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乾元二年()开始被成为岳阳楼。
在中岳阳楼的历史最为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好好荡荡,横无际涯,,气象万千”。
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千余篇名篇佳作以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是贯穿着中华名族的,如杜甫的,其的情怀溢于言表,的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挥到了顶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出世哲理,,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融汇的精神使苏东坡发起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四是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历史文物,现在大家所见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全楼没有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巧。
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
横匾上“岳阳楼”三个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
大家请看,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则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接为整体。
岳阳楼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
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
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
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称,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庄重、和谐。
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成就。
进入主楼,首先引入大家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这《岳阳楼记》的雕屏,这幅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真正开始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秋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更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
《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一楼所悬挂的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
我们现在登上的岳阳楼的顶层三楼,站在这,凭窗远眺,可领略到“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
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浑成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一楼,得到的感觉不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
中间是手书杜甫《登岳阳楼》的条屏,你看它布局严谨,笔意奔放,铁画银钩,雄健挺拔,深得怀素狂草遗风,且又自成一格,这真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
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道这里,欢迎大家再到这来,谢谢大家
谁能写100字到150字《岳阳楼记》的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您现在所到达的是风光之秀丽迷人的洞庭湖附近。
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两省。
素有古人常来与此,留下千古绝唱的美是美句。
如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刘禹锡的<望洞庭>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等千古名句。
在这里雄伟壮观的岳阳楼才真正名扬天下
由同样受贬才华横溢得范仲淹记述了一篇《岳阳楼记》,才使其流芳千古
好了,下面就请大家漫漫欣赏这美丽的大好景色吧
1,联系《千秋岳阳楼》和《岳阳楼楼记》写一段导游词,
岳导游词 各位朋友,我们就要到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了,家带好随品依次下车,待会小X将随大家一起去登临那“天下楼”
好了,请大家看门前这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楹联,其下句为“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
”今天各位就来当一当天下士,以洞庭为酒,开怀畅饮,一起品位博大精深的岳阳楼文化和岳阳的壮丽山川吧
兴许您也会像诗仙李白一样“醉煞洞庭秋”
登上巴陵古城墙,穿过“南极潇湘”、“北通巫峡”的牌坊,进入眼帘的就是江南三大名楼之冠的岳阳楼。
为什么说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冠了,有哪位朋友知道吗
好的,就请大家听小X慢慢道来吧
一,历史悠久。
大家看看眼前这楼是不是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岳阳楼创建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只知在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所以说咱这岳阳楼面子可不小哦
要由我们的诗仙李白来亲自命名
大家看看横匾“岳阳楼”,这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以编入《中国名匾》一书
大家再仔细看看这楼,有没有发现其特别之处
这位朋友好棒哦
居然小X知道想说什么。
对了,岳阳楼第二个特点就是文物珍贵。
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其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
咱们这岳阳楼楼高21.35米,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其建筑特点:“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
大家可看清楚了
咱这岳阳楼可是未用一砖一瓦,一颗铁钉的
在建筑上是不是一个奇迹啊
说到这,小X就想和大家说一故事:相传在建楼时,人们怎么也无法把楼层很好地建成,这时来了一七旬老者,手拿一尺,对大伙说,让我试试看吧
大家别无它法,只好让老者试试,不曾想老者三两下就把大家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给轻松地解决了
大家正想酬谢,却只见地上一把尺,不见老者的踪影,拾起尺子一看,居然写着“鲁班尺”,所以在我们岳阳一带有“鲁班助楼”的传说
再看看这“飞檐”可是咱老祖宗聪明才智的体现
其便于采光,减少笨拙感,同时节约了用料
大家看看这屋顶像不像古代将军的头盔
对了,这就是“盔顶”,这种建筑方式并不多见,据说是现在仅存的啦
威武雄壮的“盔顶”,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
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精美、庄重、和谐。
屋面的宝顶、脊饰、翘首等构件都是清代中叶遗留下来的陶制精品。
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
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
有朋友说,在古代三层就为高楼了,话是如此,但更重要的是封建迷信,据说当时修建者是为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
古代建筑都与风水学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大家看看这四根通天金柱。
这四根楠木大柱自楼底直贯楼顶,代表的就是一年四季,作为内圈的12根大柱就象征着一年的12个月。
大家再数数看,在这周围有多少柱子啊
这位朋友数的可真快,一下子就数出来是20根了,这20根柱子有什么含义吗
大家想想,可以参照小X刚刚的讲法
大家来看看这幅雕屏,哇
是大家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的雕屏的哦
其由12块紫檀木组成,黑底绿字
当年滕公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请大书法家苏子美书写,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
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合称“四绝”。
可惜雕刻毁于宋神宗年间大火中。
我们无缘得见啦
现在的雕屏是由清干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干隆称其为“王羲之之后的第一人”,其字字型方正、笔力雄浑、技法多变、独具匠心,为传世精品
但请大家张大眼睛瞧仔细了,待会到二楼,我们还将看到另一副雕屏,其中一真一假,哪副才是咱们张大人的真迹了
请大家自个瞧仔细呢
大家可记下了这幅雕屏
好了,我们一起去二楼看看另一幅吧
各位朋友,请看这中堂的雕屏,与一楼的有什么不同吗
仔细瞧瞧
对了,一楼是黑底绿字,而这幅是金字
为什么在同一栋楼里会同时存有两块一样的雕屏呢
就让小X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花了十七个月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雕屏赝品。
两年后,吴知县趁调离岳阳楼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
没想到船行不久,风雨大作,船被风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也随波逐流,因是紫檀木制成,全部沈入了水中。
后来,湖水干浅,《岳阳楼记》雕屏的真迹才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
打捞时,不慎损坏了三个字,当地一文士吴敏树花了三年时间临摹张照的手迹才补上。
各位现在可以看到,这雕屏上还有明显的修补痕迹,所以我们现在看见的这幅才是张大人的真迹
至于一楼那副,虽是赝品,其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也是文物了。
两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张功罪表,昭示着后代子孙
大家请随小X一起登楼,同看那范公笔下的“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洞庭湖。
呵呵
我们的这位朋友好聪明哦
知道小张接下来要给大家讲岳阳楼为三大名楼之冠的第三个原因了,那就是风景独特。
岳阳楼的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
有诗云:“楼前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就是对岳阳楼地理形胜的绝妙赞美,岳阳楼是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形胜江南
世人只知范公的《岳阳楼记》,不知滕公子京也为骚客,其有词,云:“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澄清。
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
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短短59个字写景抒情,却很有气势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是幅木刻雕屏是毛主席手书的杜甫的《登岳阳楼》,其书法笔意奔放,布局严谨,雄健挺拔,形神兼备,笔触与唐代怀素的狂草相似。
在雕屏两侧的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 落款为“长庚李白”,也就是我们的诗仙李白了,一楼同存诗仙、诗圣和和主席的真迹实在是不简单啊
由此可以看出咱岳阳楼的深厚文化
这就是小张要说的第四点了,岳阳楼文化的深厚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足、笔,而真正使岳阳楼闻名天下的是北宋范仲淹作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只寥寥368字,但其内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气势之磅礴,语言之铿锵,真可谓匠心独道,字字珠玑,千秋之绝唱也
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沉淀
请大家放下心中杂念,凭轩远眺,看着那浩淼的八百里洞庭,是否会与范公产生共鸣
当年范公未曾登临这“天下楼”,却作了不朽的《岳阳楼记》;今日你我同登这千古名楼,可有一种超脱世俗之感
时间不早了,我们的游览马上就要结束了
转过身,让我们再摸摸四根楠木大柱,您想到了什么
四根金柱为我中华民族撑起了“先忧后乐”、百折不挠的民族脊梁千年
“天下楼”的登临就要结束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噢
对了,小X还没告诉大家那20根柱子的含义。
聪明的朋友可能已经知道答案了,对了,就是20加4,24,中国的24节气,您可猜出
现在行程结束请大家跟小X一起上车返程休息
岳阳楼导游词:岳阳楼坐落在洞庭湖岸。
(位置)风景优美,文化悠远。
(总写环境)三国时曾为吴国的阅兵台,宋朝后滕子京被贬官在这里,重新修建了岳阳楼。
(历史)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滕子京的朋友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美文《岳阳楼记》。
(链接教材)欢迎大家光临。
(套话)
岳阳楼导游词200字左右
为你奉上,请你参考: 岳阳楼导游词:岳阳楼坐落在洞庭湖岸。
(位置)风景优美,文化悠远。
(总写环境)三国时曾为吴国的阅兵台,宋朝后滕子京被贬官在这里,重新修建了岳阳楼。
(历史)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滕子京的朋友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美文《岳阳楼记》。
(链接教材)欢迎大家光临。
(套话)
岳阳楼导游词,醉翁亭导游词
醉翁亭位于琅琊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记的就是此亭。
宋仁守庆历年间,朝政腐败,权贵当道。
原在朝迁中做官的欧阳修主张革新时政,且不避谤,敢于揭露官吏阴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
夏竦便在皇帝面前诬告他。
会守听信馋言,将欧阳修贬谪滁州。
庆历一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
为了 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 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
从此, 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于客来饮于 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帮自号曰醉翁也。
醉 翁亭因此得名。
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 公。
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落成后,吸引了不少游人。
当时的太常博士沈遵便慕名而来,观赏之余,创作了琴曲《醉翁吟》(一曰《太守操》),欧阳修亲为配词。
现在冯公祠前面的一副对联泉声如听太守操,海日已照琅琊山,便是说的这件事。
事隔数年之年,欧阳修和沈遵重逢,夜阑酒半,沈遵操琴弹《醉翁吟》,宫声在迭,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
琴声勾起了欧公对当年在亭是游饮往事的追忆,即作诗以 赠。
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唐属在其旁建同醉。
到了明代,开始兴盛起来。
相传当 时房屋已建到数百柱,可惜后来多次遭到破坏。
清代咸丰年间,不止个庭园成为一片瓦砾。
直到光绪七 年(公元1881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
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具有江南园林特色。
总面积虽不到1000平方米,却有九处互不雷同的建筑、景致。
醉翁亭、宋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人称醉翁九景。
醉翁亭前有让泉,泉旁是小溪,终年水声潺潺,清澈风底。
亭中有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称为欧文苏字。
亭后最高处有一高台,曰玄帝宫,登台环视,但见亭前群山涌翠,横叶眼底;亭后林涛起伏,飞传耳际,犹如置身画中。
醉翁亭因欧阳修及其《醉翁亭》而闻名遐迩,数百年来虽然多次遭动,但终不为人所忘,曾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解放后,人民政府将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
如今,此处千载胜境,更加壮观诱人。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
楼顶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1961年主席提议,请离沫若先生题写的。
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
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围绕以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
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
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
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
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
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壮丽。
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罕见的。
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
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
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
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
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
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
好,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岳楼内参观。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在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
前面我们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
这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羁的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
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以后。
庆历四年,遭人诬告的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
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宏大壮观。
滕子京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认为“楼观非不文字称记者不为久”。
这样一座楼阁,必需要有一篇名记记述,才能流芳千古。
于是,他想到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
便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和气势,倾吐了请求范仲淹作记的迫切心情,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河南邓州。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样,因为主张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击,被贬到邓州。
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后,反复阅读,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传世名句。
其实,《岳阳楼记》之所以能历代传颂,主要是由于它把一个重大的思想命题,极其巧妙而生动简洁地融入对优美景物的描写之中。
它启迪人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昭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崇高的人生哲理。
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宽阔的胸怀,不能不令人扼腕浩叹。
先忧后乐,掷地有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
作为一种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从那以后,岳阳楼的名声大震,传扬中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文以楼存,楼以文名”。
据说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当即就请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
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全称“四绝”。
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四绝匾”。
它早宋神宗年间便已经毁于大火之中。
我们所见到的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现在,让我们再注意一下一楼厅内的四根楠木大柱。
这四根大柱自楼底直贯楼顶,支撑着整座楼的全部重量,再以12根柱代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闩缝对榫,结为整体。
整个岳阳楼为纯木结构,找不到一颗铁钉。
各位还可以看到,在楼的四壁,悬挂着许多木刻匾对,这些都是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
挂在楼堂正中的这副楹联,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写的,是岳阳楼最长的一副。
这副对联是: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汀,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
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以“一楼何奇”起首,列兴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在岳阳楼所留下的诗文政绩和传统,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慨;下联介绍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
如果您记下了这了这副对联,那么您对岳阳楼便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岳阳楼二楼) 一来到二楼,大家马上就发现在二楼也悬挂了一副《岳阳楼记》雕屏。
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面淬着一个真实的故事。
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花了十七个月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雕屏赝品。
两年后,吴知县趁调离岳阳楼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
没想到船行不久,风雨大作,船被风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也随波逐流,因是紫檀木制成,全部沉入了水中。
后来,湖水干浅,《岳阳楼记》雕屏的真迹才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
打捞时,不慎将第八块屏上的“歌互”二字和第十块上的“乐”字损坏。
当地文士吴敏树闻讯后,用120纹银从渔民手中将雕屏买回,花了三年时间临摹张照的手迹,才补上被损坏的三个字。
各位现在可以看到,雕屏上还有明显的修补痕迹。
又过将近100年,岳阳楼再度整修时,地方官员用120块大洋从吴氏后代后中将屏赎回,挂在岳阳楼二楼,这才“完壁归赵”。
至于一楼那副,虽是赝品,也有100年历史了,当然是文物了。
两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张功罪表,昭示后代子孙,值得我们深思。
(上三楼) 现在我们登上了岳阳楼的三楼,楼堂正中悬挂着主席手书杜甫《登岳阳楼》诗的木刻雕屏,杜诗为:“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定,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其书法笔意奔放,布局严谨,雄健挺拔,形神兼备,笔触与唐代怀素的狂草相似。
这是1964年秋天,毛主席从长沙乘火车返回北京途经岳阳时,在列车上即兴而书的。
在雕屏两侧,挂有岳阳楼最短的一副对联,仅仅八个字。
上联为“水天一色”,下联是“风月无边”。
落款为“长庚李白”。
当我们站在三娄凭窗远眺时,看到的洞庭湖水天相接,浑然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于楼时,得到的感觉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
最后,请各位再抬头看楼顶。
楼顶彩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如意斗拱层叠相衬,荷重承力,拱托楼顶,用伞形架传载负荷,和盔顶结构一样,这在我们现存的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上一篇:emma英文读后感及翻译
下一篇:豫园英文导游词有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