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wenku.com

贾平凹散文说话读后感

yiyyy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民日报散文读后感

人民日报散文读后常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伟大的心灵。

以前,我总是不以为然。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邂逅了它----《贾平凹散文精逊,轻轻打开,才读了一小篇,就被那质朴幽默,形象生动的文字深深吸引住了。

从此改变了对这句话的看法。

初读贾平凹,还是在我六年级时。

我随手翻开,看到有篇《风雨》的短文,看第一遍,觉得很有意思,细节描写的手法和老舍先生颇为相似;饶有兴趣地看第二遍,觉得简直要拍案叫绝了:描写的是在狂风大作,大雨滂沱之时人畜的神态动作。

细节描写非常细腻到位,生动形象。

文章题目虽为《风雨》,但通篇读来却未见“风雨”二字。

细细品味,却让你觉得无处不是风雨,且风之大,雨之狂,都让作者写得达到了巅峰状态。

那些被作者形象化的一幕幕像慢镜头一般展现在我的眼前,真是让人生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风雨》读来,让我感受到了贾平凹酣畅淋漓的文字魅力。

再读贾平凹,是在初一学期结束时,老师推荐学生多读名家佳作,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书。

其中有篇《丑石》,让我印象深刻。

作者借物寓意,发人深剩丑石很丑,丑石既不能用来凿字雕花,也不能用来浣纱捶布。

丑,且一无是处。

丑石没人喜欢,连孩子也咒骂它。

可是就是这么一块丑陋之石,有一天却被专家确证为陨石,是天上之物。

也正因如此,所有人才会对它另眼相待。

一时间,丑石身价百倍。

丑石这种大起大落,天壤之别的待遇,让我想到现实中的一些人和事,真是令人感慨。

生活中,有多少如丑石般有锦绣才华却无显赫背景或者是光鲜亮丽的外表的人,因为少了专家的一句首肯或者是投门无道而终身郁郁不得志,埋没了大好的才华,真是令人心痛啊!这些人的遭遇,不及丑石。

贾平凹先生,在创作的初期,是不是也有像丑石相似的遭遇呢?所以才能写出这么令人感同身受,触物通情的文字啊!细读贾平凹,有时也有令人莞尔的文字。

譬如这篇,《我的老师》,主角是位做事说话有板有眼天真善良的稚童。

孙老师,是个孩子。

从他的身上,作者发现了许多为人处世之道。

文中这么写道:“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

”是孩子最纯真的善良,唤醒了大人们即将泯灭的一丝真,以及对美的重新审视。

就是那些乳臭未干的孩子,坦坦荡荡,童言无忌,却在无意中保护了美好。

作者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对一个儿童的尊重,对纯真的尊重。

向孩子学习,拜孩子为师,就是向真善美学习,回归最质朴的人性。

贾平凹的文章,字字犹如细腻的情怀,或淡雅,或质朴,或幽默。

从初读到细品,他的文字时而令人深思感慨,时而让人莞儿一笑。

字字珠玑,篇篇美文,读来让我心旷神怡,受益匪浅。

书香,便在此时,不动声色地,静静地,在那些默默的文字中绽放。

大师,这确实是一位文字大师!仿佛,在他被一圈圈令人炫目神移的光环背后,我隐隐见到一位儒雅的书生,有时他会如李白般狂放,有时也会如杜甫般幽思,更多时候,他像个孩子般勤奋执着,也许为了某一篇字斟句酌的文章费尽心思,像白居易一样,吟安一个字,掐断数茎须”呢!也许,我想象中的贾平凹跟现实的贾平凹格格不入,不管怎样,见文如见其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贾平凹散文精逊吧,可能你认识的贾平凹是另外一种样子呢!

贾平凹的《我不是好儿子》读后感200字是200字,最后原创

贾平凹先生的一篇《我不是个好儿子》读得我心慌,心悸,心痛真的有一天静下心来将平凡而琐碎的过往一件件、一缕缕清楚地摆在面前,掰着手指头细数父母数十载的耗损,真想给自己两个耳光 父母好像一个用旧了的家具,虽然还硬朗朗地撑在那儿,但漆已掉,表面油光,浑身伤口无数,尘垢塞罅,满足地占据着一个潮湿而狭小的角落,没有一声怨言,只管你把乱七八糟的家什塞在里面,直到老化得一碰即散 身为儿女的我们又做了什么来回报天底下最无私的爱

只不过休息的时候,拉上一大家子回去,直挺挺地躺在父母的床上消除工作的劳累,等待着父母忙里忙外为你们做上一桌丰盛的饭菜,还特地走十里路给你买来一瓶好酒,让你醉醺醺地享受着幸福我们带回去的那点东西,还不够偿还父母一顿辛苦,更别说那沉甸甸的爱了走的时候,还要你带上各种生活用品,不拿还生气这就是父母,这就是我们 我的母亲长年患严重支气管病,每天都靠副作用很大的药物维持右手大拇指由于长时间同方向劳作而扭曲错位,向后翻转看着她一边喘息一边在冰冷的水里用那根畸形的拇指笨拙地抠去鱼的内脏,我心里一阵阵的发紧于是,我撸起袖子要帮她,她有些生气地让我到一边玩去你只要站在她的面前,哪怕不说一句话,她也觉得无比满足,脸上带着幸福的笑,腰有些直不起来,但走路风快,胳膊也甩得欢快有力这就是给了我们生命的妈妈 父亲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平日里默默地劳作,歇下来卷纸烟默默地抽上两口,便觉惬意那年回家,我给他买了两条烟,被他还臭骂了一顿我知道,像他这样的年龄,烟还是应该少抽一点,但我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敬意父亲不能喝酒,一小盅半两酒就会倚在铺盖卷上红着脸打呼噜父亲有了小病一般不治,说抗一抗就能过去前几年查出血压有问题,吃了几次药就作罢,他自己说好了没事了,七十岁的人,还爬高爬低给人家盖房子挣钱,还风里雨里地在田间侍弄庄稼他到底图个啥呢

用母亲的话说是:我们多挣一分钱,就会减轻儿女一分钱的负担前几年买房子,我的父母和岳母毫不犹豫各拿出辛辛苦苦积攒的一万块钱交给我们母亲私下里很伤感地说:都怨你爹和我不能给你们买一套房子,你们吃累了当时我羞愧的无地自容这就是我们的父母 父母到底图啥呢

辛辛苦苦一辈子,吃过多少苦,遭过多少罪

妈妈说,过年过节回家看看我们就行是啊,我们给父母钱,父母就会生气地扔回去;我们回家买点补品,他们就说吃不惯乱花钱;我们接他们到家里住,他们就说时间长了讨儿女嫌,也想家,没几天就坚决地回去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爹娘

我还有什么可以奉献给你,我的爹娘

有一次,一家人坐在一起说东家西家的儿媳妇三叔问我:如果你媳妇不让你给父母钱怎么办

我不假思索的答道:和她离婚

我自以为只有这样才是最孝顺父母谁知在座的长辈都笑话我妈妈说:孩子,你这是要我的老命啊

我这才醒悟,父母需要的并不是自己的舒服,他们需要的是儿女的幸福快乐他们幸福着儿女的幸福,快乐着儿女的快乐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加倍爱自己的妻子和儿女,这样他们心里才高兴所以,从一开始,我就不是个好儿子,因为我只是为我自己考虑,从来也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替他们着想,我的这种孝心不及父母之爱的万分之一 难道不是吗

你自以为给父母买这买那就可以慢慢偿还情感的债务,你自以为回家一次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报答养育之恩,你自以为帮父母刷刷筷子刷碗就可以消除心理的愧疚,但父母之爱是钱所不能弥补的,父母没有一天不把你记挂在心里,他们为你洗过多少碗刷过多少筷子

你的愧疚就是不能尽你所能全心全意地牵挂父母,你总是在偶然的时间偶然地想起,你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给家里打个电话,好长时间没有回家尝尝父母亲手做的饭菜了你是一只风筝,线的那端牢牢牵在父母手里,当你不能飞翔,从空中重重地摔向地面时,父母还要一点点地把你回拢到他们的手心,仔细地补缀,以便让你再次高飞想到这些,我们又怎能不愧疚,真的,我绝对不是一个好儿子 年前写了篇《回家》,博友评论说:真羡慕你还有父母可以孝敬

又想起谁说过,在你父母的有生之年,抓紧时间尽尽孝道吧

母亲住院那一次,妹妹哭着打电话来,我整个人都懵了,像没有方向盘的车子,二话没说,直奔车站,赶了八个小时的车,下车赶紧买了几斤香蕉过去,母亲已经好多了我给她剥了个香蕉,虽然有点凉对气管不好,妈妈还是吃得很甜我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满眼的泪水你知道吗,妈妈,我真的很高兴 从老家回来也该有十天了吧,父母的一切仿佛就在眼前,你只是从东屋走到了西屋,你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他们,和他们很近,跨一步就可以看到他们脸上的道道皱纹听到他们爽朗的笑声春节返程,母亲非要我带上两大行李袋的馒头和海鲜,不拿不行,只有背回去他们心里才踏实我前头一个行李袋,后头一个行李箱,满满地装着大枣饽饽和年糕,中间用毛巾系着,扛在肩上,吃力而愉快地在人群中穿梭,觉得特别自豪,那都是父母沉甸甸的爱啊,谁能有我的爱多

我开玩笑地对妈妈说:如果再给我一个铺盖卷,保证出租车都不停司机肯定会认为我是进城打工,打工仔是舍不得花钱打的的母亲听了笑得喘不过气来,还一边骂我回到家,每顿饭咬着香香的大枣饽饽,心里流淌着无尽的幸福,感觉一直在父母身边如今,这些承载着父母的辛劳和深爱的大枣饽饽已经吃完,心里空落落的一大片 父母是写不完的一本书,那种爱用文字来表达显得很苍白很无力,只有让这种爱在心里默默躺着,才能更完美更完整作为儿子,我可能一辈子都评不上优秀,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好儿子,但,我是一个幸福的儿子,我在妈妈的怀里,仰着头看她我高兴,妈才高兴;我幸福,妈才会幸福 爹,妈,你们现在还好吗

儿子想你了

贾平凹作品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所幸的是,这个社会,之所以还安然无恙,仅仅是狗什么都听见了、看见了、掌握了,但是它不会说人话。

狗不说人话,那些大小秘密就不会泄露暴光。

狗不说人话,就维护了火山的沉默和安静。

正是如此,上帝怎么会让狗说人话呢,不会的,能说人话,它就不是狗了,也没有人再肯养狗了,贪官、污吏、奸商、爱搞婚外情的人更不再养狗了。

所以,为了这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团结,我们不能让狗说人话,永远不能让狗说人话:我们已经研究通过,并形成正式决议,永远不让中国的狗说人话。

(国外的狗咱们管不了,让奥巴马管去,美国人很喜欢管全世界的事儿)。

求名家短篇散文20篇最好短一点

针对散文文体的宽泛性,一直存在一种对“散文”作出某种文体“规范”的努力。

但无论是创作界,还是批评界,都难以对散文的“质的特征”作出能为许多人认同的描述。

比较有影响的提法,有“艺术散文”的概念,说“艺术散文”是“创作主体以第一人称的‘独白’写法,真实、自由的‘个性’笔墨,用来抒发感情、裸露心灵、表现生命体验的艺术性散体篇章”(注:刘锡庆《艺术散文》,《新中国文学史略》第六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刘锡庆在《当代艺术散文精选》(刘锡庆、蔡渝嘉编,北京十月出版社1989年版)的《序》中提出了相似的看法,并归纳为四点:“其一是篇篇有‘我’,个性鲜明”,“其二是外物‘内化’,因小见大”,“其三是真实、自然,笔墨自由”,“其四是纸短韵长,富于趣味”。

)。

另外又有“美文”的重申,称“美的文章”是要“还原到散文的原本面目”(注:《美文》发刊词,《美文》1992年第1期。

)。

类似的看法都主要将散文的“质的规定性”设置在“自我”的表现和“抒情性”上。

这与80年代文学创作“主体性”的强调有密切关系。

一方面是强调散文的文学“自觉”意识,更为重要的是突出文学的“向内转”,侧重表现创作主体的“个性”、“心灵”。

因此,一种可以称为“抒情散文”的形态得到了较多的发展。

  周涛、贾平凹、刘烨园、周佩红等是在“抒情散文”创作中取得较为突出成绩的作家。

周涛(注:周涛,1946年出生于山西潞城。

1955年因父亲调动工作而进入新疆。

1965年入新疆大学中文系学习。

后在军队从事专业文学创作。

主要作品有诗集《神山》、《野马群》,散文集《稀世之鸟》、《秋风旧雨集》、《游牧长城》、《高榻》等。

)早期主要从事诗歌写作,曾是“新边塞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

80年代中期转入散文写作。

作品以描述西部边陲的自然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语句密集(但也有些芜杂),情感充沛。

往往借对博大而广漠的边疆自然山水的描述,赞美勇猛、强健、充满阳刚之气的野性生命力。

他的长篇散文《游牧长城》、《蠕动的屋脊》、《伊犁秋天札记》等,由一些松散的短章构成,但统一在奇诡的想像和流泻的情感之中,往往融议论、抒情和叙事于一体,思路开阔,笔触自由。

  一些女作家的散文也常常表现了“抒情性”的特征。

她们善于从细微的日常生活中挖掘诗意,并在对自我情绪的敏感表达中,营造一种细腻而多情的情调。

女作家群中较为突出的有王英琦、唐敏、叶梦、苏叶、斯妤、黄茵等。

王英琦(注:王英琦,1954年生,安徽寿县人。

14岁下乡劳动。

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

后在安徽、河南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热土》、《漫漫旅途上的独行客》、《我遗失了什么》、《美丽地生活着》,以及小说集《爱之厦》等。

)散文创作的不同阶段,都以自己对生活体验的感受为创作的基本素材。

她的成名作是《有一个小镇》,写一个民风淳朴小镇上人与事的记忆,抒发对“文革”那个特殊年代的人间温情的感慨。

唐敏(注:唐敏,1954年生于上海,祖籍山东。

“文革”期间到福建山区插队。

后曾在福建省图书馆、福州文联、厦门市文联工作。

主要有散文集《怀念黄昏》、《心中的大自然》、《纯净的落叶》、《女孩子的花》。

)较有影响的作品有《女孩子的花》,写即将成为母亲的女人用水仙花来占卜孩子的性别,害怕自己的孩子将因为是女性而受到更多的伤害,温婉而细腻地传达出对生为女性的复杂感受。

在90年代的“散文热”中,许多女作家的散文都被结集出版。

在市场消费的影响下,女作家散文创作在情感表达、题材选择以及作品风格上都有被简化和同一化的倾向。

也出现了由出版商和杂志共同操作而推出的“小女人散文”。

  小说家和诗人在80年代以来,有许多人也写散文。

他们有些人将这看作是一种“业余”写作,文学创作的“基本功”(注:例如余秋雨研究戏剧和电影,他多次提出散文并不是自己的“专业”,并说:“在今天,‘专业散文家’的称号,听起来总有点滑稽,一个人,干着别的事,有感而发,写两篇散文,这才自然“(《关于散文、读书和艺术修养——答〈新民晚报〉、〈解放日报〉等》)。

萧乾说:“不论是小说家、诗人,戏剧家,还是写通讯特写的记者而言,散文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张炜说:“一个人只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写散文就成了他的基本能力”(两文均载《美文》杂志的“90年代散文写作随访”,1998年第9期)。

),但散文也可以承载他们在诗、小说中受到限制的体验表达。

小说家张洁在发表《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等小说的同时,她的散文《挖荠菜》、《拣麦穗》、《盯梢》等,透过一个名叫“大雁”的小姑娘的眼光,回忆童年往事,充满了对失落了的“爱”和“纯洁”的温情而感伤的怀念之情。

贾平凹在散文领域也很有建树。

早期的《月迹》、《一棵桃树》等,书写儿童眼睛中的美丽而单纯的世界,注重诗意境界的酝酿。

孙犁在评论《一棵桃树》时说:“此调不弹久矣,过去许多名家这样弹奏过。

它是心之声,也是意之向往”(注:孙犁《谈一篇散文》,《孙犁文集》第4卷。

),点明这种风格与“五四”早期朱自清、冰心等抒情散文的关联。

80年代中期,在命名为《商州初录》、《商州又录》等作品中,转向写风土人情,展示商州、静虚村等陕南乡村的风景、文化和生活情态。

其后,又潜心建构一种类似30年代林语堂、梁实秋等的“闲适”风格,描述当代世俗生活中的世态人情。

贾平凹的散文无论在思想意蕴、文化趣味,还是在语言表达上,都倾向于吸取中国文学传统因素,一种“虚”“静”的境界和简洁古朴的文风互为表里。

在小说家之中,写出一些较为优秀的散文的,还有汪曾祺的《蒲桥集》,张承志《绿风土》、《荒芜英雄路》,史铁生《我与地坛》,韩少功《夜行者梦语》,张炜《融入野地》,王安忆《漂泊的语言》等。

王安忆认为散文是小说家“放下虚构的武器”之后的“创作者对自身的记实”(注:王安忆《心灵的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1页。

),张炜也认为散文“可以直抒胸臆”(注:张炜,“90年代散文写作随访”,《美文》1998年第9期。

),大体都是将散文看成是比小说创作更接近于作家本人情感的一种创作方式。

因此,小说家写作的散文,都有较强的抒情性,并在文字表述上较为着意。

  80年代后期以来,诗人写散文随笔,也不少见。

较有影响的,有于坚《棕皮手记》,西川《让蒙面人说话》,翟永明《纸上建筑》,王小妮《手执一枝黄花》,以及王家新,臧棣、海男、陈东东等的作品。

这些诗人的散文和随笔,往往在文字上讲究意象表达的精确性、思维的绵密性,并擅长于记述和讨论深刻的精神问题和内心体验。

  这个还好啊

推荐一些好的书吧,要有内涵,适合初中的学生读,最好加上读后感想

散文还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

不过,古代没有“散文”这一个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

在现代,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如秦牧在《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中说,“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围”。

这样,就有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的分类。

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

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发展,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各成一类;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的名称——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剩下的只有抒情散文,这就是狭义的散文。

散文的意思不止一个。

对骈文说,是不用对偶的单笔,所谓散行的文字。

唐以来的“古文”便是这东西。

这是文言里的分别,我们现在不大用得着。

对韵文说,散文无韵;这里所谓散文,比前一文所包广大。

虽也是文言里旧有的分别,但白话文里也可采用。

这都是从形式上分别。

还有与诗相对的散文,不拘文言白话,与其说是形式不一样,不如说是内容不一样。

内容的分别,很难说得恰到好处;因为实在太复杂,凭你怎么说,总难免顾此失彼,不实不尽。

这中间又有两边儿跨着的。

如所谓散文诗,诗的散文;于是更难划清界限了,越是缠夹,用得越广,从诗与散文派生“诗的”“散文的”两个形容词,几乎可用于一切事上,不限于文字。

——茅盾先生有一个短篇小说,题作“诗与散文”,是一个有趣的例子。

按诗与散文的分法,新文学里的小说、戏剧(除掉少数诗剧和少数剧中的韵文外)、“散文”,都是散文。

——论文,宣言等不用说也是散文,但是通常不算在文学之内——这里得说明那引号里的散文。

那是与诗,小说,戏剧并举,而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门的东西,或称白话散文,或称抒情文,或称小品文。

这散文所包甚狭,从“抒情文”,“小品文”两个名称就可知道。

小品文对大品而言,只是短小之文;但现在却兼包“身边琐事”或“家常体”等意味,所以有“小摆设”之目。

近年来这种文体一时风行;我们普通说散文,其实只指这个。

这种散文的趋向,据我看,一是幽默、一是游记、自传、读书记。

若只走向幽默去。

散文的路确乎更狭更小,未免单调;幸而有第二条路,就比只写身边琐事的时期已展开了一两步。

大体上说;倒底是前进的。

有人主张用小品文写大众生活,自然也是一个很好的意思,但盼望做出些实例来。

读书记需要博学,现在几乎还只有周启明先生一个人动手。

游记、传记两方面都似乎有很宽的地步可以发展。

我以为不妨打破小品,多来点儿大的。

长篇的游记与自传都已有人在动手;但盼望人手多些,就可热闹起来了。

传记也不一定限于自传,可以新作近世人物的传,可以重写古人的传;游记也不一定限于耳闻目睹,掺入些历史的追想,也许别有风味。

这个先得多读书,搜集体料,自然费功夫些,但是值得做的。

不愿意这么办,只靠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判断力,也可写出精采的东西;但生活的方面得广大,生活的态度得认真。

——不独写游记、传记如此,写小说、戏剧也得如此(写历史小说,历史戏剧,却又得多读书了)。

生活是一部大书,读得太少,观察力和判断力还是很贫乏的。

目前在天津看见张彭春先生,他说现在的文学有一条新路可以走。

就是让写作者到内地或新建设区去,凭着他们的训练(知识与技巧)将所观察的写成报告文学。

这不是报纸上简陋的地方通信,也不是观察员冗杂的呈报书,而应当是文学作品。

他说大学生、高中学生都可利用假期试试这个新设计。

我在《太白》里有《内地描写》一文,也有相似的说话,这确是我们散文的一个新路。

此外,以人生为题的精悍透彻的——抒情的论文,像西赛罗《说老》之类,也可发展;但那又得多读书或多阅世,怕不是一时能见成绩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