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课堂心得体会时光匆匆,转眼间半学期已经过去,而我所选修的机械制造与装配自动化课程也要结课了。
回顾这九周的课堂学习历程,老师的循循善诱,同学们的精彩讲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半学期下来收获颇丰。
上完第一节课,夏老师就给我们分配了一个大作业,每个人选一个自动化方向的课题,写一篇小论文,并做一个PPT,在每次课堂最后20分钟进行课堂展示。
由于我本科并非机械专业学生,对自动化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我很匆忙的选了题目:回转体零件的自动化装配夹具。
但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个题目对我来说难度比较大。
于是我果断重新选题:多自由度机械手在生产中的应用。
我被排在第一个做PPT课堂展示,很荣幸当了枪把子,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要在4天之内做完一个半学期完成的任务,时间是相当紧迫的,得花点功夫去做。
我先从查阅概念,翻阅资料开始,在知网上下载了20多篇相关论文,理清了论文的思路。
然后开始构思整个论文的条理和逻辑。
用了两天时间查阅资料,接下来的两天做PPT。
由于时间紧迫,我没来得及写论文就直接做PPT。
找了好多视频都不满意,好不容易找到两个满意的视频,又禁止下载,于是我用ipad拍了下来。
PPT改了又改,直到要课堂展示的前一天晚上还在熬夜修改。
由于没有时间做试讲,我没有把握好时间,只让老师留了10分钟时间。
我在开场的时候谈了谈中国制造业自动化以及《大国重器》纪录片,不料第一个视频放到一半就下
如何创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构建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的技巧: 一、师生关系融洽化 “就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
”这是著名教育家赞可夫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之中和课堂之外师生关系的好坏。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做积极地努力。
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中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面对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委婉,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
师生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从而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目标设置合理化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切合实际,符合学生发展需要,使目标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设置三维教学目标时,首先要研究课标,准确理解课标要求,根据课标要求再把握教材,分析挖掘教材,找准“课标”与“教材”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其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目标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时,我们可将目标设置为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当然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切忌追求面面俱到,显得冗长繁多,难以实现。
最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分层目标,关注弱势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只有人人都获得进步和发展的课才是高效的课。
三、课堂教学情景化 高效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在情景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
由于历史知识有过去性的特点,不能再现,更不能重演,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多种教学情景,让历史课堂教学情景化。
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渗透情感,通过对图片、电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和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逼真感人的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让学生这种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
如在教学《明清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时,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编写活动剧本——把看榜人不同的表情、动作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八股取士禁锢了学子的思想,既损害了儒学本身的发展,也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进步。
其直观感受远远超过了教师的平铺直叙。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方式:如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就某一个专题的分组开展辩论赛,编排和表演历史短剧,学唱历史歌曲,编写家庭史、社会史,举办故事会,撰写学生小论文等等,这些都会让学生感到有趣,也就会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教学内容问题化 古人就有“不悱不启、不愤不发”之说。
高效课堂的教学内容必须问题化,即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归宿,要在知识的关键点、能力的增长点和德育的渗透点设计一些有价值的综合拓展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秦的统一》时,设计以下问题进行探讨:1、秦统一了哪些方面
又有哪些具体措施
你最欣赏哪项措施
并说明理由。
2、秦统一的各项措施有怎样的作用,又有哪些措施现在还在起作用
这种开门见山,从学习的课题入手提出问题,直入要害,紧扣重点,突出重点,教学便可以事半功倍。
当然也不可过度设问、泛泛而问或无疑而问,因为过犹不及,无效提问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设计问题要具有探究性、开放性、贴近学生的实际,真正使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答案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
五、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效课堂应实施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及教学条件选择最佳教学方法。
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提供多种辅助性教学材料,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例如:开展课堂分组讨论,举行辩论会,举办历史讲座、讲演会,对历史上人物和事件进行评价,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鉴赏并仿制古代钱币、兵器、农具、服饰等历史文物,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撰写历史小论文等。
六、课堂小结条理化 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课堂小结是对整节课堂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归纳总结。
在课堂小结中一定要通过归纳、概括使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和简洁化,结尾归纳,条理分明,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当然,这里的归纳可以是传统的教师总结,如通过幻灯片或电脑设计条目清晰的表格都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也可以是在“以生为本”的理念引领下,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作“本课小结”,列出“本课小结”中各要点所包含的知识细目,并勾勒出全课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之,构建历史高效课堂,必须功夫下在课前,组织落实放在课中。
学习高效课堂6+1心得体会怎样写
听课也有不少学学会听课,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是学生学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习的最主要环节,四十五分钟课堂学习效益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也许有的家长和学生会想,每个人都有一双耳朵,听课谁不会呀。
其实不然,听课也有不少学问。
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
首先,要集中注意力听。
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能够帮助我们从周围环境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对当前活动最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使心理活动维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还能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活动的需要作适当的分配和调整。
所以,注意力对于学习尤为重要。
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马往往一无所获。
其次,要带着问题、开动脑子听。
有些同学听课不善于开动脑子,不去积极思维,看似目不转睛,但一堂课下来心中却不留痕迹。
俗话说:学贵有疑,疑是一切学习的开始。
带着问题听课,就能使听课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自己积极动脑,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
探究在初中历史中如何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
“尖子”生名列前茅的技巧并不难学到手,做好以下,你离第一名就不远了。
1、以学为先 :学习是第一中心任务;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
2、随处学习 :每天晨练或者上学路上记忆词语;在盥洗池贴词汇表;每天刷牙时熟记一个生词;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保证学习时间,坚持不懈。
3、讲究条理 :条理清楚整洁的学习环境很重要,把常用的与学习有关的东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一个纸箱或抽屉装好,避免用时东翻西找。
4、学会阅读: 学会快速阅读,提高单位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的目录、图解和插图,为提前了解本书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当积极的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
5、合理安排 :讲究高效率,别人8小时完成的作业你最好用6小时;再晚也要完成当天作业。
6、善做笔记 :强调记笔记的功夫,字迹要自己明白就行;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
有的在笔记本中间画一道线,半边摘录课文概要,另半边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
记笔记时,对自认为可能会考的知识点格外注意,课下根据这些知识点自编模拟题,并在考试前夕做出书面答案;如果哪里答的不圆满,就回过头来在复习;对背记的知识尝试一个月时间内偶尔关注它。
7、书写整洁:一手漂亮的文字会为你争得印象分。
8、及时提问:不要课堂和老师争论。
课下要积极和老师探讨更深一步的内容,甚至可以面红耳赤,争论的记忆最深刻。
9、学习互助 :不要嫉妒同班学习好的同学,和他们的交流会让你眼界更开阔;和同学经常一起讨论家庭作业中的难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
浅谈初中历史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吸引学生,让学生乐学,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助推器。
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一、在课堂上吸引学生 1、用微笑亲近学生。
微笑是心灵的阳光,微笑让人互相亲近。
课堂上教师的微笑,给学生的学习送去了好心情,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流畅,探究会更加积极,学习的效益当然会大大提高
2、用激情和幽默感染和吸引学生。
教师的激情是学生的“氧气“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能够深深的感染学生,让学生情绪昂扬、节奏铿锵。
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能够让课堂活跃、进度流畅。
如果一个老师的讲课干瘪乏味,学生只能昏昏欲睡,怎能有高效课堂而言。
一个幽默的老师能够吸引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润滑剂,学生的困倦和紧张,或许会因为老师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历史故事、一个夸张的表情而烟消云散,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了知识和能力,课堂肯定高效
3、创设情境,以趣取胜。
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途径。
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则是首选的法宝。
以初中历史为例,我在进行《宋代的城市生活》教学时,为了突破一个重点和难点——北宋东京的市坊制度,向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假如你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北宋东京的家里。
晚上你饿了,想去隔壁的餐馆吃点宵夜可不可以呢
为什么
学生讨论热烈,争得面红耳赤,最终达成了共识——不行,在专门的“夜市”里,要吃宵夜,在“夜市”里解决。
又比如在进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如果一个人因赋税过重,生活困难,偷走了邻人的钱财。
假如你们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派出的代表,面对窃贼,你们会主张如何处理”
学生代表们纷纷扮演不同的思想家,在趣味盎然的“判决”中,深深的理解了各家的思想精髓。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这片肥沃的土地,必须让学生亲自耕耘和播种,才能有属于学生自己的收获。
如果老师老是越俎代庖,久而久之,学生们离开你就会饿死。
所以,提高课堂效益的根本之路是把课堂还跟学生。
要真正的把课堂还跟学生,除了必须转变理念之外,还要争取在课堂上做一个“懒惰”的老师。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记得有一位专家说过:“勤劳的老师会教出懒惰的学生。
”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越是辛苦,讲的越多,学生反而收获的越少。
我们每位老师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孩子能学好,能成才,绝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老师只能起到指导、引路的作用。
知识不让学生主动去感悟获取,问题不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解决,错误不让学生自己去反思总结,疑难也是老师包办,这样你的学生就不是他自己,他们就会被惰性绑架,他们就像一个在饭店等吃等喝的客人,慢慢地就没有了学校的主动性,甚至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样的课堂效益能高吗
所以我们提倡老师在课堂上懒惰一些,(当然,老师在课前必须更勤奋一些,才能准备出最好的问题供学生探究)。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通过发言、讨论、辩论、竞赛、板演和测试等多种方式,大胆地把问题教给学生去探究、去落实。
只有当学生出现卡壳时老师再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启发。
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一定印象深刻,收获颇多,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因素也是学生。
所以同学们也必须要转变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让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 长期以来,受教育体制的影响,老师成为了教学活动的导演兼演员,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容器,结果导致同学们没有一个积极参与、体验的过程,学过的东西当让就没有深刻的印象,无法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同学们必须意识到这样的危害性,摈弃过去那种习惯于让老师讲自己听的不良学习习惯,而要化被动为主动,高喊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的口号,积极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老师成为自己学习的工具和帮手,这样的学习方式一定能够让同学们事半功倍,课堂效益当然也会很高。
2、 转变学习的价值取向,让学习成为一件幸福的事
谈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历史课堂教学低效或无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那么如何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有效教学呢
以下是我根据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
例:用“千年第一思想家”视频让学生感悟学习马克思的伟大思想;通过播放《七子之歌》感受“七子”之思痛。
观看《南京大屠杀》电影激发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
这种导入方式,把教学内容情景化了,学生的动机也被激发了。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 因此,教师应该设法激发学生心中求知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很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
二、增强趣味性,激发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所谓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又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
首先,教学过程中适时补充史料,可以增强趣味性。
在讲《鸦片战争》时,分析中英贸易状况时,我讲到外国商品最初在中国没有被各个消费阶层所接受,引用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红楼梦》中刘姥姥进贾府这个情节,学生兴趣盎然。
三、测试巩固,反馈提高。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设计习题反馈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
我在实践中是这样做的:1.设计有层次的习题当堂巩固,使不同学生都能尝试成功以树立其自信;2.布置作业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3.设计单元、期中期末检测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做好试题讲评分析,并要求学生自我反思,写答卷分析和改进目标、计划,以提高学习效率。
四、授人以渔,丰富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走向自学和学会学习是我们教学的目标。
我们必须创新教法以实现教学有效性。
下面是我常采用的教法:1.小组合作法: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这种“开放型”、“交往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人人参与,人人发言,人人做主人,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实施中应注意: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原则科学结组;精心设计适宜于小组合作的问题;坚持先自主学习后合作交流相结合;教师在合作中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引导学生友善互助,创设良好的合作对话关系,规范同学的合作行为;做到科学评价激励合作更成功。
2.史政结合法:例在复习三次科技革命时,我让学生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举例说明,有关科技的负面影响,学生就提出了地球温室效应、生态环境恶化、日本海啸、核泄漏等事例,关于怎样解决,还很自然地说出应该趋利避害,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历史责任,突出了学以致用。
3.竞赛法:例布置预习问题课堂上小组竞赛;单元复习时,令各组准备题目,进行对抗比拼;学到《西安事变》时组织学生针对“杀、放蒋”的辩论赛等。
实践表明:竞争状态时的学习效果要比平时的学习效果好得多。
4.文史融合法。
人说文史不分家,我也尝试把一些语文教法运用于历史教学。
例:单元大意、学习主题归纳,使学生迅速把握单元特征、教材重点;撰写论文,指导学生辩证分析、评价历史事件、人物,明确论点,找出论据、指导论证,一片小论文水到渠成。
5.参观调查法:带学生去参观历史的遗迹、遗址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以及历史悠久的人文景点――满城汉墓、清西陵、狼牙山、冉庄地道、保定总督署等可将课堂教育的范围扩大化,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游历中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感悟历史,生成浓浓的历史情感。
6.巧记法:如朝代顺序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秦统两汉,三分魏蜀吴,贰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了学生记忆效率。
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魂。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历史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这块主阵地,以自身精湛的教学素养感染学生,以现代媒体为手段吸引学生,以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环境,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令学生快乐轻松学习, 让历史这门古老的学科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个方面
一、精心备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前提充分备课了,能够克服课堂的随意性,通过精心设计,能够注意到课堂结构的合理,环节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时间的分配较为恰当。
做为专业教师,都具备一定的专业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但这些只是教好课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不一定能转化为某一内容的实际教学能力,也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也难以使可能的教学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课前精心准备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
教师认真吃透教材,了解学情,依据教师自身的优势进行精心设计,形成符合学生实际的、自己使用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案,必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在于优秀教师忙于备课,精心设计;一般教师则疏于备课,忙于“补救”。
教师课前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是实现有效的基础。
没有经过认真设计的课堂很难说是有效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不重视教学设计,总认为自己教了许多年书了,教材已经很熟,无需认真细致的进行教学设计,凭经验办事。
备课时,仅仅是看一下教材,然后选几个题目或确定几个问题,就算备课了。
这样的备课,既没有根据教材、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没有确定合理的课堂结构,也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更没有对教学程序进行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很难保证课堂是高效的。
二、选择好教学策略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教学中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教学实施措施。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以教师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
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封闭和预设多,开放和生成少。
对于中学生注意力时间短,知识经验少,而教学沉闷、机械,程序化,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挫伤了学习的兴趣,压抑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抹杀了智慧的火花。
为此,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大刀阔斧的展开了,它让中学数学开始焕发新的生命光彩,在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选择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呢
如创设问题情境策略就是中学数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中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而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
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
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的前提。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策略,要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构建高效课堂强有力的保证课堂是显示教师人生价值的舞台,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课堂的活力。
而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促进者、学生的帮助者、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关系。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理念。
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做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要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以及较丰富的思想内涵。
在这崭新的时空,面对新的形势、面对新课改下具有这些特点的学生,数学教师要有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一种观念,是人们对数学的基本看法和概括认识,作为数学教师要彻底抛弃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数学是升学的唯一工具,而是要形成数学是一种文化,一种文化人特有的修养的全新的正确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切实可行地推进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真正做到全面提高数学教育水平和中国的数学水平,进而提高中国数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还要有运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作为一种精确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强有力的应用性工具,特别是在当代,数学在很多领域起着关键性作用,用数学的意识应该是一种重要的素养,应是每一个公民具备的素质。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背景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推理,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包括公理,性质,法则,公式,定理及其联系,数学思想,方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进行交流,并能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形成比较完全的数学知识,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通过数学教学,特别是建模数学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起用数学的意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次重要任务。
总之,高效课堂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课堂。
学生角色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能够主动、自主去学,才能创造高效课堂。
上一篇:初中历史公开课心得体会
下一篇:初中历史调研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