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一书是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是属于《校本研究丛书》第一辑中的一本,主编苗斯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
内容介绍:《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主题内涵。
简要阐述课程标准或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这个主题教学理念下理想的教学实践形态,以及需要研究和讨论的具体内容。
2、案例描述与评析。
选择与主题内涵密切相关的若干典型案例,具体详细地描述案例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用不同层次的评析对案例进行理论透视,然后提出总结性论述、拓展性思考、教学策略、补充说明、各派观点等。
这部分是本书的重点。
书中引用的案例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真实发生的教学故事,有情景,有情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书中的观点是编者在评析教案过程中提出的个人见解,其目的不是要把编者的理论强加给读者,而是在与方便读者的交流与对话,共同分享理解和分析问题的思路,读后感《《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
3、问题讨论。
提出几个富有启发性和争议性的思考题,或出示有研讨价值的教学案例,只提问题,不做结论,目的是向读者提示这个专题下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也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提供议题。
4、资料链接。
采用内容摘录的方式,提供若干与专题内涵相关联的理论背景资料。
资料后注明出处,以方便有兴趣的读者查阅。
读后感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形成了几十年从来未有过的“人人学理念,校校谈课改”的良好氛围。
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清楚地知道:教学目标需“三维一体”,教学方式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评价要“讲过程,重多元”,教师角色应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却遇到了种种困惑。
如:每一节课如何体现“三维一体”的目标
如何把握教材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和评价的有效性
如何创设情境
等等。
正在我困惑、迷茫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一书出现在我的眼前,使我豁然开朗,原来数学课可以这样上。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原先我创设情境只是为了上课富有新课标的味道,为了改革课堂而创设。
根本不考虑这个情境是否有必要创设。
看了书以后,我才知道情境的创设要有针对性、趣味性、思考性、探究性。
情境的类型可分为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
原来创设情境也可以这样五花八门,里面可以包含这么多的学问。
为此,我依照书本的原则、类型对我的课堂情境创设进行了改革,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都是看了《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一书给我的启示。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只要我们多看书,多吸收书中的知识,那么总有一天会找到自己的“黄金屋”,自己的“颜如玉”。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探索三角形的条件一、教学设计: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
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
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
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1)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
6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复习过渡引入新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得出新知巩固运用及其推广反思小结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
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 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 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 两个条件:两角; 两边;一角一边 3 三个条件:三角; 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作,验证。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较,得出结论: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40°、60°、80°,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一下。
举例说明:如老师上课用的三角尺与同学用的三角板三个角分别对应 相等,但一个大一个小,很显然不全等;再如同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
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实物演示: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类比着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五边性有无稳定性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题组练习:P140 2 ( 学生举反例说明)3 ( 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
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前面知识,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准备。
议一议: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受教师启发,从最少条件开始考虑,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想一想:对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画一画: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做出三角形:(1) 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2)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3) 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30,一条边为3cm剪一剪: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
比一比:同一条件下作出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
学生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总结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学生举例说明学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操作过程,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那出准备好的硬纸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四边形、五边形不具稳定性。
学生练习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反思,归纳整理。
z+z平台演示z+z平台演示,教师加以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合作。
经过对各种情况得分析,归纳,总结,对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结论很显然只需学生想像即可,z+z平台辅助直观演示。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自主探索、交流,获得新知。
举例时,电脑辅助演示让学生感受反例的作用。
z+z平台播放三角形稳定性及四边形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z+z平台显示题组练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
再次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7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
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2)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3) “乐思方有思泉涌”,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的以发展。
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单
《比例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44页的例4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使学生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养成爱动脑、爱思考的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什么叫做比例?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二.新授课。
1.出示例4 :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得到右边的三角形。
4㎝ 2㎝ 6㎝ 3㎝ 你能根据图中数据,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吗? 各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写出几组不同的比例。
2. 介绍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介绍比例的“项”以及“前项”“后项”的含义。
3 : 6 = 2 : 4 外项 内项 提问:你能说出其它及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 3. 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所写出的不同的比例,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思考。
体会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中,6和2(或3和4)可以同时做内项也可以同时做外项;体会到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
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些比例有什么规律?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有这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再写出一些比例,验证一下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在这些比例中也同样存在。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发现的这一规律。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
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说一说。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板书: =),请说一说外项和内项。
提问:在这个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积有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根据比例基本性质) 4.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并说出所组成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分别是几,再分别计算外项的积和内项的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再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判断四个数能否成比例的方法可以用这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相等作出相应的判断;也可以把者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数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
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发现,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
四.达标检测: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没组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比例式。
6:9=9:12 0.6:0.2= : : =6:4 0.6:0.2= : (2)、下面各组的四个数能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2、3、4、5 、 、 、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那些收获和体会呢?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第2、3、4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的例5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的5~8题。
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使学生在解比例的过程中,理解比例与方程的联系和区别,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 提问:什么叫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
(口答) 4﹕3=2﹕1.5 =X﹕4=1﹕2 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 吗? 3.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 教学新课。
1. 出示例5.李明在电脑上把下面的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3.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提问:题中“按比例放大”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白了所谓的把照片“按比例放大”,就是把原图形中的各部分线段都按相同的比例放大。
也就是说,放大前后相关线段的厘米数是可以组成不同比例的。
请同学们试试看,可以组成哪些比例? 放大后的宽不知道,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 请同学们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你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吗? 让学生尝试解答,提醒列比例前要先写设语。
解: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X厘米。
13.5:6=X:4 6X=13.5×4 第一步计算依据是什么? 6X=54 X= 答:放大后照片的宽是厘米。
解答后教师说明:【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 2教学“试一试”。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追问学生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三. 巩固练习。
1. 做“练一练”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适当的追问学生思考过程,突出比例基本性质在解比例过程中的作用。
2. 做“思考题” 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楚“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的含义,使学生明白:所谓“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就是说“两个外项的乘积是1”。
而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推知“两个内项的积也是1”。
所以另一个内项应该是的倒数. 四.达标检测: (1)填空 1)( )叫做解比例。
2)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根据比例的( )可求出另一个未知项。
3)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1.8和0.6,这个比例两个外项的积是( ) 4)把、0.5、20%、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是()。
(2)、解比例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 六. 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十第6、7、8三题。
《儿童怎样学数学》读后感
这段时间阅读了《儿童如何学数学》这本书,这本书给所有的新、老教师及时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该得到的帮助和培训:为“教”和 “学”提供即时而有效的指导;为新教师提供各种实用的教学技巧;促进新教师和教师指导者之间更多的探讨和互动;为老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和案例;为任何有意于自身提高的教师提供了素材。
这本书,对于当前的数学教育者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帮助。
数学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直到大学毕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又有多少教师真正思考过:我们的数学教学到底应该追求什么?以下就自己理解和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整本书提到的最多是问题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上课要从“生活情境”引入并展开。
读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新的概念——“街头数学”。
国外研究把大众生活中的数学称为“街头数学”,事实上,数学不仅仅是教室中的活动,而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家庭、公园、商店里都可以是数学课堂。
校外无论是买卖活动、建造房子活动,都有数学活动和数学知识。
数学不仅仅是在学校中的书本知识。
因此小学数学既是一种知识形式,又是一种思考方式。
英国学者纳茨在研究中发现,一些学生对学校中的数学问题感到困难,许多教师认为是智力上一问题,事实并非如此,他们能很好的作出街头数学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一些孩子在计算加减乘除时存在很大问题,错误率极高,老师往往认为这样的孩子智力存在问题,而正是这样的学生在生活中却能正确并速度的进行货物的买卖,这种现象好像很难解释。
纳茨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儿童在解决街头数学问题时使用的符号是不同的。
他们在解决街头问题时用的是自己口头语言甚至直觉方式,而学校所教的是书面和符号方法。
这两种符号系统之间的差异是街头数学与学校数学之间的本质差异,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所在。
这一研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并不是独立于他们所生活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一个体系。
小学数学与日常生活具有紧密结合。
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因努力去适应小学生特点,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更接近孩子的生活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
这些内容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
促进孩子们在认知投入的同时有更多的情感投入。
在课堂的组织中,要尽量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
但是也不能只让学生进行街头数学的学习,必竟街头数学相对于学校数学来说很不规范,也不成体系,且有许多“街头数学问题”不是孩子们能解决的。
正是因为这样,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把街头数学问题进行改造后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里,使之既保留街头数学的现实性、有趣性和挑战性,也具备学校数学的规范性和抽象性。
这样的数学才是师生共同感兴趣的数学。
上一篇:读有关数学的书读后感
下一篇:读数学王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