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大家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初一学生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初一学生读后感1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这就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带给我的最震撼的感受。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动,对海伦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海伦在一岁半时就失去了听觉和视觉,命运对她是多么的残酷啊!一想到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只有黑暗和寂静,我不禁为她的遭遇感到不幸。但海伦却在无声、黑暗的世界顽强地活了下来。后来,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她战胜了病魔,学会了讲话和用手指“听话”,并且掌握了五种语言!更难能可贵的是,海伦在根本看不见的情况下,靠用直的和弯的铅丝做成几何图形的办法学会了几何。她凭着自己的意志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24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为全世界盲人、聋人谋福利的事业中,受到许多政府和人民的赞扬和嘉奖。
读完这本书,我多次感动得流下眼泪。没有人不向往光明,没有人不向往幸福,更何况对于一个一生都生活在黑暗的女子,光明对于她来说是个永远的梦想。海伦·凯勒——这样一个不怕困难,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奇女子,她虽然失聪失明,但我觉得她比身体健全的人更健全!谁说海伦看不见、听不见,她所看到的和听到的也许要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所看到的和听到的要多得多。海伦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她给予陷入困境的人们极大的鼓舞。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感到惭愧。海伦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的眼睛明天将要失明,那么,今天要看看什么呢?这个问题使我陷入沉思之中……想想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有美丽如画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和蔼可亲的老师、健全无恙的身体,按理说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但是事实上,我们总是以条件差、困难多作为不努力、不上前的理由,但是,和海伦相比,这些困难是多么微不足道呀!
海伦·凯勒在书中谆谆教导我们,不要对我们周围的世界熟视无睹,要睁大眼睛去发现,张大耳朵去聆听我们这个世界的美,要勇敢地去发现和探索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们应该像海伦·凯勒那样坚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退缩,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积极进取,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看到了光明的海伦·凯勒,也看到了更光明的人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初一学生读后感2
海伦·凯勒,这个名字相信所有人都熟悉,因为他虽然她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但是,他创造了奇迹,让所有人惊讶,因为她虽然不会说话,但她却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腊文字,正常人都无法达到,但她做到了,真是太了不起啊!
作为一个正常的学生,我们老是抱怨学习太累,还想不上学。可她,却考上了哈佛拉德克里夫学院。不管怎么的苦,不管怎样的累,她都坚持了,这样的人,真是我们的楷模啊!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去看人,物,看一切美好的生物。”这只是正常人轻而易举能做出来的,可对于盲人来说,却有这重大意义。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会不会珍惜?我想会,可你现在有没有珍惜它?三天光明,你会珍惜,三十年光明,你是否会让它可惜溜走。海伦·凯勒,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这精神是伟大的,是值得学习的,这不靠运气,靠自己的努力
“如果我现在站在生命的终点,生命的火花即将灭亡,我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是否也会感叹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而后悔没有好好珍惜呢? 善用你的眼睛吧,假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聆听乐曲的妙音,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的雄浑而铿锵有力的曲调吧,假如明天你将遭到耳聋的厄运。抚摸每一件你想要抚摸的物品吧,假如明天你的触觉将会衰退。嗅闻所有鲜花的芳香,品尝每一口佳肴吧,假如明天你再不能嗅闻品尝。人啊!为什么总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呢!为什么总要如此的贪心,极少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却渴望那些我们所没有的东西!也许,你会认为,上帝赋予我们这些美好的东西,甚至生命,都是理所当然的。可你有没有想过,当某一天,你拥有的东西,甚至生命,都将失去,你会是怎样,后悔懊恼,还是自暴自弃?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可悲了。是的,我不能重踏他人的覆辙,我宁可现在就珍惜。” 1968年6月1日下午,海伦·凯勒在睡梦中去世了,享年87岁。凯勒在出生后19个月的'时候就因为猩红热而导致失聪失明成了个聋哑人,然而却奇迹般地走完了一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初一学生读后感3
一个女人,她是一个生活了88个春夏秋冬,却度过了87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说不出话的残酷日子……也许,对我们来说,摊上这么一项就够不幸的了,但是她却因一场大病失去了所有的阳光。所有的声音。所有与人交流的机会……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写了海伦对光明那热切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感慨,让读过这本书的人和她一起分享海伦人生中的酸甜苦辣。书字里行间,无不洋溢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热爱,她用热情的态度劝戒世人应该珍惜享有的一切。她希望拥有三天的光明去看尽世界的一切景观。
海伦·凯勒想看的事物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这只不过是一个梦。“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那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然而人利用时间和享受时间却是有限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利用每一天的话,那这将会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三天光明,对于常人来说只是人生中的短暂的一刻。三天光明,对于那些碌碌无为的人,无非是在漫无目的地游玩着。对于双目失明的海伦来说,却是可想而不可及的。
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明白了一定要珍惜时间,时间是宝贵的,它就像一根蜡烛,随着它的身躯的缩短,时间便一点点地消失了。人的生命与时间是连在一起的,时间流失,意味着生命的丢失。
有的人说海伦凯勒是个弱女子但是骨子里却满是毅力和坚强。我很同意这种说法,因为她毕竟是个聋哑人,但是她却跨入了大学的校门和写出一本世界名著,不要说是聋哑人了,就是我们正常人也很难写一本世界名著啊。可是,这位伟大的聋哑人却做到了,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迹象啊!
现在我们能看见灿烂的太阳,碧绿的草地,繁忙的都市,恬静的田园,我们为何不去珍惜它们。“珍惜在你身边的每一件事物。”这是要海伦凯勒告诉我们的,因为她知道失去那些事件多么痛苦的事。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海伦。凯勒一样,每天都抱着追求,希望,怀着友善、朝气、渴望去生活,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精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初一学生读后感4
早上,我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这本书是一位又聋又哑的女孩——海伦.凯勒写的自传。你肯定会很奇怪:一个残疾人怎么写书呀?其实,这位作者是用打字机打出原稿的。
在这本书的开头的前言中,作者亲笔写到:写自传回忆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真令我觉得惶恐不安。,一道帷幕笼罩住了我的童年,要把它揭开的却令我疑虑重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童年并不像我们一样快乐。
下面,作者又这么写道:更何况,童年已经久远,至于那些是事实,那些只是幻想,我自己也分不清了。可以看出因为作者没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因此他产生了幻想,凑成了一个幻想的美好童年,以此来安慰自己。
后面作者还写道:只不过在残存的记忆中,有些事情的发生,仍然不是鲜明的在我的脑海中闪现,虽然只是片段的、零碎的,但对我的人生,却都有或多或少地影响。
由于,前言写的让人有一种想看下去的欲望,所以我急急地想开始在这本书中的旅程。
从第一章中,我知道了作者曾经也有过十九个月的光明与声音。但是后来在作者一岁时患上了急性胃充血以及脑充血,以至作者高烧不退。虽然医生宣布无法挽救了,但是在一个清晨作者的病突然奇迹般的好了。尽管作者的病好了,但是这场病却使作者永远失去了听觉与视觉。
当我看见作者虽然失明、失聪,但却奇迹般的考上了大学这段时,我一方面佩服作者,一方面感觉到她所受到的困难,另一方面被她的勇敢所折服。
在第十六章中,我更是“我们常常能看到,那些生活在或曾经生活在死亡阴影中的人们对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赋予了一种醇美香甜之感。”与“我常想,如果每一个人在他的初识阶段患过几天聋盲症,这将是一种幸福。”还有“黑暗会使人更珍惜视觉,哑默会教导人更喜慕声音。”这三句话更是使我为之折服。
在第十六章中,作者还写道:如果,由于某种奇迹,我可以看到三天光明,紧跟着回到黑暗中去,那么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三天。中我知道了作者是多么渴望光明呀!
在文章的最后,我知道陪伴了作者一生的老师——安妮.莎莉文与1986年10月19日与世长辞。安妮.莎莉文没有白费心血,她用她一生的心血培养了21世纪的不朽奇葩——海伦.凯勒。
到这里,整本书就结束了。但这本书给我留下的却是无限的遐想与坚定的信念。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初一学生读后感5
从小到大,我们从书中认识了很多杰出的作家,有幽默风趣的马克·吐温;有文笔过人的托尔斯泰;还有独具色彩的儒勒·凡尔纳……但我今天从书中相遇的作家却是最与众不同的一个。海伦·凯勒是一位残障的作家与教育家,她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在一岁的时候,一场大病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后来在老师、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考入了哈佛大学,开始了写作的路程。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自传体的书中,面对失去光明与听力的现实,海伦勇敢地接受了挑战,她用勇气与自己的触觉,在大千世界里成长学习,用行动扭转了命运的轨道。她还当选了美国二十世纪十大英雄形象,获得了“总统自由奖章”。也许这些成就对一个残疾人来说已经是个奇迹了,但是海伦身残志坚的精神与品质才是一个真正的奇迹。
海伦希望自己有三天的光明。第一天,她要看人,看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莎莉文太太,是老师让她有了了解世界的能力。海伦爱她的老师、亲人与朋友,她要看到他们的脸庞。第二天,她要看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还要看世界的历史与文化,这些会让海伦不再感到黑暗。第三天,海伦有许多东西要看,她已无法规划目标了,她想看到的,是周围的一切。三天的光明对我们正常人来说是多么微不足道,但海伦却对这些十分满足。是啊,对于一个盲人来说这是多么重要,但作为一个正常人,我们却这么不珍惜,对于周围的一切都习以为常。
我曾问过自己:当一个人面对一个超乎想象的困境,能坚持下去,从黑暗中找到光明吗?显然没有多少这样的人,但是海伦·凯勒却做到了,当看到这本书时,我们不应该只感到惊奇与崇敬,更应该学会她的奋斗精神,学会如何去战胜挑战与风雨,学会如何战胜自我。同时我们也应该去关爱身边的残障人士和困难群体。因为世界给了我们勇气、信心、理解、尊重与爱。所以我们在传承它们的同时,也要让身边的生命和世界更美好、更光明。假如给一个黑暗中的人三天光明,会怎样?我们无从考证,但通过这次感悟,我们更应体会并铭记生命的品质与分量。
上一篇:返回列表