈达公见好友来,忙备酒款待。

席问,陈达公以招待不周,语带歉意地说了句: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略为沉思,应了句:客官寓宦宅, 富窒宽容。

遂成一奇对。

宠宰:皇帝恩宠的宰相,指叶向高。

  此对联共用18个宝盖头部首的字,令人称奇。

而且含意贴切,对仗工整,殊为不易。

后人曾将这副奇联刻在大义词堂内。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

  --客厅联,谢銮恩撰  该联挂于冰心故居.谢銮恩为谢冰心祖父.此联表明了他为学处事的准则.知足:知足常乐。

知不足:《论语》学然后知不足。

有为:有作为,《礼记》养其身以有为也。

  劝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

  --梁章钜赠余小霞赴任  麟阁待劳臣,最难西域生还,万倾开荒成伟绩;  凤池诏令子,喜听东山复起,一门济美报清时。

  -- 梁章钜赠林则徐。

  时林戍疆三年赐还,出任陕西巡抚,其子亦被起用  曾从二千石起家,衣体新传贤子弟;  难得八十翁就养,湖山旧识老诗人。

  --林则徐赠梁章钜。

  二千石:古时知府俸禄,后常代指官职。

梁初仕任荆州知府,其三子后亦出任知府。

八十翁:其子任知府后曾接80岁之梁章钜到杭州奉养  粗菜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  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为之。

  --厅堂联,林宾日撰  此联原悬于林则徐故居厅堂中。

林宾日,林则徐之父,私塾先生。

上联讲自己生活自奉甚薄,下联对儿子操守和抱负充满信任。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邱。

  --林则徐赠左宗棠联  这是林则徐在湘江会见左宗棠时书写给左宗棠对联。

上联写了湘江夜话处的美丽景色,下联抒发了胸怀古今文化的豪情,或许就是对左宗棠的高度评价。

  答君恩清慎忠勤,数十年尽瘁不逞,解组归来,犹是心存军国;  殚臣力崎岖险阻,六千里出师未捷,骑箕化去,空教泪洒英雄。

  --清文宗咸丰皇帝挽林则徐联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

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泽在;  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

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

  --左宗棠挽林则徐联  这副对联,表达了左宗棠对林则徐的崇敬之情,君子、小人一句,道出了左宗棠对林则徐坎坷遭遇的愤懑不平,遗泽是指林则徐做事为人有古人遗风;庙堂、草野一句,强调了林则徐对国家、百姓的重要作用,出师未捷,又包含着无限遗恨与痛惜。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殊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梁章钜会客室联  拼一死,求众生,遗恨在重泉,碧草当春犹怒发;  创共和,推专制,丰功镌华表,黄花无恙许长开。

  --《黄花碧血集》挽联 林森撰  《黄花碧血集》是纪念黄花岗烈士(闽籍)林文、方声洞、林觉民等纪念集,编印于林森修建黄花岗陵园之后,时为1917年。

  三、广告联:  聚多冠盖;春满壶觞。

  --聚春园联,佚名撰  此联系藏头联。

聚春园是福州历史悠久、著名的酒家。

冠盖:指冠服与车盖,泛称仕宦。

春,泛指美酒。

壶觞:古代盛酒器。

  非福人不能来福地;有龙脉才会有龙泉。

  --福龙泉澡堂联,陈寿棋撰  福龙泉澡堂,位于温泉路,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5年)。

今为新榕澡堂。

陈寿棋:清经学家,福州名儒。

这副对联是广告联。

联中藏福龙泉店号,且双嵌福龙两字。

福人:有福之人。

福地:福州称福城宝地。

龙泉:福州温泉,有九龙经脉出金汤之誉。

  美酒可消愁,入座应无愁里客;  好山真似画,倚栏都是画中人。

  --福州广聚楼联,区菊泉撰  广聚楼,在台江区小桥头,以经营粤菜为主,兼营剧场。

上下 联都是两个短句构成,后句是前句的重复和强化。

消愁、似画用以招引顾客,入楼即可无愁、是画,此楼酒美景佳,焉能不上?  白头翁牵牛过常山,遇滑石,跌断牛膝;  黄发女炙草堆熟地,失防风,烧成草乌。

  --中药名联,梁章矩撰  此联巧嵌了白头翁、牵牛、常山、滑石、牛膝、黄发女、炙草、熟地、防风、草鸟等十种中药名。

联语自然,对仗工整,读来妙趣横生。

福建名胜对联大全

福建名胜对联大全(下)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朱熹题福建漳州白云岩书院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上看 龙海云洞岩,在龙海鹤鸣山肚量能容遂使终朝开笑口菩提成就都从历劫见慈心 福建闽侯崇圣禅寺天王殿风声水声钟鼓声声声入妙月色山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福建长汀朝头岩海气凝云云气结成罗汉泪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 漳浦海月岩,在漳浦梁山东麓,背山面海,岩上刻有如来佛一尊犄汉角秦逐鹿中原余旧址封闽霸越钓龙干古有高台 福州无诸庙联,陈振狂撰江水长流想见高风终古在云山如画依然诗思逼人来 福州鼓山联,佚名撰捷报新传百载冤仇今尽雪将军虽去千秋大树永凌云 福州:胡乔木题林则徐纪念馆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 福建厦门南普陀寺,位于厦门五老山下莽莽红尘一息各分南北路盈盈绿水三篙频送往来人 清胡云章题福建延平渡口亭能度众生岂独潭龙知听讲愿闻一喝长教海水不扬波 福州:陈宝琛题涌泉寺。

潭龙:涌泉寺址原为一龙潭,传内有卧龙鸟识天机衔得春来花上弄鱼穿地脉挹将月向水中吞 福州开化寺联,朱熹撰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鱼穿地脉抱将月向水边吞 朱熹题漳州芝山,在漳州西北契得禅机溪声便是广长舌空诸尘境山色皆为法相身 福建闽侯崇圣禅寺法堂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乾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 福州:金山塔。

日夜长浮:小金山突出江中,古有“印浮水面”之说万石峰中月色泉声千古趣八方池内天光云影四时春 福建晋江草庵,乃我国仅存的完整的摩尼教遗址威震漳江南国兵戈化礼乐惠流云水西门宫阙亘山河 云霄胜王庙,又名威惠庙,在福建云霄县城西门,系唐代为祀漳州首未见其人先传出鸳鸯曲曲不如归去终难留马脚匆匆 李瀚章题福建龙溪戏台无无上无这法门本来无著了了不了问大众哪个了时 福建莆田梅峰寺祖师殿五夜功夫铁脊梁将勤补拙二时粥饮金刚屑易食难消 福州:涌泉寺。

二时:一早一晚笑口常开长令众生皆安乐悲心无尽普使法界悉清凉 福建仙游会元寺天王殿雪趁风威白占田园能几回云乘雨势黑瞒天地不多时 福建厦门玉屏寺鳌园博物大观百闻不如一见鹭江集美中学万人共仰千秋 郭沫若题厦门集美解放纪念碑。

鹭江:厦门的别称北向祝吾君列仗太平幡秀宇西来拜我佛入门大笑钵生花 福州:魏全安题西禅寺大雄宝殿。

清光绪年间,寺僧微妙东渡台湾募藏名诗酒间竹屋纸窗清不俗养拙江湖外风台月榭悄无言 梁章钜题福建福州黄巷全闽诗钞楼联方技加黄袍帝号别继神农统真人在白水地灵尤重梓桑恭 厦门慈济宫,祀北宋时民间医生吴本夲,宫址在厦门市区非妄非真常行于空植众德本不取不舍无有少法得菩提心 福建福州涌泉寺大殿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勇夺魑魅之心 福州:郭化若题林则徐纪念馆,在福州澳门路和尚什么家资石头大大小小空门有何佛法白云去去来来 福建漳州瑞竹岩净瓶杨柳枝洒点点风调雨顺紫竹白鹦哥叫声声国泰民安 福建泉州少林寺爵比郭令公历中书二十四考寿同广成子住崆峒千三百年 福建福州鼓山喝水崖联美酒可消愁入座应无愁里客好山真似画倚栏都是画中人 福建福州广聚楼联,区菊泉撰。

广聚楼,在台江区小桥头乔木认前痕劫后能酬经始志菁莪期远荫老来犹抱济时心 厦门集美鳌园。

乔木:代指故家;前痕:以前留下随遇自生欣暖日风和入怀抱静观可娱老崇兰幽竹有情文 梁章钜题福建福州黄巷宝兰堂联。

集兰亭字。

庋褚兰亭石刻于此亭伴松竹梅好鸟枝头亦朋友石分绉瘦透诸峰罗列如子孙 福州:乌石山。

亭:指乌石山333士亭;绉瘦透:为园林选石的三玩在水中央来看这小小亭子要知天下事去问那好好先生 金高鹄题福建南漳水镜祠珍珠亭问梅子熟未个中人酸甜自别问木樨香否门外汉坐卧由他 福州:江之谦题金山塔贤母耐坚贞懿范可风传里乘佳儿知安命孝名无愧著乡评 萨镇冰题福建永泰方广岩“脱凡”宝门乡赋念嘉宾彩笔昔曾千气象持衡留藻鉴文昌新入有光辉 福州:林则徐题贡院,在福州城东南、明清乡试、会试之所有客醉无客睡福简简吁可愧长歌粗短歌疏诗平平聊自娱 梁章钜自制福建福州黄巷藤花吟馆联祖塔卵开花泉可应潮云似海禅庭柽扫地池能蘸月树藏碑 福州雪峰寺联,梵辉撰。

此副对联用典自然、恰当,主要描绘了雪蜂淡忘岁月坐绳床一笑自成妙谛收拾乾坤旧布袋众生谁是解人 福建福州涌泉寺天王殿风动幡动何处闻天籁地籁人籁石开莲开此间见小千中千大千 福建福州西禅寺玉佛阁——现·越尘赫厥声濯厥灵无师保如临父母天所覆地所载有血气莫不尊亲 福建福州龚海峰(景瀚)关帝庙联。

尚非俗调忍教此地为戎片石护存完我责正值中原多故长城宛在缅公灵 郭兆昌题福州戚公祠醉石亭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下马相逢各西东 福建福州南门外古茶亭联石骨金身何处来无始无终自在慈云法雨从空下亘天亘地悠然 漳州南山寺。

石骨金身:指寺内石雕佛像石室云开见大地山河三千世界水帘风卷露半天楼阁十二栏干 福州方广岩联,林泉生撰寿无量法无边无是无非无烦恼人有缘度有难有因有果有菩提 福建将乐证果寺谈经三百余会何曾一字涉搬烦说法四十九年都谓了这做什么 福建莆田广化寺法堂——陈湖泉等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

逃墨归儒:从墨家脱离出来,归附到儒家中雪国耻在四百年前公不愧曰武绍兵法于十三篇后吾曹读其书 福州:吴佩孚题戚公祠。

武:戚继光谥武毅;绍:续;吾曹:吾辈雪国耻在四百年前公不愧曰武绍兵法于十三篇后吾曾读其书 福州戚公祠联,吴佩孚撰一失足难免竖目横身前车可鉴早回头快些洗心放手净土非遥 福建莆田广化寺放生池以一篑为始基从古天下无难事致九译之新法于今中国有圣人 沈葆桢题福建船政局仪门坐里门内夕而朝教不忘就尔事习君子言尊以遍学莫便近其人 福州:林枝春题鳌峰书院,在于山之下大启漳土永尊闽民但励忠勤二字依旧云山维新庙貌缅怀功业千秋 云霄胜王庙。

大启漳土:开发漳州法缘广结自蒙地布金砖人天拥护悲愿宏施何待花开石卵禅教重兴 福建闽侯崇圣禅寺——现·梵辉反己有真修须留神检到心身界上加工无别法务着力打开义利关头 林青圃题福建鳌峰书院联。

雅似先儒语录风清华表翔无鹤云护佳城关玉鱼百丈松楸驯鹿土千秋佳节卧牛眠 福建福州林则徐墓囊张兜率贮乾坤内院补居一佛地山现须弥悬日月上方长绕四王天 福建莆田慈寿寺天王殿——现·刘建绪平地起楼台恰双塔雄标三山秀拱披襟坐霄汉看中天霞起大海澜回 梁章钜题福建长乐三峰塔寺,位于长乐吴航镇南山平生最喜说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天下几人学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福州乌石山中双骖园三十年力学不下山度量包罗天地五百部著述曾诣阙精神贯彻古今 莆田夹漈草堂,在莆田夹漈山,为南宋学者郑樵读书治学之处衔远山吞长江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送夕阳迎素月风雨之际枕簟生凉 福州大庙山榕阴山馆联,白让卿撰。

衔远山,指馆立山势,远抱群山佛法乃启迪智慧廓清迷惑破无明苦修行是涵养道德利乐有情净化人心 福建明溪八圣寺蜉蝣天地蛮触战争大作小观小亦大咫尺江山须臾富贵无为有处有还无 福建福州戏园功德在民百世祀可也所望一灵不泯城郭犹是四方来观者免教再过为墟 福州:郭兆昌题戚公祠。

免教句:戚公祠原在平远台铡,后毁菩提会菩提具大神通忽现千般千眼自在观自在是真佛力总有慈念慈悲 福州:张南山题于山观音阁,在于山之巅,阁内有乾隆御碑行路最难才数起水驿山程稍安勿躁入关不远莫忙逐车尘马足且住为佳 福州:林朝阳题祭酒岭,在福州会城西门外行路最难才数起水驿山程少安毋躁入关不远莫忙逐车尘马足且隹为佳 福州祭酒岭联,林亭桐撰。

祭酒岭:在福州西门外盈颜常喜喜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张口大笑笑世人不知省悟不肯回头 福建南平开平寺弥勒殿大功在备倭城郭依然公去苍茫谁嗣者圣明使防海风波未已吾来宏济愧前贤 福州:戚公祠。

未已:没停发一心全心最大菩提心要为众生造福守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方能佛国超凡 福建连城性海寺——当代·罗心如莲岫耸奇观喜百洞垒垒从此振衣绝顶虎门留战绩叹大江滚滚更谁击楫中流 陈宝琛题连江青芝山。

莲岫:指青芝山莲花峰攀桂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望修士苦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 福州:贡院。

攀桂:科举得中;孤寒:生活清寒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潮州韩文公(愈)祠联。

紧切潮州误国半闲堂罪恶贯盈垂老投荒犹恨晚锄奸一片石春秋笔削乱臣贼子必书诛 龙海木棉庵,在龙海九龙岭下,庵外榕树下立一石碑学成君子如麟凤之为祥而龙虎之为变德在生民如雨露之为泽而雷霆之为威 朱熹题福建松溪县学堂鱼鼓响时打点钵孟问天谁识饭是米做象龙集处咀嚼菜根有味方知舌在口中 福建福州涌泉寺香积厨做字中居古古则今观观不尽新新世界戯乃半边虚虚当实看看起来件件风流 福建龙溪戏台卜筑踞层巅看浪影茫然一曲渔歌山月白栽培思旧德顾桑阴沃若千家蚕织夜灯红 方士模题福建福安天马山列岫亭高歌石鼓手能持闻何所闻只有泉声互答兀坐名山身久定见而不见奚须入寺重寻 福州:慧通题涌泉寺。

石鼓:寺外鼓山上的鼓状岩石见小利则不成去苟且自便之私乃臻神妙取诸人以为善体宵旰勤求之意敢惮艰难 沈葆桢题福建船政局大堂前世作恶多用经卷消磨可见阎罗怕和尚今生为善少以纸银遮盖须知佛祖要金钱 福建永定金丰醮神坛万顷泛沧溟感履险如夷几度稳凌鳌背浪一官怜苜蓿愧登高能赋片帆能助马当风 福州:王家驹题乌石山为恶必灭为恶不灭祖宗有余德德尽则灭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祖宗有余殃殃尽则昌 福建永定城隍庙霞彩见南州是大慈大悲一片婆心连眷属潮音出西竺能救苦救难万家民命共皈依 福建漳州观音寺不生不灭不垢净不增减是空是色称为诸佛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非去非来故名如来 福建莆田梅峰寺大佛达四门四目四聪我有嘉宾莫负文章华国选书六德六行六艺丞哉髦士要兼孝弟力田科 林则徐题福建福州明远楼拼一死求众生遗恨在重泉碧草当春犹怒发创共和推专制丰功镌华表黄花无恙许长开 《黄花碧血集》挽联林森撰。

《黄花碧血集》是纪念黄花岗烈士手上只一金元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给谁是好心中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 福建福州涌泉寺弥勒殿文德启文明掌文孝著文章市镇文人开异域武功封武帝授武经传武略连城武将咏皇廷 程子光题福建连城文武庙喧全寂倦都醒一片碧玲珑高树凉风人倚栏夏如秋晴亦雨三分寒料峭疏帘清簟客敲棋 福州:孙莱山题绘春园,在福州五一路东。

簟:竹席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福建永定湖坑洪川振成楼宝塔镇怡山溯当年初辟荆榛七井泉源通斗极法轮转云海喜此日重装龙象上方钟梵应迦陵 福州西禅寺大殿对联,林维源撰。

林维源是清代台湾巨富,居淡水县敷陈物色作庄严即庄严离庄严当下便登宝所劈破虚空呈相好非相好是相好现前顿见如来 福建莆田梅峰寺祖师殿慨曩日烽火弥天毓物培材在危难中坚持下去喜今兹楼台如画移花补竹从废墟里创建起来 虞愚题厦门集美鳌园。

曩日:从前世间无常多少事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佛性有妙古今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减不增 福建福安仙岩寺大雄宝殿中原多难在昔有人湘淮未兴独倚个臣以为命天山之南于今乃粒水旱犹祭夫岂故乡所得私 福州:叶在琦题林则徐纪念馆南山律学已八百年湮没无传何幸遗编犹存东土晋水僧园有十余众承习不绝能令正法再住世间 李叔同题福建泉州南山律学苑戚略直正岳家军闽浙播讴歌武穆千古武毅千古勋名上齐李丞相湖山瞻庙貌有宋一人有明一人 萨镇冰1926年题福建福州于山戚公祠向以爱国主义为教育中心今后当结合国际主义向以一般青年为教育对象今后应特重工农青年 黄炎培题福建厦门集美鳌园放开眼界看朝日才上夜月正圆山雨欲来溪云初起洗净耳根听林鸟争鸣寺钟响答渔歌远唱牛笛横吹 龚正谦题邵武熙春山且漫道见所末见闻所未闻即此格致关头认真下手处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须从鬼神屋漏仔细扪心来 沈葆桢题福建福州船政局庭余嘉荫室有藏书天下事随处而安即此是雕梁画栋卜得芳邻居成美境田舍翁问心已足漫言应列鼎鸣钟 梁章钜自榜福建福州黄巷旧居(林青圃故宅)楹柱联惟神天亶聪明愿千秋灵爽式凭俾倕巧班工同成宝筏此地海疆门户看万顷沧波不动有冰夷洛女虔拜云旗 沈葆桢题福建船政局天后宫馨香千古明神久镇仙山换劫任红尘方寸莲花终石火丹雘重新贱子自惭勺水题名悬碧落大家榆荚遍成钱 福州:于山天君殿,原是于山的一所道观,现为博物馆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江山为天下读书人顿增颜色驱外夷出境自辟千秋新事业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丘逢甲题厦门郑成功纪念馆瀑从何来人言较冀盘山越天台赣匡庐其倒海翻江尤诡楼不在大我愿携晋庚亮齐谢朓唐崔颢为赋诗载酒之游 吴恭亨题永定望瀑楼。

盘山:在天津蓟县西北,山势雄峻且漫道见所未见闻所末闻即此是格致关头认真下手处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须从鬼神屋漏仔细扪心来 福州马尾船政局头门联,沈葆桢撰远看疑画近看似诗及至身到其间又觉诗画都无着手处善者敬神恶者畏鬼究竟皆非异物须知鬼神出在自心头 上联写景,下联说理,道出了“祸福皆自取,神鬼本无凭”之真理答君恩清慎忠勤数十年尽瘁不逞解组归来犹是心存军国殚臣力崎岖险阻六千里出师未捷骑箕化去空教泪洒英雄 清文宗咸丰皇帝挽林则徐联坠地是何代是何年马鸣生周末龙树生秦初略似片时昏旦入门无所惊无所怖文殊即寒山普贤即拾得原来今世弟兄 福州:西禅寺。

马鸣:古印度佛教哲学家;龙树:古印度佛教哲学家神灵在帝旁遥祝天风海涛远此浪淘沙一洗九十年肮脏世界典型怀夙昔共除洪水猛兽管它鬼泣血再造千万里乾净河山 福州林文忠公祠联,王景岐撰。

林文忠公词,即林则徐纪念馆原址结什么仇造什么孽害什么全家性命为饶你颠倒是非半世竟夸权在手占尽了利沽尽了名丧尽了天理良心且看他荣华富贵一朝终有雨淋头 福建福州城隍庙冤债不吃亏借几分还几分到这里限定日期按数偿来转眼便消因果簿危途休害怕得一步进一步尽任他安排陷井凭天走去到头已过死生关 福建福州城隍庙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什么来由 福州:王廷琤题涌泉寺

黄河的传说简短的精选

古代社会的人们传递信息,往往借助特定的肢体动作、有声语言及纹身、饰物、舞蹈等以身体为传播媒介或载体的广告传播形态来达到目的。

身体或肢体是为最原始的广告媒介,其媒介功能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岁月里被不问断地保留并延续下来。

古代社会常用的肢体语言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拟态与手势语。

在语言使用之前,拟态与手势语是把特定信息传递给受众的最实用、最有效的方式。

如原始人在狩猎过程中,当一个人遇到野牛群时,就立即跑到同部落的人都能望见他的高地上,两手举起身上遮体的东西,伸到头顶,然后再慢慢放下,反复不已。

这是动员全部落成员围猎的信号。

原始人狩猎喜欢结伴合作,当猎手们发现兽迹时,需要隐蔽行进,就相互用手势语交换情况。

那些手势往往都能表现动物最显著的特征。

高举双手,食指伸直,表示所见野兽是有一对大角的大捻角羚;中指弯曲,其余四指伸展,大家明白这是发现了长颈鹿;发现鸵鸟则斜举手臂,象征其长颈。

民族学研究证明,这种拟态与手势语在古代社会里是到处存在的,是原始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

2.身体彩绘和纹身。

在身体上涂色彩或画图形的装饰叫做绘身,这种装饰起源极早。

在数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遗址中,经常发现有可以作为颜料的赫石。

直到近代,许多保持着古老习俗的民族仍喜欢在自己身上绘彩。

我国旧俗端午节,不少地区的少数民族都习惯在头面、手腕等处涂雄黄或画符,将牙齿染黑色可以说是一种绘身装饰。

古籍中记载我国东南方有一个“黑齿国”:“倭国东四千有裸国。

裸国东南有黑齿国,船行一年可到。

”我国云南的傣、基诺、布朗等族,平时喜欢咀嚼槟榔和石灰,久之也能使牙齿变黑。

在人体表面皮肤上刺花的装饰叫做纹身,这种习俗起源也很早。

据古书记载,我国古代江南地方的吴人、越人、楚人崇拜龙图腾:“文身刻画其体,内墨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能害也。

”我国包括汉族在内的大多数民族在古代或近代都有纹身的习俗。

黎族女子开始纹身的年龄是十二三岁至十六七岁。

有了情人就要在手上刺特别的标记,这种标记往往是情人亲手给予黥刺的。

我国云南基诺、布朗、独龙等族,台湾高山族同胞也有纹身的习俗。

……(删节)由于纹身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之间的交往及原始人的群体活动中具有较强的识别作用,在不同的群体交流、争斗及通婚过程中又传递着特定的信息,随着原始群体的迁徙与活动,又在更宽泛的据土范围内发挥作用,因而也可以视为一种能够传达生活及社会信息的原始广告媒介。

3.人体饰物。

在人体上加装饰品,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后期。

在我国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里,就发现了丰富的装饰品。

其中有空孔的兽牙、空孔的海蚶子壳、钻孔石珠、钻孔小砾石、钻孔的鱼骨和刻沟的骨管等。

它们是用带子串起来套在身上的。

人体饰物形形色色,名目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发饰、头饰、耳饰、鼻饰、唇饰、颈饰、脚饰等等。

人体饰物的配带,跟不同时代人们的发型、发式密切关联。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一般是将头发盘结成椎形,或结于额前,或结于背后,逢节日往往满插繁花。

广西瑶族妇女发式因地而异,有头上插竹箭两根,约二尺长,分头发为两股,左右盘结,绕箭而上,又以纱巾覆盖,形关如蝶翼双立。

有的则头戴竹箍,两端翘起,形状象牛角,再系以珠子丝绵扎紧。

浙江东部一些地方的畲族妇女,头饰用竹筒制成,长三尺左右,外面包以红呢,嵌以银边,竹筒前后都钉有一个银牌,并挂上白色串珠。

根据不同饰物,可以判断不同族群的生活习惯和特性,可以通过不同饰物的搭配、组合传递特定思想或文化信息。

在这里,人体饰物不仅反映着原始人的喜怒哀乐,而且还把这种生活文化信息传播到族群每个成员当中,甚至传播到临近或敌对氏族群体之中,原始广告传播的功能也表现得较为强大,具有明显的广告“告知”功能。

根据以上材料不难看出,在原始社会及文明早期漫长的岁月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地区的不同人群,传递信息的方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靠肢体语言进行的,特别是一对众、群族对群族之间特定的、具有“告知”和“识别”功能信息的传递,都是以这种方式来完成的。

肢体语言在这里成为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广告传播媒介。

二借代物——广告信息传递的特定标记 原始人传递信息除了使用肢体语言外,更多的则是依靠现实世界的自然物来实现广告信息的传递。

这些自然物,一种是自然界自然生成或存在的,如树木、岩石等,另一种虽然是人类创造的,但尚没有被有意识地专门用来当作广告媒介来使用,而是在传递信息过程中被借用了,如图画、绳索等。

这种借代物分为两种情形,一是特定借代物,二是生活借代物。

1.特定借代物 (1)结绳。

结绳记事是一种常见的原始信息传递方法,我国古代社会结绳记事的做法在史书中多有描述,《周易》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庄子》载:“昔者容成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北史》也提到:“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

”结绳法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应用广泛且年代久远。

台湾高山族人记录约会日期,就按天数打若干绳结,每过一夜即解开一结。

西藏珞巴人则是每过一天用刀割一结,直割到最后一结就表示到期,绳结解完表示赴约之日。

云南独龙人单独出远门,往往要在腰间系一麻绳,走一天打一结以记录走出天数。

瑶族在二人发生纠纷时常在头人面前获得裁决,其方法是,争执者各执一绳,谁诉说一理由即打一绳结,直至说完为止,绳结多者胜诉。

在阶级社会里,结绳的传统也被商人继承下来,并在形制和用途上加以变化。

在店铺、酒店肆、茶楼及行商的摊位上,各种各样的幌子或招牌,往往饰以各种饰片,用绳串缀,下缀幌绸、五彩条状织物、各种料珠或排穗,也有许多造型独特的幌子,由粗麻绳打结编织而成。

在这里,绳节成为传递广告信息的新型媒介。

(2)刻木。

刻木为另一种符号语言。

史书上也曾记载我国各地刻木记事的历史事实,如《后汉书》载,“大人有所召呼,则刻木以为信”,虽无文字,亦不敢违。

《岭外代答》也载:“瑶人无文字,其要约以木契合二板而刻之,人执其一,守之甚信。

”《云南腾越州志》也提到:“夷有风俗,一切借贷赊用、通财期约诸事,不知文字,唯以木刻为符,各执其半,如约酬偿,毫发无爽。

” 刻木为记的习俗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则演变为官工的铭刻或名人商品的标记,即在所售商品上打上官工的名字或名人的名字。

如果往前追溯,刻木甚至可以视为商品商标和标记广告的源头。

(3)狼烟。

我国春秋时期,就有用火光烽烟传递军事警报的记载。

秦始皇以后,在万里长城上每隔十里即筑一烽火台,用干燥的狼粪做燃料,点燃之后,火光烟雾腾空,可把紧急警报传到很远的地方。

古诗“平沙落日大漠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之句,正是这种原始信息传递法应用的真实写照。

这种传播媒介在古代社会商人们的经商活动中也被使用,如在不同时期,都有夜行的商队、马帮“举火为号”的记载。

(4)鼓。

原始的信息传递法既有作用于视觉的,也有作用于听觉的。

作用于听觉的信息传递主要借助于音响传播工具来进行,其中以信号鼓最为常见。

我国基诺族的牛皮木鼓,也是把一段粗树木的两端凿空,再缚以带毛的黄牛皮,悬在树上用木槌敲击,每逢年节,一听鼓声即男女老幼云集,唱歌跳舞。

(5)竹号。

我国怒族在丧礼时用竹号传播信息,通过吹奏不同数量的竹号来向全村报丧。

竹号的数目按死者的身份而增减:未婚死者吹一个竹号,已婚者吹两个,老人和首领吹五六个。

部落成员闻讯随即赶到死者家里,送来鸡蛋吊唁。

进入阶级社会,随着行商坐贾的分化,行商走街穿巷,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吹、拉、弹唱等信息传播工具,如汉代商人就有吹箫卖贻糖的记载。

(6)音响器具。

我国新石器时代庙底沟遗址出土的陶钟、陶埙,姜寨遗址的三孔陶埙都具有音乐发声作用。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声响广告的形态日益丰富多彩,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器物都有可能成为声响广告的传播媒介,如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碗、盏、盆等,与娱乐相关的箫、琴、瑟、鼓、锣等,也成为了广告信息传递的工具。

出于广告宣传的需要,许多商人还专门制作了表现行业特征的响器器物,比较典型的就有货郎的拨浪鼓,剃头理发者所用的镊叉,磨刀匠所使用的铜制拍板等。

特定借代物的广泛使用,说明广告传播的方法、途径有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传播活动的频繁和传播技术的进步,人们借用一切可以借用的工具或物件更有效、更富有针对性地传递广告信息。

媒介形态的丰富,使人类的广告传播在更宽泛的地域内进行,并传递着更为丰富的思想、文化及商业信息。

2.生活借代物 (1)草标。

也称之为草芥。

本是自然生长之物,但当其插在所售或待售物品上时,便有了标识意义。

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大到贫困人家因饥寒出卖儿女,均使用草芥。

《水浒传》里曾多次提到草标,最为有名的是关于杨志卖刀的记载:“杨志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上市去卖。

”这里的草标便具备了广告媒介的功能。

(2)谷穗、笊篱、柳条。

多出现在乡村郊野的食店门前,随意挂在门前或栏栅上,不仅能起到标识作用,还能显示出店家的朴素、好客,小小的笊篱和柳条能马上拉近店家和顾客、商家和路人的距离,也是一种制作成本低廉但传播效果极佳的广告媒介。

(3)瓶瓢、草帚。

草帚也称为“草刷儿”和“草杆儿”、“帚杆”。

宋代以后,打破市坊限制后,店铺不仅可以开设在居民区内,而且集市、乡野均可以开设店铺进行经营。

草帚作为广告标识多出现于酒肆茶楼,宋代文献资料对这些事物的记载较多,宋人洪迈在《容斋续笔》中曾提及:“今都城与郡县酒务,及凡鬻酒之肆,皆揭大帘于外,以青白布数为丈之。

微者,随其高插大小,村店或挂瓶瓢、标帚杆。

” 草帚作为广告标识,除了作为酿酒辅助工具的特殊性外,还有更深典故。

主要取意为“扫愁帚”。

宋人苏轼曾吟到:“要当立名字,未可问升斗。

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 这里的“扫愁帚”显然成为酒的别称。

意为“借酒消愁”、“一醉解千愁”。

所以用草帚作为酒店的标识幌,既形象又生动,还具有象征意义,具有浓郁的民俗色彩。

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标记为数众多,多依附于店铺和行商的活动存在,使用范围基本上没有超出商人活动区域和狭隘的“市场”范围,由于经常使用和消费者约定俗成,反映着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出媒介使用者或商家的群体智慧。

但这一类广告媒介的普遍使用,也反映出生产力水平较低阶段人们对广告媒介开发和利用的局限性。

三手工广告媒介——广告信息传递的行业标识 在古代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我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增强。

以我为主体创造性地传播精神文化信息,创造社会物质文化财富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对广告媒体的开发和运用反映了这一事实。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广告媒介,广告传播的影响力更大,进而成为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店铺广告媒介 店铺广告媒介是中国古代社会广告媒介的主要形态。

包括饭店、酒肆茶楼、当铺、旅店门面及周边环境的广告形态,具体来说又分为数种最常见的情形。

(1)幌子。

幌子是中国古代广告媒介中最成熟的媒介形态之一。

幌子往往以生动、直观的形制,鲜艳的色彩和独具魅力的民俗性给人以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力。

幌子从构成看,比较讲究的有幌杆、幌架、幌挑、幌盖、幌体、幌座和幌坠等部分组成;从形体上看,有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及不规则形;从传播的内容看,凡是与商业经营或商品服务相关的信息均有可能以幌子的形式出现;从制作材料看,则有布、绸、缎、棉、铜、铁、木等各种材质,不少幌子则由多种材料复合制成;从表现形式看,则又分为实物幌、模型幌、象征幌与特定标记幌等。

(2)招牌。

招牌传播媒介的出现,也是和店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招牌的位置多出现在门面或门前,多以悬挂、镶嵌、砌筑的方式来设置。

招牌作为广告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十分丰富,具体来说,一是书写店铺的名号、字号,如点心铺书写“老宝泰”、“晋阳豫”等;二是传达商家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特色,如招牌上书写“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等;三是反映行业牲和服务范围的词句,如“知味停车,闻香下马”等。

招牌作为古代广告信息传播媒介,从其悬挂的位置来看,又分为不同的横额、竖招牌、挂板及店外冲天招牌等。

(3)垆。

垆作为一种广告信息传播的媒体有其特殊性。

垆原本是酒店门前温酒的土台子,为了照看所温之酒,垆旁边往往坐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子,一方面为了照应客人,另一方面也为了招徕顾客,妇人当垆在汉代已渐成风俗。

《史记》曾载:“相如置一酒舍沽酒,而令文君当垆。

”(《司马相如烈传》)因汉代初期官府允许民间卖酒和售酒,所以酒店门前多有酒垆。

垆成为酒店的标识。

(4)彩楼、欢门。

宋代开放市禁,民间宽阔门面的大店铺出现,就为彩楼、欢门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彩楼是指店铺的门面装璜,如《清明上河图》中孙羊正店的门首装饰,就属彩楼的一种。

彩楼多根据店家的喜好专门设计,相对固定,独具风格。

欢门广告则指店铺经营者和商家在节日或重要活动时临时搭建的门面装饰,常用彩色纸、帛装饰,因目的性较强,标识作用明显,也被视为古代的广告传播媒介之一。

宋代在门首搭建彩楼、欢门渐成时尚,《东京梦华录》曾载:“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

”(《酒楼》) (5)灯笼。

灯笼作为广告传播媒介,始于五代。

耐德翁在《都城纪胜》里曾载:“酒家事物,门设红权子绯缘帘贴金红纱栀子灯之类,旧传因五代郭高祖游幸汴京潘楼,至今成俗。

”(《酒楼》) 灯笼一般悬挂在酒肆茶楼门首显著位置,上书“酒”、“茶”、“客栈”等字,十分醒目,在寒冷的夜晚也显得十分温馨。

灯笼的形状因行业特点不同也有较大差别。

如酒楼灯笼如酒瓮,还有圆形、椭圆形、宫灯型等形状。

药铺则与葫芦相似。

店铺广告媒介使用,是行商坐贾分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商业繁荣的重要标志,不同类型店铺广告媒介的使用,方便了商家与普通民众的信息交流,也使商业经营的行业特色更加突出;同时,广告媒介由于制作精良、外观漂亮,在美化人们生活方面也开始发挥巨大作用。

2.行商使用的广告媒介 行商坐贾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分化。

坐贾守摊经营,行商则走街穿巷。

行商所使用的广告媒介,也是中国古代广告媒介的主要表现形态之一。

(1)拨浪鼓。

也称“货郎鼓”、“不郎鼓儿”。

一般认为宋代开放市禁以后,货郎走街穿巷开始使用拨浪鼓。

宋代李蒿在《货郎图》中就绘有拨浪鼓的形状。

宋元明清时期,拨浪鼓是商人招徕顾客的主要广告传播媒介之一。

和拨浪鼓属同类性质的广告传播媒介还有锣、鼓、钹、铃、梆、板、盆、镊叉、木鱼、钉拐等,为不同行业的商人所使用。

如元代卖糕饼的就敲木鱼,修鞋的则在货架上悬挂钉拐互相碰击发出声响来招徕顾客。

(2)箫。

东汉时期,箫就成为广告传播的媒介。

唐宋时期,这种风俗便流传下来,到宋元时期则较普遍,主要是卖饴糖的小商小贩使用箫来传播商品信息。

宋代诗人曾吟到:“草色引开盘马地,箫声催暖卖饧天。

”(《寒食假中作》)形象地描述了商人用箫作广告宣传的情形。

在中国古代社会,此类性质的广告传播媒介为数众多,较为典型的还有笛、唢呐、喇叭、口琴、哨等。

中国古代社会行商所使用的广告媒介主要分为吹、打、弹、拉四大类。

各行各业的行商均有自己独特的声响工具,在中国古代广告信息传播中发挥巨大作用,并成为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

……(略) 这些独具特色的广告媒介的使用,使中国古代广告传播活动从商业中心城市向周边农村地区扩展,从沿海商业中心向内地广大区域扩展,广告传播也打破区域传播的局限,在更宽泛的领域内开始发挥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商业进程和社会进步。

3.印刷广告媒介 伴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雕板印刷技术的发展,印刷媒介在广告信息传递方面开始发挥巨大作用。

作为唐宋以后出现的新型广告媒介,其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在商家的经营活动中也日益丰富多彩起来。

(1)铜板印刷媒介。

雕板印刷术的成熟,使得一种新型的广告媒介——广告铜板在北宋时期开始出现。

最为典型的实物就是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济南刘家针铺的广告铜板。

这是一种商标和广告信息相结合的雕板印刷物。

铜板宽12.5厘米,高13厘米,正面雕刻有“济南刘家针铺”的标识字样,画面中央雕刻“玉兔抱杵捣药”的图案。

图案两旁有八字“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分列两旁。

图案下方还有特别的广告宣传文字。

刘家针铺的广告铜板,被视为是印刷广告中的典型代表。

(2)广告招贴画。

广告画出现在南宋时期,采用纸质印刷。

据史料记载,南宋时出现《眼药酸》杂剧印刷广告。

画面内容是两个穿戏装之人位于画面中央,一人用手指眼,示意有眼病,另一人则手拿眼药水请他使用,广告表现类似今天的广告招贴,十分生动形象。

(3)书籍广告媒介。

明清以后,雕板印刷术有了进一步发展,书坊刻书和印书渐成风气。

为了宣传所印或所刻图书质量,书商开始在图书的前言或后记,甚至封面上做广告宣传,书籍本身除成为文化信息载体外,也成为新型的广告媒介。

如明弘治年间的《奇妙全相西厢记》书尾就刊印了广告,广告词为:“本坊谨依经书重新绘图,参订编大字本,唱与图合,使寓于客邸,行于舟中,闲游坐客,得此一览,歌唱了然,爽人心意。

”此类广告形态随着图书印刷事业的不断发展日益普及。

(4)木板年画。

清代木板年画十分盛行,年画铺遍及全国各地,广告年画成为新型广告媒体。

如苏州桃花坞出土的“四时名点”广告年画中,绘有《失街亭》的戏文和插图,而这种年画又充当“四时名点”的包装装璜,具有鲜明的广告宣传功效。

作为手工制作物的广告媒介,多是商人在长期经商过程中,通过观察、积累,结合行业特点所创造、加工,并不断改进的新型信息传递形式。

因为这些媒介多是伴随着商人的经商活动而产生,并成为商人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具有明显的行为标识作用。

关于黄河的许多问题(拜托各位了)

黄河谚语、成语诗句、名句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

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

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

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

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当澄。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凉洲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不到黄河心不甘。

  说 尽 黄 河 只 为 水(谚语)  意 思:比 喻 说 了 多 少 话 , 只 有 一 个 目 的。

  例 句:你 不 用 再 争 辩 了,~,还 是 对 我 有 意 见。

  •跳进黄河洗不清。

  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

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

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成了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看来他是不 到黄河心不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句诗说的是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逝入海。

今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

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

悬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比降不大、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亦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

黄河至下游后,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

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竟高出10米之多。

真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了。

由于河道高出地面,一般来说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成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黄河两岸已不属于黄河流域了。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

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离开三门峡谷,场景惊心动魄。

过去黄河水运发达,曾为航船要道。

但在三门峡段,常有触礁者。

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称。

后船每行至此,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

传说中的砥柱石,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在船夫们的眼中,砥柱石却是一座航标。

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驶来。

船只要朝它驶来,眼看要撞上时,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正好将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黄河的形成:  之一  在距今160万年左右,青藏高原在一次猛烈惊人的抬升运动中,跃然升出地面,其他板块边缘发生断裂褶皱,形成阶梯状地貌,原来广泛分布的湖泊汇集成河。

一条由湖泊汇集而成的大河随之奔腾而下,形成地质构造史中惊心动魄的一幕。

  之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

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是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

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

到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黄河与我国其他江河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水少沙多。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4位。

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

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0厘米。

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合沙量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是绝无仅有的。

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

  二是水、沙时空分布不均。

  黄河水量的60%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与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

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场暴雨洪水。

这种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给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和下游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三是地上悬河。

  由于长期泥沙淤积,目前黄河下游堤防临背悬差一般5~6米。

滩面比新乡市地面高出约20米,比开封市地面高出约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约5米。

悬河形势险峻,洪水威胁成为国家的心腹之患。

  四是洪水灾害频繁。

  黄河北抵天津,南达江淮,洪水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损失。

同时黄河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良田沙化,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长期难以恢复。

由于洪水灾害频繁,历史上黄河洪水被称为“中国之忧患”。

  黄河情况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

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

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

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

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

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据史料记载,从先秦到民国年间的2540多年中,黄河下游共决溢1590余次,该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防洪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

小浪底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

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讯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

工程于一九九四年九月十二日正式开工,于1997年11月截流。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用于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的投资达80多亿元,完成各类土石方14亿多立方米,其工程量相当于建造13座万里长城。

群众投劳近5亿工日。

依靠防洪工程体系和广大军民的严密防守,已连续夺取50年黄河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伟大胜利。

  确保黄河岁岁安澜,不仅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也十分巨大。

据综合分析计算,黄河下游50年不决口,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近4000亿元。

避免人员伤亡、河渠淤塞、良田沙化、环境恶化、影响社会稳定等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目前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总库容57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4600多处,提水工程2.9万处,干流设计引水能力已超过6000立方米每秒。

流域内及下游沿黄地区灌溉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120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1亿亩,增长了8倍,其中宁蒙河套灌区、汾渭灌区和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这3大片灌溉面积占全河的70%以上,用水量占80%。

灌区农业增产效益显著,在约占耕地面积45%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70%以上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许多灌区已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棉基地。

  黄河下游现共修建引黄涵闸94座,引黄灌溉和抗旱浇地面积达3600多万亩,平均年引水量近100亿立方米,豫、鲁两省沿黄20个地、市的百余县用上了黄河水。

  黄河水资源利用范围,已从过去主要用于农田灌溉,转为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

沿河兰州、包头、郑州、开封、济南、东营等50多座大中城市和一大批工矿企业,均以黄河为主要水源。

农村2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也靠黄河供水得到解决。

还建成了引黄济青(岛)、引黄济卫(河)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黄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共580亿立方米,目前已耗用307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高达53%,与国内外大江大河相比,已属较高水平。

据综合分析计算,建国50年来,引黄灌溉、供水的直接经济效益达6000亿元。

  防洪历史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是黄河历史的真实写照和区别于其他河流的显著特点。

因此,在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史上,就有了源于下游决口改道而带来的多个黄河故道。

如禹河故道(亦称《禹贡》河道)、西汉故道、东汉故道、明清故道等。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禹河故道。

行河时期,从大禹治水开始算起,至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1400余年,是黄河史上有记载以来最早的一条古河道。

  黄河水神与灵物的传说  黄河水神,由来已久,但历史上各朝各代水神的具体名称不同,大河上下各段各地所敬奉的河神与致祭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史籍上记载的黄河水神,最早的一位是河伯。

河伯在史籍记载上有“冰夷”、“冯夷”、“无夷”等名。

最初很可能是大水有灵一类的自然崇拜,后来渐渐变成为人格化的水神。

  他们说,有个叫冯夷的人,被黄河水淹死,一肚子怨恨,就到天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

天帝听说黄河危害百姓,就封冯夷为黄河水神,称为河伯,治理黄河。

  大禹,是国人最崇敬的历史人物之一。

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更是为世人所无限敬仰。

透过现象看本质,其真正意义却在于:首先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真正创立者,其次是在他的治理下,黄河历1400余年无河患,世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因此,大禹治水后的黄河河道也被世人认为是最佳的河道,并长期影响着后人的治河活动。

  伴随着大禹治水的传说,人们有时也把大禹当作黄河水神来敬奉。

  郑州一带民间有《河伯授图》的传说,说是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

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这故事所要交代的就是大禹是继河伯之后的黄河水神。

河南武陟县嘉应观,最高的建筑是禹王阁,阁内塑禹王锁蚊像,而且站在阁上,就可以看到茫茫黄河。

开封城东南有一座禹王台,高丘上建有禹王殿,原殿中供奉有高八尺的禹王铜像。

山东济南龙洞山,旧名禹登山,传说为大禹治水登临处。

  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

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

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 。

怎么办呢

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

”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

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

可是上面却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

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

”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

  九曲  黄河的弯多,素有九曲黄河的说法。

黄河在黄土高原转了许多的大弯之后,呼啸奔腾远去。

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游民歌还在我们耳旁回荡:你晓得

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说明黄河的弯曲多。

黄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弯曲,干流的主要大弯有6个,小弯更多了,大多在黄土高原。

大弯中,180度的大弯有3个,90度的大弯有2个,45度大弯有1个。

而黄河总的走势就构成一个几字型的大弯,总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东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仅为2068公里,但实际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线距离的2.64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