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wenku.com

最后的演讲读后感1000

yiyyy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最后一次演讲读后感

封面上,那个自信的微笑,那身贴身的职业装,让人不禁疑问:这本书究竟应该界定为明星还是成功人士的自传呢

前者太轻浮,后者太深沉,曾子墨大概可被认为是两者的结合体:既有银幕上光鲜照人的形象,更有跨商界与影视界的丰富经历。

  求学时代的子墨便让人觉得这是个不寻常的女孩。

抛开她父母的身份、家庭背景不说,光是她在轻描淡写中透露出的从小就是第一的成绩就足以让人明晰她为什么会走上名校--出国深造--外企工作的道路。

因为,这是每一个优秀人才都梦想的轨迹,更何况子墨这样好强、突出的女生呢

  虽然她在辞去摩根斯坦利职务时说,她一直在做别人眼中的好学生……不想用别人的光环点亮自己……但我相信,没有这一段辛苦忙碌但收益颇丰的经历,她也不会有这样的感悟。

若是从一毕业就把这样一个达特茅斯的高才生放入一家国内电视台念稿子,想必她会感叹怀才不遇、大材小用,郁郁终身,也更不可能打造出《社会能见度》这样既有深度又有锋芒的节目。

毕竟,经历是最大的财富。

  至于加入凤凰,则是一次完全由她自己作主的选择。

在投行枯燥重复的工作中,曾子墨失去了热情与新鲜感,于是选择离开华尔街。

这一选择也让我领悟:不管做什么,热情是最重要的,失去了兴趣,在别人看来再理想的职业都是味如鸡肋。

在我为上北大还是港大而苦恼时,子墨的选择给了我启迪。

  有人说,曾子墨记事太跳脱,写着幼时又写到了凤凰,思维混乱。

我不以为然。

只有阅历丰富的人才能够由此及彼、纵横捭阖,而非就事论事。

当然,用阅历丰富来形容曾子墨或许略显沧桑,但是她这一段不凡的人生轨迹确是这本书的卖点。

也难怪,书名叫《墨迹》。

  前段时间,家园里忽然涌现一阵读书狂潮,也在看了很多朋友的读后感,其中《墨迹》一书便吸引了我。

便决定,趁着这余热未消之际,把曾子墨的《墨迹》,拿来好好地看看,就在几天前,终于把它给看完了,兴奋之余,总想说点什么。

  在大众的眼中,这样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孩,便能够如此地成功,无疑是很幸运的。

而她的成功,在在多数看来,也来源于她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都是北大的教授,毕竟,在很多教育方面,会有一些独特的理念,但是,我想主要还是源自于她自身的不懈努力。

  在她的成长轨迹中,从高中、大学、再到留学美国,直至后来进入了华尔街的著名投行摩根斯坦利,这一路走来,都很成功,貌似就没有失利的时候。

我觉得这主要源自于她的自信。

考托福的时候,她那么小的年纪,却能以北京市总分第一的骄人成绩,摘得了桂冠,在签证的时候,由于别人的不信任,却让她执意的要求回家取“证”,以示自己的能力。

  当在她申请达特茅斯大学时,对于“义工”事情,她采取的却是诚实,于是给校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她顺利申请到了奖学金,进入了该校学习。

而所有这些,都是源自于她个人自身的独特魅力,与她的家庭应该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吧

书中讲述了自己在校打工的经历,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他人广泛的认可,从她那里,我们学习到了,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做好自己则是最基本的。

  其间,也讲述了她为何选择华尔街,选择摩根斯坦利,这应该也是来源于她的自信,还记得她说的一句话,哪里最好,她便要去哪里。

而在面试过程,她也为自己做了充分的准备,而达到了有备无患,顺利地进入了,她理想中的企业,而工作的努力与自信,让她成为了一个“明星分析师”。

  她的每一个选择,让我感觉她都会依照着自己的内心去做,让自己发挥到了极致。

比如,进入凤凰,对于当时的她而言,从未接触过媒体行业,并选择了这样一份职业,却也能做得如此出色。

感慨之余,只能说除了天赋之处,自信、努力密不可分。

  凤凰台知性主持曾子墨自传--《墨迹》  曾子墨就是曾子的曾,孔子的子,墨子的墨。

是战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三子。

名字充满文墨香味,据子墨说这个名字是她父母赐予她最后的礼物。

为什么会找到这本书呢

子墨说,要找到一双好的鞋子是可遇不可求的,有时候费尽心思有时候却来得如此简单。

我和《墨迹》相遇就是后者。

  就是前天,我去等好朋友下班,因为她加班的缘故,我就在书店里打发时间,那间书店的店员也是我以为朋友。

我就随意问她最近甚么书好看,她问我喜欢甚么书啊

我说随便拉。

她就介绍了《墨迹》当时我并不知道它刚好在书店最近的排行榜上第二的位置(第一是我刚看完的《于丹庄子心得》),首先我看到封面我想怎么又是美女作者啊

又是名主持

如果这是以前的我一定会迅速地丢下书,不过最近的我观念有点变换了。

我想知道一个名人是怎样成功的。

翻看书本没看几秒,我就觉得很有趣,觉得这个女人还挺特别的。

看了价格觉得也不贵就和我朋友说,我要买它了。

我还再次问她,真的好看吗

不要欺骗我沃。

她说没介绍错的。

不经意抬头看到排行榜,心踏实了点。

(现在买一点东西都会根根计较= =我穷啊。

)  曾子墨的自传我就不详细说了,大家有兴趣可以买来看看。

我想她的成功可以归功于几点:  一是她来自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文化氛围很好的家庭,父母亲都是北大的老师。

自小就受到宠爱和父母的文化教育,自然比别人多了很多先天的优势。

我觉得这个在子墨的成功中占据很大份额。

假如没有父亲改的名字,她就不会显得那么特别(这个就认证了了不怕生坏命就怕改错名道理);如果没有父亲看似“随意”的说叫她去考托福,她也不会得到660的高分。

假如没有母亲以前影响,她也写不出那篇赚取老美眼泪的美文,也就不能申请得到达特茅斯的全额奖学金,也就没有了在华尔街光辉的历程。

所以说,子墨的幸运归根到底是她父母亲精心安排杰作。

  点评:以前的我认为,一些子承父业的子都是败家仔,是被宠坏的一代,是不能超越上一代的庸俗的一代。

电视剧看多了,多少成功的公司败在继承的那一代,也有很多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这我就不说了。

其实现实生活中,一个富裕的家庭,一个文化氛围好的家庭,他们的子女都是很出色的。

环境可以造就人也会毁了人。

自己努力也很重要。

  第二要说的就是子墨这个人。

  她很美,她的美混合了知性和感性。

《墨迹》我觉得可以把她分为两部分,介点就是到凤凰工作。

  一是到凤凰工作之前:(某棉觉得比较精彩)可以用神奇来形容。

从她报送到无意去考托福到美国去留学到投行工作,这段历程都非常精彩,看书嘛。

总觉得这些不真实,但真真确确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就可以用神奇来形容。

上天好像真的特别恩爱她,但机会出现的时候,又有谁能够好好地抓住它

像子墨那样勇敢,聪明,机智,有所准备,不怕失败呢

在投行工作的四年里,她每天工作十小时,真的非常艰辛。

一个弱女子(外貌:有着长长头发,眼睛大大的她看起来弱不紧风,每次我看到她插图的时候,都会赞美一声,哇。

这个女人也太美了吧。

其实更多的是被她的魅力所吸引)能够坚持到这里已经很历害很历害的了。

  二是到凤凰工作之后:(这里我看得有点闷,还有加上我身体不舒服的原因)看来生活有了180度的改变。

放弃投行而去凤凰,居然是因为一本书一段文字。

有点不解又有点理解(有时候改变就是需要一点刺激就行)这里的子墨给人不再是神奇,不再是遥远的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虽然看书的读者会感觉不够精彩)但作为作者自己,这个才是自己精彩人生开始(人生在世也就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为什么要牺牲最近去点亮别人眼中的光环呢

)凤凰工作六年了,给她的每天都是新鲜感,她揭露一些名人不为人知的一面,她能够深入艾滋村暴露社会阴暗的一面,游离世界名胜顺便报道社会现象这就是寄娱乐于工作,她害怕会虫子,还有她朝圣的西藏,一切一切使得子墨更加可爱。

如果说前部分的子墨很美也只得个冰山美人称号,这部分的子墨才是才是完人。

有害怕也有勇敢,有爱心也有同情心......  她的人格魅力我就不多说了,她更教会我,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无论英语,写作,都要把它当作是一门必须掌握的技巧。

子墨,希望你以后的人生过得更加精彩,加油

我也要加油

最后,我想说在子墨拿到签证的时候,审批的大哥激动对她说:一定要回来啊

子墨坚定地说:我一定会回来的。

她也遵守了自己的诺言。

读 最后一次演讲 有感 闻一多写的 600字

《最后一次演讲》读后感  当我读完《最后一次演讲》,我为闻一多先生的“视死如归”而感动,我的心里充满的是愤怒、敬佩和感动。

  我愤怒当时社会的黑暗。

就像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的质问:“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

竟遭此毒手

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无非是一个没有丧失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一张嘴,有什么话可以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是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暗杀——这成什么话

”我愤怒就是这样柔弱的读书人会遭此毒手。

我愤怒那些丧失良知的中国人还不如外籍友人——“自从李公朴先生遇害以后,原本不住在西仓坡大院的西南联大美籍教授温德先生,便住进了......”“孩子,你的父亲,我的老朋友闻一多先生是个好人,有人想要杀掉他,中国人民不答应,我这个美国人也不答应。

......孩子,你看,我还像个称职的哨兵吗

”  我敬佩当时以闻一多先生为代表的民主人士。

原本闻一多一家可以安全启程北上,可为了好友,为了伸张正义,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他选择以生命为交换。

“特务们先后给闻一多寄来了两次子弹......‘如果不听我的话,我就在那个时候结束你的性命’”“闻一多仅仅淡然一笑,便把信和子弹扔进了纸篓。

”这就是知识分子的骨气,这就是最勇敢的斗士,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感动闻一多先生以贫乏的物质武装起来的高贵精神。

“闻一多一家在这8年当中,住过茅棚,喝过稀饭,饿过肚子,刻过图章,写过文章,游过行,......”“可对于贫困交加的闻一多一家来说,......而今天,一定要让孩子们吃饱。

”即使这样,闻一多先生斗志昂扬“斗士的血不会白流,反动派

你看见一个倒下,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  都说知识分子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群人,可就是这样一群人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引导我们的前进。

超极演说家崔万志的读后感1000个字

崔万志不仅是一个成功的电商企业家,现任蝶恋品牌服饰CEO。

而且还是个残疾人,崔万志因为在超级演说家第三季《不抱怨靠自己》《我为网商代言》等精彩的演讲,用真诚的励志故事打动了所有人,下面是这篇崔万志演讲观后感  崔万志演讲观后感  看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知道了一个安徽同乡——蝴恋花、雀之恋公服装司的创始人、残疾人企业家崔万志先生。

  崔万志先生出生于安徽肥东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双腿残疾,说话口齿不清。

命运的坎坷没有击倒他,反而激发了他抗争的斗志。

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磨难,不断的创业,不断的失败,屡败屡战,愈战愈勇,直至今天。

面对失败,他不绝望,不抱怨,把它当成是上天的考验。

他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世界,从不记恨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认为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超级演说家》是安徽卫视花重金精心打造的一个品牌栏目,已经成功开播两季,现在正在进行第三季,有着极高的收视率和非凡的人气指数。

开播以来,这个栏目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演说精英,是演说家们雄辩宏论展示风采的舞台。

尽管崔万志在旗袍文化、在电子商务上取得了连健全人也难以企及的成就,但一个连走路都走不稳、连说话都说不清的残疾人,能在这里有所作为吗?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

可崔万志却不这么诊脉,在演讲之前片花里,崔万志是这样自我介绍的:“我是崔万志,来自安徽合肥。

我生来与从不同。

上帝因为爱我,所以咬了我一口。

我虽然走路歪歪扭扭,说话结结巴巴,但是我拥有自己的公司。

年销售额超过千万,成为全球十大网商。

虽然我说话有障碍,但是我相信我在语言上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我报名参加《超级演说家》第三季,别人都说我来错了地方,我倒要证明,这到底是不是我的舞台!”崔万志到《超级演说家》的初衷是,虽然他说话不清楚,但他想来锻炼一下,把他的故事说给更多的人听,这就是他的目的。

  崔万志锻炼的结果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

崔万志演讲之前和讲完之后,四大导师乐嘉、鲁豫、金星、窦文涛轮番提问,面对提问,崔万志机智敏捷,从容应答,天生幽默,天然真诚,他用独特的语言魅力彻底征服了四大导师,也让四大导师展开了激烈的争抢。

最后,还是乐嘉导师先发制人,用眼泪和真诚打动了崔万志,把他收入战队。

白岩松耶鲁大学演讲 观后感1000字

干部培训的第二天下午观看了白岩松向耶鲁大学师生发表的题为《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的演讲,就像视频开始评论的那样,作为中央电视台第一新闻评论员的白岩松,他一睿智,幽默,犀利的热情方式,讲述了属于他的中国梦。

  他以自己的出生年份1968年作为开始,分别讲述了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五个年份的故事,1968年是他出生的年份,那时候世界非常乱,许多地方街头有巨大骚乱,美国总统肯尼迪也被遭刺,由此,白岩松引出了他想要说出的话题,即虽然那一年马丁里德金先生遭刺,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的这句话却在全世界站了起来。

  但是直到1978年,十年过去了,白岩松依旧生活在那个看不到梦想的家庭中,看不到希望的国家里,想比中国千千万万人也都不知道马丁路德金的梦想。

  有一个十年过去了,转眼1978年来到了,就在大家看不到希望的1978年的时候,不论是中国这个国家还是中美这两个国家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一年年底,中美正式建交。

中国也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没有人知道未来是个什么样的。

  当1988年到来的时候,改革开放已经十年,白岩松从边疆小镇来到大城市上大学,他感谢高考的存在,让普通的孩子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也似乎离得越来越远,人们开始接触可口可乐,以及迈克尔杰克逊。

  1998年,他已经30岁,成为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中美关系也进一步发展,克林顿访问了中国,而白岩松从未想过的梦想也在一点点实现,比如,那一年他拥有了自己的汽车。

  2008年是中国非常明显的一年,无论是期待了很久的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还是神舟七号零中国人在太空中行走,那都是中国人期待了许多年的梦想。

但是突如其来的地震让这一切都变得没有我们期待中那么美丽。

生命的离去就像40年前马丁路德金,却让“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站的更高,更久,更加让人觉得极其有价值一样,更多的中国人也明白了,梦想很重要,但生命更重要。

  北京奥运会让无数人激动,回想40年,中国发生了很多故事,大家都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梦想。

而中美两国也几乎是第一次同时发出了“我有一个梦想”,这样的时候,如此的巧合如此的应该。

  整个演讲的5个故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个边缘的小城的绝望的孩子,成长为见证无数重要时刻的新闻人,并以个人命运为线索折射了40年中美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

他说“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在过去的30年的时间里头,让个人的命运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而除他之外,还有一个又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和他们的家庭在用自己的故事诠释着这样的中国梦。

  这是一场有很多“梦想,改变”字眼的演讲,既有个人命运,也有国家命运,关于中国,也关于美国。

在演讲的最后,白岩松用了一个望远镜的比喻,说中国可能到的是放大的美国,而美国则把望远镜拿反了,他们更多看到了一个缩小的错误不断的中国,我也一直有个梦想,为什么要用望远镜看彼此

希望非常多的美国人,有机会去看看中国,看看在遥远的东方也有一个中文的“我有一个梦想”

名著的读后感 1000字左右

》我最初看“老人与海”之后,只感叹了一句,人最终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征服了什么; 但是,我现在再看的时候,却有另外的感受。

老人与海的挑战,进行了不屈不饶的征服,但是你是不是想过,人是不是在不屈不饶的制造问题,然后再去解决他,到底这世界最后谁征服谁,征服了之后做什么,为什么要征服而不是…… 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在与亲和力,而不是征服的力量,参加过美国人的英雄思维,就是强调征服的力量,但是失明后的他,开始思考征服的意义,所以才有老人和海;美国在越战里的结果,是越战里的老人,人类的生存意识是海,如果盲目的强调一个生命对另个生命的征服和占有,即使进行着不屈不饶的过程,结果只有所写的,老人空着手回航:“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永远不会打败他”, 人如此,其他的生命呢

很多东西,在名著里都是留下很多东西的,思考思索是所有作家的天性和责任,我爱作家和文人,爱一切在生存的压力下不放弃思考的人们。

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平凡的老人,一条普通的,在茫茫大海上发生了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经历。

也许没有大海,就没有鱼;没有鱼,也就没有渔夫,同样也就没有折断不平凡的经历了。

正因为有了大海,才让渔夫钓上了一条,但却在海上拖了三天三夜才把鱼杀死,但又遭到了鲨鱼的袭击,贼后的结局可想而知,这条只剩下了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一切的肉体都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一个躯壳,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任人摆布,但是谁又愿意去操控它呢

它只不过是一堆毫无利用价值的骨架。

然而,一个悲剧性的故事里,却折射出一个“英雄人物”——老人。

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失败者。

因为作为渔夫,捕不到鱼,还能算是真正的渔夫吗

而可贵的还是他却能在第八十五天决心驶向远方的大海去钓鱼,那种“之”的勇气,难道不令我们佩服吗

不论是鱼叉,小刀,短棍。

一次次被鲨鱼带走,但他始终用尽一切手段进行反击,什么也无法摧残它英勇的意志。

一句“我跟你奉陪到死”,夹杂在大海的咆哮声中,回响在我耳旁。

一个人把生命都压了上去,与敌人做殊死的博斗,能不算英勇吗

我想鲨鱼正是宇宙间一切破坏性力量的化身,而老人正是正义的使者。

在人的一生中都存在这股破坏力量,人生是不停地循环着的,喜剧的落幕,不就是悲剧的上演;悲剧的落幕,也就意味着喜剧的再度登场。

老人将大马林鱼杀死看似是完美的结果,但同时他还在“酝酿”这自己的悲剧。

鲨鱼的袭击,就是应得的报应。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无论追求的东西是好,是坏,追求的手段是正义,还是卑劣;也许能够得到就是最好的结果吧。

在充满悲剧色彩的全文中仍有一丝亮点,那就是孩子。

孩子带回了老人失去的青春,使他找回了自我。

如果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分童心,一分天真,那么世界不再总是灰色,就算当时你享有的是最后的晚餐,也不会忘记在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了。

回想起文中老人的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不正道出了本文的主题吗

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为何有勇气面对死亡,却没有勇气面对失败呢

难道失败真的如此可怕吗

冷冷的海风里夹杂着一股血腥,也许人真正害怕的可能是这些吧

描写了15世纪光怪陆离的巴黎生活。

小说中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一群性格鲜明生动、极富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和悲惨命运扣人心弦。

小说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小说中的两个主人公:和。

这两个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触目惊心。

刚满16岁,她美貌绝伦、纯真善良,能歌善舞。

她整个人的灵魂都是美好的。

她有一只聪明绝顶的小山羊,小山羊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时时在我眼前浮现。

她俩;合并起来,就像一幅多彩多姿的风景画。

她们是美丽的化身。

但这颗年轻火热的心却被腐朽的社会所禁锢了。

原本她应有美好的未来,但最后她却以16岁的热情在这个世界消失了。

每当想到这个人我都觉得很惋惜。

我感叹命运对她的不公与不敬。

同时我也看到了她坚强、忍辱负重的良好性格。

形貌异常的丑陋。

文中对他的到“那个四面体的鼻子,那张马蹄形的嘴巴,那只被茅草似的棕色眉毛所堵塞的细小左眼,那只完全被一个大瘤所遮盖的右眼,那上下两排残缺不全,宛如城堡垛子似的乱入遭的牙齿”,把这一切综合起来看,我觉得他真是一位恐怖的野蛮人,我认为这世上不会有这么残缺的人吧。

但人不可貌相。

却有着一颗美丽、纯洁、善良的心灵。

他喜爱;如同守玉般保护她。

对爱斯梅拉达的种种厌恶,他毫不在乎。

我认为这是他最大的弱点,这也是由于社会的制度所造成的。

她试图使爱斯梅拉达远离一切伤害。

但个人的实力是很有限的,最终他还是不能保护好她,也只好选择殉情。

这两个人的悲惨命运使我触目惊心。

看到这两位相继被社会所遗忘,我的同情心又升起来了。

我讨厌社会偏见邪恶势力。

同时又联想到了我们当今社会。

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消除了压迫与剥削,各族人民互帮互助,促使我国更加繁荣昌盛。

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是美好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上天对待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但更大的成就需要我们的勤劳与创造。

从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的爱情悲剧,我也看到了世间的悲剧。

他们两个共同拥有了纯真善良的性格。

但外貌上的巨大差距使他们格格不入。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悲哀,我为他们两个的殉情怀有太多的感慨。

,它教会我要学会坚强。

《巴黎圣母院》,它教会了我要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

求一篇关于杨澜ted演讲的观后感,英文文章,是观后感,英语写的哈。

急求。

谢谢啦。

啧啧,这年头连杨澜都批不得了吗

╮(╯▽╰)╭ 1.英语口语水平和演讲水平不能划等号,这演讲题目太大内容太空,结构松散是不争的事实。

TED上多的是带较重口音的演讲人,内容比这好的大有人在,更何况,从这场来看,杨澜的英语,至少是口语没多好。

2.我不需要会做菜才能评价一道菜的好坏,也不需要会制冷才能说一台冰箱烂,所以我不需要超越杨澜才能评价她的一篇演讲。

请把基本的逻辑关系搞清楚。

+++++++++++++ 1 不是批评不得,你一句|这演讲大,空,结构松散| 就是很有理有据了么

我只听了一遍,但我觉得她说的很好,她开场用中国苏三大妈的那个例子算有趣吧

然后说到她自己当年毕业应聘的迷茫,然后讲到现在的中国孩子有什么想法,他们的现状,他们的困难,最后是中国的希望,这结构还松散

告诉我,怎样不叫松散

她用了十几分钟时间,把中国的一些热点都说到位了,很hold住好不好

2 你说不会做菜就不能评价好坏,不是的

而是你在批评之后要提出中肯的意见,你不能只说,不好吃

你可以说太咸了或者太淡了或者太油了,你得有理由。

如果这是说不好吃,你就是没有资格评论,因为你不是专业的,所谓术业有专攻,批评别人的时候,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资本。

人云亦云有意思么

你上面说,杨澜的口语没多好,你知道什么叫口语好么

杨澜侃侃而谈,用词都很到位,说的浅显易懂,口音非常纯正,这已经很好了。

《古老阳光的最后余辉》的读后感,800字

高悬赏不解释

我们都是由阳光做成的,此言绝无虚假。

  阳光散射热量、可见光、紫外光,是地球的生命来源。

每种你看见的生物之所以存在,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植物可以捕捉并储存阳光。

  所有的动物都是依靠这些植物而活,无论是直接的(草食动物),或间接的(吃草食动物的肉食动物)。

哺乳动物、昆虫、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细菌……所有生物都是这样。

所有在这个星球表面的生物之所以能存在,都要拜植物收集并储存阳光的能力所赐,惟其如此,他们才能经由吃植物而将阳光能量变成身体的动力。

①  因此,我们人类食物的供给是否足够,多由阳光照射到地面的多寡而定,一直到几百年前才发生变化。

而对于地球上非人类的生命形式而言,现在仍然如此——你可以看到在赤道附近浸泡在阳光下的区域,充满了各种植物与动物,然而在阳光相当缺乏的两极地区,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却少了很多。

  植物界储存阳光的方法很直接。

我们的大气中含有上亿吨的碳,大部分都是气体的二氧化碳(CO2),植物吸入这些二氧化碳,并使用阳光的能量来推动其叶内称为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

这种作用会将二氧化碳的两个氧原子与碳原子分开,产生自由碳(C)和氧分子(O2),然后碳会被植物用来制造碳水化合物,例如纤维素和几乎所有其他植物体——根、茎、叶、果实、果核——而氧则当成废气排出。

  我遇到很多人都相信植物是由土壤形成的,例如,你可能认为你家屋外的大树大部分是由它成长之地的土壤所组成。

然而这是个很常见的错误,其实树的大部分是由空气中的一种气体(二氧化碳)和水(氢和氧)所形成的,树可以说是固化的空气和阳光。

  植物的叶子捕捉阳光并以其能量来吸取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水中的氧和氢结合,形成糖和其他复杂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也是由碳、氢、氧共同组成的),如构成根、叶和树干的纤维素。

  当木头燃烧时,阳光能源就会以(火的)光和热的形式被释放出来。

此时木头中大部分的碳会进行逆转光合作用。

  只有燃烧剩余的一小堆灰烬是大树从土壤中得来的矿物质,而其他都是从空气中得来的气体:碳、氢和氧。

  动物,包括人类在内,无法像植物一样,直接从阳光、水和空气制造身体组织,所以人口数就受限于可取得的植物食物量(和那些吃植物的动物食物)。

正因如此,从人类的出现(大约20万年前)到大约4万年前,全世界从未多于500万居民人民,比现今底特律的人口数还少。

  我猜想这么低的全球人口是因为当时的人只吃野生食物。

如果阳光仅照在100英亩的野地而生产足够10人的食物——包括可吃的水果、蔬菜、种子和那些吃植物的动物——则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将会维持在这程度。

对各种动物数量的研究显示,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在没有足够食物维持该区域的个体数之情况下,会变成较无生殖力,而且死亡率会升高。

这是大自然对所有动植物个体数的控制系统:个体数被限制在当地植物食物可供给的范围内。

  同样的,当时人们的衣服和栖身之所也是由植物与动物的皮做的,这些动植物是因着当时的阳光,那些于他们数年的生命中照射在地球上的阳光而活。

换言之,我们用动物皮和树(那些消耗近几年阳光的事物)来制造衣服和房子,而所有这些都是由当时的阳光构成的。

▲撷取更多阳光——经由其他动物  大约4万年前,一件重要的事情发生了:人类发现一种方法可以改变自然的形态,而使人类比其他物种得到更多的阳光\\\/食物。

以前我们的食物来源仅限于周遭自然生长的植物与动物,人类食物供给量完全决定于当地森林可提供多少鹿和兔子,或好土壤可生长多少可吃的植物。

  但是人们发现在那些只能生长灌木丛和野草、无法长成森林的贫瘠土壤上,反刍动物如山羊、绵羊和牛可以吃这些我们无法吃的植物,然后将灌木和野生植物每日捕捉到的阳光转换成我们可以吃的动物肉体。

所以如果可经由放牧和饲养增加反刍动物的数量,我们就可以使用到那些存在于原来对人类无用的植物里的阳光。

  这方法提供我们祖先更多有用的能量,包括工作用的动物和作为食物的动物。

  考古学的证据显示,放牧和饲养的行为产生于4万年前,这些行为逐渐盛行各地,因为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在一块土地上借由动物作媒介而吃到更多近几年来的阳光。

▲撷取更多阳光——从土地上  大约在同一时期,人类也发现可以用可吃的农作物来取代不能吃的森林。

  同样一块土地,以前只能生产十人份的食物,现在可以用来耕作生产一百人份。

这农业的滥觞被称作农业革命,约于一万年前开始形成趋势。

  因为我们发现并开始使用这两种方法(畜牧和农业)来更有效地把太阳能源转换成人类的食物,我们的食物供应增加了。

根据自然的基本定律,食物越多,人类就越多,所以人口开始快速成长。

  从那时起的几千年当中,我们也发现如何从大地中开采矿石,并从其中提炼出纯金属,以及利用这些金属制造工具。

这些工具,像犁和镰刀,使我们成为更有生产力的农夫,所以从公元前 8 000年一直到基督出现,人口从 500万增加到 2.5亿,比现在美国的人口略少一点。

  但我们每年仍然仅使用大约该年的阳光,所以即使消灭了一些竞争食物的物种,我们对地球的负面影响仍极微小。

我们尚未使用到储蓄户头来满足需求。

  然后,到了中世纪,事情发生了,我们发现一种新的阳光来源(将近4亿年前被植物捕捉的阳光):煤,借由取代森林作为热量的来源以增加农地,煤可用来增加食物的生产。

煤和我们的新理论配合得很好:人类可以摧毁食物竞争者,并消耗所有的地球资源来生产人类的食物。

▲古老阳光储存在地底之时  大约4亿年前,有一段时期科学家称为石炭纪,这个名称是源于这个时期之初有大量的碳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大气中。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它像温室的玻璃一样,可以维持住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热量,而不让其逸回太空。

石炭纪从4.1亿年前至3.4亿年前共延续了 7 000万年,在这期间,地球大气层充满二氧化碳以至于当时地球的温度比今天高出很多。

  地球约有25%的陆地和75%的海洋,而当时整个地球的陆块组成一个大陆,地质学家称之为“泛古陆”。

  泛古陆的存在早于鸟类与哺乳类,甚至比恐龙还早,当时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只有植物、鱼、昆虫和小型爬行动物。

由于空气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既可以捕捉阳光能源当热量,又可提供丰富的碳源给植物当原料,因此植物生长得很繁茂。

整个泛古陆覆盖着一层密实的植物垫,矗立云霄数百英尺高,而地面上厚厚的腐烂和死亡的植物体,在某些地方甚至有几百英尺或几千英尺深。

这些活着的和死亡的植物垫,在石炭纪的 7 000万年中不断越变越厚。

  当植物越来越茂盛,它们会从大气中捕捉越来越多的碳,将其转换为叶、茎和根的纤维素,而随着碳以植物体的形式存留在覆盖泛古陆的植物垫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下降。

  同时,覆盖地球表面3/4的海洋也是大量植物体的家,虽然大部分的植物只是很简单的形式,如单胞藻及其他微小的植物体,它们同样可以捕捉接近海面的太阳能源,用这些能量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为植物体中的碳,等到死亡后再沉淀于海底。

  大约3亿年前,大灾难发生了,造成地球史上五次大灭绝中的一次。

没有人知道到底为什么(可能是与慧星或小行星相撞),但是剧烈的构造运动导致泛古陆分解,并且无法回复地改变了地球环境。

地壳多处裂开,火山爆发,而陆块漂移并挤压。

在那些曾都是泛古陆一部分的陆块相互撞击之处,数百万亩的地球被山和其他土地覆盖。

厚厚的植物垫沉入地下,7 000万年以来储存在碳中的阳光能源随之深锁地下。

  5 000万年后,恐龙出现了,并在相当稳定的一段时期称霸地球,而当时地球上的两个主要大陆为地质学家所谓的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

后来,根据大部分人都接受的科学论点,一颗流星或小行星撞到地球,造成另一次恐龙也无法幸存的大灭绝,致使三叠纪和侏罗纪时期在2.5亿年前划下句点。

地球进入另一个地质大变动的时期,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两块大陆分裂成更小的陆块,形成我们今天所谓的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澳洲和南极洲。

山岳因各大陆的漂流挤压而形成,而有些几百万年以来在地下几百英尺的植物体,则沉入地球更深处,在那里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古老阳光的使用  大约900年前,欧洲人和亚洲人发现地下的煤矿并开始燃煤。

煤就是古时植物垫的最表层——储存了3亿年之久的阳光;经由燃煤,人类第一次能够使用那些在远古储存下来的阳光能源。

  在煤广泛使用前,我们祖先必须维持一定大小的林地,因为他们需要木头来取暖,以便在北国寒冷的冬天生存。

森林捕捉到“当时阳光”的能量,然后在壁炉或炉子里释放出所捕捉到的阳光,在漫长黑暗的冬天里,温暖一个家、洞穴或帐幕。

  然而,煤的开采减少了他们对当时阳光的依赖,使他们能铲掉更多的林地以转为农地,因为他们已不再完全依赖树木做为热源。

愈来愈多的农地可以生产更多的食物,因此世界人口就从公元1000年左右的5亿,增加到公元1800年产生第一个10亿人口。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分水岭,因为我们的祖先从此刻开始依赖地球的阳光储蓄户头。

  因为我们祖先可使用地球在数亿年前储藏的阳光,他们开始在食物、热源及其他物质上,消耗比每天照在地球上的阳光所能供给的更多的资源;人口成长也超过若人类只使用当时的阳光来作为能量及食物来源时地球所能负荷的量。

  这表示,若煤的供应耗尽,他们还是要面对一个可怕的抉择,即冒着饥荒的危险,放弃农地让林地重新生长以取暖,或是虽有足够的食物可吃,却在冬天冻死。

(当然,他们也可以放弃寒带,把整个人口聚集在赤道附近;但人类历史上的迁移多是远离赤道的,这是燃料便利性造成之趋势。

)  今天我们也可看见同样的趋势:燃料便利性塑造了一班倚赖燃料的人;如果燃料被拿走,人类将会陷入深渊中。

  如果我们祖先早用尽了煤,大自然将会接手控制他们的人口数。

  相反的,我们的祖先发现另一种可攫取的“银行户头”,另一种古老阳光的积蓄:石油。

石油是由数亿年前沉入海底之植物体,因陷于地底下,受到压力而形成的。

  石油,另一种被捕捉的阳光,约在1850年,于罗马尼亚第一次广泛使用,而真正的盛行,则始于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Titusville)发现石油时。

当时的世界人口仅10亿出头,所赖以维生的根本来源,包括进入农作物和动物牧料的新鲜(或当时的)阳光,以及借燃烧开采自欧、亚、北美洲地底的煤,而挖出的古老阳光。

  然而大量石油的发现,将真正巨大的古老阳光库藏打开了一扇大门。

  经由使用与碳固定在一起的古老阳光为热源和能源,并借此以农业机械取代动物,祖先生产食物的能力大增。

[拖车动物是以“新鲜(或当时)阳光”驱动的,因为它们吃的草是在当时阳光的供应下长成的。

因此,若与用石油作燃料的牵引机比较起来,它们能做的工作有限;动物的工作量与它们一天中所吃的食物中可转换为能量的多寡有关,而一辆牵引机一天可燃烧的阳光相当于上百匹马所消耗的量。

]▲更多消耗古老阳光的方法  石油显然不止只是一种燃料,进入20世纪以来,阳光储存的消耗更大。

  石油可用以生产人造纤维(尼龙、人造丝、聚酯)、建栖身之所的树脂,以及(几乎可做任何事,包括为这本书打字的键盘所用的)塑料。

因为可直接用石油制造衣服,放羊的牧地和棉花田的需求减少,于是更多的非食物农地便可转为生产食物。

  美国内战结束后开始的食物供给大跃进,使得世界人口从石油发现时的10亿出头,也跃进至1930年的20亿。

在那时,农业已广泛机械化,而石油之用于提升农业生产力(从发动牵引机到生产肥料、制造农药)使食物的生产量暴增,世上第一个10亿人口花了20万年才累积成,第二个10亿花了130年,而第三个10亿仅花了30年。

于1960年,世界人口进入30亿。

   而此势并不稍歇,我们更精于从石油中萃取阳光,蒸馏它,以及制造消耗它的引擎,食物生产量再度激增,而人口亦然。

  只花了从 1960年至 1974年的 14年,人口成长至40亿。

  再经13年,于1987年人口达50亿,而于1999年,仅再经12年,人口迈入60亿。

  在1987年的50亿人口已使人类成为地球上总质量最大的生物物种,而于1990年左右,我们是数量最多的哺乳类,甚至超过鼠类。

现在,地球上任何物种在数量上都得对人类俯首称臣。

就代表地球所有可用的食物与能量总合的“净初级生产量”而言,40%以上为人类所消费,此外,我们还使用了50%以上的淡水资源。

换言之,地球上其他每一种植物、动物都得为了人类剥夺之后所剩无几的资源你争我夺。

  如迈克尔.托拜厄斯(Michael Tobias)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一书中所详言,每三个星期就有一个洛杉矶市的人口加入世界,在人类历史中不到千分之一的时间里,我们却经历了人口总成长中超过90%的部分。

  以此成长率,2030年将有100亿人口,2070年有200亿,2150年则达800亿。

然而,无人相信此成长率会无止境地持续,因为根本没有足量的食物。

到底是饥荒、瘟疫、天灾,或是“科学良方”(如突然的全球性普遍节育)阻止人口的攀升,尚在争论之中,但现今的成长率将无法继续乃为不争的事实。

  我们已造成了一个资源过度开发而且拥挤的世界。

之所以如此,乃是借由消费古老阳光,将之转换为现代食物,再以这些食物供养更多的人。

  没有古老阳光的使用,地球所能维持的人数约在2.5亿至10亿之间,也就是在石油与煤发现之前地球曾供养的人数。

若失去了石油与煤,50亿人口会饿死。

那么,我们的户头还能撑多久

还剩多少矿物燃料

  因此,我们以站在生死存亡的不确定山颠之姿,进入21世纪。

我们大抵仰赖储存在海洋化石植物(我们称为石油的矿物燃料)的古老阳光,然而石油正在消耗殆尽。

  自1859年世界第一个油井开凿以来,共开采了7420亿桶石油。

目前世界石油存量估计约1万亿桶,根据石油业最乐观的估计,在现今石油消耗率不变的情况下,石油剩下将近45年的寿命。

  对那些希望再活个几十年或那些对我们子孙未来有高度期望的人来说,这是个残酷的数字。

然而这的确是石油工业自己所言,会发生在我们下一代眼中的事。

  石油公司的经营者却认为这不是问题。

  1996年一位阿什兰化学公司经营者,在俄亥俄州哥伦布经济俱乐部的演讲中“乐观地”指出,石油的替代能源并不具成本效益性,而若石油消耗率不再增加,则石油存量应可维持近45年。

他认为这是很好的消息,在结语中说到,自1859年开凿第一座油井以来,专家们已多次预测石油到了尽头,但都错了,他说:“也许再过数十年才会真的狼来了。

”  有些石油工业专家则对这所谓的好消息不那么乐观。

在日内瓦的瑞士国际石油工业顾问公司“石油顾问”(Petroconsultants)指出,北美石油生产量在1974年达到巅峰(“生产”一词其实是奥威尔式的官式语言,石油并不是我们生产的,正如银矿不是矿工生产的,我们只是把石油从地底挖出来罢了,石油乃是3亿年前植物里的阳光所产生的),而世界生产量在2002年达到巅峰,过半的石油已消耗。

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将开始出现造成世界不稳定的价格暴涨。

  “石油顾问”公司的研究指出,即使因为价格提高(以及因此可能导致的世界经济衰退)而降低全球的石油消耗,日趋减少的石油供给量将使2050年的石油产量降至与1960年代差不多。

1960年代的人口只有30亿,但人口专家预估2050年的人口将超过100亿。

  试想:有100亿人嗷嗷待哺,却只有够30亿人用的燃料,将有70亿人(比今日总人口还多)活在饥饿边缘。

  再者,另有些专家认为石油工业所估计的45年是过度膨胀了,情况可能更糟。

  科学家哈伯特(M.King Hubbert)在1956年首次指出这点。

他提出了著名的“哈伯特顶峰(Hubbert Peak)”,亦即石油供给达到顶点而开始下滑的时间。

他于1956年预测美国在1970年出现“哈伯特顶峰”(这预测差了4年,石油危机出现于1974年),并在1975年预测世界性的“哈伯特顶峰”将发生于1999年或2000年。

哈伯特逝于1989年,而坎贝尔(J.Colin Campbell)续其薪火,他是《石油黄金世纪:1950~2050:资源的耗尽》一书的作者,该书始为挪威政府于1989年委托进行世界石油供应与消费的研究。

在该书于其它几处,坎贝尔与一些科学家指出,产油国家经常虚报其石油存量估计以求较高的OPEC生产配额,然后用此估计石油供应量为抵押,向世界银行贷款。

他们估计,我们已经站在全球石油总供应量终点站上,而地底下的石油可能远少于7 000亿桶。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太可能很快找到容易取得的新石油矿区。

世界大部分地区在定位出目前的4.1万座油田过程中,都已用卫星、地震资料和电脑数字化“透视”了。

到现在已开挖了64.l万个探测井,而且几乎所有可能的地区都被计入石油工业所言的1万亿桶石油存量。

  最后,这45年的“乐观”数字乃假设现行的消耗率,但根据“石油顾问”公司等提供的数据,石油消耗率其实以每年2.8%之速增加。

若考虑此因素,石油供应年限应降至30年出头。

  同时再过12年世界人口又将增加 10亿,而且中国、印度、墨西哥和其它第三世界国家正迈向工业化,增加工厂、汽车,兴建高速公路、燃油发电厂,以大于过去这一世纪欧美的速度成长。

因此能源的耗用率快速增加远大于现况,石油存量使用年限显然不及那些乐观者所言。

根据英国电力公司(Power Gen)所做的完整的科学性研究,并在 1997年9月由美联社所报道,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量预估将为现在的2倍,大体上乃由于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工业化带来的快速成长。

  很显然,不断增长的人口及随之而来对递减中的古老阳光所增加之消耗,与我们维持这些人口的能力,不成比例。

而即使突然新发现巨大的石油蕴藏(愈来愈多来自石油工业的声音暗示这种可能性),或如冷核聚变、氢电池等替代能源立刻普及,结果可能反而加速地球的毁灭,造成数以十亿计的人口灭亡。

这其中道理将很快显明。

(另一方面,本书中亦将说明,的确存在着解决方法,只是这些方法关乎文化,而与科技较不相干。

)  我们如何陷入这个局面

历史告诉我们可做些什么

书中将深入讨论这些议题并提出解答,但先让我们退一步,思考一个课题:如果我们正走入困境,为什么不是显而易见

注释:①生活在海底的细菌和其他生物体则是例外,他们是依靠海底火山的热量而活。

然而即使如此,这些生物也是凭借着某个太阳的能量,因为地心火山的热量也是来自一个星星/太阳的核心爆炸而形成地球时储存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