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广告词
桂林山水甲天下,唯恐广东一丹霞。
世界丹霞看中国,中国丹霞看仁化。
作文七彩丹霞游记200字
领略了“大漠孤烟直”的鸣沙山,去过壮观、气势磅礴的敦煌莫高窟,今天,我要揭开七彩丹霞的神秘面纱。
当朝霞的第一金光洒在大西北的土地上,我们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张掖七彩丹霞。
沿着曲曲环环的游步道,我们登上观景台。
一座座长彩山连绵不断,蜿蜒起伏,层层叠叠。
看,那边的一座山,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穿着彩色丝绸裙。
在阳光的照耀下,翩翩起舞,彩色的衣裙随风舞动,婀娜多姿;再看那座,彩色的线条五彩斑斓,犹如五颜六色地海浪,一层一层,一圈圈地荡漾开去。
天空蔚蓝蔚蓝的,金色的阳光倾泻而下,彩色山变得更加绚丽夺目,远远望去,好像哪位画家遗忘的颜料盒。
在大片的彩色山之中,令我最难忘的就是那只开屏的“孔雀”。
几座山峰状如开屏的尾羽,一片是红的,一片是蓝的,还有绿的、橙的、黄的,美丽极了
“孔雀”昂首挺胸,好像在说:“四方宾客们,快来和我合影吧
”丹霞地貌处处看,但七彩丹霞唯此处观。
它经过上亿年的沉积,流水的腐蚀和风化才形成的。
如此壮美的景观真是令人惊叹啊
描写丹霞地貌的诗句
拒做低头族的宣传语:1、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2、拒绝手机一会儿,关爱亲人一辈子。
3、拒做“低头族”,关爱你我他。
认识“低头族”低头族:聚会时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
不少人发现,如今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
“低头族”以年轻人为主。
低头族的形成原因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快节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线拉长等,客观上令私人时间碎片化,属于自己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但一个人吃饭、赶路的机会却增多,导致不少年轻人只能抓紧碎片时间,通过数字终端进行娱乐休闲。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带来生活的便利和多样的娱乐手段。
智能手机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上网浏览、玩游戏、看视频等。
关于昆明大观楼的导游词200字
昆明大观楼位于昆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6千米。
始建于康熙年间,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
入园后可游览涌月亭,凝碧堂,揽胜阁,观稼堂等楼台亭榭。
园中最具观赏价值的大观楼临水而建,楼高三层,其中题匾楹联佳作颇多。
由清代名士孙翁所作180字的长联,垂挂于大观楼临水一面的门柱两侧,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
更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 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描写滇池风光,下联写出云南历史,寓情于景,情景交隔,浑然一体,堪称千古佳作。
昆明大观楼导游词范文2: 昆明大观楼,又称近华浦,在昆明城西南,濒临滇池草海北滨。
清同治五年(1866年)马如龙载:“昆垣多山而少水,故滇池称巨浸焉,池之湄有浦,曰近华,因其近太华而名。
” 近华浦开拓于何时,明末清初顾祖禹载:“西湖,在府城西,即滇池上游也,亦名积波池,俗曰草海子,又曰青草湖。
周五里,蒲藻常青,为游赏之胜。
”万揆一先生在一书中说:在云南古地名中,云南府城(昆明)也有个西湖,明万历记载:“西湖在(云南)府治西,周四里,即滇池上流,蒲藻长青,人多泛舟,俗呼为草海子。
中有黔国莲池,匾曰水云乡。
”证实了滨临近华浦的草海在明代又称西湖,明代世袭黔国公沐氏曾在此建水云乡莲池。
何时开挖大观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舒藻载:“国朝,以吴三桂为平西王镇滇,乃由近华浦东向会城,开挖一河,计长十里有奇,曰运粮河,复于会城小西门外里许,开一塘,曰篆塘。
塘之前建盖仓廒,粮船由滇海进运河,直抵篆塘,粮米入仓甚为便捷也。
由是迤西州县沿海一带,官商客旅楫楫而来,帆帆而去,荟萃于篆塘,称巨津焉。
”其实,清初吴三桂疏浚运粮河之前,这条河可以通船却是事实,明崇祯年间徐霞客载:“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
十里田尽,萑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
” 关于楚僧乾印和尚创建观音寺的时间,也有两种说法:一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舒藻称:“前明有楚僧卓锡于此,结茅讲经……”说的是明代。
一是清雍正载:“观音寺在城西近华浦,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楚僧乾印始创庵一区,讲妙法莲华经,听者常千人……”这里明确说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清道光戴絅孙载:“近华浦为观音寺,先是康熙二十一年楚僧乾印始建茅庵一椽……”。
清同治五年(1866年)马如龙的载:“其地在清康熙时,为楚僧乾印结茅讲经处,未尝有楼也”。
以上资料都一致说乾印结茅讲经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近华浦内的大观楼始建于哪年?一说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一说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余嘉华先生主编的载:“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巡抚王继文巡察四境,路过此地,看中这里的湖光山色,命人鸠工备材,修建亭台楼阁……因取名大观楼。
”经考证,昆明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是确切的。
昆明大观楼、涌月亭、澄碧堂建成以后,“周围添筑外堤,夹种桃柳,点缀湖山风景”,“从此高人韵士,选胜登临者无虚日,遂成省城第一名胜”,达官显贵临湖宴饮,骚人墨客登楼歌赋。
清乾隆二十五年进士、临安知府王文治在诗中写道:“忆偕诗太守,高宴集朋辈。
丝竹贯珠玑,篇章出瑰怪。
”吟咏近华浦的诗词,有的描绘山光水色,有的粉饰“太平盛世”,有的歌功颂德,不外吟风弄月,离愁别恨。
布衣寒士孙髯翁,一扫俗唱,挥就惊世骇俗的180字长联。
上联写登昆明大观楼骋怀,所见到“五百里滇池”的四围风光,下联抒发对云南“数千年往事”的无限感慨,情景交融,对仗工整,气魄宏大。
清道光年间“五华五子”中之戴絅孙评价长联“浑灏流转,化去堆垛之迹,实为仅见”。
长联问世以来,被誉为“海内外第一联”,“海内长联第一佳者”。
长联由昆明名士陆树堂行书书写刊刻。
现存陆书拓本摹刻联。
清嘉庆年间,迤西道宋湘撰联:“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
”十四字联高度概括了髯翁的长联。
孙髯翁长联问世,昆明大观楼跻身“中国名楼”。
清道光八年(1828年),云南按察使翟觐光重修昆明大观楼,将原来的二层增建为三层,观音寺僧净乐重修观音寺时,又于寺后建华严阁五间三层,高于大观楼丈馀。
净乐善诗联,华严阁落成时撰刻一副长联,世称“净乐长联”: 叠阁凌虚,彩云南现,皇图列千峰拱首,万派朝宗,金碧联辉,山河壮丽。
视晴岚掩翠,晓雾含烟,升曙色于丹崖,苍松鹤唳。
挂斜阳于清嶂,石厂猿啼。
暂息烦襟,凝神雅旷,豁尔讴歌叶韵,风月宜人,性静幽闲,互相唱和,得意时指点此间真面目。
层楼映水,佛日西悬,帝德容六诏皈心,百蛮顺化,昆华聚秀,宇宙清夷。
听梵呗高吟,法音朗诵,笑拈花于鹫岭,理契衣传。
侪立雪于少林,道微钵受。
久修净行,释念圆融,历然主伴交泰,凡圣泯迹,心源妙湛,回脱根尘,忘机处发挥这段大光明。
净乐长联上下联各92字,全联184字,文采境界虽不及孙髯翁长联,但也指点湖山,写景清逸,修行忘机,悟世超尘,颇有为读孙髯翁长联者“指点迷津”之禅意。
昆明昆明大观楼的文化与历史 清咸丰五年(1855年),咸丰帝奕詝为昆明大观楼题赐:“拔浪千层”匾。
马如龙有“跋”叙述赐匾经过:“咸丰丁卯(1855年),兵部侍郎何彤云侍南斋日,蒙文宗显皇帝垂询滇池湖势,彤历陈大观情形,仰荷御书‘拔浪千层’匾额,颁立斯楼,猗欤休哉。
” 清咸丰六年(1856年)前,近华浦中大观楼与华严阁巍然南北对峙,澄碧堂、涌月亭亭台廊榭掩映绿柳碧波,观音寺殿宇禅房鳞次栉比,风鬟雾鬓,香烟氤氲,高人韵士登临无虚日,僧侣游人往来不间断。
近华浦乃昆明山光水色绝佳之胜境。
清咸丰六年(1856年)云南回民起义反清,大观楼、华严阁等皆毁于战火。
同治三年甲子(1864年)仲冬,云南署提督马如龙操兵演练,“舟过近华浦,见岛屿蔓草荒烟,一片凄凉,垂询海滨父老,答以大观楼被毁原委。
公太息弗已,不惜出捐重资构材饬工重建。
经始于同治三年(1864年)仲冬,落成于同治五年(1866年)季春,仅及年余,瓦砾之场依然金碧之区,仍复省城第一名胜,此马公之重建大观楼也。
”(舒藻)马如龙重建大观楼后,在近华浦门楼撰有楹联:“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
清光绪二年(1876年)近华浦“大水,两廊皆圮,楼亦倾斜,光绪九年(1883年),总督岑毓英重修。
”(《光绪志》),重修大观楼时,“士民同住持僧性田续修东西厢房十六间”。
(见《新纂云南通志》),光绪十四年(1888年)岑毓英请赵藩楷体重书孙髯翁的长联,刊刻悬挂。
民国三年(1914年)云南省“民政长李公鸿祥创建马路,增修亭榭。
”(见赵鹤清《彩云崖观音大士石厂记》)可见,篆塘沿大观河至近华浦的马路,系1914年修筑。
民国八年(1919年)唐继尧修葺大观楼及公园券拱牌坊式大门,将孙铸(字铁舟)同治年间榜书“大观楼”三字的石刻板,嵌于园门,并为孙铸所书题写了跋识,叙述了马如龙请孙铸楷书楼匾之经过。
(见《会泽唐继尧识》) 民国十九年(1930年),云南省主席龙云嘱时任昆明市长庾恩锡修葺近华浦,庾恩锡聘请造园大师赵鹤清协助。
“仿西湖之白堤、苏堤,则三桥鼎峙”,修筑长堤,环浦可通人行。
“增一榭,如秋月平湖”,大观楼前“峙三塔如三潭印月”。
(见庾恩锡《鼎建大观公园碑记》) 同年,龙云“嘱鹤清垒石为山,名曰彩云崖,因彩云见于白崖为云南得名之始,故以颜之,爰于崖顶建石厂(音“罕”,石窟),祀奉观音大士”。
(见赵鹤请《彩云崖观音大士石厂记》)庾恩锡1930年主持修建大观公园,以“西湖十景”为蓝本,近华浦形成现在所见的主要景观。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8月,云南省政府在意大利为唐继尧铸戎装骑洋马铜像,海运至越南海防,由海防经滇越铁路运抵昆明,1937年4月,吊装安置在近华浦广场中央,1959年拆除铜像。
民国年间,近华浦东面、南面临草海湖滨,建有一批中西合壁式私家花园别墅,大的别墅有民国十六年(1927年)庾恩锡兴建的“庾庄”及鲁道源兴建的“鲁园”。
还有李园、丁园、柏园、邱园、陈园等。
这批私家别墅花园,1950年军事接管后人民政府均划入大观公园,形成大观公园近华浦东南面的“东园”、“南园”景区。
1961年郭沫若登大观楼,即兴题诗一首: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1998年,为迎接99世界园艺博览会,省市政府投资2500万元,征用近华浦西面197.4亩土地,开辟大观西园。
鱼池柳堤,溪流石桥,芦苇芙蓉,芳草萋萋。
至此,大观公园总面积47.8公顷,其中陆地23.1公顷,水面24.7公顷。
大观公园以长联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游览区,分为近华浦文物古迹景区、南园中西合壁园林景区和西园现代园林景区三大部分,是滇池草海北滨的大型风景名胜区。
昆明大观楼导游词范文3: 人们都说我一个幸福的孩子,因为我攀登过那绿树成荫的文笔塔,我参观过那风景壮丽的南宁,我还旅游过荷叶飘香的普者黑,特别是那昆明的大观楼令我难以忘记。
暑假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去昆明玩,最多要用四个小时才能到那里,到了那里爸爸就带我去大观楼里,那里的树挺立在那清清的小河边像一个个士兵站在那里守护着小河,那里的草,你踩上去你觉得好像是踩在床上一样,如果你睡在上面再好也不过了。
记得,那里面有一座萧山你可以钻进去,就像你在钻时空隧道一样,里面还有一个游乐场,游乐场里有许许多多的玩具,我跑进里面就像进入了我的天堂一样,我眼里看见好玩的东西,我就想玩,其中我看到好玩的,连忙拉爸爸过来说:“我要玩,爸爸。
”爸爸说:“好。
”我们做了上去,我们玩完了以后。
我看见了过山车,爸爸说:“不敢玩,以后你长大自己来玩。
”后来我们就去找宾馆,我们就睡觉了。
啊!难忘的大观楼,在这里我度过美好的时光,在这里我知道昆明的发展,在这里我知道了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将用文字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