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对于这部小说,相对于其它部来说,喜剧色彩很浓。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卖血是迫于生计,而在许三光的村子里则认为,男人不卖血就是身体败掉了,女儿就不能嫁给他了,如桂花本是要嫁人了,可是当听说那男一年多没去卖血了,而且饭量还变小就退婚了。
所以许三观第一次去卖血并不是为了生计。
他一共卖过12次血,每次卖两大碗。
刚读这本开始,喜剧占据了主流,有可笑又可气,可可笑的是许三观一家有点搞笑又有点惨淡的生活,可气的是生活中各种烦心事。
另我影响最深刻的是,许三观用嘴给她们炒菜,一家之主的形象跃然纸上,在饥饿年代还能保持如此乐观的心态,实属难得。
而另我最感动的是,一乐生病去上海看病,他一路卖血凑钱治病,一乐并不是他的亲生,在许三观生活的地方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许三观做了一辈子的乌龟,心里和嘴上虽不满,可是对于一乐的病,他没有视而不见,而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努力凑钱为一乐治病,自己也生病了还在坚持,一个伟大父亲形象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呐。
这是我的零星感受。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看完后的感受有什么,大家来分享下吧
我是觉得吧,余华其实没有特别想要表达什么中心的思想,尤其是他的小说,完全没必要去揣测作者的想法,往往作为读者所领悟到的东西远远超越了作者,也许余华只是看到了某人的经历一时心血来潮,就写成了一段故事了呢。
许三观卖血记讲述的其实就是个平凡的故事,我不知道你本人从小说里看到了什么,至少对我来说,我感受到了一个平凡人的一生,就好像自己在回忆过去一样,或者说就像自己在另一个维度也活了一次。
也正是这点才是余华小说的厉害之处了。
不知道你看过《活着》《在细雨中呼喊》没,从某种角度上看,这三部我看完的感受是差不多的,至少我明白了什么是人性,平等是如此微不足道,活着才是幸福。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悟,200字即可
你好!很高兴为你答疑解惑。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昨天读了一天《许三观卖血记》,没有读完,今天早上刚读完。
本想昨晚熬夜就把它读完了,还是熬不过眼睛的酸涩。
读余华写的书总是有种忐忑的心情,总是害怕在下一个情景他会让某个人死去。
当读到这本书的最后,我纠结的心才一下子松了下来,是为这种结局而高兴,却又高兴不起来,因为主人公所经历的那些苦难也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在这个许三观身上我看到了一种责任,他从来不推卸,他要用卖血换来的钱来肩负起这种责任。
他为和他上过床的邻居卖过血,他为老婆卖过血,他为全家的糊口卖过血,他为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卖过血,他为这个非亲生的儿子隔三天又卖一次血,隔了五天又卖一次血,以至休克差点死去。
他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对儿子的父爱
当他最后想为自己卖一次血的时候,医院嫌他太老,已不再喜欢要他的血。
他只想吃一盘炒猪肝,喝二两黄酒,酒要温一温的。
这是他吃到的最奢侈也最幸福最快乐的一顿饭。
随着时间的走过,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完成了自己承受的责任,他是幸福的,这幸福里有太多的苦,可他还是幸福的,因为这幸福里有太多太多的苦。
任何苦难都不会把幸福打到,幸福会因苦难的存在而更加光彩照人
做个坚强的人,做个有责任的人,于人,于己,于社会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望采纳,谢谢
《许三观卖血记》本文的对话有何特色?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许三观卖血记的语言特色 1、情节发展相对独立且在平稳中顺沿 《许三观卖血记》没有贯穿全文的矛盾冲突,它以最平白的文字展示那个时代的人和事。
它的情节发展始终是相对独立且在平稳中顺沿,这是《许三观卖血记》中最突出地特点之一,而余华的成功则在于他把这种生活本想打造的平凡而又不失艺术魅力,在这朴实的外相下升腾起超越时空的人性“悲壮美”,构成他独特的行文风格。
2、人物造型凸显了它的生活化特征 《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人物,是中国社会最普通的人民大众。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有带了不同时代烙印的生活境状,但他有着共同的特点:对待困厄的不屈服。
主人公许三观是作者所要着意表达的人物,他的品格质朴却又是感人至深的,可以说他是中国最普通社会成员善良与包容的综合体。
3、语言风格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 白描的写法 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 重复叙事手法 重复的三种分类 在《许三观卖血记》里,作者仅以第三者旁观的态度,用白描的手法来写小说,小说语言淳朴自然,通俗易懂,人物形象也因此性格迥异,更加丰满,许三观性格的卑微、懦弱、许玉兰的矫情爱夸张、李血头的贪婪和冷酷都是通过各自的语言特点中体现出来的。
《许三观卖血记》故事的发展、时代背景的变化是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的,例如在小说的第十八章里一连五个“许三观对许玉兰说……”,短短几段文字却包含了人民公社、大跃进、大炼钢铁、大食堂等几件历史大事。
再例如,小说第二十五章里许三观用了一串“为什么……”虽未直接写出时代背景,却通过疑问引导读者去深思,去体会那个时代小人物的各种迷茫,让读者入情入境,感受更深。
这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在其他小说里并不常见。
除此之外,余华还在《许三观卖血记》中运用了大量的重复修辞手法,重复修辞手法大多运用在诗歌上,运用在小说里让会读者有拖沓、反复之嫌,而余华打破了这种偏见,将重复的修辞手法在文章里运用的畅快淋漓,出神入化。
《许三观卖血记》重复的修辞手法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三类,不完全重复,完全重复和螺旋式重复。
一、不完全重复: 不完全重复也是《许三观卖血记》重复的艺术风格中一种改良了的重复。
这一类的重复灵活些,文字上不一定是完全的拷贝,意思上却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形式上的似乎不是重复,内容上却是重复。
③ 有个很好的例子,《许三观卖血记》里第四章,许玉兰的哭喊生孩子的片段,许玉兰一共生了三个孩子,每次孩子出生,她都会大声叫骂,第一次是因为紧张和缺乏经验,还没到痛的时候已经开始大声叫骂 “许三观
你这个狗娘养的……你跑哪儿去啦……我疼死啦……你跑哪儿去了呀……”通过内容可以看出,许玉兰对许三观的精神依赖;第二次生产时疼痛中不忘了使劲,明显有了生产经验,可还是骂许三观,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撒娇方式;第三次生产,依然是叫喊,但是喊叫的内容已经跟生产无关了,只是利用这个机会骂许三观,这是一种爱情的变化,由激情转化成一种日常的更深层次的情感。
作者重复用了许玉兰生产的三个场景,让读者在脑海中想象许玉兰与许三观五年里的成长变化变化,贴近生活,更加真实。
五年的光景只由三个生孩子的片段就道尽,一个漂亮的时间跨越,不拖泥带水,写法大胆,文字直白生动,让人忍俊不禁,浮现出很强的画面感。
小说第五章也运用了不完全重复修辞手法,许玉兰听到周围人议论纷纷,心虚的坐在门槛上哭诉,“我前世造了什么孽……”,重复几次,内容大致相同,还有后文中,一乐打破方铁匠儿子的头,方铁匠来讨要医药费,否则就拉走家里的家具,许玉兰又是坐在门槛上哭诉“我前世造了什么孽……”,都是哭诉为什么要重复
作者并不是用这种方式拖沓剧情,而是希望读者能在许玉兰一遍遍的哭诉里感受她的情绪,理解向她这样一个小人物的恐惧和无可奈何。
许三观卖血记细节点评
在余华的作品中,《许三观卖血记》是比较特别的一部。
余华自言,他的作品“都是源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直“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
这也是他之所以那么迷醉于描写暴力和死亡的原因所在。
在《活着》中,余华虽然有意缓解了与现实的紧张关系,描写人以达观的态度去承受苦难的能力,但接踵而至的死亡所凝聚的巨大暗影却表明他并没有完全摆脱过去的写作习惯。
《许三观卖血记》则不同。
这部作品虽然也是写一个人充满艰辛和困苦的生命历史,从个人的命运遭际管窥社会和时代的浮沉变迁,但其基调却并不显得沉重抑郁,而是相当的轻快。
暴力与死亡的阴影尽管仍然飘荡在作品中,但它们已不再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叙事也不再是奔向死亡而去的不可逆转的过程。
乐观、幽默和坚韧的生活作派帮助许三观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虽然这是以失去象征着生命的“血”为代价的,但流失的“血”毕竟是战胜了一切困厄和死亡,它并没有白流。
《许三观卖血记》的“轻逸”风格在叙事艺术上有淋漓尽致的表现。
小说第18章交代的是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
倘若以正面强攻的姿态去叙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恐怕得要靡费许多笔墨,且极可能会由于头绪纷繁,反而不得要领。
余华却是举重若轻,巧妙地通过许三观对许玉兰宣讲的一套“吃食堂经”,而把那个充满了闹剧色彩的荒诞年代活脱脱勾勒出来。
从大炼钢铁到挨家挨户砸锅收米,从敞开肚皮吃大食堂到一个个食堂被迫关门熄火,一出历史悲喜剧就这么通过许三观轻描淡写的几番话,而尽显其癫狂迷乱的本质。
能在不动声色的家常闲话中展现历史风云的卷舒,谁能说“轻逸”就一定会流于浮滑呢
唯因其笔调之“轻”,这一段历史才愈益显出其不可承受之“重”。
这一章在节奏上的把握也值得称道。
前五段都以“许三观对许玉兰说”开头,形成了一种叙事上的重复,然而重复中却蕴含着变化,五段话的长度越来越短,给人造成一种加速前进的感觉。
最后却是奇峰突起,以“许玉兰说”一段嘎然收尾。
这样一种叙述方式就好比是一道水流从高处冲决而下,一路越过五道水闸,最终却撞在一道堤坝上,潆洄荡漾,天光云影俱在其中。
如果说第18章是以虚带实的轻捷曼妙的一笔,那接着而来的第19章则因必须正面描绘“饥饿”,故而对作家构成了更大的挑战。
换成一个严谨而本分的作家,也许会满怀悲悯之情,去精细地刻画饥饿给人们造成的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创伤。
但余华却别出机杼,他没有去正面描绘“饥饿”的肆虐,而是把它变成了对主人公的乐观精神和生活智慧的一曲颂歌。
这一章的前半部分写许玉兰如何在平时做饭时省下一把米,从而积攒下两小缸米,使全家得以度过最艰难的饥荒日子。
这一部分也是许玉兰这个人物在整部作品中最为出彩的地方。
这位普通的市井妇女所具有的那种居安思危、精打细算的生活智慧,与其说是出自个人对于将来可能降临的灾难的未卜先知的敏锐直觉,倒不如说是来自于一代代人对于历史经验的惨痛总结。
正是在这里,中国历史暴露了其循环往复、不断重演的可悲的一面。
所以,在这个细节里,其实寄寓了历史的沉痛。
这一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表现许三观在面对饥饿时的乐观和幽默。
为了尽量减少身体能量的消耗,许三观一家人除了早晚两次喝玉米稀粥之外,其余时间都躺在床上,不说话也不动。
在许三观过生日的这一天,看到三个孩子竟饿到连甜的味道都不知道了,许三观不免感到心痛,于是想到用嘴巴给自己的家人每人做一道菜。
他绘声绘色地描摹了每一道菜的制作过程,这些菜虽然都只是极普通的家常菜,却引出了一片响亮的吞口水的声音。
这场虚拟的“盛宴”既激起了许三观一家人的生存欲望,也直接导致了许三观的第三次卖血。
在这个精彩的片段里,同样出现了叙事的重复。
一乐、二乐和三乐都只想吃“红烧肉”,许三观便把做“红烧肉”的过程重复描绘了三次。
在这里,重复拖慢了叙述的速度,却使许三观们的“想象”因而具有了沉甸甸的分量,从而加倍地反衬出“现实”有多么的艰难。
《许三观卖血记》“轻逸”的叙述风格不仅体现在对速度和节奏的精准把握上,也体现为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在整部小说的最后,因为年轻的血头不准他卖血,许三观愤愤不平地对许玉兰说:“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这句话颇能代表整部小说的语言风格:在粗俗中见优雅,在油滑中见凝练,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市井的欢乐与狡黠。
在如此轻快的语言的映照下,历史与现实的“沉重”便不免露出了蠢笨之相。
这就是“轻逸”的胜利,在它嘲讽的笑声里,荒诞的历史变成了一根漂浮在时间河流中的羽毛。
许三观卖血记属于现代代文学作品吗
先锋文学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一小群自我意识十分强烈的艺术家和作家,根据“不断创新”的原则,打破公认的规范和传统,不断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引进被忽略的、遭禁忌题材。
先锋派的艺术家们经常自我表现出“离异”既定的秩序,从中宣布自己的“主体性”,他们的目标是震撼感传统影响的读者的感受能力,向传统文化的教条和信念发起挑战。
先锋文学 - 流派简介《我是少年酒坛子》“ 先锋文学”这个概念的基本定型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文学史家在梳理新时期文学史的时候,逐渐把原来不算清晰的作家群落归到先锋这个大旗之下。
现在所说的先锋文学通常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批作家的创作,在这个大旗之下有余华、格非、苏童、莫言、洪峰、孙甘露、残雪等。
从1979年开始,出现了以全国都关心的事件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创作浪潮,这些创作关心身边的人群,关心自身处境和周围人的处境。
这种浪潮持续了五六年之久,文学在这一时期特别蓬勃、特别热烈,与公众的关系也前所未有的接近。
但到了1985年,文学仍在平稳向前移动的时候,像阿城和一些对写小说有热情的年轻人慢慢觉得出了问题:大家都在关心小说写了什么,而没人关心小说怎么写。
1984年末阿城的《棋王》和1985年初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 ,吹响了先锋文学的号角。
而后莫言、刘索拉、徐星、何立伟等一批作家的创作,把写作的焦点从写什么转到了怎么写。
小说的方法论是先锋文学运动的主题。
先锋文学“先锋文学”作家们的创作也不完全一样。
格非的小说优雅,有书卷气,他的学养是我们这一代人中的佼佼者。
余华和苏童都是江南才子,但二者没有多少可比性。
余华特别狠特别残忍,也特别神经质;而苏童,温婉细致,比女人还解风情,写作非常成熟老到, 《妻妾成群》几近完美,简直无懈可击。
孙甘露的小说充满奇幻、有一种飘渺的诗意,人物都像影子,文字也特别有美感,随便抽取一段都是诗。
残雪小说中的人物也像影子,但读起来特别渗,他们过着自己的生活,完全无视外人的存在。
莫言的小说一点也不精致,汪洋恣肆,他的创作一直大气磅礴,充满雄浑的力量。
这些不一样的作家,也不满足于被扣在“先锋”这一个帽子之下。
但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把“先锋文学”这个名头定位到1985年我们这些新出现的作家身上来。
先锋文学 - 兴起原因孙甘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山花》第2期撰文认为,所谓“先锋文学”并不是一个明确清晰的概念,而是具有高度的暧昧性的一个模糊的存在。
它有许多不同的表征。
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有关“戏剧观”的讨论、“朦胧诗”的崛起和“后新诗潮”的兴起、阿城等人的“寻根文学”的潮流、有关“现代派”的论战和对于西方现代派的再认识等等无疑是先锋文学的关键的部分。
一般文学史叙述的从刘索拉、徐星的小说到马原、洪峰、苏童、格非、余华、孙甘露等人的小说的历史应该说仅仅是这一历史氛围中产生的一个潮流和线索而已。
在刚走出“文革”梦魇的80年代,一种个人主体的解放的承诺,一种从计划经济的社会文化选择中脱离出去的个人的自由的承诺开始成为文学的主题。
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再到“先锋文学”其实是一条“主体性”的自我的追寻的精神道路被勾勒了出来。
这种“主体性”在“先锋文学”中是从两个方向上展开的:一是体现为一种激进的脱离计划经济的个人的新的生活方式的表现,二是通过“寻根”回到五四的追问“国民性”的传统。
而主体的解放不仅仅体现在形式上,也异常直接地体现在形式上。
这种形式的追求也是五四以来“纯文学”想像的一种满足和完成。
从国际的角度看,当时全球仍处于冷战的格局,而中国乃是一个希望之地,一个西方的新发现。
“先锋文学”的应运而生为这种新的想像提供了可能的资源,于是许多西方汉学家争相译介中国“先锋文学”,许多当时的“先锋文学”作家也成了国际性的“中国”写作的象征。
先锋文学 - 衰退原因进入90年代后,“先锋文学”为何逐渐黯然退场
对此评论家有不同的解读。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学院副教授翟红在《南方文坛》第1期撰文认为,自身的稚嫩以及对西方小说的明显学仿等等,使得先锋小说的语言实验一开始就让很多人看成是无聊的“语言游戏”。
于是先锋小说兴起后不久便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孤独和边缘的境况,“先锋小说”似乎成了“滞销小说”的代名词。
张颐武则认为,90年代将80年代抽象的“主体”变成了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实实在在的“个人”,“先锋文学”的转型也不可避免。
先锋一方面变成了绝对小众的“纯文学”,如前卫诗歌的发展就是一个越来越走向特殊的“圈子”的进程;另一方面,则是走向了一种高雅化的、与一个新的中产阶层读者相互依存的大众化的文学之中。
这些读者需要的是在激进的前卫实验和通俗小说之间的文学。
“先锋文学”当年对于计划经济中的解放的承诺如今似乎已经实现,但这种解放却是以“先锋文学”的消逝为代价的。
在一个新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社会中,这种“先锋性”不得不让位于一种“消费性”。
先锋文学 - 风格转变《活着》(海报)进入90年代,苏童、余华先后发表了《米》、 《妻妾成群》 、 《活着》 、 《许三观卖血记》等小说,预示先锋作家减弱了形式实验和文本游戏,开始关注人物命运,并以较为平实的语言对人类的生存和灵魂进行感悟,现实深度和人性关注又重归文本。
不少论者认为这是先锋作家为迎合大众而走向通俗化,这一转向标志着先锋文学向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
先锋派作家创作上的变化——从对形式的极端重视回复到对意义的关注,这种反复,并非简单地回归,其作品中不乏现实主义的因子,但对题材与主题的处理仍与现实主义的方法迥然有异。
如果说从肇始之初,先锋派作家对传统文体形式的颠覆和解构存在着矫枉过正的先天不足,这一缺陷根源于先锋文学萌发的现实土壤。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中国,伴随着神性光环的消褪,民族群体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迁徙,“人”不仅面临现实经济潮流的挑战,而且遭受各种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人们一直信奉和崇尚的理想与价值不可避免地受到质疑。
外部历史情境为文学史提供了新转机的现实条件,加上文学史内部始终存在的艺术形式变革的自觉性力量,先锋派们从存在主义哲学以及博尔赫斯等大师们的作品中汲取精神能量踏上探索之程,他们绝非缺乏传统的写实能力或者说为了赶时髦,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驱策着他们。
先锋派们所作出的激进姿态实际上是用行动表明只有颠覆旧有的传统才能以期开辟新的战场,有其必然的合理性。
步入90年代,随着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用短短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二百年的工业化进程。
省略性的工业扩张使社会充满了滑稽、荒诞的人情世象,生活中的精神气质却贫弱不堪,外部条件再一次为文学提供了转向的契机。
如何逼视庸常或反常的生命形态,以更适合的表达方式体现在社会变革中人们的真实伤痛以及人类存在的各种可能性,成为先锋派作家必须面对的问题。
再者,艺术形式的探索创新显示了创作主体自我实现和自由程度的提高,但主体话语的丧失,人性的消隐,历史的叙事化等等却使先锋作家陷入了主体精神的迷失。
先锋派作家们是以叙事的形式游戏对社会历史深度模式的反叛赢得了“先锋”之名,先锋作品中显露出的诸如无中心、无深度、不确定性和零散化的风格又使其呈现出后现代主义征候。
然而,后现代叙事理论及其实践在中国的出现并非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中国的先锋派作家们“站在文化仿制的立场上”,在“互文”意义上的外向接受,他们从博尔赫斯、福克纳、海勒等的作品中顿悟原来小说可以有别样的写法,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先锋派作家首先是对其叙事层面的仿制。
先锋文学适时的转向,并非偶然的由后现代向现代主义的回返、迁移甚至合流,他们终于走出了博尔赫斯们的领地,“从整体上显现出‘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色’”先锋文学 - 影响评价《兄弟》(余华) 先锋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端,到现在已有近20年。
虽然一些作品今天仍在出版,但大部分读者却已经对它产生隔膜。
这表现出历史残酷的一面,它在对人事进行重新定位、判断,渐渐把一些作家作品筛选、淘汰。
那些在今天被约定俗成称作是“先锋文学”的作家,当时各自的创作、倾向、方法、态度,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只是泛泛而谈,就会遮盖各个作家写作上、美学上的细微不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哈佛的宇文所安教授在研究唐诗的著作中提出,我们不是要从一个时代的最伟大的诗人身上去发现时代的标准,而是要从那个时代的普遍标准来观察那个时代的诗人。
从当时的社会环境看,先锋文学在出现时是异端,很多人怀疑这样的写作方式和内容,虽然它现在已经被概括成一种文学现象,已经成为历史中的一部分。
现在,先锋作家们的写作也各自有了很大变动,有写作的变化,也有大环境对个人境遇的影响,这些最终都转换成作家作品中的态度。
而我们以前的作品,也是我们写这些作品之前的经验、阅读、判断、想象带来的。
把文学作品放在文学史的关系上来观看它的意义,是一种方式。
但还可以有其它的方式。
文学和理论关心的东西不同。
理论直接通过抽象的思维活动对事情进行归纳总结,但文学永远不是直接说出来的,某种意义上它是诉诸感官的。
西方的新批评、文本分析等方法,都是接触文学作品的通道,能帮助人们进入文学作品,发现文学的意义。
但小说,或者说广义上的文学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影响人,如何建立它的意义,是有多种途径的。
当观赏者接触文学作品时,在某些时刻需要把自己的逻辑理性思维放开,动用感官。
文学作品中会有很多精妙的细节,有时会通过积累潜移默化,或者在结构中与其它细节构成关系,忽然使人“怦然心动”。
这样的阅读方式,可以超越很多批评方法,发现作品的意义。
20年过去,再回头看先锋文学对中国文学的意义,看它带来的变化、影响,看它自身的问题,是不是可以有更客观、更理性的角度,来看待先锋文学
尽管“先锋文学”已退场,但关于“先锋文学”的反思对当前和未来中国文学的发展仍具有不一般的意义。
翟红认为,先锋小说的语言实验促使了叙述观念的变化,并以面貌一新的小说文本为文学的发展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先锋作家力图从不同的途径和层面使自己的写作贴近人的生存状态,试图在自身视阈对世界的理解中还原生命的原初性感受。
小说的语言实验使得一个重要的问题得以凸显,即现代汉语书写如何传达现代中国人个人的生存感受。
先锋小说贵就贵在一种先锋精神,这是一种敢于创新的青春锐气,因此“先锋文学”现在的退场不见得就是一曲《广陵散》 。
先锋文学 - 代表作家生平余华余华,浙江海盐人,1960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
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
余华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
余华在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
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在国外出版。
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年)。
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
他也写了不少散文与文学音乐评论。
余华自其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便接二连三的以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亦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事实上,余华并不算是一名多产作家。
他的作品,包括短篇、中篇和长篇加在一起亦不超过80万字。
他是以精致见长,作品大多写得真实和艰苦,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及文本真实。
余华曾自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
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
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活着》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
在叙述方面,他放弃了先锋前卫的笔法,走向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然而结构上,仍能给读者剧力万钧、富于电影感官和想象的感觉。
主要作品《星星》、《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鲜血梅花》、《在劫难逃》、《世事如烟》、《古典爱情》、《黄昏里的男孩》、《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
《许三观卖血记》的简介及人物形象点评是什么
1 《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颇具形式美感的作品,阅读中的愉悦有相当部分是来自作品的叙述方式,可以说,叙述本身的独特魅力对作品的阅读效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在阅读的最初,作品已给人非常轻松的感觉。
简洁的叙事、单纯拙笨的人物、大段略带傻气的对话,使全文透着风趣、幽默,让人笑着心酸。
余华说,“这本书其实是一首很长的民歌,它的节奏是回忆的速度,旋律温和地跳跃着,休止符被韵脚隐藏了起来。
”而鲜明的节奏感在主题展开之前,先攫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创作转型期的作品,转型首先是从语言的变革开始,作品的语言一改作者过去夸张奇崛的风格而变为平白质朴。
为了接近人民的口语,作品中多用短句,少用长句,不用繁复华采的词汇,使老百姓都能读懂,作品就为自己赢得了最广大的读者群。
他采用对话的叙述方式、重复的叙述模式,以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使“客观的叙述”、“单纯的对话”、“简单的重复”达到“心动”的效果。
比起人物描写、情节结构来,作品的语言艺术更有许多妙处,不少地方读时令人拍案叫绝。
“首先是以无夸张、无议论、无感慨的纯客观冷静的叙事贯串始终,只在很少的地方运用了描写的方法,可谓好钢用在刀刃上。
”[4]例如许三观六十岁卖血被拒绝后流下了眼泪:“他的泪水在他脸上纵横交错地流,就像雨水打在窗玻璃上,就像裂缝爬上了快要破碎的碗,就像蓬勃生长出去的树枝,就像渠水流进了田地,就像街道布满了城镇,泪水在他脸上织成了一张网。
”[5]一连串的五个比喻句看来寻常,并无文采,但却切合人物的文化水平和性格特点。
叙述人站在中立状态,进行包孕着温情与人道精神的客观描写,显示出对于民间生活状况,和人们生存环境的极大关注,由此透露出余华对贫苦老百姓的深切关怀。
2 上礼拜小半个周末就把《许三观卖血记》给看完了,字大,易懂,不过很值。
许三观这名字听着耳熟,才想起是借了近来风头正劲的许三多兄弟的光。
看的余华的第三部小说,三部小说的苦情戏都很要命,却不是琼瑶阿姨那般哭哭啼啼的矫情。
虽然说有一种真实的力量,而且是有关生命的真实,却对这份真实缺了一份感知,因为毕竟没有切身的感受。
想要融入进去,结果还是感觉自己在看小说。
太苦了,接二连三的事情,对于长在红旗下的人来说,真是把十辈子的苦都尝遍也无法体会这种感觉。
《许三观卖血记》开篇就把我一惊,糊里糊涂的爷爷对三观说:“儿啊,你没卖血啊
那你身体不结实啊
”三十五块的卖血钱能抵上下地干活半年的收益,所以农村里的男人都靠这个为生。
选男人的时候还得看对方能不能卖血,不卖血的话,就是把身体败了,这样的男人就要不得了。
书中关于卖血的细节描写其实并不多,就开始许三观和两个村里的人一起去卖血那段,还有到了小说最后的那串卖血场景写得比较细致。
感觉最后那段连着卖血,结果还没死,弄得比较假,惯性的以为余华的小说能一直悲到结局,现在这样有个比较好的结局固然不错,但是这样假法还是挺难接受的。
三观善良,一乐不是自己亲身的,养那么多年都可以。
媳妇在外面偷汉子,他也只是“享受”了几天就完事了。
三观一直喜欢一乐,也喜欢玉兰,只是不能当乌龟。
这不是一个可以被具化为某种痛苦的东西,只是一个单纯的名号,许三观不把一乐当亲生儿子也只是不想被按上那个名号而已,他其实本身并不介意,他还是善良。
另外,感觉书里有太多《活着》的痕迹,因为有太多那些时代的描写,《活着》里面似乎更突出大炼钢铁,这里就更突出三年自然灾害。
许三观生日时帮老婆孩子意淫红烧肉的那段很棒,我都能感觉到自己在吞口水,抢他们的饭菜。
还能听见许三观在教卖血的人如何叫菜,特别精神,“一盘猪肝,二两黄酒,黄酒温一温……”,要说得气定神闲,才像个经常下馆子的。
余华挺坏,“我现在是GCD了,你知道吗
我现在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了。
”
上一篇:学前教师中班早期阅读感言
下一篇:小学生阅读收获和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