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wenku.com

《论语里仁》读后感300字

yiyyy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论语读后感(400字左右)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

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在开篇的“天地人之道”里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人。

相之于天地的永恒,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暂,孔老夫子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不断地教诲我们,怎样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质量,总体概括为:精神富足、心理安康、生活态度积极、和亲人朋友、同事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多方面又十分精辟的道理,乃至读完,行人处事的一切尺度,豁然于眼前:处世:“以真报怨,以德报德,率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因为内心的坦荡,自信,泰然而自内向外油然而生的从容、宽容。

但这种宽容变有尺度,并非毫无原则的谦让、宽恕,而是以真报怨,以德报德。

其实面对自己过往的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当时有过许许多多的情绪,可是走过来回头再看的时候觉得其实也没什么,不管是帮助爱护自己的,还是曾经嘲弄甚至伤害过自己的,都不过是人生的一种经历而已,处世为人,除了要感谢帮助爱护自己的人,同样也要感谢那些嘲讽甚至伤害过自己的人,因为只有他们的嘲讽才更让人感觉至深,才更人觉醒与自强。

交友:“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是对我们的忠实劝告,并提醒我们广交益友,不交损友,在与人相处的分寸把握上应“君子之交淡如水”。

慢慢品味才深深的感悟什么才是“淡如水”,水的纯净与清彻。

对待事业:“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是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并且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不是语言的力量。

通篇读完综合发现,书中频频出现的一些词语定、坦荡、温暖、从容、朴素、和谐~~其实,这些就是本书所要告知我们的为人处世的真谛。

夜以继日里,我终于读完了它,合上书的刹那、我深切感受到自己找到了一把打开心灵枷锁的钥匙。

这些枷锁是虚妄之想的枷锁,庸人自扰的枷锁、面对不顺、不公、不义、不礼而只知一味或愤慨、或忧郁、或礼貌、或怒目相向、亦或消极避之的枷锁。

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处世、为人、行事、以及生活中的凡此种种,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份空间与遐想的余地。

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于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

”<<论语>>读后感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第二)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

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

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

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

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

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

像“父母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

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

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

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

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

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

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

”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

“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

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

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

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

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论语>>读后感2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

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

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

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

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

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

”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

“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

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

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

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

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论语>>读后感3《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

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螃蟹,有人爱鲈鱼,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

只要不越于原则,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这一次穿越。

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论语别裁 读后感

《论语别裁》读后感  ——不让权威禁锢自己的思想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每每看到这话,就回想起幼时,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丝不苟认真地读孔圣人经典的情景。

我是谨慎而听话的,大部分同学也如是,于是老师翻译,我们记录,课堂一片祥和。

考试时解释“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开篇的“学而”前几页,才发现这三句耳熟能详,曾经不以为然的“子曰”,其实我从前压根就没有理解过其真正含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做学问,要随时随地有思想,随时随地有见习,随时随地有体验,随时随地能够反省,就是学问。

开始做反省时并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进步,便会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

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

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 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

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孔夫子还说过,“无友不如己者”。

初闻此言是在中学,当时就诧异,只交比自己强的朋友,如果人人如此,那世间没有人能有朋友了

孔老先生岂不很势利

其实是我误会了。

夫子的意思是,对朋友要“敬”,在自己眼中,他们都比自己做得好。

亦如民国时期佛教大德印光法师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们轻率地误解了——甚至加以嘲讽。

  《论语》,我国传统文学的经典,儒家思想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上的荣耀,虽然被董仲舒篡改到朱熹注解统一思想……到当今的大师、教授、专家……拿它说事,人们大都不知其真实面目了。

明朝以后,朱家皇帝下令以四书考选功名,而且必须采用朱熹的注解。

因此六七百年来,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

换句话说,明代以后的人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

  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年过去了。

近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今朝又重拾起。

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圣哲的智慧,国学大家们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

我尊重每一位内心纯良的学者大师,没有他们对历史的悉心研究,哪里来的社会进步

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亦步亦趋追随高人的脚步。

今天是这个声音,我们顶礼膜拜,明天有人出来反对,我们又趋之若鹜,唯其马首是瞻。

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

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

从众、迷信权威是给自己内心的禁锢。

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记录。

作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离我们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真实的孔子不复存在,唯有思想流传百世。

而对他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只能揣测和研究。

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内心的判断。

  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东倒西歪的芦苇,可即使是芦苇,我们也要做有思想的芦苇。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研究心得,我顿时觉出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滋味,体验了解读传统经典的别样乐趣,同时也豁然开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禁锢它,思维在碰撞中才能产生火  《论语别裁》读后感  《论语别裁》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的解释。

整本书都在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情,包括为政还是做学问都是以做人为基础的。

  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对于《论与别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记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

对于《论语》里经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对我的感触特别大。

“小人之过也必文”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过饰非”。

有些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喜欢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理由来掩盖自己的过错。

而一个君子错了,就承认错了,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尔有一点黑暗阴影,大家都看得见。

可是等一会就会过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

君子不怕有过,不要自己去掩饰,错了就坦诚错了,大家都看得见,这就是君子风度。

不过现在明白了,改过来,人们就像对月亮、太阳一样,仰望他的光明。

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就在反思自己:在这方面我是个君子还是个小人

对于自己的过错我是否能够坦诚

不,我没做到。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当我错怪了某位同学的时候,我曾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说声对不起。

现在返回头来想想:我们教师都在教育孩子诚实,不要说谎,但老师自己却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这叫孩子怎样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当我们面对错误,勇敢地说出“对不起”的时候,我想,因为我们的坦诚,我们依然是孩子敬重的老师。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

这也就是所谓“执德不弘、信道不笃”。

譬如:看见别人做好事,心里一定肃然起敬;看见人家有好画,心里也很欣赏;读书时看到有些道理很对,也很开心,但是我们照着做了吗

没有,这就是“执德不弘”。

我们没有这样远大,我们也服从真理,看见别人做好人好事也很钦佩,但是自己做起来,没那么积极,不能发挥。

我们人生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到处理事情时,自己的个性、脾气一来,就不管道理了,这就是“信道不笃”不踏实。

“焉能为有,焉能为之”,换句话说,自己没有建立一个人生观,自己没有中心思想,简单一点就是缺少一种目标的动力,这就像我们最近在写的三年规划,开始时,我有些迷茫:我该怎样给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偶然间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法国一家报纸曾经进行刊登过一个问题:“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

”据说这家报纸收到数以万计的答案,人们纷纷论证自己的选择,有的甚至写出几万字的论文,阐明为什么应该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而不是凡高的“向日葵”,或者为什么应该是“向日葵”而不是“岩间圣母”。

众人相持不下,谁也不服谁,直到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说:“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

”  道理很简单,在失火的情况下,到处是浓密的烟雾,你根本无法看清哪幅画挂在哪儿,如果你冒险进去找你心中认定的那幅,很可能的结果是在找到那幅画之前,你自己已经葬身火海。

而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虽然不是最有价值的,但却是最可行的。

再说,一幅画只要能挂在卢浮宫,就说明它怎么都差不到哪儿去,尤其当其它的画都化为灰烬以后,这一幅即使再普通,也会变得不普通不寻常。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启示:给自己订一个目标,并不是一定要价值最大的目标,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

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一个前进的方向,尽量做到执德能弘,信道能笃。

  《论语别裁》读后感  读了南怀谨的《论语别裁》让我想到的是瑞典汉内斯.阿尔文的名言:“如果人类要在21实际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  论语是我们华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结晶。

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作详细而又精炼的透视。

《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为我们明白地讲述了:《论语》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

南怀瑾老先生把《论语》用自己的理解意译了一遍,将孔子为人处世的态度展示出来,教我们懂得一些道理。

  在我以前的概念中,“读书就是学问”,有学问的人都是那些有文化的人,也都是那些学识渊博的学者。

我从《论语别裁》书中读到,并找到了答案,前面所说的是错误的。

至于那些学识渊博的人,应该说,只能是他们“见闻广博”;至于那些文章写的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不能说他有学问。

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对,绝对的好,这就是学问。

  从《学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

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

与别人交朋友呢

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

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

假如一 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

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 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进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对富贵、对金钱的认识。

  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追求富有,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呢

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挣到钱,干什么活都行,但是我们应该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线。

该挣的钱我们理直气壮地挣,心里塌实,当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干累活。

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上一个层次,在这个时候,一定认识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线。

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了的话,那么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几个青铜器可以卖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

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青铜器上交了国家。

孔子话和这个小故事中我觉得对富有的认识必须保持一份清醒的,说起来容易,真地做起来很难的。

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定的修养。

随着对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教师的工资也是不断增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职业和金钱的关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

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

这也许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

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

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教育工作者呢,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们小,但也要将心比心的为他们想想。

当你要求孩子们做某件事时,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吗

然后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范。

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

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

” 这就是狮子,对任何事都是认真对待。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

”其实,任何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作小事看。

所以对于毛躁的我来讲,我要做“狮子”,任何事都当大事来做,竭尽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南先生最后说“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

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

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计划落实下去,有时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叫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不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一些哲学,这也是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论语别裁》一部分浅薄的看法,虽然未能全部领会,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吧。

《论语》读后感

元典导读——《论语》姓名:赵彧 学号:1190705104 想找出一本影响了中国的书并不难,从《诗经》到《易经》 从《左传》到《史记》都能如此说,但要找到一本能够长 远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以及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性有着千丝 万缕的渗透的书,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经典之作——《论 语》。

打开《论语》,跟随它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 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

感受到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 深,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

《论语》是孔子智慧凝 成的结晶,孔子的话也许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长,比不上 庄子的逍遥洒脱,却是一剂朴素的灵丹妙药,短短几句, 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辈子。

年少无知时,不情愿的背诵那拗口的《论语》十则,摇头 晃脑的背诵姿势也成了《论语》的代言人。

08 年北京奥运 会,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话从数千名中 华子孙的口中汇聚成一道线直击我的心中,孔子对我的概 念似乎有了很多不同,不仅仅再是古板的摇头晃脑形象, 不再是苦涩难懂的文言文大师,他的形象变的高大,却离 我更近。

很多人和我之前一样,对孔子的了解也只停步在知道孔子 生活在两千多年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 家.他曾教出了 72 名圣贤,是个圣人,这样硬涩的文字说明。

对《论语》的阅读,也是我第一次真正用心去试图“接触”了 解这个被传颂了几千年的孔圣人。

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去世,葬于防山。

孔母颜征在 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因为童年生活里充满苦难, 孔子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就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 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 事。

” 年轻时做过委吏与乘田。

孔子虽然生活贫苦,但好学 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勤奋好学,虚心求教也是孔子 能够成为圣人最为重要的原因。

孔子临近中年时常常赞叹 颜回说:一饮一瓢食,回也不改其乐。

何况是用违背良知 的方法去占有他人的东西,来满足自己一念私欲,这是学 习圣贤所不会做的。

这个时候的孔子已经有了认识自己认 识世界的思想雏形。

孔子希望将自己的抱负在现实世界中得以实践,但是往往 理想和现实都有着很大的差距。

国与国之间的动乱,统治 者的不认同,现实社会的局限性都让孔子无法继续其仕途 的脚步。

孔子周游列国劝说,却还是见效甚小。

也正是这 些磨难和非常人能够比拟的经历才成就了我们眼中圣人孔 子。

孔子的一生几乎是标本式的一生。

每一个知识分子,或者 说,每一个心怀理想、对精神世界有所追求的人,都和孔 子一样,一生在现实的大地上寻求理想实现的可能性。

追 求、碰壁,然后或者坚持立场,或者修正理念,我们每一 个人都是这样逐步完善自己,最终找到在人间诗意栖居的 方式。

回望两千多年的那个风尘仆仆的背影,他不但是我 们精神上的父亲,也是我们命运的引领者。

班超在《汉书·艺文志》曾经写到:“《论语》者,孔子应答 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 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 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 语》。

”《论语》以言简意赅的语言,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 行,以对话的形式给人启迪。

内容更是涉及了为人处事, 道德思想,学习教育,政治治国各个方面。

在我看来《论 语》的意义不只是一种名誉上的最。

也不只是在写作手法 运用上或者对人物形象描写上的无可替代。

《论语》的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一切一切 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改变,所以《论语》 带给我们的,是一笔珍贵的财富,是前人一生的心血。

被 传颂千年且不被淘汰。

《论语》对人道德观念的原则进退, 对教育学习中的建议,还有“仁”“人”为核心的政治思想理念。

都与现代社会的未来构想吻合。

千年之前,千年之后。

小小的一本语录体书籍,从治国,到为政,再到做人,无 不有详细的思想与感悟,宋朝的宰相赵普曾称,他以半部 《论语》治天下,现在我们普通人也能说,我们以一本 《论语》治人生。

《论语》读后感 论语》寒假重读《论语》 ,依然使我感悟良多。

虽然其中许多哲理近乎常识,但细 细品来,仍觉深沉,可谓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记载的言论涉及各种方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 很多思想在今天依然对我们的言行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孔子最令我欣赏的是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

他所说的“仁” ,是最高的 道德规范。

虽然在动荡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更多的是着眼于利,但孔子对 于“仁”的主张显然是具有时代性和进步性的。

孔子所谓的仁道顺应着奴隶解放 的潮流,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并且对后世志 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在论语中, “仁”出现过很多次,如《子路》中的“刚 毅木讷,近仁”《雍也》中的“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 ,又如《卫灵公》中的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本人对“仁”的界定虽然有一定的模糊 和分散性,但他说要传达的“仁”绝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个人必须从生 活中体验实践的原则和标准。

人不可能生活在孤岛中,他必须时刻面对并处理与 他人的关系,而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也是“仁” 。

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 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在“仁”这一核心下, 《论语》的二十篇饱含了为人处世的哲学与智慧。

第 一篇《学而》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 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 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君子食无求 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告诉我们, 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 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 这是值得借鉴的。

而第二篇《为政》主要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 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 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在这里举出了 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法,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 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 心。

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第三篇《八佾》主要讲的 是“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

第四篇《里仁》涉 及的是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 人的区别。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 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

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

近朱者赤、近 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 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 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

只有仁者安于仁,智 者也会行仁。

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 志不移,保持气节。

由于篇幅有限,其他篇章就不一一赘述,总而言之, 《论语》 就像一座无穷无尽的宝库,你能挖掘到无尽的内涵。

在世界这个大家庭里,不免人各有志,各有禀性,但只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 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 彼此之间留有一点分寸, 真心待人, 真诚说话, 真情做人, 本着仁义礼智信的标准,那世界一定会充满和谐与希望。

《论语》告诉我们的道 理,虽然简单,却指引着我们去追求心灵上的宁静与快乐。

像孔子教导我们的那 样,放开心胸,淡泊襟怀,用最闲适自然的心情去生活,那么人生将不再是负重 的行程,而是自在愉悦的旅行

在书中看到这样一个苏轼与佛印交往的故事:苏轼是一个大才子,而佛印是一高僧,俩人经常在一起参襌,打坐.有一天俩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我像什么 佛印答: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说:我看你像摊牛粪.表面上,似乎佛印又吃了亏.回到家,苏小妹对苏轼说:参襌的人最讲究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你像尊佛,说明他心中有尊佛,而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中有什么吧!其实,我们想想,为什么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有些人活得欢欣而温暖,有些人却整天指责抱怨呢 我想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两人的心态不同.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往往会因为有成绩差的学生而抱怨:为什么我这么倒霉,遇上这么一个学生,班级因为有了她平均分低了好多……如果换一种心态,正是因为她学习有困难,所以才更需要我去帮助她,如果每个人都很聪明,还用得上我吗 她的进步更能体现我的价值.这样的话,也许每天抱怨会少一些,欣慰会多一点,心情也就好一些,似乎更能过上快乐的生活.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我想:遇上开心的事,就尽情享受,与人分享,因为你的快乐也会让别人快乐;遇上难过的事,一时的悲伤难过人之常情,但长时间沉迷于此,你的生活质量就会大大下降.希望大家都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快乐地生活!

关于论语的读后感700字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活诸多方面的儒家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

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

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

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

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

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

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

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

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

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

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

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

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

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

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

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

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

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

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

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

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

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

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

”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

“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论语心得》读书笔记十篇

对于《论语》,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曾经是强迫自己去读,因为高中语文老师要求严格,不读的话,上课叫起来很尴尬。

那时倒不觉得怎么,但是在老师的强迫下,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了,可以不用老看别人的翻译了。

现在对于这些古典书籍不那么恐惧了,甚至还觉得有点亲切感。

去年年底,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下飙升,一时网上议论的沸沸扬扬,一月份我去买这本书,就已经重印了七次,看后觉得心里压抑了好久的东西自己表达不出来,但是书中表达出来了。

对于《论语》,书店的书更多的是学者压人式的讲法,而《论语心得》这种亲切的讲法一下将读者拉近了,我们好像就是孔子席前一个安静的学生。

正如书中说,论语不同与励志格言,它不是一句一句的教诲,而是一幕幕场景,像话剧一样来看最有意思。

《论语》当中孔子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形象,和学生探讨问题总是和颜悦色,是商量的语气,尽管孔子比他的学生要大好多岁。

想想现在的课堂,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又要看幻灯,又要做笔记,忙的不亦乐乎,真是感慨良多啊。

仁是《论语》当中出现很多的一个字眼,但是《论语》当中并没有给出定义,只有两句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其他的解释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于不同的答案,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吧。

对于君子,书中也没有给出定义,而是将其与小人做了多次对比。

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总是将答案留给学生,现在又把答案留给了我们这些读者。

我觉得《论语》在今天最重要的的是给了我们现代人一双眼睛,一双看心灵的眼睛,让我们在这个物化的时代,了解到在我们的内心其实还有一片广阔的天空。

我们的快乐其实来自于这片还未开垦的土地。

教我们自己为自己营造一片精神的乐土,让我们把目光由只向外看转为向内看,完满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心胸开阔,心境敞亮,心态坦然的人。

摘录几段我喜欢的句子。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

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孔夫子的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一种饱和的力量。

这种力量就是后来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

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的强大。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这是一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

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

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

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

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而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

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假如一个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真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就做到了约制。

而能够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这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

君子因为有心态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详舒泰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现出来的则是故作姿态,骄矜傲人,因为他内心多的是一股躁气,气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闲。

你要想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

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

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

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

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知者不惑”。

那么在今天这个社会,怎样成为一个君子

我想不妨从倡导“恒心”开始。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有了多元选择,我们在兴奋、激情的驱使下,在众多选择中摇来摆去,难以决定。

这是缺乏“恒心”的表现。

君子还有第三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

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

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所以能够平和,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这在今天成为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

一个人说的多于他做的,是君子之耻。

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

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在今天看来,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

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

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

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

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

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到最好。

孔子强调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决不是放弃对社会的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这句话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个角度,是君子有天下使命,不管这个地方是奢华的还是简陋的,对他来讲只是一个外在环境而已;第二个角度,就是君子的内心有一种恒定的能量,他可以使得周边熠熠生辉,繁华似锦,他自己生命里面的气场可以去改变一个简陋的地方。

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

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皇侃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

我既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故我不怨天也。

”可见,“知天命”关键在于一个“知”字,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

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静应对。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两朵云只有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成雨。

学习《论语》,学习任何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待。

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

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地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大概这就是《论语》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论语》是春秋时期孔子的言论辑录,当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而于丹教授却以她自己方式更通俗地为我们广大群众解读了这本著作,从而使得这本千百年来的著作能够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

这三种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好朋友呢

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的。

那么论语中鼓励交什么样的朋友呢

很简单,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

先说三种好朋友,所谓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也就是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这是一种好朋友。

因为他的人格可以反映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

第二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

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

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

所以有一个宽容的好朋友,他是一种做人的情怀,他是一种悲悯,他是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关怀中所折射出来的光芒,这是第二种好朋友。

第三种叫做友多闻,在先秦那个时代,不像我们有电脑,有这么发达的资讯,有铺天盖地的媒体,那个时候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交个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系统。

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所以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经验里面得到自己的一个借鉴系统,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三种好朋友,叫友直、友谅、友多闻。

《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宽容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这就是孔老夫子所称道的三种好朋友;那孔老夫子所说的三种坏朋友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什么是友偏辟,就是性情暴躁的朋友。

那当然,每一个人的生活不一样遇到的情况也不一样,很有可能遇到一件事,你还迷茫的时候你的朋友先怒了,先告诉你这件事情不能这么做。

第二种叫做友善柔。

这个正好反着,这个不是脾气特别暴躁的朋友,是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

我们发现,过分优柔寡断其实他在浪费你的生命能源,也可能你要去辞职了,你说有一个机会我要下海或者我要跳槽,你去问朋友,朋友说想想吧,你现在的地方也不错呀,你要是万一走了你什么什么就丢掉了。

至于的三种,所谓友便妄,是最坏的一种朋友。

大家都知道佞臣之说,佞,就是那种心怀鬼胎的,有心计的,要以一种不择手段的方法去谋取个人利益的这种小人。

他们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种心理阴暗的人,但是这种人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

由于他内心有所企图所以他对人的热情比那些没有企图的人可能要高好几十倍,所以你一不小心要是被这种人利用的话,那么你的一生你就给自己套上了枷锁。

如果你不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个朋友是不会放过你的。

这其实在考验我们自己的眼光和知人论事的能力。

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它告诉你,在这一辈子里面所做的所有事情,内心是应该以朋友作为一个坐标的,这种标准有可能是防微杜渐的,不见得这个朋友作出多么伤大雅的事情来,哪怕就是一个苗头,他可能就觉得说这个人做我的朋友以后可能是我的危险。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那么,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论语》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论语》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的语录。

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

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求《论语》读后感

我自己写的。

  班级:*年*班  姓名:***  指导教师:***  《论语》读后感  打开《论语》,我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了一个充满睿智的鲜活的人正向我们昂首走来。

——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个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教育文化、社会礼仪、文明道德的为人。

他留下了许多供我们对生活、对学习永久反思并值得借鉴的文字。

他的言行论及了孝道、治学、立德、为政,他的思想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尽管他的思想言论尚不全部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完全相吻合,但足可以成为一面镜子,供后人们照出自己的面貌。

  《论语》讲学:  《论语》首先就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学习。

  学,不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人若是只懂得嘴尖皮厚腹中空,蛮不讲理、一无是处的话,那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就只起到了绿叶的作用——衬托红花。

《论语》首先就告诉我们一个铁铮铮的事实:人要学习。

  学习,首先要学会培养兴趣;其次是需要恰当的方法;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需要持之以恒的动力。

只有这样,才能学好习。

  《论语》讲孝:  孝道,在中国古代至今天都占有这不可动摇的地位。

而在这部著作之中,也毫无疑问地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人不孝则非正人君子,此类人鲜矣。

”《论语》大概一半左右都牵扯到了这个“孝”字。

正因如此,后被公认为百家之正统的儒家学派把孝道推广的非常广泛,巩固了孝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论语》讲友:  人存世上,什么是最重要的

朋友。

什么是最不可缺少的

还是朋友。

这一点《论语》中讲述了许多。

“交友儒雅,友人高尚。

”这是一种激励自己向上的办法。

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强,这样才可以让自己奋发向上,成为人上人。

  读《论语》,令我受益匪浅。

今后,我要更加细读《论语》,细读这中华悠悠千年智慧,读懂这其中的做人道理与处事方法,品尝这暖暖的心灵鸡汤。

麻烦帮我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语》读后感,高中生的哦,要尽快,麻烦哦,快点啊。

我急用。

感谢啦

1、《》读后感(800字) 《论语》中的许多近乎常识,却深沉,世俗中有高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

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

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

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

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吧“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

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

”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

对于政治来讲,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

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只有仁。

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确的。

子曰:“君子不器”。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

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

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

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后来收门徒三千,有教无类,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今天这个浮躁而喧嚣,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里,这种精神又是多么的难得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

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

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

正如《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论语》读后感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

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在开篇的“天地人之道”里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人。

相之于天地的永恒,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暂,孔老夫子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不断地教诲我们,怎样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质量,总体概括为:精神富足、心理安康、生活态度积极、和亲人朋友、同事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多方面又十分精辟的道理,乃至读完,行人处事的一切尺度,豁然于眼前:处世:“以真报怨,以德报德,率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因为内心的坦荡,自信,泰然而自内向外油然而生的从容、宽容。

但这种宽容变有尺度,并非毫无原则的谦让、宽恕,而是以真报怨,以德报德。

其实面对自己过往的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当时有过许许多多的情绪,可是走过来回头再看的时候觉得其实也没什么,不管是帮助爱护自己的,还是曾经嘲弄甚至伤害过自己的,都不过是人生的一种经历而已,处世为人,除了要感谢帮助爱护自己的人,同样也要感谢那些嘲讽甚至伤害过自己的人,因为只有他们的嘲讽才更让人感觉至深,才更人觉醒与自强。

交友:“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是对我们的忠实劝告,并提醒我们广交益友,不交损友,在与人相处的分寸把握上应“君子之交淡如水”。

慢慢品味才深深的感悟什么才是“淡如水”,水的纯净与清彻。

对待事业:“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是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并且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不是语言的力量。

通篇读完综合发现,书中频频出现的一些词语定、坦荡、温暖、从容、朴素、和谐~~其实,这些就是本书所要告知我们的为人处世的真谛。

夜以继日里,我终于读完了它,合上书的刹那、我深切感受到自己找到了一把打开心灵枷锁的钥匙。

这些枷锁是虚妄之想的枷锁,庸人自扰的枷锁、面对不顺、不公、不义、不礼而只知一味或愤慨、或忧郁、或礼貌、或怒目相向、亦或消极避之的枷锁。

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处世、为人、行事、以及生活中的凡此种种,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份空间与遐想的余地。

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于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

”3、《论语》读后感 这个假期,我读了《论语》这本书。

《论语》这本书分有20篇,其中,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公冶长篇等比较有名。

有时候,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

像“父母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

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的孔子。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读的。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

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甚至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由此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

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

在这个近5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女孩当了爱因斯坦的老师;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我还知道一个关于不耻下问的笑话:有一个人,官位很高,但学问不高,平日喜欢不懂装懂。

又一次,他去喝喜酒,见到桌上放着很多水果,他不认识石榴,又不肯放下架子问人,就装出内行的样子连皮啃。

只觉得又苦又涩,就对伙计说:“这馍馍还没煮熟,你得再煮煮。

”就是这种不懂装懂的人,才会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

“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

”“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

可我对这一方面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

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

虽然这本经书我没有完全读完,但已从中受益匪浅。

如果我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的滋味。

我希望大家和我一样,多读一些文言文,这样,就能用更多的知识为我们的祖国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谨供参考)

《读论语第三章之八佾第三读后感》500字作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

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齐易也,宁戚。

” 开始孔子说,季氏以八佾之舞,在他的家庙庭中舞之。

犹可容忍,还有何人何事不可容忍。

因为这里八佾(音易)之礼节是天子才能享有的。

季氏这个土军阀竟然“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这是雍篇中的两句诗文)。

所以孔子引之,以斥责之。

接下来林放出现,引出孔子关于“礼之本”的论述,礼,与其奢华,宁愿节俭。

丧,与其和易,宁愿哀戚。

(林放这个人后来我们福建很多姓林的都追其为祖先)。

论语八佾第三这篇里主要是讲“礼”的问题。

我国素来成为“礼仪之邦”,从论语的记录来看,我国古代是十分讲究“礼”的。

但同时已经有人在破坏“礼”这个人就季氏还有他的兄弟仲孙、叔孙都是鲁国的卿大夫号称三家之堂。

孔子这样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都孰不可忍受他们,可见礼在我国古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林放的问题倒是我很想知道,可是孔子的回答似乎没有系统地给礼下个定义,那么到底什么是礼乎

在这里我也发表我浅薄的看法:1、具体化来说,礼是国家政事与人民日常生活的礼节规范。

大的方面包括国家政事外交军事,小到黎民百姓起居生活,婚丧祭庆等。

可以说无处没有“礼”无时没有“礼”。

2、抽象化来说,礼是规范人类生活往社会性发展的伦理准则。

因为人从出生以来具备“自然性”,会索取会吃,会不按规矩来,象动物一样的原始冲动的性质。

但当人逐渐成年,就会接受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与教训,从而规范了人的社会性。

这就是礼的抽象化。

当然学礼最重要的不是象我这样从概念入手。

最重要的就要象林放问的“礼之本”。

其实这里提出一个标准问题,就是什么是“礼” 什么是“非礼”。

孔子讲的十分明白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齐易也,宁戚。

”别以为孔子不着边际的讲到丧事上去。

其实孔子的讲的是“礼应该从心而来”,宁俭宁戚不从心上讲能俭能戚乎

所以孔子关于礼的标准应该是“孝”。

读孔子的书要明白孔子的政治理想,就是向天下推广王道与仁政。

学到这里就能稍稍的连贯一下,礼的根本是“孝弟”的具体表现,表现在日常的行为规范。

同时也是王道与仁政这个政治目标的社会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社会风俗也不断的演变,所以礼也在变化。

很多学者认为儒家礼的标准是封建时代的标准不值得提倡因为社会不同了。

其实不然,孔子的标准在孝弟,他老人家喜欢从家庭教育说起。

其实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关于“礼之本”在于人的一颗孝心,赤诚报国之心。

孔子虽没明说但也跃然于纸上。

所以儒家的礼还是经的住时间的考验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